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腿部按摩器(糖尿病腿部按摩视频)
人有没有糖尿病,看腿脚就知?糖尿病患者,腿脚多会有3种表现
文 | 外科丁医科普Talk
编辑 | 外科丁医科普Talk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警报!警报!血糖飙升,血管堵塞,神经系统紧急求援!”
如果你的身体是一个超级高科技城市,那么血糖就是这座城市的“能源供给”。正常情况下,它们会被有序地输送到各个器官,为细胞提供能量。
但如果你是个“血糖管理废柴”,让它们肆意妄为,那就等着身体里的“电力公司”——胰岛素崩溃吧!一旦它罢工,血糖就会像失控的洪水一样冲击你的身体,而最先受到伤害的,往往就是你的腿脚!
那么问题来了,糖尿病患者的腿脚,到底会有哪些“求救信号”呢?别急,今天我们就来一场“身体探案”,看看那些被糖尿病“盯上”的腿脚,会有哪些惊人的变化!
想象一下,如果你的腿脚是一条信息高速公路,而神经细胞就像快递小哥,负责把“大脑指令”送到腿脚,让你能顺利走路、奔跑、跳跃。
但当糖尿病长期“作妖”,高血糖会像“马路杀手”一样损坏这些神经线路,导致信息传输受阻。于是,你的腿脚就会开始“抗议”——
- 时不时发麻,就像坐久了腿被压麻了一样,但问题是,你根本没压着它!
- 刺痛感像针扎,有时候甚至感觉有“电流”在腿上乱窜,仿佛被雷劈了一样!
- 夜里更严重,白天还能忍忍,一到晚上,疼痛感直接升级,让人睡不着觉!
这就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也就是血糖“烧坏”了你的神经,让它们乱放信号,导致疼痛、麻木、刺痛等奇怪的感觉。
【第二种表现:伤口难愈合,脚上小伤变大洞】冷知识: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早期,很多人觉得只是“脚麻”或“偶尔刺痛”,但如果不管它,严重时可能会失去痛觉,哪怕被钉子扎了都没感觉!
你的皮肤就像一座城墙,平时能抵御外敌(细菌、病毒)的入侵。但如果你是糖尿病患者,这座城墙的“修复工人”(血液循环系统)会变得懒散无力,任何小伤口都会变成难以愈合的大麻烦。
糖尿病人的腿脚,尤其是脚部,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怪现象:
- 小伤口久久不愈合,哪怕只是一个小水泡,可能几个月都不会好。
- 轻微的擦伤都可能感染,因为高血糖让免疫系统“变钝”,细菌一旦入侵,就像开了无敌外挂一样疯狂繁殖。
- 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溃疡,脚上会慢慢形成坑洞,最后可能会发展成糖尿病足,甚至面临截肢的风险!
这就是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糖尿病患者因血管堵塞、神经损伤,导致脚部供血不足,一旦受伤就很难愈合。如果不及时处理,伤口会持续恶化,甚至可能发展成坏疽,最后不得不截肢。
【第三种表现:腿脚发冷、皮肤发白,血管堵车了!】冷知识:糖尿病患者的脚部护理至关重要,每天检查脚部,避免鞋子磨损、指甲剪太短、赤脚行走,这些小细节,可能就是保住脚的关键!
正常情况下,我们的腿脚是温暖的,因为血液会携带氧气和营养,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四肢,让它们保持活力。
但如果你是糖尿病患者,你的血管可能早就因为高血糖“堵车”了!血管内壁被糖分腐蚀,变得又硬又窄,血流受阻,腿脚就会开始“断粮”,出现以下问题:
- 脚越来越冷,即使在夏天,脚部也是冰凉的,摸上去像块冻豆腐。
- 皮肤颜色变浅或发白,有时候甚至呈现紫红色,说明血液循环已经受到影响。
- 走路一段时间就觉得腿疼,休息一下会好,但继续走又会痛,这是间歇性跛行,是糖尿病导致的外周动脉病变(PAD)的典型症状。
这就是糖尿病导致的血管病变,也叫糖尿病动脉硬化。如果腿脚长期供血不足,严重时可能会发生组织坏死,甚至导致截肢。
【结语:你的腿脚,正在“汇报”你的血糖状况!】冷知识:糖尿病患者的腿部按摩、泡脚虽然能短暂缓解不适,但如果血管已经严重堵塞,光靠“泡脚”是没用的,控制血糖、改善血液循环才是关键!
如果糖尿病是一场“身体风暴”,那么腿脚就是最先遭殃的“前线战场”!麻木、疼痛、伤口难愈合、冰冷发白……这些都可能是糖尿病的信号。如果你发现自己有类似症状,一定要警惕,及时就医,检测血糖,避免糖尿病带来的严重并发症。
最后,给所有朋友几点“护腿秘籍”:
1.控制血糖:血糖稳定,神经和血管才不会被高血糖摧残。
2.每天检查脚部:看看有没有伤口、红肿,避免小问题变大麻烦。
3.穿舒适的鞋子:别穿太紧的鞋,避免磨破皮肤,增加感染风险。
4.适量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管进一步堵塞。
5.定期体检:血糖、血脂、血压都要关注,别等问题严重了才后悔!
记住,腿脚是血糖的“晴雨表”,别等它们“报警”了才想起来关注自己的健康!健康的身体,从“脚”开始!
参考文献:中华糖尿病学会指南、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相关研究报告)
糖尿病足出院健康处方
一、医疗
患者足部破溃处遵医嘱按时换药,保持敷料干净干燥,有污物及渗出时,及时更换敷料,避免感染,遵医嘱按时口服药物,注射胰岛素,定期门诊复查,注意皮肤完整性的检查,尤其是脚趾间皮肤是否损伤,患处情况加重时,疮周如出现红、肿、热、痛及出现疮面增大等情况及时就医。注意要穿合适的鞋袜,不可光脚。
二、护理1、生活起居:生活规律,起居有常,作息定时,充足睡眠。养成定时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过度,顺时针按摩腹部以防便秘。便秘时切忌滥用泻药。流感流行期间减少去公共场所的机会,外出戴口罩,注意手卫生。忌烟酒。忌涉冷水;忌坐卧潮湿之地。2、糖尿病足的预防:糖尿病患者易发生下肢血管及神经病变,感觉减退,当发生破溃时很容易诱发糖尿病足;选择合适的鞋子,注意脚部的保暖,选用透气吸汗的纯羊毛和纯棉的袜子,尽量不要在室外赤脚行走;用温和的肥皂洗脚,水温不要超过35℃,脚浸泡在水中的时间不要超过5分钟,特别注意清洗脚趾间的皮肤,洗完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双足未破溃处,可均匀涂抹硅霜或润肤乳保持皮肤滋润;洗澡时以温水为宜,切忌温度过高;注意防止四肢受伤;修剪指甲时不应剪得太短以免破溃,出现破溃及时就医,不要自行处理;定期做足部检查。3、戒烟。4、不宜饮酒。5、中西药宜间隔30分钟以上服用。6、严格遵医嘱服药。外出时携带应急药物。7、如发现皮肤瘙痒、皮疹、喘憋、恶心、呕吐等过敏反应或不适,及时就医。8、术后护理:注意调节饮食、加强营养,进行高蛋白饮食。保持切口周围皮肤干燥、床单位清洁、干燥。要更换体位,预防压疮的发生。定期门诊换药治疗,切勿自己换药,预防感染。9、预防压疮和跌倒:卧床或者消瘦患者卧床时按时更换体位,家属协助患者更换体位时避免拖拉拽等动作,避免压疮。患者行走、如厕、沐浴、床椅转移、上下轮椅时注意安全,避免跌倒。10、心理护理: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避免情绪焦躁,可通过语音、行动等方式,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精神状态。家属应多陪伴患者,亲朋好友给予情感支持,病友间相互交流治疗体会,提高认知,增强治疗信心。三、康复
糖尿病运动:1(餐后1小时),3(运动30分钟),5(每周至少活动5次),7(每次运动中脉搏不超过170-年龄),9(运动要长久、要坚持)。糖尿病患者的运动应以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为主,每周至少3次,每次不低于20分钟的基础上,强调多样性及趣味性。例如:快步走、慢跑、广播体操、广场舞、游泳、骑自行车等。卧床患者可选择在床上能进行的活动,例如蹬自行车、甩腿、上肢运动、腿部按摩等。中国的糖尿病患者多为餐后血糖增高,所以,运动应在餐后1~3小时内为宜,运动中要注意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四、营养1、营养膳食,合理搭配。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蓄为益,五菜为充。糖尿病饮食治疗是所有2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是糖尿病自然病程中任何阶段预防和控制必不可少的措施。患者出院后也应每天在家定时、定量进餐,摄入规定量的主食、蛋白质类食物(瘦肉、蛋、奶制品、豆类制品等)、蔬菜、烹调油等,保证足够能量和各类营养素摄入,以促进创面愈合。切不可单纯为追求血糖值“正常”而盲目减少饮食量。如食欲低下、进食量较少,应在临床医师或营养医师指导下应用肠内营养制剂。2、 糖尿病足患者大多血糖控制不良,此时,不建议吃水果。如血糖确实控制良好,每日可食用100g含糖较低的水果,如柚子、木瓜、苹果、梨、桃、樱桃、葡萄、草莓、菠萝等,建议两餐之间食用。3、 严格控制精制糖的摄入,严禁食用白糖、糖果、巧克力等;根类蔬菜如:土豆、山药、芋头、藕,按照主食进食。4、贫血低蛋白患者多进食富含铁的食物:如牛肉、猪肉、羊肉、蛋类、动物肝脏、樱桃、木耳等。5、食欲不佳或消化功能不好的患者可进食清淡易消化的半流食:如鸡蛋羹、粥、软面条、菜沫、豆腐等。流食:米汤、乳类、豆浆、菜汁、果汁等。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应用肠内营养制剂。
脾经地机穴新功能:主治痛风、足跟痛、胰腺炎、糖尿病,长见识了
兰考秦兴中医院梁爱红医师
昨天下午48岁的董女士左足跟痛数月,走路就痛,当时手法按摩地机穴几分钟,其足跟痛立即消失;去年曾经遇到在本院治疗痛风的三十多岁的患者,倚杖而行,也是手法按摩地机穴,立即丟了拐杖;曾经看到按摩地机穴处结节对胰腺炎和糖尿病也有很好治疗作用,所以有必要介绍地机穴的新发现和新作用。
地机穴是脾经经络穴位,也是脾经郗(音xi)穴,位于小腿内侧阴陵泉下三寸位置;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后方有胫神经;前方有大隐静脉及膝最上动脉的分支,深层有胫后动、静脉。主治腹痛,腹胀,泄泻,小便不利和月经病,痛经,遗精等。
地机穴是脾经郗穴,郗(音xi)是孔隙义,是人体气血聚集的地方,人体有十六个郗穴;人体相应脏腑经络有问题都可以在相应的郗穴有压痛(病理反应点),所以郗穴在临床上有诊断和治疗作用!“急症寻郗穴”,郗穴对于临床急症有良好的急救效果和特殊主治作用。
同样地机穴作为脾经郗穴,有健脾利湿,调经止带功能。对于脾经脏腑经络病也可以在地机穴处找到压痛点(病理反应点),且有特效治疗作用,如消化系统、生殖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如糖尿病)等都有特效治疗作用。地机配血海可以调经,治疗宫血;地机配曲池可以引起胰岛素分泌亢进,治疗糖尿病;地机穴有压痛可以诊断胰腺炎、胃肠炎等。
作者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发现,痛风患者地机穴多敏感压痛,手法按摩地机穴可以迅速缓解痛风引起的下肢剧痛;足跟痛患者按摩地机穴后,足跟痛立即消失!糖尿病和胰腺疾病在地机穴都有敏感压痛和痛疼结节。对于这些慢性疾病可以把地机穴的结节揉散推开,可以大大提高临床疗效。
需要注意的是地机穴不是一个点,而是以地机穴为中心上下左右的部位,注意手下感觉到的结节和形变物,这都是脾经不通的表现。地机穴可灸可以针刺(直刺一到二寸,针感可扩散到小腿部),手法可以采取点、按、指推法都可以。
地机穴是脾经重要穴位,大家可以认真体会研究,对痛风,足跟痛,胰腺炎和糖尿病有相对特异性治疗作用,这是临床对于地机穴的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