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大小便失禁(糖尿病大小便失禁能治好吗)

家庭医生在线 0
文章目录:

这3种尴尬的情况,十个糖尿病患者九个都有,别慌,教你一一来拆招

目前没有根治糖尿病的特效方法,除了严格按医嘱服用药物或注射胰岛素外,也要控制住饮食,多运动。这样才能更好地稳定血糖,保护靶器官,避免出现并发症。但糖尿病患者在生活中却易出现多种尴尬,如不停地出汗和大小便失禁等,严重困扰着生活,那面对此问题该如何应对。

糖尿病患者如何应对尴尬?

1、小便失禁或排尿困难

血糖控制不佳易引起自主神经病变,造成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其主要表现是排尿次数减少和困难、有强烈的尿意但无法尿出、尿失禁以及尿频和排尿时间延长,有时也会出现排尿淋漓不尽、排尿障碍或突然中断等。另外,反复出现尿潴留可引起泌尿系统感染,导致肾盂积水或因为肾脏缺血缺氧而坏死,最终引起肾功能不全又或是造成梗阻性肾病。

糖尿病病史超过5年的患者易出现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血糖居高不下或血糖波动过大是导致此疾病的主要原因,目前没有任何方法能彻底根治,治疗的关键点还是稳定血糖。有糖尿病家族史、高糖饮食以及身体肥胖的人若有以上表现,应第一时间去医院做检查。

2、便秘腹泻交替进行

持续性高血糖也会影响控制胃肠道的自主神经,影响排便,造成便秘或腹泻,又或是便秘腹泻交替进行,多数患者伴有顽固性便秘,好几天才拉一次大便,大便干结且难以排出,服用止泻药物后就不停的腹泻。这种情况下应积极控制病情,稳定血糖,防止自主神经病变的发展。

多吃含膳食纤维的五谷杂粮和新鲜蔬菜,能起到润肠通便的效果;养成一天一便的好习惯,晨起或早餐后不管有没有便意都要去厕所蹲蹲,久而久之能形成排便反射,大便严重干结的人可听从医生建议用通便剂。便秘且伴有腹胀,说明胃肠蠕动速度慢,不妨选择能促进胃动力的药物。

3、异常出汗

异常出汗是自主神经病变的主要表现,掌控出汗的自主神经功能发生紊乱或障碍,稍微一动就会大汗淋漓,即使吃饭和睡觉时也会出汗。这种情况下不必太担心,可按照医生嘱咐口服B族维生素,能帮助营养神经,为神经提供足够的血液,抑制血糖代谢;若是出汗多跟体内缺钙有关,应适当地补充钙剂;每次饭后大汗淋漓,应合理用抗胆碱药物又或是用中成药调理。出汗后不能立马外出或洗凉水澡,以免风邪入侵,引起感冒和血糖波动,进而让病情加重。

温馨提示

糖尿病患者应正确应对以上三种情况,只有积极控制血糖稳定,才能避免受到多种问题困扰。平时应调整好饮食习惯,严格控制添加糖摄入,少吃或不吃红肉、加工肉类以及高糖饮料,应多吃新鲜蔬菜、全谷物以及鱼肉等。每周至少运动150分钟以上,能帮助控制体重和血糖。另外,勤监测血糖,避免血糖波动太大。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家庭医生超能团#

糖尿病导致尿失禁!50%糖友合并膀胱障碍

糖尿病患者恐导致频尿、尿失禁等症状。(图/记者简仲豪摄)

文/中西医师蔡易昌

有位初诊的糖尿病患者,沮丧地说「蔡医师!我糖尿病已经有好几年了,最近开始感到排尿不顺,有时会很频尿,有时会突然感到尿很急,但是还没走到厕所就已经尿下去了。」

大家都知道,糖尿病容易有多吃、多喝、多尿的症状,也都听过糖尿病的肾脏病变、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其实,还有很多大家较不熟的并发症,本周就来介绍糖尿病的膀胱病变。

糖尿病患者当中,有超过一半的人会合并有泌尿方面的并发症

根据统计,在糖尿病患者当中,有超过一半的人会合并有泌尿方面的并发症,且会出现下泌尿道症状。早期的膀胱功能障碍,常见的症状急尿、频尿、夜尿和尿失禁等,如果没有好好控制血糖,可能导致支配神经、及膀胱上皮细胞的伤害,膀胱会出现不自主的收缩疾病走到晚期容易导致膀胱严重病变,最后会降低膀胱的敏感性和收缩力甚至完全失去功能。

血糖没控制好膀胱会出现不自主的收缩,晚期容易导致膀胱严重病变。(示意图/记者李佳蓉摄)

长期血糖控制不当的糖尿病友,经常会有膀胱无力的情况

临床经常表现为:频尿,急尿,尿急的时候来不及跑到厕所就漏尿。临床治疗上,除了加强血糖控制之外,也会用药物来帮忙排尿问题,如果连药物控制都无法解尿,就必须利用间歇性或永久性导尿管将积尿排空,降低并发症。对于排尿障碍最重要的目标是要降低残余尿量和膀胱压力,尿滞留太久容易造成反覆性泌尿道感染、破坏肾功能,而导致不可逆的伤害。

偏差的体质改善之后,排尿功能都会慢慢改善

中医方面,会依照个人体质及病程不同,加以不同调理,像是常见的肺热失宣、湿热下注、中气下陷、气滞血瘀、阴虚火旺、肾气不固…等等,偏差的体质改善之后,排尿功能都会慢慢改善。

排尿障碍的问题,对于生活、社交、睡眠品质的影响很大。如果对自己的排尿症状觉得困窘而难以启齿,常常膀胱伤害已经进展到晚期才来就医,就错过早期治疗的效果了。

糖友总是尿不尽、尿失禁,要警惕这种病!特别是中老年男性

科普前,给大家看一个例子:

一位刚满50岁的中年男性,患有糖尿病多年,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常出现排尿不畅、尿不尽、尿失禁等现象。有时候膀胱憋得很难受,但却尿不出尿,有时候突然就尿了裤子。他怀疑自己前列腺出了问题,但结果并没有,实际上他的这些症状都是糖尿病在“作祟”。

排尿如何完成

膀胱充盈后,神经感受器将信号传递到神经中枢系统,由其传出排尿信号,膀胱逼尿肌收缩,尿道括约肌松弛,排尿得以顺利完成。膀胱不充盈时,膀胱逼尿肌松弛,尿道括约肌收缩,自然不存在尿失禁、尿不出等现象。

糖尿病神经性膀胱病

糖尿病患者,在排除前列腺增生、尿路结石、膀胱炎等尿道、膀胱疾病,以及脊髓病变等中枢性疾病后,再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可判断为“糖尿病神经性膀胱病”。由于血糖水平长期很高,损害了支配膀胱和尿道的自主神经,导致膀胱逼尿肌或尿道括约肌出现问题,那么就会有排尿障碍。

该病的典型症状

①尿潴留,因为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患者会有尿等待、尿无力、尿频繁、尿液少等现象的发生,严重时会有排尿困难、尿潴留现象,膀胱残留量很多;

②尿失禁,因为尿道括约肌出现了问题,患者会有尿频、尿不尽、憋不住尿等现象,膀胱内稍有尿液就会排出来,很像老年性尿失禁的表现。

糖友如何预防

①积极治疗糖尿病,让血糖控制的良好,不仅对该病有好处,也不会出现其他并发症;

②可使用一些神经营养物,例如维生素B1、B12,帮助神经功能恢复;

③锻炼逼尿肌功能,一定要保证每天都喝2000毫升的水,并及时排尿,无论有没有尿意,最好在3-4小时就排一次尿;

④如果还有尿路感染,那么就应该积极抗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