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4o年(糖尿病四十多年了)
患糖尿病40年,身体健康,血糖达标,没有并发症,她得益于4件事
上次给大家分享了一篇糖友控糖的经历,反响热烈,很多网友都想再看一点这种例子,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患者姚女士病史是40年,她的儿子也是糖尿病患者,目前正在用她的法子一起控糖,母子二人经常交流心得。那么,为什么她的血糖一直很稳定,也没有出现并发症呢?她说得益于4件事。
患病40年,身体健康,血糖达标,没有并发症,得益于4件事
第一件事:转变心态,对疾病有一个正确认识在患病前,姚女士听说过糖尿病,但是对它不了解,也不知道严不严重,患病后她听身边的朋友说该病治不好,一辈子都得吃药,她感觉生活一下子就没了色彩,连最喜欢的二胡都不想去碰。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她去医院复查,血糖又升高了,医生说这样下去不行,一定要转变心态,不能任其发展。
姚女士专门买了一本关于糖尿病的书,终于对该病有了一定认识,它虽然治不好,会跟着一辈子,但是它能被控制,只要按时吃药、改变生活习惯,把血糖稳定住即可,它的并发症很可怕,对眼睛、神经、心脏都有危害,所以,一定要预防并发症出现。
身边有朋友好心建议她,要不要从网上找“大师”看一看,买点“秘方”回来吃,姚女士拒绝了,她知道网上能保证治愈的药都是假的,千万不能迷信,不能病急乱投医。就算要吃药,那也是听从医生吩咐服用正规的降糖药。
姚女士非常爱吃肉,每顿都要吃,以前她最爱吃红烧肉、糖醋排骨,所以身材很胖,如果让她把肉戒了,简直比登天还难,她后来想到一个方法,既能顿顿吃肉,又不会对血糖产生影响,其他爱吃肉的糖友也可以借鉴。
姚女士吃肉有“三个原则”,红肉不吃、肉皮不吃、不放调料,在看了相关书籍后,她了解到经常吃红肉对身体不好,尤其是加了大量调料和食用油烹饪出来的肉,从那以后,每次吃肉优先选择鱼肉、虾、鸡肉,而且不吃皮,烹饪的方法很简单,用水蒸或者用砂锅炖,豆瓣酱、花椒、猪油都不吃,只放点葱姜蒜增香。
另外,在整体饮食上她还把握了六个原则,那就是粗粮为主、荤素搭配三七分、规律进餐、绝不多吃、先喝碗汤、禁烟酒。晚上8点以后坚决不加餐,实在饿了会喝一杯牛奶或吃个苹果,油炸的食物一口都不会吃。
姚女士之前没有运动的习惯,吃饭后喜欢坐在那修剪花草,有时也会出去遛遛狗,连广场舞都很少跳。患病后她一反常态,买了一双运动鞋和一身运动服,每天晚上人少的时候去跑步。她165斤,个子不高,刚开始跑的时候不到五分钟就喘个不停,两条腿发软,心里只想放弃,但是转念一想,这不光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家人,一定要坚持下去,凭着这股毅力,从五百米坚持到了3公里。
运动后她发现自己的血糖降得很快,从15mmol/L,降到13mmol/L、10mmol/L,现在餐后血糖已经能控制在7以下。因为她太心急了,运动三个月后发现自己膝盖疼得厉害。
医生检查后告诉她运动过度了,减肥控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一定要注意两个“度”,一个是运动的难度,一个是运动的速度,要适合目前的状态,从简单的有氧运动做起。姚女士调整了运动量,从3公里降到1公里,膝盖就不再疼了,血糖也很稳定,身材有肉可见地瘦下来,肚子上的游泳圈都变小了。
不能因为你运动了、吃得少了就不吃药了,要知道自己是糖尿病,不是血糖轻微偏高。吃多少药、怎么吃,应听从医生指导,同时还要把复查结果告诉医生,根据当前的变化考虑是否需要调整。再提醒一句,不要害怕吃药对身体不好有依赖,它没有那么可怕,如果经常换药,很有可能造成血糖波动,不能乱听别人忽悠。
姚女士最后想告诉大家,关于糖尿病的注意点还有很多,每一天都不能放松,不想并发症找上门,就要端正态度,从饮食、运动、吃药三个方面着手,同时还要定期测量,血压、血糖、体重、腰围都可以在家自己测,抗糖是一个痛苦而漫长的过程,但是为了健康,这些就不算什么了。
患糖尿病40年,至今没有并发症,我按照这4个方法吃饭
在患病初期,糖尿病人如果可以控制得当,就可以停服降糖药,通过饮食运动来控制血糖。在患病中后期,科学的饮食调理,可以帮助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打胰岛素的患者还可以减少胰岛素用量。
可以说,饮食调理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这一步做得好,糖尿病人是完全可以过上跟正常人一样的生活的。那么,糖尿病患者应该如何进行饮食调理呢?有何技巧?
我今年已经78岁了,患糖尿病40年,目前没有并发症,在多年的控糖过程中,也算小有所得,希望可以将自己的饮食调理法分享给大家。
方法1:营养要均衡
糖尿病人一开始也是健康人,得了病以后,咱们也不能太讲究,但凡是人就需要营养,我们不能因为担心血糖升高,就置身体健康不顾,该补充的营养素,咱还是要补充。
人体少不了七大营养素,即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糖)、脂肪、矿物质、维生素、膳食纤维和水。这些营养素在身体里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维持机能的正常运转。
01、蛋白质
蛋白质分为植物性蛋白和动物性蛋白两大类,这两种蛋白质,糖尿病人都应补充,当然,可以以植物性蛋白为主,蛋类、豆类、鱼类、奶类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且,对血糖的影响比较小,糖尿病人可以常吃。
02、脂肪
动物和植物油是脂肪的主要来源,脂肪摄取量约占总热量20%-30%。有些糖尿病人以素食为主,这问题不大,但是如果纯素食,咱们就不建议了,还是应该适当补充脂肪,比如鸡鸭鱼肉、猪肉牛肉等,做到少油少盐,少吃煎炸食品。
03、糖类
糖类又称为碳水化合物,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三大类。糖尿病人不能一听糖就退避三舍,其实我们一般不需要另外补充糖,从食物中就可以获得,比如主食,就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大米、小麦、薯类等是糖类的主要来源。糖尿病人每天主食控制在6两以内就行。
04、无机盐、维生素
无机盐、维生素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就好像糖尿病人要控制钠盐,但也不能不吃盐,糖尿病人很多都有多饮多尿的症状,大量微量元素随尿液排出体外,所以即使补充无机盐还是很有必要的。
我经常吃点肉类、禽类、各类海鲜,还有奶类、蔬菜和水果,补充无机盐以及维生素,我除了经常吃这些食物外,还会额外吃点21金维他。
05、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的生理作用主要是调节能量摄入,控制体重,帮助人体消化、通便等,对防治糖尿病有一定的作用。糖尿病人应该经常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比如蘑芋、竹笋、粗粮、蚕豆、坚果、植物种子和新鲜果蔬等,就因为经常吃这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我很少便秘。
06、水
水的重要性咱就不多说了,糖尿病人尤其要多补充水分,最好是白开水为主,淡茶水也行,每天3000毫升左右,尽量不要喝饮料或者果汁,含糖量太高,除此之外,蔬菜、水果等也可以作为水的来源。
方法二:注重食品质量
除了食品种类,食品的质量也是我们糖尿病人应该注意的,那些不合格或者不适合的食品,咱就尽量不要多吃了。
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坏掉的水果、剩饭剩菜、冰箱存放很久的肉等等,都舍不得扔掉,生怕浪费。其实,扔掉真的不可惜,咱的健康更重要不是吗?
方法三:控制好总热量
糖尿病人不能偏食挑食,但也不代表什么都可以随意地吃,应该秉持高蛋白、低糖、低脂、低盐的饮食原则。定时定量,少食多餐,控制好每天的总热量。
有些糖尿病人担心吃主食、肉类会升高血糖,就不吃或者很少吃,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不吃主食容易饿,容易低血糖,长此以往,还可能引起反射性高血糖,得不偿失。
糖尿病人也是普普通通的人,身体也是一样的身体,既然身体需要,我们就应该给它提供能量,否则肯定是会伤害身体的。
方法四:科学进食
糖尿病人饮食除了以上这些,还应该注意方法,我的方法是:
• 三餐基本是比较准时的,而且算好了热量;
• 少吃多餐,基本会有2-3次加餐,细嚼慢咽,吃干不吃稀;
• 吃饭讲究顺序,先喝汤,再吃蔬菜,最后吃饭,荤素搭配,饭后散散步。
这么多年来,我坚持做到了这几点,所以,血糖也控制的不错,没有并发症,今年我78岁了,力争再多活几年!
38岁患病,至今已40年,没有出现并发症,总结了六条“控糖经”
程女士38岁那年查出糖尿病,从那以后就走上了“抗糖路”,过程虽然很艰难,但是她天生就是个“硬骨头”,路途越艰难,就越要闯过去,现在已经过去四十年了,从刚开始什么都不懂,到现在熟悉各种疾病知识,每项指标都控制在标准范围内,没有出现并发症,她是怎么做到的呢?
38岁患病,至今已40年,没有出现并发症,六条“控糖经”分享给大家第一条,相信医生,科学认识疾病,避免走弯路
刚开始抗糖时她什么都不懂,以为自己的病只要不吃糖就行,于是把甜食戒了,后来又听朋友说主食不能吃,于是又饿了自己几个月,期间还找试过几个疗程的偏方,都以失败告终。后来她想通了,想要把血糖控制好,就要听专业人士的建议,不能自己瞎折腾走弯路。
第二条,不能想着不吃早餐或不吃晚餐来降糖
刚开始程女士也想过少吃一顿,可是后来工作、运动一点力气都没有,还差点晕倒,就再也不敢节食了。早餐和晚餐一定要吃,而且要吃得健康,不能随便糊弄,想要把血糖控制好,传统的中式早餐就要学会选择,像油条、葱油饼、麻团、芝麻饼之类的面食应少吃。
第三条,不要偷懒,想吃什么自己在家做
餐馆做出来的饭菜太油、太甜,里面加了什么调味料我们不知道,还是自己做来得放心。像豆浆、杂粮饭、花卷、饺子这些都可以自己做,曾经有个患者每天都去包子店买杂粮馒头吃,但是血糖一直降不下来,原来店家为了馒头口感好,放了很多糖。
第四条,吃饭要有技巧,怎么吃,吃多少有讲究
程女士说从小到大,身边的人一直告诉自己饭好了要趁热吃,作为一名糖友,她很负责地告诉大家,饭菜放凉一点吃更有利于控糖,尤其是米饭、红薯、包子、面条之类的主食,刚做好时升糖指数略高,而温度降下来后升糖指数会下降。
第五条,每天都要运动,选择一项能长期坚持的
通常选择走路、骑车是比较方便安全的,不用花钱买装备。给大家提两点建议,一是饭后先休息一会再运动,二是要注意运动量,不要着急。程女士说自己坚持运动后心情都好了很多,经常走路去上班、去买菜,还遇到了志同道合的人,大家互相鼓励,真的太棒了。
第六条,心情要放松,把肝脏养护好
肝脏在身体里起到统领血液的作用,它容易被人的情绪所影响,其中以怒气、忧虑对健康影响最大,如果想把血糖控制好,就要好好保护肝脏,这样一来血糖才不容易上下波动。平时一定要看开、想开、放开,学会苦中作乐,心情快乐了,身体才能健康。
程女士说,其实像这样的“控糖经”还有很多,这些都是自己一点一点摸索出来,在多年的实践中证明确实挺适合自己,另外,大家也可以参考以上几点,总结出来一套适合自己的控糖方法,还有很多好的方法,比如说调整吃饭的顺序,主食放在最后吃;饭后及时测量血糖;科学服用药物,听从医生指导;每餐不要吃撑了,感觉不饿就可以停下筷子。
另外,在“控糖”的过程中除了测量血糖,还有一件重要的事要注意,那就是留心观察身体症状,防止并发症出现。
皮肤:痒、红、干,容易感染、起疹子,以往得的皮肤病会加重,比如说脚癣,可能会传染到手上、大腿根部,还有可能出现大面积水泡和疹子,不仅痒还有刺痛感。出汗变多,胸前、后背大量流汗,但是手脚却没什么汗。
眼睛:仿佛所有的字挤在一起,眼睛睁久了容易酸痛,经常揉眼睛,感觉眼前有小黑点在飞,边框处有重影,不敢开车、夜晚走路,严重的甚至会失明。
血管:手脚乏力、发冷,走路没有力气容易疲劳,心脏跳动加快,活动后容易胸闷气喘,男性可能会出现功能障碍。
肠胃:激素紊乱导致消化异常,轻则恶心、干呕,重则腹痛、腹泻、便秘,很多患者出现排便困难,非常痛苦,最后食欲降低,不敢吃得太多。
口腔:患者很容易出现牙龈肿痛和化脓,出现龋齿的概率也比普通人高,如果不能及时清理,最后就会脱落,只能安装假牙。
其实不仅仅是文中说到的这几点,糖尿病的并发症还有很多种,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说了那么多就是为了告诉大家,并发症很严重,一旦失去控制,对身体的打击是毁灭性的,所以一定要把血糖控制好,不管是一年、五年还是十年,都要始终如一,坚持到底,不给并发症留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