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南瓜会得糖尿病吗(南瓜糖尿病人吃了会升血糖吗)
南瓜降糖,你究竟被骗了多少年?没吃对,难怪血糖越升越高
李峰的外公,他被糖尿病困扰多年,一直依靠药物来稳定血糖。原本生活还算平静,可谁能想到,命运的小插曲悄然发生。有一天,他像往常一样在网上浏览新闻,突然一条消息映入眼帘 ——“日本有人吃南瓜治好了糖尿病”。这几个字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外公心中的波澜 。他心想,既然有人能通过吃南瓜治好糖尿病,那自己为什么不试试呢?说不定从此就能摆脱药物的束缚。于是,他毅然决然地停掉了正在服用的药物,开启了 “南瓜疗法”,每天都变着法儿地吃南瓜,早餐是南瓜粥,午餐是南瓜饼,晚餐还得炒一盘南瓜。然而,现实却给了他沉重的一击。一段时间后,他不仅没有等来糖尿病被治愈的好消息,血糖反而像坐了火箭一样直线飙升。
南瓜,这个在餐桌上常见的食材,一直以来都被不少人寄予降血糖的厚望。有些人认为,南瓜里有一种神秘的多糖成分,就像一个小小的 “健康卫士”,能够显著降低糖尿病模型小鼠的血糖,还能顺带帮忙降低血脂。听起来是不是特别神奇?但实际上,这种南瓜多糖在南瓜这个 “大家庭” 里,所占的比例就如同沙漠里的一粒小沙子,少得可怜。而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第 6 版的数据显示,南瓜的血糖指数(GI)高达 75,这就好比一个血糖的 “加速器”,属于高 GI 食物。
所以,比起那微乎其微的多糖降糖作用,吃南瓜后血糖上升的效果可就明显多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这就像是在走钢丝,一不小心就会让血糖失控,所以一定要谨慎对待。不过,南瓜也并非一无是处,它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就像肠道里的 “小扫帚”,能帮助清理肠道。而且它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比较少,所以糖尿病患者可以适量蒸煮食用,每周吃个 2 - 3 次,每次控制在 100 - 200 克,这就好比在血糖的天平上小心翼翼地添加砝码,只要注意把食用量替换主食后再计算,一般不会有太大问题。
这里要特别强调一下,在降血糖这件事上,千万不要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事实上,并没有哪种食物能像超级英雄一样,帮助我们降低血糖。我们常常听到的 “降糖食物”,更准确地说,应该是 “低糖食物”。那些会让血糖迅速升高的食物,大多来自碳水化合物,比如甜甜的葡萄,就像一个个甜蜜的 “血糖炸弹”,还有淀粉,它们在进入身体后,会迅速被分解转化为葡萄糖,让血糖在短时间内大幅上升。而大部分天然食物都或多或少含有碳水物质,所以想要通过吃某种食物来达到降低血糖的效果,几乎是不可能的,就像试图用一张纸去阻挡汹涌的洪水,根本行不通。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药物治疗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没有任何食物可以替代药物的效果。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葡萄糖就像一群迷失方向的小士兵,无法被身体有效利用与储存。单纯依靠饮食控制,就像是只派了几个小兵去维持秩序,根本无法让血糖保持在正常范围。这时候,就需要药物治疗和血糖监测这两位 “得力助手”,双管齐下,才能把血糖稳稳地维持在合理区间。
那么,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上具体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少油少盐:做菜的时候,就像是在创作一幅精致的画作,要尽量少油少盐。多采用蒸、煮、凉拌、涮等烹饪方式,这些方式就像温柔的呵护,能最大程度保留食物的营养,同时减少油脂和盐分的摄入。千万不要使用动物油脂炒菜,动物油脂就像一个个 “小油弹”,会增加身体的负担。
控制无糖食品:即使有些食品号称 “无糖”,可别被这个标签迷惑了。它们就像披着羊皮的狼,虽然没有添加蔗糖,但仍存在一些热量和淀粉物质。所以,不能像发现宝藏一样毫无节制地多吃。此外,各种水果罐头、蜜饯、果酱、巧克力、蜂蜜等等,这些甜蜜的诱惑都需要禁食或少食,它们就像隐藏在暗处的血糖 “小怪兽”,随时可能出来捣乱。
定时定量进餐:保持饮食的规律性,就像遵循严格的作息时间表一样重要。要定时、定量进食每日三餐,两餐之间最好间隔 4 - 5 个小时。在控制好每日总饮食量的前提下,尽量少食多餐,这就好比给身体的能量供应设置了多个小开关,让能量平稳释放。需要注射胰岛素的糖友,可以在三次正餐之间加餐 2 - 3 次,就像给身体的能量储备适时补充燃料,避免出现低血糖。不过,一定要控制好总的饮食量,不能让加餐变成了暴饮暴食。
吃饭时细嚼慢咽:吃饭的时候,不要像风卷残云一样狼吞虎咽,而要像品味一杯香醇的咖啡,细嚼慢咽。吃得慢,有利于减缓血糖的上升速度,就像给血糖的上升踩了一脚刹车。而且还能在吃少一些的情况下,就能获得饱腹感。同时,要注意避免边走边吃饭、边说话边吃饭等不良行为,这些行为就像给吃饭这件事添乱的小插曲,可能会影响消化和血糖的稳定。
除了饮食,糖尿病患者在服药方面也存在一些常见的误区。
药物不能说停就停:糖尿病目前就像一个甩不掉的 “小尾巴”,是一种无法根治的疾病,需要长期治疗。患者需要长期用药来维持血糖的正常范围,这就像给身体的血糖调节系统安装了一个稳定器。切忌擅自停药,否则就像突然拆除了这个稳定器,会加重糖尿病病情,使其像脱缰的野马一样恶化失控。
药物不能频繁更换或长期单一用药:很多人在用药的时候,就像在挑选衣服,觉得这个药 “效果差” 或者担心药便宜没效果,就经常更换药物。但这种做法并不可取,药效的发挥就像种子发芽、开花、结果,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些降糖药需要用半个月甚至一个月才会达到最大的降糖效果。比较合理的做法是,在医生的建议下,根据血糖水平逐渐调整药物的服用剂量,就像慢慢调节水龙头的水流大小。当该药物用到最大效量时,仍然没有好的降糖效果,再改用其它药物。同理,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患者机体就像习惯了一种节奏的舞者,容易出现抗药性。所以当药效明显下降时,也需咨询医生改用药物。
不能跟风用药,需针对化治疗:糖尿病用药应该根据个人的情况来选药,就像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独特舞步。很多贵药、别的患者用得好的药未必适合自己使用。糖友在日常用药中,不应只选贵的,而要挑选适合自己的,就像选鞋子,合脚才是最重要的。
米饭、馒头、南瓜也会引起糖尿病?孕期到底该吃啥?
得知肚子里有了宝宝以后,吃货准妈妈们就要一人吃两份的量?随心所欲地大吃特吃、大补特补,可能会带来麻烦哦!
除了可见的体重,还有隐形的血糖飙升,这可是个“定时炸弹”,妈妈们一定要小心!
什么是孕期高血糖?
如果孕前血糖水平正常,而在怀孕期间(通常在孕中期)血糖飙升,超过了正常范围,就是孕期高血糖了。如果没有及时检查、严格控制,甚至会导致妊娠糖尿病。
- 为什么孕期容易高血糖?
孕期胎盘会分泌多种激素,产生抗胰岛素作用。如果身体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中和这种作用,孕妈妈的血糖就很容易超标。
- 孕期高血糖有何危害?
对于准妈妈:更易发生妊娠高血压、提高剖腹产率,还有产后转为2型糖尿病的长久隐患。
对于胎宝宝:更容易引起早产、让宝宝体重过大导致分娩困难、引起胎儿代谢问题(如低血钙、呼吸窘迫等)。
怎么通过饮食控制孕期高血糖?
虽然准妈妈吃得好点,让宝宝营养更好的愿望没错。但一定要记住,科学合理的才是最好的。大吃大喝、盲目进补,对自己和宝宝都没有好处哦。
准妈妈们一旦发现血糖有升高趋势,一定要及时调整饮食结构。除了限制甜食,更要控制那些促使血糖快速升高的食物,也就是血糖生成指数(GI值)高的食物。像米饭、馒头、南瓜这些主食,升起血糖来威力也不小呢。
PS:食物GI值越高,表明其含有的碳水化合物被人体消化吸收得越快,血糖上升也就越迅速。
这样吃,更健康
说到这,准妈妈们是不是一头雾水?别急别急,我们已经整理好了常见食物的GI值范围,供大家参考。
总的来说,粗粮、豆类、奶类以及大多数水果都是较好的碳水化合物来源,而大多数零食、白面包等精细加工食品往往GI值较高,多吃无益。
最后,给高血糖的准妈妈们一些膳食建议:
- 最好以蔬菜、谷物(尤其是全麦)及豆类来补充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注意在早餐中获取足够的碳水化合物。
- 如果想吃GI值高的食物,可以将GI值低的食物与之搭配饮食 。
- 吃瘦肉、脱脂乳及低脂酸奶、干酪补充蛋白质,避免高脂饮食。
- 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全谷物、水果、豆类及蔬菜),有助于维持血糖平衡。
- 少吃含有较多糖类添加剂的食品 。
- 口渴喝水,尽量少喝果汁及碳酸饮料。
- 少食多餐(如每天6小餐,间隔均匀)。
准妈妈为了肚子里的小宝贝,可不要让“甜蜜”变成“负担”!合理节制的饮食计划,可不只是为了身材更好,更是对妈妈和宝宝都很重要的大事呢!
连吃半个月南瓜,女子进了医院!吃了这么多年才知道……
立秋之后
沙地片的老南瓜进入收割期
南瓜又粉又甜
家里的老人常常会当饭吃
坊间也一直流传着
“南瓜能降血糖”的说法
部分老百姓信以为真
于是拼命吃南瓜
结果糖尿病没治好
血糖却越来越高
甚至需要住院治疗······
王阿姨(化名)就是其中之一
一种老南瓜吃到底
结果吃进医院
不久前
王阿姨从市场买来不少老南瓜
蒸着吃、煮着吃、做成南瓜饼吃……
半个月下来
王阿姨的糖尿病不仅没好
头晕、乏力、口干的症状倒是越来越严重
手掌和脚底的皮肤也开始发黄
检测后发现空腹血糖为23.8mol/L
最终住进医院
经胰岛素治疗后才转危为安
原来,根据成熟度
南瓜可分为嫩南瓜和老南瓜两种
嫩南瓜可作蔬菜
味甘适口,维生素C较多
老南瓜则含有丰富的糖类和淀粉等
吃多了可能有危险
民间传言不可听
光靠吃南瓜降糖并不靠谱
近期南瓜上市
成了许多家庭餐桌上的宠儿
虽然南瓜营养丰富、补中益气
不过也需要注意不能过量吃
即使南瓜含有降糖物质
但光靠吃南瓜降糖并不靠谱
小心血糖不降反升
杭州市第九人民医院中医科
主任吴建飞表示
“南瓜属于高血糖指数食物
糖尿病患者应少食
若是食用,应减去相应主食的量
例如100克南瓜减去15克主食”
日常生活中,糖尿病患者更要注意
在控制膳食总能量的前提下
选择多种不同类型的血糖负荷食物
切不可像王阿姨这样
单独一种老南瓜吃到底!
糖尿病患者
如何控制饮食?
控制总热量
糖尿病患者要保持适当的体重
既要严格控制
碳水化合物、高热量、高油脂的摄入
也要避免单一食物导致的营养不良
合理分配三大营养素
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
应该控制在每餐40-60克
蛋白质的摄入量
应该控制在每日1克/公斤体重左右
脂肪的摄入量
应该控制在每日总热量的25-30%左右
多食高纤维食品
可以帮助降低血糖、降低胆固醇
定时进餐
进餐间隔时间不过短或过长
一般5-6小时
避免过度饥饿或过度饱腹
导致的血糖波动
注意进餐顺序
先蔬菜类、蛋白类、稀汤
最后碳水化合物
有助于延缓葡萄糖吸收
避免血糖升高
控制饮酒
饮酒会导致血糖升高
因此糖尿病患者
应避免或限制饮酒
综合杭州市卫生健康委、杭州市第九人民医院
来源: 杭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