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二型糖尿病吃什么中药(二型糖尿病吃什么药)

中医李隆文主任 0
文章目录:

这个中药降糖方,2型糖尿病请收下!不仅降血糖还改善胰岛素抵抗

糖尿病就像是一块牛皮糖,认为这是一辈子都摆脱不掉的"甜蜜负担"。

如果血糖得不到控制,很容易危及心、脑、肾、下肢等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出现并发症。

西医主要依靠降糖药物胰岛素进行治疗,虽能在短期内控制血糖但对于胰岛素抵抗和并发症的预防效果并不理想

中医强调整体调节,不仅要降血糖,更要调节全身机能,改善胰岛素抵抗,预防并发症。

门诊案例:
王先生,52岁,主诉口干烦渴,多饮多尿已半年,近期出现视物模糊、乏力、夜尿频繁等症状。医院查血糖确诊为2型糖尿病。

就诊时已服用二甲双胍等西药两个月,血糖控制不佳,遂来求治。

诊断:舌质红,苔黄厚腻,脉细数。空腹血糖11.2mmol/L,糖化血红蛋白7.8%,B超示轻度脂肪肝。

辨证:阴虚热盛,脾虚湿滞。

治疗以滋阴降火,健脾化湿为主,方用:
生地黄、天花粉、麦冬、山药、黄芪、茯苓、白术、枸杞子、桑螵蛸、泽泻、丹参、甘草

患者服用一段时间后,头胀减轻,查空腹血糖8.8,在原方基础上加减,继续服用,半个月后,患者全身不适症状消失,血糖降至4.8

继续服用原方加减,一月后复查,症状基本消失,血糖趋于正常,患者精神状态明显改善。

此方为何如此有效?

首先,生地黄、天花粉、麦冬滋阴降火,缓解口干烦渴;

其次,山药、黄芪、白术、茯苓健脾益气,改善胰岛素抵抗;

再者,枸杞子、桑螵蛸补肾固精,改善夜尿频繁;

同时,泽泻利水渗湿,丹参活血化瘀,甘草调和诸药。

诸药合用,共奏滋阴降火、健脾化湿之功效,既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又可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

温馨提示:本文仅供参考,切勿擅自服用。中医治疗讲究辨证论治,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个性化治疗。积极配合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糖尿病完全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糖尿病多年,多数是气阴两虚,当归六黄汤,养阴清热,来了解一下

我国糖尿病目前发病率不低,该病也被称为富贵病,因为这个病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后,国界越来越富裕之后多起来的。

先看看西医怎么认识和治疗,只想了解中医部分的朋友可以下拉忽略!

现代医学认为是一种代谢疾病,跟遗传有关,糖尿病主要是胰岛功能出现了异常,胰岛是干啥的呢?胰岛可以分泌胰岛素,胰岛素又是干啥的呢?胰岛素就是降血糖的,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体内血糖降不到正常范围了,就容易得糖尿病了。

胰腺中的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一型糖尿病是胰岛分泌不了足够的胰岛素。

二型糖尿病是胰岛分泌的胰岛素不能被有效利用,所以要人为的干预。咋办呢?

一型糖尿病只能体外补充胰岛素了,因为自己不能产生了!

二型糖尿病可以自己产生胰岛素,但不能有效利用,所以研制出了好几种增强利用的口服药物,(如促胰岛素分泌剂——二甲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类、噻唑烷二酮衍生物、DPP-4酶抑制剂等)大家只要知道是增强胰岛素的利用既可以!

注射胰岛素的病人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胰岛素和降糖药的作用是降血糖,要把血糖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但是每天按时吃药,严重时还要每天挨至少一针是比较痛苦的,如果降糖药应用过量,还存在低血糖的风险,大家注意!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可怕,容易造成人体晕厥,大脑缺氧等严重问题,所以降糖药都是逐渐加量的。

更可怕的是糖尿病的并发症,血糖控制不好,人体长期泡在高渗糖水中就像温水煮青蛙,时间长了,神经,血管都会出问题,神经会出现损伤,表现出现麻木、疼痛等,血管会出现粥样硬化,形成斑块,这些是脑中风和心肌梗死的高发因素。有的严重还会出现烂脚丫(溃烂)严重甚至需要截肢,看到这了,大家知道为何医生总是强调要规律用降糖药了吧!

糖尿病人伤口破溃不容易愈合,日久容易溃烂

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糖尿病不可怕,糖尿病的并发症才可怕。


怎么预防并发症?怎么减少并发症?这里交给大家两个中医方法,大家了解一下!

第一个是解决糖尿病麻木的问题,糖尿病麻木中医是什么认识的呢?又是怎么处理的呢?

中医认为麻木跟气血经络不通关系密切,经络受阻,气血不通,导致出现麻木,常见的阻滞经络导致淤堵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1、气滞血瘀,气滞血瘀导致的经络不通会出现胀痛,刺痛,疼痛夜间加重,看舌苔,舌质紫暗,瘀斑,嘴唇也是紫暗的,这种疼痛用一句话形容就是像针扎一样,这种需要活血祛瘀止痛,打搅可以了解一下血府逐瘀汤颗粒,之前有介绍过,大家可在自行查一下。

2、痰瘀阻滞,这种是今天要说的重点,主要是麻木的表现!

一句话形容就是平时就麻木,四肢末梢明显,干活是更严重!这种也有办法,之前给大家分享过,大家打开链接了解一下。一个通经活络,解除麻木的方子,两味中药打粉,舒经活络,去麻木一个通经活络,解除麻木的方子,两味中药打粉,舒经活络,去麻木 文章

这两味是主药,其他表现要在辩证论治的基础上加减,不能机械的生搬硬套。


接下来说一下今天的正题,糖尿病后期出现阴虚内热,气阴两虚的问题!

最近接连有朋友找我咨询糖尿病的问题,一个是10多年病情,另一个是30多年的病情,二者症状不尽相同,但表现出的都是一派热像:

燥热,睡不着觉,口渴,口干,口苦,颜面潮红,喜欢喝凉水,睡觉出汗,小便黄,总没力气,乏,容易发脾气,舌头很红。

以上的表现是糖尿病后期,出现了一种阴虚内热的状态,糖尿病我们中医叫消渴,因为糖尿病的人饿得快,消化快,总感觉口渴,所以中医称之为消渴。

怎么产生的呢?中医认为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后者后天饮食没有节制,出现了脾胃受损,脾胃是管消化和代谢的,脾胃为中焦,是人体转化运输的轴,胃为水谷之海,食物经过胃的腐熟,消化,还要运送到脾,脾对水谷转运和吸收,化生水谷精微和气血,脾能升清,把水谷精微和气血送到脏腑、头面等部位去发挥作用,胃降浊把糟粕垃圾送到大小肠再排出体外。

脾胃是人体的轴,有生化和转输作用

脾胃损伤会产生一种脾虚湿盛的状态,这个时候是舌胖大,苔白腻,人比较能吃,大便稀的,大家会有疑问,怎么讲到脾虚湿盛了,不是阴虚内热吗?不要急,脾虚湿盛是糖尿病的前中期情况。

如果失治误治,湿在体内待久了就像沼气池一样,会发酵,发酵产生热量,生成湿热,湿热比较缠绵,不容易好,会逐渐伤及阴液,阴液受损太严重,就出现阴虚内热了。就会出现口干、口苦,盗汗、乏力、燥热等阴虚内热的表现。

要怎么办呢?

给大家分享一个养阴清热,清虚热、除湿热、止汗的方子,叫做当归六黄汤,看一下组成,我们来分析下它的作用。

组成:生地黄、熟地黄、黄芩、黄连、黄柏、黄芪、当归

(为啥叫当归六黄汤?因是由为一个当归,加上留个带黄字的重要组成。)

这个方子出自李东垣的《兰室秘藏》。为便于理解,我们给它分类一下。

第一组:生地、熟地、当归。

生地、熟地、当归可以入肝肾来滋阴养血,阴血充盛水能制火,三个共同组成了君药。

我们看,这里面生地清热凉血滋阴,熟地滋补肾精,当归养血活血,三者都有滋补肝肾的作用,两寒一热,寒热并用,而清热力量更胜温热,这样就能清热不伤阳,肝肾同源,肝血和肾阴属于都属于偏凉润的物质,肝肾同补,滋阴降火,虚火不光要用凉药清火,还得把火潜下来,肝阳上扰动加重了火热,滋补肝肾还可以起到平肝潜阳的作用。

熟地黄滋补作用强于生地黄

生地黄凉血作用更强

第二组:黄芩、黄连、黄柏

汗为心之液,盗汗属于阴虚火旺,心属火,肾属于水,由于水火不能共济,心火太过旺盛,热迫使津液外泄导致,所以用黄连清心泻火,黄芩、黄连、黄柏均属于苦寒之品,苦能坚阴,就是把阴液留在体内的意思。黄芩入上焦,又能清上焦火,黄柏入下焦,能泻下焦热,这三者配合能把人体整个三焦的火都给压下去了。三者是臣药。

黄芩入上焦,清肺火去湿热,还能安胎

黄连入中焦,可以清心火,胃火,还能泻中焦湿热

黄柏入下焦,能清肝肾之火,还能去下焦湿热

最后交上了一味黄芪,黄芪味甘,甘具有补的作用,能够补中焦,补脾胃之气,(参见:补中益气汤)黄芪还有益气固表的作用,能够用于卫表气虚的自汗盗汗,(参见:牡蛎散),糖尿病后期,阴虚内热,卫气不固,不仅自汗,还盗汗,这时候用黄芪益气实卫固表,表气一强盛,汗自然就少了。

黄芪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脱毒生肌的作用

以上就是一个当归六黄汤的介绍了,既可以滋阴清热, 去除阴虚燥热,口眼干燥,口苦尿黄等热盛的问题,还可以固表止汗,解决阴虚内热出现的自汗盗汗问题,大家学会没有呢?

最后提醒大家,糖尿病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预防并发症出现,减少并发症危害。

送你2个中药降糖方,2型糖尿病请收下!

倪海厦曾提出了“中医无绝症”的理论,认为世间只有未知的病机,却没有不治之症,其实也能想得通,回看好多年前,那时候的绝症现在治好的一大把。

中医到底能不能治疗糖尿病呢?能治,但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能治好!

就像一型糖尿病,神仙来了也没办法,只能调理,但是二型糖尿病患者,中医临床确实有很多治愈的案例。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2个中药降糖方。

1、阴阳双补调糖饮

组成】:太子参,生黄芪,干生地,山萸肉,炒山药,苍术,炒白术,建泽泻,紫丹参,云茯苓,炒枳壳,麦门冬,升麻片。

功效】:益气养阴,扶正调糖。

主治】:气阴两虚型Ⅱ型糖尿病。

症见】:倦怠乏力,精神不振,口干咽干,口渴多饮,形体消瘦,腰膝酸软,自汗盗汗,舌质淡红或舌红,苔薄白干或少苔,脉沉细。

加减】:瘀血甚者,可加川牛膝;气虚甚者,加重太子参、生黄芪;阴虚甚者,可酌加北沙参。

2、生津止渴汤

组成】:山药、生地黄,石斛、白蒺藜,知母,玉竹,红花,附子、肉桂。

功效】:滋阴清热,生津解渴。

主治】:肾阴虚型Ⅱ型糖尿病

症见】:多饮,多尿,多食,形体消瘦,咽干舌燥,手足心热,舌质红绛,舌苔微黄,脉沉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