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痒痒(糖尿病痒痒怎么办能治好吗)

药师华子 0
文章目录:

患了糖尿病,皮肤总是发痒是什么原因,怎么样可以解决呢?

有位糖尿病患者给华子留言,很长一段时间他总觉得腿上发痒,开始他以为是皮肤病或是被蚊虫叮咬了。但是皮肤没有任何皮疹,去了医院的皮肤科,也没查出皮肤病。不过皮肤科的医生告诉他,他的皮肤瘙痒有可能是糖尿病引起的,建议他去内分泌科调整一下降糖用药。

这位患者问华子,为什么糖尿病会引起皮肤发痒呢,除了调整降糖用药,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立竿见影”地解决瘙痒的问题呢?

一、糖尿病为什么会引起皮肤瘙痒

华子告诉他,对很多糖尿病患者而言,血糖如果升高的幅度不太大,并不会出现十分明显的症状,所以很多人对血糖的日常监测做得并不到位,血糖控制的也并不理想,这时就很容易出现皮肤瘙痒的症状。

引起糖尿病患者皮肤瘙痒的原因,主要有3个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血糖未控制达标。血液中的糖超标会连带着皮肤中的组织液含糖量升高,对皮肤中的神经末梢造成刺激,让人感觉皮肤发痒。

其次的原因,血糖水平升高,会使血液中的渗透压升高。人体为了维持血液渗透压的稳定,就会把周围组织中的水分“吸到”血液中,会使皮肤中的水分减少,引起汗液分泌减少、皮肤干燥,出现微小裂口,造成瘙痒。

最后的一个原因,就是糖尿病会导致肾功能损害,如果长期血糖控制不好,就会损伤肾脏,血中代谢废物无法经肾排泄时,就会从汗腺中代偿排出一部分,这些代谢废物会刺激皮肤引起瘙痒。

二、治疗糖尿病瘙痒的方法是控制好血糖

当糖尿病患者有了皮肤瘙痒的症状,首先要去医院检查,排除皮肤疾病的因素,同时也要关注自己的血糖情况。测量血糖时,不能只看空腹血糖,还要看餐后血糖。有些糖尿病患者就是空腹血糖正常,但餐后血糖很高。

糖尿病血糖空腹应尽量控制在7.0以下,餐后血糖峰值小于11.1,餐后2小时血糖应小于7.8。指尖血糖存在一定的误差,所以当糖尿病患者感觉皮肤瘙痒的时候,推荐去医院测量血糖,最好再查一下糖化血红蛋白,可以推测最近3个月的血糖控制情况。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和饮食的调整,控制好血糖。

三、缓解皮肤瘙痒的方法是保湿

在控制血糖达标的同时,可以用润肤霜、润肤露等护肤品涂抹瘙痒部位来止痒。保湿护肤品不分品牌,只要选择没有刺激的,比如说给婴儿用的润肤霜就可以。保持皮肤湿润是缓解瘙痒的关键,所以润肤霜要勤抹、多抹

糖尿病患者微循环功能差,皮肤含糖量高,破损后不易愈合,所以要记住不要去搔抓、拍打身体瘙痒的部位,避免皮肤破损而发生感染。有人感觉用热水烫洗、搓澡可以止痒,这并不可取。这种借助外力的止痒只是暂时的,反而会破坏皮肤的皮脂层与角质层,过后会使瘙痒更加严重。

对于肾功能出现问题的人,一定要及时进行治疗,必要时采取透析的手段协助身体清除毒素。焦虑的情绪会使外周动脉收缩,影响皮肤血液循环,加重瘙痒,所以要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情。

其实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保持规律用药,再加上合理饮食、加强运动,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平时再避免食用刺激性的食物、戒烟忌酒,糖尿病引起的皮肤瘙痒就会逐渐减轻和消失了。

总结一下,有接近半数的糖尿病患者都会出现皮肤瘙痒,而绝大多数人的根源就在于血糖控制的不好。所以把血糖严格控制在标准范围内,是所有糖尿病患者避免并发症发生的关键。降糖药物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发现问题要及时咨询医生或是药师。我是药师华子,欢迎关注我,分享更多的健康知识。

糖尿病皮肤瘙痒,咋用中药治?

糖尿病

皮肤瘙痒症是临床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临床表现为以皮肤瘙痒为主,或伴有继发性抓痕、结痂、色素沉着及继发湿疹样和苔藓样变等,亦可为糖尿病的首发症状。在西医积极控制血糖的基础上,配合中药汤剂可有效缓解糖尿病皮肤瘙痒症。

糖尿病皮肤瘙痒可分为局限性瘙痒和全身性瘙痒。局限性皮肤瘙痒常属于中医的“阴痒”、“肛门作痒”等,全身性皮肤瘙痒可归为中医“风瘙痒”、“痒风”等范畴;若抓破皮肤,血痕累累,则称为“血风疮”。中医学认为,糖尿病皮肤瘙痒的病机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多以血瘀风动为标,以肝、脾、肾亏虚为本,临床治疗时大致分成五种证型。

风热郁滞肌肤证

突起风团、丘疹、瘙痒、灼热等,周身皮肤瘙痒剧烈,病情缠绵,皮肤肥厚呈苔藓样变,舌红,苔薄黄,脉弦细。治法:解表清热,消风止痒。方药:乌蛇祛风汤加减。

血热动风证

手足瘼癃,皮肤掀红瘙痒,剧者搔破后可有血痕,受热痒增,遇冷痒减,伴有口干、心烦,夏季高发,舌红,苔薄黄,脉滑数。治法:凉血清热,消风止痒。方药:止痒熄风汤加减。

阴虚血燥证

皮肤干涩,瘙痒,抓痕,血痕满布,舌红,苔薄或少,脉弦细。治法:养血润燥,消风止痒。方药:当归饮子加减。

下焦湿热证

小便淋漓灼痛,皮肤瘙痒,好发于下身,舌红,苔白腻或薄黄腻,脉弦滑。治法:清热祛湿,消风止痒。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瘀血内阻证

局部出现青紫肿块、疼痛拒按,皮肤瘙痒剧烈,抓破后乌血流溢,皮疹呈暗红色,散布全身,或凝聚结块,或融合成片,舌质暗,苔薄,脉细涩。治法:活血化瘀,消风止痒。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

链接:外治瘙痒亦有方

穴位注射:对外阴瘙痒者,可取会阴、血海(双侧)、肝俞(双侧),用异丙嗪做穴位封闭。

苦参酒外洗:苦参、百部、野菊花、凤眼草、樟脑,将前四味药装入大口瓶内,加入75%酒精(或白酒)5000mL泡7天后去渣,然后加樟脑溶化后备用。用毛笔外涂瘙痒处。若女性外阴瘙痒,可用苦参、蛇床子、石榴皮、明矾水煎后洗患处。

文/空军总医院皮肤科 徐丽梅

图/源自网络

以上为《健康报》原创作品,如若转载须获得本报授权。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自助获取转载授权。

↓↓↓↓↓↓

糖尿病人皮肤瘙痒怎么办?教你5招轻松应对

冬季气候干燥,寒风冷冽,许多糖友总感觉皮肤瘙痒难耐,尤其到了晚上,更是难以入睡,造成了比较大的困扰。那么,糖尿病患者为什么容易发生皮肤瘙痒,发生皮肤瘙痒应该怎么办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皮肤瘙痒不容忽视

糖尿病引起的皮肤瘙痒症,可表现为全身性或局部性,且瘙痒部位不固定,往往会反复发作。全身性的皮肤瘙痒,大多见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其发病时间、程度和部位均不相同,最初都是由一处开始,逐渐蔓延,甚至扩展到全身;局部瘙痒常见于外阴和肛门部位,其次是腰背及下肢小腿。

严重者可出现抓痕、红斑、丘疹、色素沉着、皮肤干燥脱屑、血痂和皮肤肥厚皲裂等损害,不仅使糖尿病人的生活质量直线下降,身心健康也受到明显影响。

为什么糖友容易发生皮肤瘙痒

研究表明,由于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的状态,使得皮肤黏膜常处于慢性脱水、缺氧和营养不良的状态,皮脂腺、汗腺的分泌变得异常,从而降低皮肤抵抗力,并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引起皮肤瘙痒。

除此之外,冬季皮肤干燥、脂类代谢紊乱、感染或老年人皮肤老化、频繁的冷热交替刺激或衣服的摩擦,都有可能加剧糖尿病人皮肤瘙痒的症状。

出现皮肤瘙痒,该如何应对?

糖尿病患者出现皮肤瘙痒时,尽量不要用搔抓、摩擦和热水烫洗等方法来止痒。因为,一旦抓破皮肤,很可能会导致病菌感染,从而引发各种并发症,造成不良后果。

如果皮肤出现瘙痒,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调节:

1、积极控制血糖

科学研究表明,65岁以下的糖尿病患者,如果空腹血糖低于6.1毫摩尔/升,餐后血糖低于7.8毫摩尔/升,其发生皮肤瘙痒症状的几率就会大大减少,甚至可以降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因此,积极配合治疗,将血糖水平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是糖尿病人预防和消除瘙痒症状的根本措施。

2、维持营养均衡

有些糖尿病患者为了控制血糖,基本不吃主食,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因为某些营养元素的缺乏也会导致皮肤瘙痒。糖尿病人应根据自身的体重情况来衡量每日的主食摄入量,一般情况下为250~300克左右。

在饮食上,应以营养均衡,种类丰富为宜,适当进食些新鲜蔬菜、水果及高纤维食物,如白菜、芹菜、油菜、西红柿、黄瓜、冬瓜、萝卜、胡萝卜、菠菜、柚子、草莓等;忌食燥热食物,比如煎炸、辛辣、精加工食品和酒类,平时多喝水,保持皮肤湿润,戒烟酒,这样有助于缓解瘙痒症状。

3、科学清洁皮肤

糖尿病人清洁皮肤是有讲究的,切不可像正常人一样随意,否则就会加剧皮肤瘙痒症状。比如,糖友在秋冬季洗澡不宜频繁,根据自身皮肤的干燥程度不同,一般一周1~3次即可;洗澡、洗脸时不能用过热的水,不要用刺激性强的肥皂和浴液,水温宜控制在37℃~40℃左右;为了预防干燥和瘙痒,洗浴后可适量涂抹性质温和、保湿杀菌的润肤霜或药膏等;日常穿着,要选择纯棉透气的衣物,并勤洗勤换。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加强皮肤清洁、做好保湿润肤护理,有助于提高皮肤屏障功能,减少瘙痒发生及减轻瘙痒程度。

4、使用药物缓解或治疗

如果瘙痒难耐,可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适当使用一些皮肤类药物缓解。仅是局部出现瘙痒的症状,可以选择外用止痒剂,如复方薄荷酊、薄荷酚甘油洗剂、樟脑酊、止痒霜等;若全身性的瘙痒,可内服扑尔敏、苯海拉明等药物。

5、保持愉快的心情

皮肤瘙痒有时是一种自觉症状,其发作及轻重程度与糖友的精神、情绪息息相关。负面的心理情绪可以影响疾病的发展,甚至引起血糖升高,而皮肤瘙痒的程度又与血糖的高低有密切关系,因此心理调节也非常重要。

糖友要尽量保持愉快的心情,善于自我调节,避免压力过大。老年人可以丰富业余生活,做一些有兴趣的事情,平时可选择散步、下棋、打太极拳等活动,也可养鱼、养花,培养良好习惯来陶冶情操,以分散对皮肤瘙痒的注意力。不看刺激性强的影视节目,睡前不喝浓茶与咖啡,以保证充足的睡眠。

引起皮肤瘙痒的原因有很多,如果发现有瘙痒症状,可以先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改善治疗,当瘙痒久治不愈或影响生活质量时,应及时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以便明确病因,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