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导致尿蛋白高(糖尿病导致尿蛋白三个加能治好吗)

广东省中医院 0
文章目录:

护肾先锋丨当糖尿病病友出现蛋白尿.......

开栏语

慢性肾脏病具有患病率高、知晓率低、预后差和医疗费用高等特点,为了唤起民众对慢性肾脏病的重视,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肾病科王立新教授带领团队特开设此专栏,目的在于早期筛查、早期诊断及早期采用中西医结合手段治疗慢性肾脏病及预防并发症。护肾先锋,与您相伴!

60岁的梁叔患有糖尿病10年,一向重视综合管理,饮食,运动,药物多管齐下,血糖控制良好,未有任何不适,定期复查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完全正常。3月之前,梁叔发现尿中大量泡沫,而且久久不散,初期未予重视,近一月逐渐出现了双下肢水肿。经人引荐就诊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肾内科,系统检查后发现梁叔血糖、血压、血脂、尿酸等都控制良好,眼科会诊也未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但他尿蛋白明显增高,血中白蛋白明显降低,肾功能完全正常,临床诊断了肾病综合征。进一步肾穿刺活检提示为膜性肾病,是一种我国中老年人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和糖尿病没有任何关系。经过6个月的系统规范治疗,梁叔蛋白尿转阴,临床已经完全治愈。

那么问题来了,糖尿病病友出现蛋白尿,哪些是糖尿病肾病?哪些是非糖尿病肾病?还会有哪些情况?

01

第一种情况:糖尿病肾病

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2.4%,且以2型糖尿病为主。糖尿病患者中约30%~40%会发展为糖尿病肾病,因此临床糖尿病肾病非常常见。糖尿病患者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并排除感染等其他干扰因素后,即可在临床中考虑糖尿病肾病:

(1) 3~6个月内重复检测3次UACR(尿白蛋白/肌酐比值),至少2次 ≥ 30 mg/g;

(2) eGF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60 mL/min/1.73 m² 并持续3个月以上。

02

第二种情况:原发性肾病(非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患者出现蛋白尿,不一定都是糖尿病肾病,伴以下情况应考虑到可非糖尿病肾病的存在:

①未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②肾小球滤过率(GFR)快速下降;

③蛋白尿急剧增多或肾病综合征;

④顽固性高血压;

⑤活动性肾沉渣异常,比如说有血尿;

⑥合并其他系统性疾病的症状和体征;

⑦使用普利类降压药(ACEI)或沙坦类降压药(ARB)治疗后2-3个月内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超过30%。

以上建议行肾活检病理检查,以进一步明确病因后给予特异性治疗。

03

第三种情况:糖尿病肾病+原发性肾病

临床中有一种情况,患者既有糖尿病肾病改变,又存在非糖尿病肾病改变,虽然不多见,但也时有发生,需要肾穿刺活检明确诊断。

肾穿刺活检是诊断糖尿病肾病、非糖尿病肾病及糖尿病肾病和非糖尿病肾病共存的金标准。

Q

糖尿病出现蛋白尿,哪些需要尽早肾活检?

①有肾损害,但没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②糖尿病与肾损害同时出现;

③存在大量肾性血尿;

④糖尿病病史不足5年;

⑤短期内出现表现大量蛋白尿。

A

Q

糖尿病出现蛋白尿,如何治疗?

糖尿病是代谢性疾病,而原发性肾病为免疫性疾病,由于发病机理不同,治疗是完全不同的。糖尿病肾病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具体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减重、戒烟、限酒、降压、调脂、抗血小板治疗等,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肾脏病和心血管疾病事件及死亡风险。由于列净类药物及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的使用,很多糖尿病肾病的蛋白尿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而且可以明显延缓肾脏病进展的风险。原发性肾病的治疗在控制好血糖的前提下,可以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有可能临床完全治愈。

A

专科简介

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肾病科

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肾病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肾病重点专科、国家慢性肾脏病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区域中医肾病诊疗中心。专科致力于运用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各种肾脏疾病,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早中晚期慢性肾脏病中西医结合防治中心。

科室拥有病床25张,透析室23张,医护人员共40人,其中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5名,博士学位5名,硕士学位5名,包括“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师承导师”“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千百十工程优秀人才”“广东省中医院青年拔尖人才”。科室同时为“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免疫性肾病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科室在学术带头人杨霓芝教授、专科带头人刘旭生教授及科主任王立新教授的带领下,大力弘扬传统中医药文化,积极开展中医专科建设,将中医药和现代先进的诊疗技术结合,突显了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优势,提高了整体疗效水平。

科室日常医疗工作由病房、血液透析室、腹膜透析室、慢病管理、门诊等组成,下设免疫性肾病、代谢性肾病、慢性肾衰非透析治疗、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专业方向,主攻病种为IgA肾病、狼疮性肾炎、膜性肾病等免疫性肾病,年出院患者1000人次以上,年透析台次1.4万以上,腹透置管近500人,维持随访300余人。经过十余年的临证实践积累了丰富的中西医结合诊治经验,收治了来自全国各地尤其一些疑难肾脏病患者,收到良好效果,建立起良好口碑。

仁爱、敬业、务实、进取是我们全体医务人员的座右铭,我们继续秉承广东省中医院“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每一个患者提供优质的技术与人文服务。

供稿:芳村医院肾病科 王立新

执行编辑:李蕴淇

审核校对:王军飞

责任编辑:陈佳佳

糖尿病出现蛋白尿了 记住医生的6句话

糖尿病出现蛋白尿了,记住医生的这6句话。

糖尿病出现蛋白尿,记住医生的这6句话。大家好,我是李医生。如果糖尿病的病人同时发现自己出现了蛋白尿,这有可能意味着肾脏出现了并发症。很多的患者在这种情况下容易慌张,急于治疗,但是随便用药可能会适得其反,甚至伤害肾脏。今天我提供6条建议,帮助您应对这种情况。

·第一、莫慌张。先分析一下原因,找出对策。回想一下您的血糖控制情况如何?您的糖化近期是多少?空腹和餐后的血糖波动大吗?如果说血糖控制的良好,而您有二三十年的病史,尿蛋白的出现可能与您的年龄和疾病的病程有关。这时保持良好的习惯,与医生及时的沟通调整就可以了。

但如果您的血糖控制不佳,那就需要引起重视了。控制血糖是防止各类并发症出现的一个基础。

·第二、要调整降糖药。如果肾功能正常,只是出现了蛋白尿,大多数的口服的降糖药仍然是可以继续使用的。但如果肾功能受损,您的血肌酐升高了,有一些药物,比如说二甲双胍、磺脲类就不适合使用了。此时建议大家选择胰岛素治疗,或者是选择非磺脲类的胰岛素促泌剂,也就是隔裂耐类的药物。

因为这类的药物在ckd1-5期都是可以安全使用,而对肾脏没有任何的损伤。

·第三、不要随便的使用保肾的药物或者是偏方。肾脏对于药物其实很敏感,因为大部分的药物都是经过肾脏代谢的,即使这个药物的说明书上标明了补肾,也不一定适合您。我们应该尽量避免使用不必要的药物,所以说这也需要您在专业的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安全的用药。

·第四、适量的运动。在我们身体健康的时候,适当的运动都是有益的。但身体不适的时候,过度的运动有可能也会带来负面的影响。肾功能受损的患者是可以进行锻炼的,但是应该注意运动的强度和方式。

·第五、优质低蛋白饮食。我们选择优质低蛋白的来源,主要依靠各种精瘦肉,还有奶制品、蛋类。同时,我们应该严格的根据血肌酐的水平,还有体重,来限制每日蛋白质的摄入量。

·第六、要重视血压和血脂。肾功能损伤的患者容易出现高血压和高血脂,这两者也会反过来损害肾脏。而血压应该始终保持在130/80以下,在饮食上应该减少高盐和高油的食物,避免油腻的肉汤还有腌制的食品。

糖尿病患者病后尿蛋白偏高,真是二甲双胍惹的祸?

最近,有糖友留言提问:“我确诊糖尿病七八年了,只服用二甲双胍缓释片一天一次,一次两片。每三个月验一次糖化血红蛋白不高于5.7。前些日验了个尿,β2微量球蛋白为0.28,高于标准值0.16。我是否继续服用二甲双胍缓释片呢?”

这里优唐健康糖尿病管理团队将为其回复的主要内容摘要如下,欢迎有类似情况的糖友酌情参考:

首先,尿微量白蛋白偏高,有可能有早期肾损害,可以三个月内再复查,包括查肾功能、肾小球滤过率,综合评估肾功能情况。

其次,我们的糖友需要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之外,同时也要放轻松,保持良好而稳健的情绪,尿微量白蛋白升高不是二甲双胍的绝对禁忌症,我们糖友需要注意饮食,运动,以及持续的跟踪监测。若有不适反应,及时反馈医生,遵医嘱进行调药。

第三:高蛋白饮食,剧烈运动也会短时间的导致升高微量球蛋白,通常轻微的升高,一般临床意义不大,可以过一周复查一下,这段时间内,肉制品海鲜少吃或者不吃,同时避免劳累情况的出现。

第四:尿β2微量球蛋白偏高,一般考虑肾功能的损伤,特别是肾小球的滤过功能损伤,多数是由于感染,或者是免疫复合物的沉积导致的一个分子屏障和电荷屏障损伤导致的这个情况,如果不放心,可以到肾病科作进一步的治疗。

第五,如果长期尿β2微量球蛋白偏高,且伴随着不适反应,则可以在减轻肾脏负担的情况下,及时反馈给专业医生,结合血糖情况,酌情考虑换用其他对肾脏影响比较小的药物。

好了,本次的短文分享到这里结束的,如果您对二甲双胍有什么不清楚的,可以参看下方的医学博士李梅教授的特别专栏。

最后,我们李梅教授聊糖尿病的那些事儿,也在陆续开讲中,如果您有特别关心的话题或者想要了解的问题,也欢迎留言!

——END——

责任编辑:辣梅子辣

△欢迎关注【糖尿病管理团队】头条号,与23万 糖友一起管好糖尿病!

个人健康是美德,传播健康是功德~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不妨点赞、转发、收藏一下哦~

※想获得更多糖尿病知识可在评论区或私信中进行咨询~

※另外也欢迎加入我们的糖友圈,与更多糖友一起打倒"糖老虎"!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