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糖尿病用药(老年人糖尿病用二甲双胍)
家有老人 记得多备这些药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辉 通讯员 陈晓霖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药剂科主任陈文瑛建议,疫情在家期间,家有老人,无论是居家还是出行,都应该备一个急救药箱,可在老人身体不适或者突发情况下派上用场。
基础疾病用药陈文瑛提醒,每个人应充分了解家中老人的健康状况,根据实际状况备齐药物,如果有基础疾病要先带足基础疾病用药。比如家人若有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病,应携带足够量平时用药。
急救药除此以外,可带300mg阿司匹林肠溶片,在疑似心梗发作时可紧急嚼服,然后送医;可带几片硝酸甘油,心绞痛可以紧急舌下含服。
其他看门药如果外出水土不服症状比较明显,可服用少量药对症处理。如睡眠不好,少量、短期服用镇静安眠药物;如胃口不好,消化不良,可服用保和丸帮助消化,提高食欲;如呕吐、腹泻可服用胃复安、氟哌酸等;皮肤瘙痒可服用息斯敏、开瑞坦等。
若消化不良可酌情服用吗丁啉、保济丸、藿香正气水、达喜、酵母片等药物帮助消化。如果天气多变感冒着凉,可备好感冒药、及退烧药等。
外用药在药箱里,还可备上跌打膏、清凉油、开塞露、体温计、碘酒、酒精、红药水、创可贴、双氧水、抗生素软膏、医用胶布、纱布、消毒纱垫、绷带和三角巾、消毒棉球或棉签、止血带、剪子和镊子等,以备不时之需。
老年人,吃哪种降糖药比较好?医生解答:建议简化糖尿病用药方案
糖尿病正在成为老年人中最普遍的健康问题之一。2017年,全球65岁以上受试者的糖尿病患病率为1.23亿,预计到2045年这一数字会翻一番。
糖尿病被认为是导致过早死亡和残疾的重要原因。老年人想要提高寿命,控制血糖水平势在必行。
老年患者极易发生低血糖事件,这是由于β-肾上腺素受体功能逐渐降低的结果。事实上,老年低血糖与认知障碍、痴呆、全因住院和全因死亡的风险增加有关
使用胰岛素或胰岛素促泌剂、多重用药、合并症、肾功能不全、脱水、反调节反应受损是低血糖发作的主要诱发危险因素。
鉴于老年人脱水、头晕、跌倒和长期死亡的风险较高,应避免未治疗或治疗不足的高血糖事件。
老年人的药物治疗,建议简化多种药物治疗方案,以减少不良反应并实现最合适的血糖目标。
是推荐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线药物。它降低胰岛素抵抗和肝脏糖异生,降低葡萄糖浓度而不增加低血糖风险。起始剂量为500毫克,每天一次或两次,最大剂量为2,500毫克/天,随餐服用。
现在可以使用每日一次的二甲双胍缓释制剂,这与更好的胃肠道耐受性和患者的依从性有关。由于它由尿液排出,因此需要良好的肾小球滤过率
如果老年人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肝功能障碍的情况下应谨慎使用,这可能会增加乳酸性酸中毒的风险。
2、噻唑烷二酮噻唑烷二酮还通过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作为影响转录过程的胰岛素传感剂。
吡格列酮是该类别中仅存的一种药物,因为它已被证明在存在心血管疾病时是安全的。具有疗效好、成本低、单药治疗无低血糖风险等特点。
但不建议在有跌倒风险的老年人中使用该药物,因为它已被证明会增加非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
磺酰脲类是一种胰岛素促分泌素类,其通过促进β细胞膜去极化并因此促进胰岛素分泌起作用。
当二甲双胍初始治疗禁忌或不能耐受时,低血糖风险最低的短效药物,如格列齐特,应优先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相比之下,长效磺脲类药物,如格列本脲,被认为不适用于老年糖尿病管理。
3、美格列奈美格列奈是短效胰岛素促分泌剂,可增强进餐时胰岛素分泌的早期阶段,降低餐后血糖水平。
瑞格列奈是此类药物中最有效的药物,对体重增加有中等影响。瑞格列奈可能适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因为其低血糖风险低、对餐后高血糖的疗效高,并且在肾功能损害中使用安全。
4、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DPP-4抑制剂属于肠促胰岛素增强剂类。它们抑制DPP-4酶,从而延长GLP-1的寿命并以葡萄糖依赖性方式增加胰岛素分泌。
此类药物通常在老年人中耐受性良好,对体重的影响为中性,低血糖风险非常低。
这是是最新上市的用于糖尿病管理的口服降糖药。这些分子具有创新和不同的作用机制:它们抑制肾近曲小管上的Na/葡萄糖肾协同转运蛋白,增加尿葡萄糖浓度,并有利于渗透性利尿(利尿作用)。
SGLT2抑制剂在老年人中通常具有良好的耐受性,除了男性和女性生殖器真菌感染的风险增加。
尽管这类有对心血管和肾脏预后许多有益的效果,但因生殖器感染,脱水,体位性低血压的风险增加,使用GLT2抑制剂需要谨慎。
注:老年人糖尿病用药治疗,请遵从医嘱,切勿乱用药
不是谣言!65岁以上老人吃阿司匹林,糖尿病风险降低15%
#时事热点头条说#
好消息!阿司匹林最新研究发现:65岁以上的老人使用低剂量(100 mg/d)的阿司匹林,可降低糖尿病风险15%!
这项研究将会在2023年10月2-6日的《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年会》(EASD)上公布。
先介绍一下阿司匹林,也被称为乙酰水杨酸,在医学临床上是常用药,虽已有百年的临床应用,但仍是至今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缓解疼痛、发热和抗炎药。
不仅如此,除了治病,还有权威研究证实:阿司匹林还可用于防病,常用来预防心脏病、中风、甚至某些类型的癌症,因此有了「神药」之称。
2021年1月,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和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在" JAMA Oncology "期刊上发表了题为" Aspirin Use and Risk of Colorectal Cancer Among Older Adults "的研究论文。
研究表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与降低结直肠癌风险相关,70岁之前开始使用可显著降低结直肠癌风险。
阿司匹林为什么可以降低糖尿病发生风险?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需要10月2——6日的《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年会》上才能知晓。
但阿司匹林可降低糖尿病发病风险也早已有迹可循;
早在1992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治疗研究(ETDRS)就表明,阿司匹林可使糖尿病患者心梗发生率下降28%。
之后,1998年的高血压最佳治疗国际性(HOT)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降低糖尿病CVD发生风险15%,心梗下降36%。
如果阿司匹林可降低糖尿病发病风险,这带来的社会意义是非常大的,不仅减少了社会压力和医疗压力,也为【高血糖】乃至【糖尿病前期】人群带来了新的治疗手段!
#糖尿病##阿司匹林##日常医学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