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儿童1型糖尿病食谱(儿童1型糖尿病能治愈吗)

齐鲁壹点 0
文章目录:

最全攻略!孩子患上糖尿病,该如何饮食?

记者 韩虹丽 通讯员 周桂藏

糖尿病的发生是没有年龄的差异的,从儿童到老人都是有可能患上糖尿病的。

当宝宝不幸患上了糖尿病后,家长除了需要带孩子去医院进行治疗,还应该注意孩子的饮食,谈“糖”色变要不得,认为接受药物治疗就不需要控制饮食的认知也是不对的。下面有几个常见误区,希望家长们帮助患儿避开。

甜食不能吃、无糖食品可以不控制?

“孩子患了糖尿病并不是不能碰甜食。”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梁向荣表示,甜食可以吃,只是要限制量、选择好时机、做好食品交换就可以了。

梁向荣介绍,医学概念里“糖 ”指的是碳水化合物 ,包括单糖如葡萄糖 、果糖;双糖如蔗糖和麦芽糖;多糖如淀粉类、米面。“所谓甜食,是指含有大量的蔗糖和葡萄糖的食品,这些食物在吃的时候要控制总量,两餐中间、细嚼慢咽可以避免血糖升高。”梁向荣说,没有真正无糖的食品存在,所谓无糖指的是无葡萄糖、果糖或者蔗糖而已。无糖食品也有碳水化合物、也有能量,更没有降糖的食物存在,即使是无糖食品,依然需要严格控制进食总量。

接受药物治疗就不需要控制饮食?

有些家长对饮食控制不以为意,认为已经在接受药物治疗了,控制饮食不会产生多大影响。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梁向荣介绍,如果多吃就势必加大胰岛素的剂量,而胰岛素在降糖的同时还具有促进脂肪、蛋白质、糖原合成的作用,久而久之会增加体重,容易造成胰岛素抵抗 ,同时增加其他伴发疾病的发生。即使使用了药物治疗,依然需要科学饮食。

水果能不能吃?

有些水果虽甜,但糖分却不一定高,而某些食物吃起来没有甜味,糖分却不低。“西瓜要比米饭甜,但是都是 100 克,西瓜的糖分比米饭要低。”梁向荣说,且水果含有很多微量元素,这是主食、蔬菜、肉类等等不能提供的。因此,水果不是不能吃,而是要选择吃什么水果,在什么时候吃,吃多少水果合适。梁向荣建议,一般来说“糖宝宝”要选择含糖量低的水果,如草莓、柚子、猕猴桃、西瓜等,在两餐之间适量加餐水果是可以的。

粗粮代替细粮、蔬菜代替肉?

粗粮和蔬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粗粮比细粮的血糖生成指数低,多数蔬菜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较低,对控糖、调节血脂和润肠通便有作用。梁向荣说,但进食过多会增加肠胃负担,长此以往会造成机体的营养不良。细粮和肉食中同样含有较多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摄入减少,会导致机体的蛋白质不足,机体的抵抗力降低,易发生感染。“糖尿病饮食首先是平衡膳食,各种营养素之间需保持一定的比例,饮食应粗细搭配和荤素搭配。”

粥和汤益于健康,可以多喝?

“虽然汤和粥益于健康,但是建议糖尿病患儿尽量少喝 。”梁向荣表示,汤内油脂或淀粉会导致餐后血糖升高,而粥食消化过快,不仅会出现餐后高血糖,还容易出现下一顿餐前低血糖。

饮食管理是糖尿病的“五驾马车”综合措施之一,为糖尿病治疗中的基础治疗。还需结合运动、药物、血糖监测、宣传教育等综合治疗。儿童1型糖尿病需要终生控制饮食和注射胰岛素,因此,需要医生、家长和患儿密切配合,帮助患儿树立信心,使其坚持有规律的生活和治疗,定期随访复查。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糖尿病饮食:1型糖友最佳饮食建议

对于1型糖友来说,任何食物都可以食用,不过要规避一些糖分较高的食物。

建议每个人都采用同样健康、均衡的饮食,包括所有食物组的食物。

在你的膳食中加入一些碳水化合物是好的,因为如果没有碳水化合物,你的胰岛素可能会导致血糖水平下降过低。选择更健康的碳水化合物,例如全麦、淀粉类食物、水果和蔬菜、豆类、不加糖的酸奶和牛奶、坚果和牛油果。

1型糖友应该避免什么食物

在您诊断出糖尿病之前,您可能经历过极度口渴。最好避免喝含糖饮料和果汁来解渴。他们通常会很快将血糖水平升高到非常高的水平,这就是为什么它们可以成为治疗低血糖(低血糖水平)的有效方法。

那些标有“糖尿病”或“适合糖尿病人”的食物。都含有相似数量的卡路里和脂肪,它们会影响您的血糖水平。它们通常更昂贵,并且可能具有通便作用。坚持我们日常所吃的食物就可以。

了解碳水化合物

所有碳水化合物都会影响血糖水平,而我们吃的碳水化合物总量都会对血糖水平产生影响。

碳水化合物计数对于保持血糖水平稳定非常重要。这意味着将胰岛素与我们吃和喝的碳水化合物的量相匹配。

这需要时间和精力,一旦掌握了窍门,碳水化合物计数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它还为您提供了更多的选择,选择何时以及吃多少。

有的糖友可能需要减轻、增加或保持体重,但在此过程中选择健康的食物很重要。



如何享受健康的1型糖友饮食

对于1型,没有所谓的“糖尿病饮食”。饮食包括选择饱和脂肪、糖和盐含量较低的更健康的食物。

帮助我们:

  • 控制血脂
  • 控制血压
  • 保持健康的体重。

这也有助于降低患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包括心脏病和中风。与任何生活方式的改变一样,在较长时间内进行渐进和现实的改变更有可能带来成功。

如果您正在使用基础推注胰岛素方案,每天注射几次,或者您使用胰岛素泵,那么您可以更灵活地选择可以吃多少碳水化合物以及何时吃。

大多数遵循这种制度的人会计算他们吃喝的碳水化合物,然后计算需要服用多少胰岛素。胰岛素的用量将根据摄入的碳水化合物量和其他因素(如体力活动、血糖水平或疾病)进行调整。

这可以让我们更灵活地选择食物和用餐时间,而不会影响我们的血糖控制。

如果您采用每天两次的固定胰岛素方案,您需要有规律的进餐时间,并且每天在这些膳食中摄入大致相同的碳水化合物部分。

比平时更多的碳水化合物会导致血糖水平过高。相反,比平时少吃碳水化合物会导致低血糖。

1型糖友的健康零食

有时,我们会需要在两餐之间吃点小零食,以帮助保持血糖水平。

最健康的零食选择是不加糖的酸奶、不加盐的坚果、牛油果、水果和蔬菜,而不是薯片、薯条、饼干和巧克力。但吃的时候要注意份量,它可以帮助我们控制体重。

1型糖尿病患儿也需要运动

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已经成为严重威胁青少年健康的一个全球性问题,其中大部分患儿为1型糖尿病。许多患儿由于对反复低血糖的恐惧和高血糖的担忧,故久坐时间延长、体力活动不足。运动是生活方式管理的一种形式,定期体力活动能改善身体成分,增强肌肉力量,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增进身心健康。科学的运动指导能帮助病情稳定期的儿童青少年更好地管理血糖。

01 运动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病情稳定的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儿,应参加多种形式的体育运动和运动锻炼,包括有氧运动、抗阻运动、柔韧性和平衡性训练。

发生以下几种情况禁止运动:合并各种急性感染;血糖>15毫摩尔/升合并血酮升高≥1.5毫摩尔/升;近期发生血糖<2.8毫摩尔/升或需要他人帮助的严重低血糖事件;不稳定的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或严重的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未控制的高血压;未经治疗的自主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以及有足溃疡或糖化血红蛋白浓度高于9%,病情不稳定时均禁止运动。

02 运动强度和运动状态

可利用柏格(Borg)评分量表0~10分来评价运动强度。5~6分表示中等强度,7~8分表示较高强度,具体内容如下:

0级:没什么感觉,未发力状态;1级:极度轻松的活动;2~3级:轻度活动,呼吸轻松,可以正常对话,可持续运动数小时;4~6级:适度活动,呼吸沉重,一次能说一段话,运动有一定难度,但能坚持;7~8级:剧烈活动,开始感觉不适,气短,一次能说一句话,难以坚持;9级:非常费力的活动,呼吸困难,一次只能说几个字,几乎无法坚持;10级:最大活动状态,气喘吁吁,无法说话,感觉无法继续下去。

中等强度抗阻训练一般是15RM(每组最多15次抗阻重复训练),剧烈训练强度一般为6~8RM(每组不超过6~8次抗阻重复训练),强度控制在50%~75%最大RM(每组仅能进行1次的抗阻训练强度)。中等强度可以自我感觉测试,达到能说话不能唱歌的状态即可。或者也可用运动中靶心率测量,中等强度(次/分)=(220-年龄)×(40%~70%)。

03 运动方式和运动频率

2022年国际儿童青少年糖尿病协会颁布的指南中,推荐有氧和无氧结合的混合运动不会引起血糖剧烈波动,应作为主要运动形式,特征是反复进行相对激烈的身体活动,中间穿插低至中等强度的间歇性混合运动,并且无需调整胰岛素剂量。

每周运动时间<200分钟是血糖控制不良的危险因素,推荐每日参加60分钟中等至高强度混合运动,或每周≥150分钟的运动,运动间歇期一般不超过2天,肌肉骨骼强化活动至少3天/周。

04 运动类型和血糖波动

有氧运动如游泳、慢跑、骑车等,运动期间,骨骼肌参与加快了对肝糖原的处理速率,促使血糖降低。在做快速短跑、拳击这类无氧运动时,为了应对较大的强度,身体会释放具有升糖作用的激素,刺激肝脏释放更多的葡萄糖到血液中,使血糖升高。

混合运动是指将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和拉伸练习等不同类型的运动组合,以实现身体各部位协调发展。比如,在运动开始之前先进行10分钟的压腿、劈叉等柔韧性练习,再做有氧类运动调动心肺功能,如慢跑、跳绳、游泳、篮球、足球10分钟,然后做肌肉力量练习,如平板支撑、仰卧起坐、深蹲10分钟,最后以柔韧及平衡性运动做拉伸、整理,可选择瑜伽、打太极拳、平衡垫训练等,促进身体逐渐恢复至运动前水平。

05 运动时机和方案调整

恰当的运动时机是进餐后1.5小时,以最大限度减少血液中循环胰岛素,并为碳水化合物的消化提供充足时间,便于在运动中消耗。早餐后宜选择先有氧运动再抗阻运动,午餐后可调整为先抗阻运动再有氧运动。因1型糖尿病儿童青少年胰岛素水平在开始运动时可能升高,过多的有氧运动较2型糖尿病儿童青少年更容易发生低血糖,也不建议在运动时肌肉收缩较多的部位注射胰岛素。

对于超过进餐后3小时运动者,使用胰岛素泵患者拟进行1小时以上高强度运动,或直接停止基础胰岛素输注,直至运动结束。对于每日3~4次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患者,可适当进食碳水化合物预防低血糖。

06 营养补充和运动量调配

运动前血糖值选择营养补充及运动方案:1.运动前血糖值<5.0毫摩尔/升,延迟运动,或摄入含10~20克葡萄糖食物,如4片苏打饼干、1片面包30克、1小碗燕麦粥150克、一个苹果120克、12~15颗葡萄85克、一个橙子165克,直到血糖值超过5毫摩尔/升时开始运动。2.血糖值5.0~6.9毫摩尔/升,先进行无氧抗阻运动和高强度间歇训练,在有氧运动前摄入含10克葡萄糖食物,如2片苏打饼干或4片葡萄糖片。3.血糖值7.0~10毫摩尔/升,先进行有氧运动再进行无氧运动,时间各半。研究显示,有氧运动约40分钟后,血糖会逐渐减低。若血糖值10.1~15毫摩尔/升,有氧运动时间>无氧运动时间。5.血糖值>15毫摩尔/升,出现与饮食无关的高血糖现象,检测血酮,如>1.5毫摩尔/升不宜运动,如<1.4毫摩尔/升,短时间内(30分钟)仅能低强度运动。易出现酮症的患者尽量避免单纯的无氧运动,高强度间歇运动可提高有氧能力,减少运动中血糖波动,尤其与抗阻运动联合时能减少胰岛素使用剂量。

1型糖尿病患儿也需要运动治疗,然而只有不到20%的患儿能够进行每周2次的混合运动,60%的患儿根本没有运动。其实,掌握科学合理的运动方式才能提高获益效果,规避血糖波动带来的风险。

转载请注明来源保健时报微信公众号

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

作者 ||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董颖 中华预防医学会糖尿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王彦

编辑 || 颜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