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糖可乐会糖尿病(无糖可乐糖尿病患者可以吃吗)
世卫组织建议停止使用无糖甜味剂,无糖可乐还能喝吗?
想喝饮料、吃甜品,又怕长胖怎么办?很多小伙伴会留意营养标签,选择成分中含有无糖或低糖的甜味剂。然而令人震惊的是,世界卫生组织15日发布一份关于非糖甜味剂的新指南,建议不要使用安赛蜜、阿斯巴甜、糖精等非糖甜味剂来控制体重或降低非传染性疾病风险。
那么无糖可乐等饮品还能继续喝吗?
世卫组织:长期使用甜味剂
更易患糖尿病、心血管病
世卫组织指出,对现有证据的系统性回顾表明,使用非糖甜味剂在降低成人或儿童体脂方面没有任何长期益处。长期使用非糖甜味剂可能存在潜在不良影响,如增加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和成人死亡率的风险。
常见的非糖甜味剂包括安赛蜜、阿斯巴甜、爱德万甜、纽甜、糖精、三氯蔗糖、甜菊糖和甜菊糖衍生物等。
世卫组织指出,该建议适用于除糖尿病患者以外的所有人,以及所有添加非糖甜味剂的食品和饮料,但不适用于牙膏、护肤品、药物等含有非糖甜味剂的个人护理和卫生产品。
这份关于非糖甜味剂的指南为世卫组织一套不断修订的健康饮食指南中的一部分,该指南旨在帮助人们养成健康饮食习惯,改善饮食质量并降低非传染性疾病风险。
市面上的无糖饮料 羊城晚报资料图
或会增加肝肾负担、影响婴幼儿记忆力
“长期服用非糖的甜味剂对人体来说并没有什么太多的益处,可能还有一些潜在的风险,包括可能会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刘敏主任医师介绍。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赵泳谊主任医师接受羊城晚报采访介绍,在过去,为了帮助糖尿病患者、肥胖人群满足他们对甜味的需求,又能控制热量摄入,医生会建议他们用些甜味剂。但最近几年,医生们也发现甜味剂与他们想象的不一样,虽然它们没有热量,有减少血糖波动的优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有大量的研究证实了,长期摄入甜味剂对身体的弊大于利。
以常用的甜味剂安赛蜜为例,是含有氯的有机化合物,会导致身体里有机氯增高,代谢时会增加肝肾的负担,如果摄入的量大会导致肝肾疾病的发生。
甜味剂阿斯巴甜代谢时会分解出一些有害物质,对人体神经造成损害,导致头痛,甚至会导致婴幼儿记忆力下降。甜菊素和甜菊素的衍生物摄入量过大的话可能会导致代谢紊乱,同时也会加重肝肾负担。
不是毒药无须害怕,但别以饮料当水
世界卫生组织的说法一出,很多街坊不淡定了,家里囤的无糖可乐等含甜味剂的饮品顿时不香了,那么以后到底还能喝吗?
赵泳谊介绍,甜味剂属于食品添加剂,我国对各类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剂量,都制定了严格详细的标准,因此喝含有甜味剂的饮料和吃含有甜味剂的食品是安全的,不用过于恐慌。不过食品添加剂也有累积效果,如果长期喝这类饮料,特别是一些青少年把饮料当水肯定非常不利于健康,糖尿病、痛风等代谢疾病年轻化与此有密切关系。另外人体对甜味还会产生依赖,甚至会上瘾,对情绪与心理都会造成不良影响,让孩子少吃甜食、少喝饮料对一生的健康都有益处。
刘敏也建议,为了增加一点生活的乐趣,尝一尝可以,长期摄入肯定是不好的。另外从中医的角度看,广东地区的人群以气虚体质、阳虚体质、湿热体质较为多见,脾胃普遍比较差,所以很容易上火了动不动就“热气”。经常喝甜的饮料,“甘入脾,过则伤脾,生痰生湿”,会导致人体湿气更重。
记者 陈辉 通讯员 林锐锐 刘庆钧
来源: 羊城晚报
喝无糖碳酸饮料 变胖得糖尿病的人更多
据新晚报消息,一项研究通过长期随诊发现:同样喝碳酸饮料,喝无糖胖的人更多,得糖尿病的人更多。
减肥期间,想喝点碳酸饮料,但是因为要控制糖分的摄入,这时很多人就会选择无糖饮料。
但是!
#研究发现喝无糖碳酸饮料更易发胖# 一跃登上了今天(3月31日)的微博热搜↓
医生分析,0卡0糖饮品比普通饮品更健康安全,我们觉得无糖会多来两罐,但0卡0糖饮品中含有刺激食欲的成分,反而会使我们想吃东西,增加了肥胖、患糖尿病等风险,水依旧是最健康的饮品。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康军仁医生表示:
其实无糖饮料不等同低热量,此类饮料喝多了未必能减肥,甚至会让你吃的更多。
此前,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旗下《JAMA Network Open》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美国南加州大学凯克医学院领导的研究团队通过随机交叉试验调查了非营养性甜味剂(NNS)对不同人群大脑活动和食欲反应的影响。他们通过神经影像学,并结合血液采样和饮食行为评估后发现,含有NNS的饮料不但不会减肥或保持体重,还可能会让女性和肥胖人群的食欲大开。
该研究通讯作者、凯克医学院医学副教授Kathleen Page博士说:
现在很多人都在指望人工甜味剂可以减肥。虽然一些研究表明它们可能会有帮助,但更多研究表明它们可能会导致体重增加、2型糖尿病和代谢紊乱问题。我们的研究调查了不同人群,将这些相互矛盾的结果进行了梳理。
然而,对于这个研究观点,网友却各自有不同意见。有人说自己本来就不喜欢喝无糖饮料,所以影响不大。无糖可乐真的好难喝。
也有网友觉得,不管怎么样,如果单纯就是想喝碳酸饮料的话,那选择无糖肯定比有糖的好。
无糖简直就是减肥人士的福音。
有人说,其实说到底并不是无糖饮料不好,只是因为多喝的话会刺激食欲,但是我喝白开水都刺激食欲.....我喝白开水都刺激食欲。
微博上,有媒体发起了 #你喜欢喝无糖饮料吗?#的投票。截至3月30日15:00,共有744人参与,其中275人认为:喜欢,买饮料优先选无糖的,183人认为:不喜欢,有糖才好喝,197人觉得:不爱喝。另,89人表示吃瓜路过。
什么是无糖饮料?无糖为什么有甜味?
说了这么多,究竟什么是无糖饮料?里面又是些什么成分?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每100ml或100g食品中的含糖量≤0.5g称为“无糖”;每100ml饮料能量≤17千焦(4千卡)称为“零卡”,所以,所谓的无糖饮料并非真的一点不含糖。
无糖饮料里面都是些什么成分?
据苏州疾控的消息,现在大部分的无糖饮料是用“代糖”(甜味剂)替代蔗糖、白砂糖等传统糖类。所谓的甜味剂指的是只提供甜味,不提供或只提供少量热量的食品添加剂。
白开水是最好的饮品
白开水是指自然冷却到20°C~25°C的水。现代医学证明,习惯饮用“凉白开”,可使体内的生物活性酶提高,而凉白开是最容易透过细胞膜的水,可促进新陈代谢,增强肝肾的排泄能力。
据报道,专家表示饮用水对调节体质没有任何作用,对于痛风或者是胃酸过多的患者来说,碳酸氢钠对碱化尿液或者是缓解胃酸是有一定的作用,然而弱碱性水里碳酸氢钠的含量少之又少。饮用水的功能是补充体内水分,对调节体质没有任何作用。专家表示,不用太关注水的酸碱度,最好就是喝白开水。
糖尿病患者全球最多?这些都是餐桌上的“无糖”陷阱!一图了解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已成为
全球糖尿病患者
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
2021年
中国糖尿病报告患者人数
达140.9百万人
占全球报告总人数的26.2%
因此,普及健康知识
提升大家对糖尿病的重视和管理
显得格外重要
那么,糖尿病到底该如何防治?
今天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内分泌代谢科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上海市医学会糖尿病专科人会
第八届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于浩泳医生将和大家一起聊聊
怎样把血糖控制住!
得了糖尿病
无糖食品可以放心地吃吗?
于医生表示,“无糖食品”是个很大的“坑”,很多商家和媒体对“无糖食品”的概念阐述得并不清楚。
所谓“无糖食品”,只代表在这个食品当中没有添加葡萄糖或蔗糖。
而问题在于,无糖食品本身原料是什么?如果原料中含有面粉的话,面粉本身到体内就会转化为糖,所以,无糖食品不代表它不升糖。
无糖汽水不含面粉
可以继续喝吗?
于医生表示,可乐也有很大的问题,因为可乐本身对人体的危害不在于里面的热卡含量如何,而在于它很多添加剂的成分。
研究表明,无糖可乐中的某些添加剂成分,会干扰人体肠道菌群,使肠道菌群发生紊乱,长时间食用可能会千万肥胖、以及一些代谢类疾病。
于医生指出,市面上的一些无糖茶饮料也存在潜在健康风险,尽量少喝。
专家建议:
少喝可乐汽水,多喝水!
选出下图中
容易升高血糖的食物
于医生表示,上图中部分食物突然产生误解——
玉米:过去都说玉米属于杂粮,应该是能吃的,但事实上由于现在的品种不同,部分品种的玉米升糖较快、且升糖指数较高;有患者反映,吃个玉米,餐后血糖能飙升至十几、二十;
南瓜:存在同样的问题,由于品种的改良,现在南瓜的升糖指数和效力要远远超过以前;
猕猴桃:以前是优先推荐糖尿病吃的,现在也是因为品种的改良,尤其是黄心的、红主的猕猴桃,吃一个升糖不得了。
于医生解释,其实也不是说都不能吃,关键是吃多吃少的问题,以及在哪个时间段吃;如果一定要吃,建议在中餐以后到晚餐之前吃,此时是一天中血糖相对容易控制的时段。
于医生表示,早餐之后是一天中血糖最容易飙升的时段,尽量避免食用过多水果糖分,容易跟早餐产生重叠。
于医生介绍,在这个图片中少了一个能吃的食物——牛油果,它含糖量很低,也不用担心吃多了会血脂高,所以比较推荐。
一图了解糖尿病人
应该怎么吃?
来源: 名医话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