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足2期(糖尿病足warger分级2级的表现)

吴文博中医药科普 0
文章目录:

脱疽(糖尿病足破溃期)的预防,中西药治疗

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脱疽(糖尿病足破溃期)

脱疽(糖尿病足破溃期),是中医的优势病种,相对西医具有优势。

脱疽是发生于四肢末端,严重时指节坏疽脱落的一种慢性周围血管疾病,又称为脱骨疽。它的特点是好发于四肢末节,下肢多于上肢。在初期时患肢末端发凉,怕冷,酸痛,麻木,间歇性跛行,继而出现夜间痛,疼痛可以剧烈难忍。后期患肢出现坏死,指节脱落。

祖国医学的"脱疽"范畴包括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与糖尿病足(DF)。

病因:

西医方面:目前提出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局部血管缺血性病变和足部感染, 即所谓“三元学说”是糖尿病足的主要发病机制。

中医方面:由于患者消渴日久,五脏气血阴阳俱损,肌肤失养,血脉瘀滞,日久化热,灼伤肌肤和(或)感受外邪致气滞血瘀痰阻热毒积聚,肉腐骨枯所致。

脱疽(糖尿病足破溃期)的预防

1.控制血糖。2戒烟是获得疗效和防止复发的重要措施。 3.注意防寒,尤其在寒冷季节要防止冻伤。4.防止肢体外伤,以免诱发或加重本病。 5.足部霉菌感染应积极治疗,以免诱发本病。 6.对因患肢剧痛而影响睡眠的病人,应防止坠床。7. 患肢功能锻炼,以改善患肢气血运行。

药物治疗

西药

口服周围血管扩张药物:周围血管扩张药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周围循环障碍性疾病如肢端动脉痉挛症、偏头痛、梅尼埃尔氏病、闭塞性脉管炎、降血压,也用以抗心力衰竭。如:酚苄明、

苄唑啉、开博通等。

中成药

1.筋骨痛消丸:活血行气,温经通络,消肿止痛。用于血瘀寒凝膝关节骨质增生引起的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

2.木丹颗粒:主要是具有益气、活血通络、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床上着是四肢末梢以及躯干部麻木、疼痛、感觉异常,另外面色灰暗、倦怠乏力、自汗多等也可以用。

了解三期糖尿病足的症状:早发现,早干预

各位患者朋友可以通过本篇文章简单了解一下三期糖尿病足的具体症状表现,通过深入了解这些症状,各位患者朋友可以更早地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保护自己的足部健康。想了解自己是否有血管疾病?可以点击→【链接】自测一下。

三期糖尿病足的症状表现: 三期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其症状可能逐渐加重。以下是具体症状表现,让我们了解更多:

  1. 足部感觉异常: 患者可能会出现足部感觉减退或丧失,容易产生刺痛、麻木感。
  2. 皮肤变化: 足部皮肤可能变得干燥、变色,可能出现皮肤变厚,甚至发生溃疡。
  3. 溃疡和创伤: 由于神经受损,患者可能无法察觉足部创伤,即便是小伤口也容易变成溃疡。
  4. 感染风险: 由于血液循环受损,足部组织缺血,容易引发细菌感染,甚至出现化脓性感染。
  1. 坏死与截肢: 严重的溃疡和感染可能导致足部组织坏死,进而可能需要截肢来阻止感染蔓延。
  2. 疼痛与不适: 患者可能感到足部疼痛、灼热、针刺感,甚至在夜间出现疼痛。
  3. 行走困难: 糖尿病足可能导致足部肌肉无力,影响患者的行走和活动能力。
  4. 足部形态改变: 足部可能出现畸形、变形,指甲变厚,脚趾关节僵硬。

如何及早发现问题? 为了及早发现三期糖尿病足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 定期检查: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足部检查,早发现问题,早采取干预。
  2. 足部护理: 保持足部清洁、干燥,定期检查足部是否有异常。
  3. 注意变化: 关注足部皮肤颜色、温度、肿胀等变化,及时就医。
  4. 及时治疗感染: 如发现伤口感染,应立即就医治疗,避免感染加重。

我们鼓励大家了解并关注三期糖尿病足的症状表现。通过定期检查、足部护理和及时治疗,我们可以早日发现问题,保护足部健康。如果您或您的亲人患有糖尿病,请务必重视足部健康,与医生紧密合作,共同守护您的健康之路。有什么不敢确定的血管问题出现吗?您可以点击→【链接】自测一下。

专家:“糖足”危害大 预防是关键

中新网上海新闻9月8日电(陈静 肖鑫)糖尿病足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不加以预防和治疗,可能会导致截肢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因此,了解糖尿病足的危害以及如何预防它,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主任护师、造口治疗师戴爱兰8日接受采访时表示,对于糖尿病高危患者来说,糖尿病足治疗难度大、费用高、疗效差,并且容易引起残废和死亡等严重后果。因此,预防糖尿病足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非常重要。

这位专家表示,糖尿病足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经济状况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然而,通过良好的血糖控制、定期检查、合适的鞋袜选择、健康教育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足的风险。糖尿病患者及其家人应积极参与和配合各种预防措施,以改善生活质量,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普遍面临的一个严重并发症,它是由于长期高血糖导致的神经和血管损伤,使得足部容易发生创伤或感染。 糖尿病足会引起神经炎症,使得患者的感觉神经受到损伤,出现麻木、刺痛等疼痛感觉;足部皮肤容易出现微小的创口,留下感染的机会。糖尿病足的患者常常会出现足弓降低、足部变形等情况,如扁平足、鸡胸足等。糖尿病足的患者足部皮肤容易出现微小的创口,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发展成为足部溃疡,甚至坏疽。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周围动脉病变、足部受压等是糖尿病足的病因。

戴爱兰介绍,医学将糖尿病足分为了三个时期: 初期(糖尿病足1期):足部经常发生浅表损伤或溃疡,并出现红肿,但初期溃疡的分泌物较少;中期(糖尿病足2-3期):中期糖尿病足症状为足部出现反复感染,而且感染程度进一步加深,已经损伤到足部皮下组织,并形成组织炎症。此时如果不及时控制,感染会沿着肌间隙蔓延,脓性分泌物逐渐增多,分泌物发臭;晚期(糖尿病足4-5期):晚期糖尿病足症状表现为深部感染进一步加重,蜂窝织炎融合成大脓腔,肌肉肌腱破坏严重,脓性分泌物和坏死组织增多,周围出现大面积的损坏组织,骨与关节受到破坏,足耻和脚趾出现坏死。

如何治疗糖尿病足?戴爱兰表示,患者需控制血糖、控制血管病变、营养神经并对局部伤口进行处理。对于严重的糖尿病足问题,如足部坏死、感染、血管病变等,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截肢或血管手术等。戴爱兰表示,除了上述治疗方法,还可以结合其他辅助治疗措施,如高压氧治疗、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治疗等,以促进足部伤口的愈合和减轻疼痛。

如何预防糖尿病足?戴爱兰表示,长期高血糖是导致糖尿病足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控制血糖水平对于预防糖尿病足非常重要。糖尿病患者应该保持良好的血糖、血压和血脂水平,以减少糖尿病足的风险。戴爱兰直言,糖尿病患者应该遵循医生嘱托,按时服用药物,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并在饮食上保持适度的限制,控制摄入总量和碳水化合物摄入,并增加饮食中膳食纤维的含量来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血压应维持在140/85 mmHg (无糖尿病肾病),或130/80 mmHg (糖尿病肾病);而控制血脂则减少了新出现的间歇性跛行的发生率。

这位专家提醒患者进行良好的自我足部保护,足部干净是预防糖尿病足的重要步骤之一。糖尿病患者应该每日保证1-2次洗脚,使用润肤露或护足霜,清洗时避开足趾间或溃疡伤口上以避免感染的发生。应使用温水洗脚,而不是热水,因为热水会破坏皮肤的天然屏障。如有“脚气”、皮疹等,皮肤科及时就诊,不宜自行使用鸡眼膏、胶布等化学制剂。

另外,选择合适的鞋子也非常重要。戴爱兰表示:“糖尿病患者应该选择合适的鞋子,以避免造成足部磨损和创伤。”新鞋穿半小时左右检查皮肤有无压红或摩擦的痕迹,新鞋开始每天穿1~2小时。同时,袜子应选择纯棉或羊毛袜子,不易太小或太大,袜子内部接缝不能太粗糙以免摩擦损伤,袜口也不宜太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据介绍,预防足部感染也尤为重要。戴爱兰解释,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足病原菌感染,如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因此,预防糖尿病足感染需要重视。同时,糖尿病患者应该每天检查足部是否有任何伤口、溃疡或感染,及时寻求医生帮助。

生活习惯的改善也是预防糖尿病足的有效方法,比如:戒烟,烟草中的有害物质损伤血管内膜,吸烟加速了血管疾病的进展,使发生肢体丧失、心梗、中风和死亡的可能性增加;定制适合有监督的锻炼计划:坚持3-6月的每周三次、持续一小时的运动方案,直到行走出现轻度到中度的疼痛,休息到疼痛缓解,继续行走。

定期体检必不可少。戴爱兰指出,糖尿病患者应该定期进行足部检查,通过医生、多学科足部护理团队对糖尿病足危险等级的评级进行相关频次的检查。(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