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引起眼压高(糖尿病引起眼压高吃什么药可以降低眼压)
服用感冒药 别放过关键字眼
●邹辰玲
最近感冒的人特别多,很多人都会自己购买一些感冒药服用。但你在买药时“咬文嚼字”了吗?大多数感冒药虽为非处方药物,很容易在药房买到,可以自行服用,但是其中的一些成分却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吃。我们大多数老百姓毕竟不是医生,不能一秒读懂一种药物,不过要是抓住下面这些“字眼”,让你略懂感冒药,不买错药还是可以的。
1“麻”
高血压患者不宜用
感冒药一般除了商品名外,还有根据成分起的通用名,如“美扑伪麻片”,从名字就能看出其中的主要成分。其中“麻”指的是含有伪麻黄碱,伪麻黄碱有助于减轻感冒、过敏性鼻炎、鼻炎及鼻窦炎引起的鼻充血症状。
但是伪麻黄碱会引起血管的收缩,导致血压、血糖、眼压增高,因此高血压、糖尿病和眼压高的患者应慎用。此外,它还会影响神经系统,加重前列腺肥大患者排尿困难和甲亢患者头痛、失眠等。孕妇和运动员也应慎用此成分。
2“扑”
司机不宜用
扑尔敏(氯苯那敏)能缓解感冒引起的流眼泪、打喷嚏、鼻塞等症状。名字里带有“扑”“敏”“苯”的感冒药服用后可能会引起嗜睡、困倦等症状,所以服药期间不得驾驶机、车、船,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及操作精密仪器,服药期间最好保证休息。此外,消化性溃疡所致幽门狭窄、哮喘发作、高血压危象的人也要慎用。
3“酚”
肠道溃疡者慎服
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是感冒药中用于缓解疼痛和退热的重要成分。比如白加黑、新康泰克、日夜百服宁、感康、快克、泰诺、感冒灵等常用感冒药等均含扑热息痛,它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虽然短期用伤害较小,但消化道溃疡患者服用期间应注意观察,发现异常应及时停药。同时,这些药最好不要同时吃。此类药物在服药期间还应避免饮用含酒精饮料,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该药。
4“美”
支气管炎患者慎用
右美沙芬是临床常用的中枢性镇咳药物,含此成分的感冒药通用名多含有“美”字。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患者应慎用这类感冒药,因为其中枢镇咳作用可能影响痰液排出,堵塞呼吸道,严重时可引起窒息。此外,孕妇及痰多患者也要慎用右美沙芬类药物,妊娠3个月内妇女及有精神病史者则需禁用。曾有报道,“氢溴酸右美沙芬片”中的“美沙芬”与止咳水里让人成瘾的“可待因”相似,都能影响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过量服用会成瘾。所以,虽然右美沙芬片是一种非处方药,但是服用前一定要咨询医生和临床药师。
5“清热”
风寒感冒别用
目前市面上的感冒中成药中,有很多有“清热”字样,如感冒清热颗粒。清热类药物适合风热感冒的患者服用,不适用于风寒感冒患者服用。清热是中医名词,指清除邪热或虚热的各种治法。
由外感温邪引起的一般称为实热。邪在气分的宜用辛凉清热;热毒炽盛或夹湿的宜用苦寒清热;热盛伤津的宜用甘寒清热;热在营血的宜用凉血清热法等。由阴虚而生的内热,称为虚热,宜用养阴以清热。另有气虚而致的发热,宜用甘温补气药治疗,不属清热范围。因此,清热类的感冒药不适于风寒感冒患者服用。
6“解毒”
不能长期服用
牛黄解毒丸等药的“解毒”作用能改善感冒时的上火症状,但它们并非感冒药,如果长期服用对身体反而不好。中成药类的解毒药一般都含有清热成分。服用双黄连口服液的同时,不宜再服用滋补性中成药。同样,风寒感冒患者也不宜服用。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的人及孕妇或正在接受其他治疗的患者,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服药三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发热咳嗽加重,并有其他症状如胸闷、心悸等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作者系市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主管医师)
感冒药盒上请看清这6个字,非常重要!
原标题: 感冒药盒上请看清这6个字,非常重要!
感冒药盒上请看清这6个字,非常重要!
最近感冒的人特别多,很多人都会自己买些感冒药物吃。但你在买药时“咬文嚼字”了吗?
大多数感冒药虽为非处方药,很容易在药店买到,可以自行服用,但是其中的一些成分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吃的。
可我们大多数老百姓毕竟不是医生,不能一秒读懂一种药物,不过要是记住下面这6个字,让你略懂感冒药,不买错药,避开危险,还是可以的。
“麻”
1
高血压患者不宜用
感冒药一般除了商品名外,还有根据成分起的通用名,如“美扑伪麻片”,从名字就能看出其中的主要成分。
其中“麻”指的是含有伪麻黄碱,伪麻黄碱有助于减轻感冒、过敏性鼻炎、鼻炎及鼻窦炎引起的鼻充血症状。
但是伪麻黄碱会引起血管的收缩,导致血压、血糖、眼压增高,因此高血压、糖尿病和眼压高的患者应慎用。
此外,它还会影响神经系统,加重前列腺肥大患者排尿困难和甲亢患者头痛、失眠等。孕妇和运动员也应慎用此成分。
“敏”
2
司机不宜用
扑尔敏(氯苯那敏)能缓解感冒引起的流眼泪、打喷嚏、鼻塞等症状。
名字里带有“扑”、“敏”、“苯”的感冒药服用后可能会引起嗜睡、困倦等症状,所以服药期间不得驾驶机、车、船,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及操作精密仪器,服药期间最好保证休息。
消化性溃疡所致幽门狭窄、哮喘发作、高血压危象的人也要慎用。
“酚”
3
肠道溃疡者慎服
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是感冒药中用于缓解疼痛和退热的重要成分。
白加黑、新康泰克、日夜百服宁、感康、快克、泰诺、感冒灵等常用感冒药等均含扑热息痛,它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虽然短期用伤害较小,但消化道溃疡患者服用期间应注意观察,发现异常应及时停药。
同时,这些药最好不要同时吃。此类药物在服药期间还应避免饮用含酒精饮料,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该药。
“美”
4
支气管炎患者慎用
右美沙芬是临床常用的中枢性镇咳药物,含此成分的感冒药通用名多含有“美”字。
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患者应慎用这类感冒药,因为其中枢镇咳作用可能影响痰液排出,堵塞呼吸道,严重时可引起窒息。
此外,孕妇及痰多患者也要慎用右美沙芬类药物,妊娠3个月内妇女及有精神病史者则需禁用。
所以,虽然美沙芬片是一种非处方药,但是服用前一定要咨询医生和临床药师。
“清热”
5
风寒感冒别用
目前市面上的感冒中成药中,有很多有“清热”字样,如感冒清热颗粒。
清热类药物适合风热感冒的患者服用,不适用于风寒感冒患者服用。清热是中医名词,指清除邪热或虚热的各种治法。
由外感温邪引起的一般称为实热。邪在气分的宜用辛凉清热;热毒炽盛或夹湿的宜用苦寒清热;热盛伤津的宜用甘寒清热;热在营血的宜用凉血清热法等。由阴虚而生的内热,称为虚热,宜用养阴以清热。
另有气虚而致的发热,宜用甘温补气药治疗,不属清热范围。
因此,清热类的感冒药不适于风寒感冒患者服用。
“解毒”
6
不能长期服用
牛黄解毒丸等药的“解毒”作用能改善感冒时的上火症状,但它们并非感冒药,如果长期服用对身体反而不好。
中成药类的解毒药一般都含有清热成分。服用双黄连口服液的同时不宜再服用滋补性中成药。
同样,风寒感冒患者也不宜服用。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的人、孕妇或正在接受其他治疗的患者,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服药三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发热咳嗽加重,并有其他症状如胸闷、心悸等时应去医院就诊。
吃药注意事项
1
感冒切忌叠加吃药
不少人为追求“好得快”,便加大剂量或是同时吃两三种感冒药。但实际上用药过度非但不能促使感冒病程缩短,还会加大药物副作用。
盲目用药治疗会增强细菌抗药性,也不利于人体免疫系统发挥正常的作用,正所谓“欲速则不达。
还有些人认为治感冒,中西药双管齐下效果会更好,所以吃完了百服宁又补多几片维C银翘片。
但维C银翘片其实是复方药,除了有银翘等中药成分,还跟百服宁一样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和马来酸氯苯那敏。
市面上常用的感冒药除了纯西药、纯中药品种外,还有一类是中西药结合的复方药,该类药却常被缺乏常识的患者错当成纯中药,若与其他成分相近的西药同服,往往容易不知不觉摄入超量,轻则出现皮疹、损肝肾,重者甚至可出现严重过敏反应,不知不觉将自己置于过敏性休克、呼吸困难等危险境地。
2
清热药物需用凉开水送服
清热类中成药: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用于内热、火毒、湿热、瘟疫等多种里热证的中成药,如上清丸、牛黄解毒片等。
3
胶囊请勿打开,不宜热水送服
若有胶囊药物,若非药师同意,不可将胶囊打开服用。
而且,胶囊不宜用热水送服,如诺氟沙星胶囊、维生素E胶囊等。胶囊由明胶制成,易溶于胃酸,装入胶囊的药大都对胃黏膜有刺激,或者易被消化液分解破坏,有的则是缓释胶囊,完整吞服才能发挥药效。热水送服会容易使胶囊外壳提前化掉,降低药效或增加刺激性。
4
吃药时喝多少水才好?
服用大多数药物,至少喝150~200毫升的水,
如服用胶囊剂,要增加饮水量,否则胶囊易粘附在胃壁上,导致局部浓度过高,刺激胃黏膜。
5
谨遵医嘱
最后看清药品包装或者说明书的指示内容,依医师嘱咐服用。
若服用后有任何非该药物引起的副作用,必需立即回诊。
重要的事情再说一遍,大家去药店买感冒药的时候,药盒上有麻、扑、酚、美、清热、解毒这几个字的,一定要谨慎购买,别再买错了!
版权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图文无关。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从药名中辨识“禁忌症”
鼻塞、流涕,这些天,恼人的感冒症状又纠缠着在武汉市东西湖区上班的小李。胡乱找了家里备用的一种感冒“清热”颗粒服下,却丝毫不见起色。医生告诉他,原来感冒有风热感冒、风寒感冒之分,清热类药物适合风热感冒的患者服用,不适用于风寒感冒患者。另有气虚而致的发热,宜用甘温补气药治疗,不属清热范围。因此,感冒药不可盲目使用。
“其实,在生活中,有的人会‘滥用’药品,殊不知,很多药品都有明确的‘禁忌症’,如何通过药品名字就快速排除掉不适合自己服用的药品,其间‘有法可依’。”湖北省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监测中心高级工程师赵丽说。
麻:高血压、糖尿病和眼压高患者要小心
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需要警惕药品名上的“麻”字。这些“麻”字多出现在感冒药中,如“美扑伪麻片”等。
赵丽介绍,“麻”指的是含有伪麻黄碱的成分。此成分有助于减轻感冒、过敏性鼻炎、鼻炎及鼻窦炎引起的鼻充血症状。但是伪麻黄碱也并非全是优点,它也会引起血管收缩,导致血压、血糖、眼压增高等,因此,高血压、糖尿病和眼压高的患者应对这一成分要格外小心。
值得提醒的是,伪麻黄碱还会影响神经系统,加重前列腺肥大患者排尿困难和甲亢患者头痛、失眠等症状。因此,这类疾病的患者也应慎用。
敏、扑、苯:会引起困倦,需择机而用
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会,在服用某些药物后,会睡意沉沉。原来,这是其中的某种成分在“作祟”。
扑尔敏(氯苯那敏)是生活中常见的抗过敏药。由于它在缓解感冒引起的流眼泪、打喷嚏、鼻塞等症状上“身手不凡”,受到不少患者青睐。殊不知,名字里带有“扑”“敏”的感冒药,会引起嗜睡、困倦等症状,这对从事驾驶、高空作业、机械作业、精密仪器操控的人可不太友好。这类人群如服用此类药物,应注意休息。当然,有“苯”的药物,也和“扑”“敏”等一样,会引起困倦,也需要择机而用。
解毒:不能长期服用
解毒是一个大家并不陌生的词汇。虽然,牛黄解毒丸等药的“解毒”作用能改善感冒时的上火症状,但它们并非感冒药,如果长期服用对身体不好。有些孕妇,自己随意买中草药煮水“解毒”,这也非常危险。
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药及其加工品,是根据中医药传统医药理论,采集并经过炮制的药物,主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对于妊娠期,有很多中药都存在用药禁忌的,比如一些有毒性的中药,妊娠期是不能服用的。还有一些药性猛烈,可能对胎儿有损害,故也是妊娠禁用药,如三棱、莪术、水蛭、斑蝥、麝香等。还有一些中药因药性是通经祛瘀、行气破滞或大辛大热、峻下滑利之品为慎用药,如桃仁、红花、牛膝、大黄、枳实、肉桂、干姜、木通、冬葵子、瞿麦、天花粉等。
西林、头孢等:儿童需谨慎
很多家长不知道哪些药是抗生素,药名中出现“西林、头孢、霉素、沙星、硝唑”的就是抗生素,大家在使用前宜遵从医嘱。
赵丽介绍,抗菌药物对治疗细菌感染是非常有效的,但不合理应用,不仅会扰乱人体原有的菌群,还会产生耐药性,使一部分致病菌产生变异、成为耐药菌株,当真正需要用到抗菌药物时,可能会无药可用。
孩子身体有炎症,这个“有炎症”描述的是一个症状,表现为红、肿、热、痛,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过敏、跌打损伤等都可以引发炎症,而抗菌药物只针对细菌等敏感菌的治疗,对病毒、真菌、过敏、跌打损伤等引发的炎症没有作用。
抗菌药物是处方药,每种抗菌药都有自身的特性,不同的抗菌药治疗不同的敏感菌,不同的感染部位选择不同的抗菌药。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需要专业的判断,所以抗菌药物用不用,用多大量,用多长时间一定要遵照医生的医嘱或药师的建议。(全媒记者 胡蔓 通讯员 袁福国)
来源: 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