怎样预防1型糖尿病(如何避免1型糖尿病)
4岁儿童查出糖尿病?1型糖尿病:青少年健康的隐形挑战
近日4岁儿童查出糖尿病上了热搜,听起来可能有点不可思议,其实在医院这种情况并不少见,1型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正悄然威胁着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一、什么是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又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或青少年糖尿病,是一种因胰岛β细胞被破坏而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的疾病。胰岛素是体内调节血糖的关键激素,它负责将血糖转化为能量供身体使用。然而,在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这一转化过程因胰岛素的缺乏而受阻,导致血糖水平持续升高。
二、1型糖尿病的症状与危害
1型糖尿病的症状通常较为典型,包括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即“三多一少”)。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口干、恶心、呕吐、腹痛、皮肤瘙痒、视物模糊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长期的高血糖会对患者的眼睛、肾脏、心脏等器官造成损害,引发一系列并发症,而且1型糖尿病更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的风险,应多加注意。
对于青少年患者而言,1型糖尿病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还可能对心理健康造成冲击。由于需要长期依赖胰岛素治疗,以及严格控制饮食和运动,患者可能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
三、1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
1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复杂,目前认为与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因素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遗传因素方面,来自父母的一些特定遗传基因会增加患病风险。自身免疫因素方面,患者的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了产生胰岛素的胰岛细胞,导致胰岛细胞被破坏。环境因素则包括病毒感染、化学因素等,这些因素可能触发或加剧自身免疫反应。
四、1型糖尿病的治疗与管理
虽然1型糖尿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但通过药物治疗、监测血糖、合理饮食和运动等综合管理手段,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病情,保持健康的生活状态。
1. 药物治疗:患者需终身依赖胰岛素治疗,通过注射或胰岛素泵等方式补充胰岛素。
2. 监测血糖:定期监测血糖水平是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患者需学会使用血糖仪进行自我监测,并根据血糖读数调整饮食、运动和胰岛素剂量。
3. 合理饮食:结构化膳食有助于促进血糖达标。患者应遵循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避免暴饮暴食。
4. 适量运动:运动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葡萄糖的利用。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强度,避免过度劳累。
五、预防与关爱
预防1型糖尿病的关键在于提高公众对糖尿病危害的认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已经患病的患者,家庭和社会的关爱与支持同样重要。家长应给予孩子足够的理解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学校和社会也应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必要的便利和支持,共同营造一个包容、友爱的环境。
经常吃“冷米饭”,能降血脂、降血糖低,甚至脂肪肝也变好了?
米饭是餐桌上少不了的主食,大多数人都是做好了就趁热吃,可有一部分人偏偏喜欢吃冷米饭,因为听说吃冷米饭,可以降血脂血糖,甚至还有助于脂肪肝的恢复。真的是这样吗?吃冷米饭有这么多好处吗?
先说结论:之所以有人吃冷米饭血脂血糖降了,其实是冷米饭中的抗性淀粉起了作用。不过,抗性淀粉这种成分很多食物都有,多吃点其他富含抗性淀粉的食物也可以,并不是非得吃冷米饭。因为冷米饭并不好吃,而且对胃肠道功能不好的人也不友好。
冷米饭的特别之处
正常情况下,大米含有的淀粉结构为直链淀粉,在蒸煮米饭的过程中,直链淀粉会吸水膨胀并糊化,这时候米饭中的淀粉属于快消化淀粉,淀粉酶可以自由地分解它们,变成葡萄糖被人体利用。
但如果将做好的热米饭放入冰箱冷藏变成冷米饭,那么在低温下便会出现“老化回生”现象。这时候米饭中抗性淀粉含量会增加。有实验表明:做好的普通粳米饭放入冰箱冷藏保存 24 小时后,抗性淀粉含量从 4% 上升到了 14%,增加了 10%。
有人会问:“抗性淀粉到底是个啥?”要想搞明白它,得先了解淀粉的分类。按照消化程度,食物中的淀粉可以分为 3 类,包括快消化淀粉、慢消化淀粉、抗性淀粉。
1 快消化淀粉
在小肠内吸收较快,可在 20 分钟内被消化吸收,不仅能较快地提供能量,也会导致血糖水平快速升高。
2 慢消化淀粉
在小肠内吸收速度较慢,一般需要 20~120 分钟才会被消化吸收,可以持续提供能量,血糖升高较为平稳。
3 抗性淀粉
在小肠中不能被消化吸收,也不能分解为葡萄糖被人体利用,几乎不会产生能量,也不会升高血糖。
但是,需要注意,冷米饭也并非适合所有人。平时吃温热的食物会让我们感觉到肚子很舒服,而吃冰冷的食物往往会让人胃肠不适。
所以,对于平时消化能力差、胃肠不适、经常胀气的人还是别尝试了,免得加重病情,得不偿失。特别是正处于生长发育中的儿童、老年人、孕妇等人群。
另外还得提醒一下:如果就是要吃冷米饭,一定要注意保存米饭的环境,密封好冷藏,别贮藏太久。冷的食物很容易被细菌盯上,如果感染了李斯特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蜡样芽孢杆菌等致病菌,小心会导致食物中毒哦!
抗性淀粉好处多
抗性淀粉含量的增加是冷米饭的一大特点,也因此受到了很多人的青睐。常吃富含抗性淀粉的食物对人体健康有益,确实具有很多积极的影响。
1 保护肝脏
上海第六人民医院和德国汉斯诺尔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合作在《细胞代谢》(Cell Metabolism)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研究,研究共招募了 200 名脂肪肝志愿者,其中有 145 例男性,55 例女性,平均年龄为 39.1±9.1 岁,将志愿者随机分为 2 组,分别接受抗性淀粉干预和等量的对照淀粉干预。
其中,抗性淀粉组的志愿者每天吃 40g 玉米提取的抗性淀粉,对照组吃相同热量的非抗性淀粉。4 个月后发现,对照组志愿者肝脏内甘油三酯含量从 23.51% 降到 21.44%,而抗性淀粉组的志愿者肝脏内甘油三酯含量从 24.99% 降到了 13.14%,效果较为显著,并且抗性淀粉组志愿者的肝功能指标得到了改善。
2 改善血脂水平
上海第六人民医院和德国汉斯诺尔研究所的研究还发现,抗性淀粉组志愿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均有改善。
还有研究提到,当具有代谢综合征的病人连续 12 周食用含抗性淀粉的食物(全谷物),病人体内血浆中甘油三酯的水平降低了 43%。
3 减肥、控制体重
身材肥胖与热量摄入过多息息相关,减少热量的摄入有助于减肥。富含抗性淀粉的食物能增强饱腹感、降低食欲、减少热量摄入,进而帮助减肥和控制体重。
上海第六人民医院和德国汉斯诺尔研究所的研究中也提到了抗性淀粉食物对控制体重的作用,研究中抗性淀粉组志愿者的体重、腰围、BMI、体脂率等指标都明显降低。
4 预防结肠疾病
抗性淀粉也算是一种膳食纤维,虽然在小肠中不能被吸收利用,但在 2h 后可到达结肠并被结肠中的微生物菌群发酵,有助于提高短链脂肪酸水平,降低肠道 pH,抑制致病菌的生长、繁殖,同时可促进肠道益生菌的生长,有利于预防结肠疾病。
5 改善血糖水平
饮食中增加富含抗性淀粉的食物,有助于降低 GI 值,平稳餐后血糖;富含抗性淀粉的食物还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进而有助于平稳血糖、预防 2 型糖尿病的发生。
6 促进矿物质吸收利用
有研究提到,抗性淀粉能提高人体回肠对镁离子、钙离子、铁离子、锌离子等矿物质的吸收利用率,抗性淀粉在大肠内发酵产生的短链脂肪酸也能促进矿物质的吸收利用。
看到这里,有人会问了,既然抗性淀粉好处这么多,是不是所有主食放冷后,抗性淀粉含量都会增加呢?
答案是:否。这个办法只对直链淀粉含量高的食物影响较为明显,比如米饭、馒头、面包,而对支链淀粉含量高的食物影响不大,比如汤圆、元宵、粽子。
哪些食物含有抗性淀粉?
那除了冷米饭之外,还可以通过哪些食物摄取抗性淀粉呢?其实,富含抗性淀粉的食物还挺多的。
①未成熟的青香蕉是抗性淀粉较为丰富的来源,含量高达 51.3%,而成熟的黄香蕉抗性淀粉含量为 15.8%。
②马铃薯的抗性淀粉含量为 50%~66%,马铃薯淀粉的抗性淀粉含量为 57%~76%。
③荞麦粉含有较高比例的抗性淀粉,含量为 33.5%。
④豌豆的抗性淀粉含量为 32.6%。
⑤板栗的抗性淀粉含量也不错,生板栗中抗性淀粉含量为 27.44%,占总淀粉的比例为 68.93%;熟板栗中抗性淀粉含量为 5.46%,占总淀粉的比例为 13.69%,并且熟板栗中抗性淀粉的含量在冷藏 24h 内呈上升趋势。
⑥挂面、饼干等含水量较低且加工温度较低的食品抗性淀粉含量相对较高;膨化食品及粥类饮品几乎不含抗性淀粉或含量很低。
总结
抗性淀粉对健康有很多益处,能帮我们平稳血糖、减肥、保护肝脏和血脂健康,还能促进肠道健康。即便如此,也别为了摄入抗性淀粉就强迫自己吃冷米饭哦!平时可以适当增加荞麦粉、马铃薯、豌豆、青香蕉、杂豆、坚果等食物的摄入,都能让我们摄入更多抗性淀粉。
转自:科普中国
来源: 平安江苏
经常吃“冷米饭”,能降血脂、降血糖低,甚至脂肪肝也变好了?
米饭是餐桌上少不了的主食,大多数人都是做好了就趁热吃,可有一部分人偏偏喜欢吃冷米饭,因为听说吃冷米饭,可以降血脂血糖,甚至还有助于脂肪肝的恢复。真的是这样吗?吃冷米饭有这么多好处吗?
先说结论:之所以有人吃冷米饭血脂血糖降了,其实是冷米饭中的抗性淀粉起了作用。不过,抗性淀粉这种成分很多食物都有,多吃点其他富含抗性淀粉的食物也可以,并不是非得吃冷米饭。因为冷米饭并不好吃,而且对胃肠道功能不好的人也不友好。
冷米饭的特别之处
正常情况下,大米含有的淀粉结构为直链淀粉,在蒸煮米饭的过程中,直链淀粉会吸水膨胀并糊化,这时候米饭中的淀粉属于快消化淀粉,淀粉酶可以自由地分解它们,变成葡萄糖被人体利用。
但如果将做好的热米饭放入冰箱冷藏变成冷米饭,那么在低温下便会出现“老化回生”现象。这时候米饭中抗性淀粉含量会增加。有实验表明:做好的普通粳米饭放入冰箱冷藏保存 24 小时后,抗性淀粉含量从 4% 上升到了 14%,增加了 10%。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有人会问:“抗性淀粉到底是个啥?”要想搞明白它,得先了解淀粉的分类。按照消化程度,食物中的淀粉可以分为 3 类,包括快消化淀粉、慢消化淀粉、抗性淀粉。
1、快消化淀粉
在小肠内吸收较快,可在 20 分钟内被消化吸收,不仅能较快地提供能量,也会导致血糖水平快速升高。
2、慢消化淀粉
在小肠内吸收速度较慢,一般需要 20~120 分钟才会被消化吸收,可以持续提供能量,血糖升高较为平稳。
3、抗性淀粉
在小肠中不能被消化吸收,也不能分解为葡萄糖被人体利用,几乎不会产生能量,也不会升高血糖。
但是,需要注意,冷米饭也并非适合所有人。平时吃温热的食物会让我们感觉到肚子很舒服,而吃冰冷的食物往往会让人胃肠不适。
所以,对于平时消化能力差、胃肠不适、经常胀气的人还是别尝试了,免得加重病情,得不偿失。特别是正处于生长发育中的儿童、老年人、孕妇等人群。
另外还得提醒一下:如果就是要吃冷米饭,一定要注意保存米饭的环境,密封好冷藏,别贮藏太久。冷的食物很容易被细菌盯上,如果感染了李斯特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蜡样芽孢杆菌等致病菌,小心会导致食物中毒哦!
抗性淀粉好处多
抗性淀粉含量的增加是冷米饭的一大特点,也因此受到了很多人的青睐。常吃富含抗性淀粉的食物对人体健康有益,确实具有很多积极的影响。
1、保护肝脏
上海第六人民医院和德国汉斯诺尔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合作在《细胞代谢》(Cell Metabolism)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研究,研究共招募了 200 名脂肪肝志愿者,其中有 145 例男性,55 例女性,平均年龄为 39.1±9.1 岁,将志愿者随机分为 2 组,分别接受抗性淀粉干预和等量的对照淀粉干预。
其中,抗性淀粉组的志愿者每天吃 40g 玉米提取的抗性淀粉,对照组吃相同热量的非抗性淀粉。4 个月后发现,对照组志愿者肝脏内甘油三酯含量从 23.51% 降到 21.44%,而抗性淀粉组的志愿者肝脏内甘油三酯含量从 24.99% 降到了 13.14%,效果较为显著,并且抗性淀粉组志愿者的肝功能指标得到了改善。
2、改善血脂水平
上海第六人民医院和德国汉斯诺尔研究所的研究还发现,抗性淀粉组志愿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均有改善。
还有研究提到,当具有代谢综合征的病人连续 12 周食用含抗性淀粉的食物(全谷物),病人体内血浆中甘油三酯的水平降低了 43%。
3、减肥、控制体重
身材肥胖与热量摄入过多息息相关,减少热量的摄入有助于减肥。富含抗性淀粉的食物能增强饱腹感、降低食欲、减少热量摄入,进而帮助减肥和控制体重。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上海第六人民医院和德国汉斯诺尔研究所的研究中也提到了抗性淀粉食物对控制体重的作用,研究中抗性淀粉组志愿者的体重、腰围、BMI、体脂率等指标都明显降低。
4、预防结肠疾病
抗性淀粉也算是一种膳食纤维,虽然在小肠中不能被吸收利用,但在 2h 后可到达结肠并被结肠中的微生物菌群发酵,有助于提高短链脂肪酸水平,降低肠道 pH,抑制致病菌的生长、繁殖,同时可促进肠道益生菌的生长,有利于预防结肠疾病。
5、改善血糖水平
饮食中增加富含抗性淀粉的食物,有助于降低 GI 值,平稳餐后血糖;富含抗性淀粉的食物还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进而有助于平稳血糖、预防 2 型糖尿病的发生。
6、促进矿物质吸收利用
有研究提到,抗性淀粉能提高人体回肠对镁离子、钙离子、铁离子、锌离子等矿物质的吸收利用率,抗性淀粉在大肠内发酵产生的短链脂肪酸也能促进矿物质的吸收利用。
看到这里,有人会问了,既然抗性淀粉好处这么多,是不是所有主食放冷后,抗性淀粉含量都会增加呢?
答案是:否。这个办法只对直链淀粉含量高的食物影响较为明显,比如米饭、馒头、面包,而对支链淀粉含量高的食物影响不大,比如汤圆、元宵、粽子。
哪些食物含有抗性淀粉?
那除了冷米饭之外,还可以通过哪些食物摄取抗性淀粉呢?其实,富含抗性淀粉的食物还挺多的。
①未成熟的青香蕉是抗性淀粉较为丰富的来源,含量高达 51.3%,而成熟的黄香蕉抗性淀粉含量为 15.8%。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②马铃薯的抗性淀粉含量为 50%~66%,马铃薯淀粉的抗性淀粉含量为 57%~76%。
③荞麦粉含有较高比例的抗性淀粉,含量为 33.5%。
④豌豆的抗性淀粉含量为 32.6%。
⑤板栗的抗性淀粉含量也不错,生板栗中抗性淀粉含量为 27.44%,占总淀粉的比例为 68.93%;熟板栗中抗性淀粉含量为 5.46%,占总淀粉的比例为 13.69%,并且熟板栗中抗性淀粉的含量在冷藏 24h 内呈上升趋势。
⑥挂面、饼干等含水量较低且加工温度较低的食品抗性淀粉含量相对较高;膨化食品及粥类饮品几乎不含抗性淀粉或含量很低。
总结
抗性淀粉对健康有很多益处,能帮我们平稳血糖、减肥、保护肝脏和血脂健康,还能促进肠道健康。即便如此,也别为了摄入抗性淀粉就强迫自己吃冷米饭哦!平时可以适当增加荞麦粉、马铃薯、豌豆、青香蕉、杂豆、坚果等食物的摄入,都能让我们摄入更多抗性淀粉。
参考文献
[1] 王璐,范志红,史海燕等.几种糯性食物的淀粉消化特性[J].食品科学,2010,31(17):359-363.
[2] 朱平,孔祥礼,包劲松等.抗性淀粉在食品中的应用及功效研究进展[J].核农学报,2015,29(2):327-336.DOI:10.11869/j.issn.100-8551.2015.02.0327.
[3]Ni, Yueqiong et al. “Resistant starch decreases intrahepatic triglycerides in patients with NAFLD via gut microbiome alterations.” Cell metabolism vol. 35,9 (2023): 1530-1547.e8. doi:10.1016/j.cmet.2023.08.002
[5]周宇,童冠群,杨可,严尧,张宇坤,刘文梦,陈龙.抗性淀粉在老年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粮油食品科技,2023,31(6):43-50
[4]朱平,孔祥礼,包劲松.抗性淀粉在食品中的应用及功效研究进展[J].核农学报,2015,29(2):327-336
[6]王竹,李建文,杨晓莉,杨晶明,杨月欣.食物中抗性淀粉的含量分析[J].中国粮油学报,2007,22(6):82-85108
[7]张惠玉.荞麦面条品质影响因素研究及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D].江南大学,2023.DOI:10.27169/d.cnki.gwqgu.2023.000520.
[8]覃海兵,莫开菊,汪兴平.板栗中碳水化合物的种类和抗消化性[J].食品科学,2010,31(21):191-194
策划制作
作者丨薛庆鑫 注册营养师
审核丨阮光峰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
责任编辑:刘帮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