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影响肾功能吗(糖尿病会引起肾功能不全吗)

中医肾病专家何学红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肾功能受损有哪些症状表现?中医是怎样辨证用药治疗的?

糖尿病肾功能受损,俗称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肾脏结构和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其早期症状可能并不明显,但随着病情的发展,一系列明显的症状会逐渐显现。了解这些症状,并适时采取中医辨证治疗,对于延缓病情、改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糖尿病肾功能受损的症状表现,具体如下;

1,蛋白尿:糖尿病肾病初期,患者可能会在尿液中检测到微量蛋白,这是肾脏受损的信号。随着病情恶化,蛋白尿会逐渐加重,甚至出现大量蛋白尿,表现为尿液表面浮现泡沫。

2,水肿:由于肾脏调节水分和钠盐的能力下降,患者往往会出现水肿,首先出现在眼周或下肢,随后可能遍及全身。这种水肿不仅影响外观,还可能限制日常活动。

3,高血压:糖尿病肾病常伴随高血压,因为肾脏无法有效排除体内多余的钠和水,导致血容量增加,进而引发高血压。高血压又会进一步加重肾脏损害,形成恶性循环。

4,肾功能减退:随着病情的进展,肾小球滤过率逐渐降低,肾脏排毒功能减弱。这会导致血肌酐和尿素氮等指标升高,表明肾脏功能已经受损。

5,贫血:晚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可能出现贫血,表现为乏力、头晕、面色苍白等。这是因为肾脏分泌的促进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影响了红细胞的生成。

6,电解质紊乱:在糖尿病肾病晚期,患者可能出现血钾、血钙等电解质的紊乱,导致肌肉无力、抽搐、心律失常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中医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时,注重辨证施治,即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中医证型及相应的治疗方法:

1,阳虚型:表现为水肿严重、尿少、四肢不温等症状。治疗以温阳利水为原则,常用真武汤、济生肾气丸等方剂,通过温补肾阳、利水消肿来缓解症状。

2,气虚型:患者常感疲倦无力、胃口不佳、腹胀腹泻等。治疗以补气为主,多用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等方剂,旨在增强脾胃功能,提升机体正气。

3,阴虚型:虽然水肿不明显,但患者常有尿多、口干、手足心热、夜有盗汗等症状。治疗以滋阴为主,常用六味地黄丸等方剂,滋养肾阴,调节体内阴阳平衡。

4,气阴两虚型:此型患者既有气虚的表现,又有阴虚的症状。治疗需兼顾益气养阴,常用参芪地黄汤等方剂,既补气又滋阴,以达到全面调理的目的。

5, 脾肾两虚型:患者神疲乏力、腰膝酸软、食少纳呆等。治疗以健脾补肾为主,常用肾康合剂等方剂,通过健脾益气、补肾填精来增强体质。

此外,中医还强调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灵活调整治疗方案。例如,对于伴有血瘀的患者,可加用活血化瘀的药物;对于水湿内停的患者,则需加强利水消肿的治疗。

总之,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注重辨证施治,通过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旨在从根本上调整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改善脏腑功能,从而达到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需要注意,中医治疗应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我是中医教授何学红,大家有肾脏疾病的相关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给我。

糖尿病肾病,引起肾功能不全,一方可以改善,有效率79.4%

糖尿病肾病,是由于肾脏的血管受血糖波动的影响受到损伤后,而导致肾脏的功能逐渐受损。根据肾小球滤过率,以及尿微量白蛋白等数值的不同,分为5个分期,其中,前3期为早期糖尿病肾病期。

糖尿病肾病第4期,属于临床糖尿病肾病期,而当血糖控制不佳时,糖尿病肾病继续进展是可以达到5期,也就是尿毒症期。以上这5期都属于慢性肾功能不全,只是处于不同的分期而已。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个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好方子:健脾益肾泻浊化瘀方,可以改善肾功能不全的病情。

【医方】健脾益肾泻浊化瘀方

【组成】红参、白术、茯苓、枸杞、菟丝子、陈皮、大黄、丹参、益母草、水蛭、薏苡仁、甘草

【用法】每日1剂,煎2次,取药汁300毫升,分2次服。

【功效】健脾益肾,泻浊化瘀。

【主治】糖尿病肾病致慢性肾功能不全(脾肾两虚,瘀水互结证)。

【症状】头晕、气短乏力、食少脘闷、恶心呕吐、腰膝酸软、舌质暗、苔白腻、脉细弱。

【加减】兼胃气上逆者加竹茹、法半夏、生姜;兼水肿者,合实脾饮或济生肾气丸;瘀血明显者加桃仁、红花。

【疗效】治疗34例,显效14例,占41.2%,有效13 例,占38.2%,无效7例,占20.6%。

除了合理使用中药,糖尿病引起的肾功能不全的治疗,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调整生活方式:包括减肥、禁烟和加强锻炼等。

2、低蛋白饮食:主要选优质蛋白。

3、严格控制血糖:包括饮食、药物、胰岛素。

4、严格控制血压:合并明显的蛋白尿和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25/75mmHg以下。

5、纠正血脂紊乱,糖尿病患者应积极纠正血脂紊乱,血脂控制目标为总胆固醇小于4.5mmol/L,低密度脂蛋白小于2.5mmol/L,高密度脂蛋白大于1.1mmol/l,甘油三酯小于1.5mmol/L。

6、保肾药物治疗,黄芪、大黄、冬虫夏草、葛根素等一些中药对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和一般状况部分有效。

7、透析移植治疗。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衰竭,eGFR降至15mL/min时应准备开始透析,早期透析能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8、避免或减轻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如造影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注意防治脱水和各种感染。

糖尿病一旦并发肾病,这些症状就少不了,千万不能拖!!

最近门诊接诊了一个38岁的青年男性,因为浑身乏力,出现恶心呕吐以及食欲下降等表现,过来看病,在检查完肝肾功能、电解质、尿常规、血常规、腹部超声后,竟是肾功能衰竭,确诊为尿毒症。

38岁的青年男性,为什么会出现尿毒症呢?

后续经过检查和问询,明确是糖尿病引起的肾功能衰竭,患者告诉我,十年前就血糖偏高,但没有什么症状,也就没当一回事,更没有定期复查,监测血糖,没想到十年后双肾就”报废“了...

糖尿病是如何引起肾衰竭?

糖尿病引起肾脏损害的原因非常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 血糖控制不佳,末梢循环受到影响,形成大量微血管病变,导致肾小球硬化,影响肾脏血供,最终导致肾脏损害。

二、 血糖控制不佳,大量糖基化终末产物或者氧化应激导致肾脏血管内皮损伤,影响肾脏对蛋白的屏障功能,最后形成大量蛋白尿,影响肾功能。

三、 血糖波动,血糖变异性引起肾脏氧化应激和各种炎性因子反应,炎性因子对肾脏毛细血管和整个肾脏组织损害,加重肾脏破坏,加重尿蛋白排泄,最终导致肾衰竭。

糖尿病肾病前期症状

预防糖尿病肾病,首先要了解它的早期信号,以下六个信号,可能是你的肾在向你求救,千万别忽视了!

一、 出现泡沫尿

小便泡沫≠糖尿病肾病,但糖尿病肾病会有小便泡沫,如果出现了小而密的尿泡沫,并且小便泡沫久久不散,伴随夜尿增多、尿量异常等,要及时去医院做肾脏筛查。

二、 眼底异常

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眼病都是属于微血管并发症,眼睛有问题,肾脏往往也“逃不掉”,肾脏是个“哑巴器官”,出现轻度受损也不会有明显症状,如果出现视力模糊、眼底出血,就去查查肾吧。

三、 异常水肿

血液中大量蛋白丢失,久而久之会引起低蛋白血症,通常会出现水肿,常见于小腿、大腿、臀部及眼睑、面部等部位。

四、血压偏高

糖尿病肾病有可能引起高血压症状,因为肾脏动脉血管的狭窄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异常,水钠潴留的出现,血压会逐渐升高。

五、 出现贫血

肾脏受损后,红细胞生成不足,就会出现肾性贫血,外在常表现为面色萎黄、眼结膜苍白,以及嘴唇、指甲白无光泽等症状。

六、 胃肠道不适

肾功能减退后,代谢废物排除较少,留在体内蓄积,会引起代谢性酸中毒,刺激胃肠道粘膜,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胃肠道症状。

糖尿病患者如何预防肾衰竭?

一、糖尿病患者预防肾病

1.控制血糖:长期高血糖会损害肾脏,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通过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和降糖药物等措施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以减少对肾脏的损害。

2.控制血压和血脂:高血压和高血脂会加重肾脏负担,增加尿毒症的风险。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通过低盐饮食、适当的运动和降压、降脂药物等措施控制血压和血脂。

3.定期进行肾脏功能检查:定期进行肾脏功能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肾脏损害,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预防尿毒症的发生。

4.合理使用药物:一些药物,如抗生素、止痛药等可能会对肾脏造成损害,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避免自行用药。#科普吧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