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会引起拉肚子(糖尿病人会拉稀吗)
糖尿病性腹泻的原因有哪些?
腹泻作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大家可能都不以为然。但是对于糖尿病人而言,腹泻就不是那么轻松了。因为腹泻也是糖尿病并发症中的一种,糖友要特别引起重视。今天中药养生刘药师就和糖友说说:糖尿病性腹泻。
1、糖尿病性腹泻的特点
糖尿病性腹泻是糖尿病性胃肠道病中最常见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种。糖尿病性腹泻常是突然发生的。持续时间几小时到数周不等,有时自然缓解,在两次腹泻发作之间,病人的大便可正常或便秘。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昼轻夜重的慢性、顽固性、无痛性水样腹泻,间断发生,间歇期间如常,易为冷食、胃肠功能障碍等多种因素所致。
2、糖尿病性腹泻的原因
(1)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见于90%的糖尿病患者。病变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糖尿病患者神经内微血管病变可造成神经机能紊乱,神经内肌酸含量的减少,直接影响神经细胞的Na 和K 泵活性,从而使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糖尿病时的高血糖可使神经细胞膜发生糖基化改变,进而影响神经末梢的胞饮作用和轴突的运转功能,最终导致轴突的萎缩,上述原因必将导致肠蠕动减慢,肠腔内尤其是近端小肠内细菌过渡生长,细菌分解胆盐使其不能参与脂肪微粒的形成,从而产生大量的长链脂肪酸,至脂肪吸收不良,临床上产生腹泻。
(2)小肠外的糖尿病性胃肠道病变
小肠外的胃肠道,亦可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受累,如胃排空延迟可产生糖尿病性胃麻醉,进一步加速肠道细菌的过渡繁殖,糖尿病患者并发胰腺炎、胰腺纤维化者较多,使胰酶产生不足,对部分糖尿病患者导致脂肪泻和肉质泻。糖尿病患者上皮肠组织的α2肾上腺受体兴奋性降低,使糖尿病性腹泻的病情进一步加剧。
3、糖友腹泻,如厕莫用力
当糖尿病患者发生腹泻后需要提高警惕,莫当普遍腹泻处理。患者如厕时千万不要用力过猛,以免发生生命危险。为何说糖尿病性腹泻用力过猛可使患者的生命受到威胁呢?这是因为,在天气寒冷的冬季,常发生患者昏倒在厕所的情况,排便时用力便是其中原因之一。另外,由于气温降低,血管收缩,血压就会上升,在这种情况下用力排便,血压往往就会迅速窜高,造成脑血管破裂而昏倒,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救治,可能会夺走患者的生命。因此,患者要积极控制血糖,保持大便通畅。
4、慢性腹泻别忘查血糖
糖尿病性腹泻多见于血糖控制得不好的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高血糖,会造成胃肠功能障碍,引起腹泻。如出现顽固性、间歇性、无痛性腹泻时,应想到可能发生了糖尿病性腹泻。然而,有些糖尿病患者起病隐匿、缓慢,并没有自觉症状,发生腹泻后才确诊为糖尿病的。一般情况下,当出现腹泻时,可能会被认为是消化不良、肠炎等疾病,往往忽视了不典型的糖尿病,容易造成漏诊和误诊,延误有效治疗。所以,当出现腹泻症状而长时间治疗不见效果时,应监测一下血糖,以确诊是否患有糖尿病。
以上就是关于糖尿病性腹泻的相关知识,提醒广大糖友注意,在日常生活中控制好血糖,积极防治并发症,以避免糖尿病性腹泻的发生!
版权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图文无关。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联合国糖尿病日系列科普】糖尿病还能腹泻? 带您了解糖尿病性腹泻
案例分享
老邓是一个患糖尿病10多年的病友了,每次住院都是因为血糖控制不佳伴腹泻,老邓肚子不疼,也不恶心、呕吐,每次腹泻,测血糖都高的不得了,来内分泌科把血糖控制好后,腹泻也自然好转了。
糖尿病还能腹泻?腹泻与糖尿病有关吗?什么是糖尿病性腹泻?
糖尿病性腹泻是糖尿病胃肠道并发症的主要表现之一,腹泻顽固,具有无痛性、间歇性、易反复的特点,发作期过后可恢复正常,有时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大便多为不成形软便、糊状便、稀便或水样便,以夜间及清晨多见,一般止泻药不易缓解,抗生素治疗无效,为好多糖尿病患者带来极度困扰。
究其原因是因为支配胃肠道的自主神经长期受到高血糖影响,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胃肠道的活动受自主神经支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后导致胃肠道活动过于亢进或迟缓,从而表现为食欲不振、上腹饱胀感、恶心、嗳气、腹泻、便秘等多种消化道症状。好多患者就诊行胃肠镜检查后没有发现肠腔病变,这时就要考虑糖尿病性腹泻了。
糖尿病性腹泻有什么危害?
顽固腹泻、炎症反应导致机体出现应激性高血糖。如果没有及时调整降糖方案,有可能导致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
腹泻后,往往要求减少进食量或者进流质食物,如果按照平常的降糖方案或胰岛素注射剂量,就有可能引起低血糖。不论是高血糖或是严重低血糖,如果处理不当,都有可能危及生命。
得了糖尿病性腹泻怎么办?
糖尿病性腹泻为排除性诊断,首先建议完善便常规及胃肠镜检查排除感染性及胃肠道器质性病变,不要盲目选择止泻药和抗生素。
选择流质易消化食物,多饮水,因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等可加重胃肠道反应,应暂时停用,急性腹泻期应首选胰岛素治疗,严密监测血糖,将血糖稳定在安全范围内,同时应用营养神经药物,补充能量、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糖友的免疫力相对薄弱,出现腹泻,一定要引起重视并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腹泻的原因、程度、生化检查,给予相应的治疗方案,安全、平稳地帮助您恢复健康。
作者介绍:马娜敏、北京老年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擅长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甲状腺疾病、高尿酸血症、骨质疏松及水电解质紊乱的诊断、鉴别及防治。长期从事老年疾病管理,对老年慢性病防治、代谢综合征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糖尿病患者腹泻危害大,七大原因及对策你得知道
健康成人每日解成形便一次,粪便量不超过300克。
腹泻指排便次数增多,大于每日3次,粪便量增加,粪质稀薄,含水量大于85%,腹泻超过3-6周或反复发作,即为慢性腹泻。
糖尿病患者腹泻不仅影响日常生活,还容易导致血糖波动,发生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因此,糖尿病患者发生腹泻一定要重视,腹泻的7个原因及对策你得知道。
1.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
糖尿病患者腹泻最常见的原因是: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长期高血糖的患者易引起神经损伤,若损伤到胃肠道自主神经,则易引起腹泻。
对策:治疗上需严格控制血糖,防止高血糖进一步损伤自主神经,同时予止泻、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治疗。
2.病毒所致胃肠型感冒
病毒所致胃肠型感冒,在天气冷暖变化时易发生,常合并呕吐、腹痛症状。
对策:患者需注意休息,治疗上予止泻、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3.急性胃肠炎
病毒、真菌、细菌所致急性胃肠炎,常见于夏秋季,多有不洁饮食史,常合并恶心、呕吐、腹痛、发热症状。
对策:治疗上需给予抗生素抗感染及止泻、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4.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经检查排除可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可诊断。
对策:这类患者常合并抑郁症状,治疗上予抗抑郁、止泻治疗。
5.甲亢
糖尿病患者合并甲亢,可引起稀便、排便次数增加。
对策:积极治疗甲亢,及时止泻治疗。
6.药物性腹泻
口服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阿卡波糖可引起腹泻,其他如莫沙必利、普萘洛尔、甲状腺素,生长抑素、前列腺素等,也可引起腹泻。
对策:停药后,大多数腹泻可自行停止。
7.胃肠道手术
胃肠道手术因素,如胃切除术后、结肠息肉、结肠癌、回盲部切除术后等,也会导致腹泻。
对策:宜少食多餐,多吃干燥食物和固体食物,少喝汤、粥和饮料等流食、半流质食物,对严重营养不良者,还应给予营养支持。
作者:岳成思 住院医师
湖南省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怀化分中心)
审校:张美彪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
湖南省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怀化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