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葡萄糖酸钙糖尿病(葡萄糖酸钙糖尿病人能打点滴吗)

重症医学 0
文章目录:

葡萄糖酸钙用「糖配」还是「盐配」?糖尿病患者能用吗?

葡萄糖酸钙注射液为钙补充剂,可增加毛细血管的致密度、降低其通透性,具有抗感染、消肿和缓解过敏的作用,临床广泛应用于过敏性皮肤病、低钙血症、镁中毒及氟中毒的解救,在心脏复苏时应用(如高钾血症或低钙血症,或钙通道阻滞引起的心功能异常的解救)。

葡萄糖酸钙在临床上常用的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而说明书推荐静脉注射,采用的溶媒为 10% 葡萄糖稀释后缓慢注射,针对糖尿病患者能否使用 0.9% 氯化钠注射液作溶媒,糖尿病患者能否使用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呢?接下来带着问题进行分析。

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溶媒如何选择?

根据说明书 [1]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20 版 [2] 示,静脉给药时推荐的用法为用 10% 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缓慢注射,每分钟不超过 5 mL。

《400 种中西药注射剂临床配伍应用检索表》[3] 提示,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和 0.9% 氯化钠注射液、5% 葡萄糖注射液和 10% 葡萄糖注射液均可配伍。

张文佳、孙德清等人 [4] 考察葡萄糖酸钙注射液与不同溶媒配伍 24 h 内的稳定性,将 10% 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分别均按体积比 10∶100、30∶100、50∶100 与 0.9% 氯化钠注射液、5% 葡萄糖注射液及 10% 葡萄糖注射液混合。结果发现:

与同一时间的空白对照组输液比较,3 组液体在 24 h 内均为无色、澄清溶液,无可见异物,且试验组输液与对照组输液的 pH 值无明显变化。

在配制后的 24 h 内,3 组输液中 ≥ 10 μm 及 ≥ 25 μm 的不溶性微粒数均符合 2020 版药典规定;小粒径(5~10 μm)不溶性微粒数量空白对照组输液无明显差异。

5-羟甲基糠醛检测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定量限;24 h 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试验的 RSD 均小于 2%;平均回收率为 105.23%(RSD=1.08%,n=9)。

3 组输液与对照组输液中 5-羟甲基糠醛的含量以及其紫外吸收图谱在 24 h 内均无明显变化;于 284 nm 波长处测定的吸光度符合 2020 版药典规定。

由此得出结论:葡萄糖酸钙注射液与 0.9% 氯化钠注射液、5% 葡萄糖注射液和 10% 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所得输液在 24 h 内稳定性良好,可根据临床需要配伍使用 [4]。

综上所述,10% 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可以使用 0.9% 氯化钠注射液、5% 葡萄糖注射液和 10% 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在急救用药时建议按照说明书用 10% 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给药,在非急救用药时可以选择 0.9% 氯化钠注射液、5% 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

葡萄糖酸钙注射液能否用于糖尿病患者?

市场上的 10% 葡萄糖酸钙注射液规格为 10 mL∶1 g,每 1 g 葡萄糖酸钙中含有 90 mg 钙,约 910 mg 的葡萄糖,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糖尿病患者中可以正常使用,且在葡萄糖酸钙注射液说明书中未提及糖尿病患者禁用或慎用,使用时常规监测血糖即可。

葡萄糖酸钙有哪些常见配伍禁忌?

葡萄糖酸钙注射液说明书的配伍禁忌中写道,禁止与氧化剂、枸橼酸盐、可溶性碳酸盐、磷酸盐及硫酸盐配伍,且目前文献报道葡萄糖酸钙与很多药物有配伍禁忌,部分配伍禁忌具体如下:

药品

配伍变化及原因

处理措施

注射用头孢曲松 [5]

头孢曲松钠为带负电荷的阴离子,钙为带正电荷的阳离子,两者极易形成不溶性沉淀物头孢曲松钙,钙剂与头孢曲松合用可导致致死性的不良结局。

尽量避免与钙剂合用,特别是新生儿。

多烯磷酯酰胆碱注射液 [6]

两种药液交替时,交替处出现乳白色。

两药不得配伍使用,续贯输注时应冲管,如出现乳白色浑浊应立即停止静脉注射。

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 [7]

葡萄糖酸钙中的钙离子因和葡萄糖酸以离子键结合而处于游离状态,而地塞米松磷酸钠的磷酸盐基团和地塞米松以共价键结合,钙离子和磷酸根结合可生成磷酸钙沉淀。

两药不得配伍使用,续贯输注时应冲管。

碳酸氢钠注射液 [8]

当两者接触时,发现输液器的茂菲氏滴管内立即呈现乳白色浑浊。

注射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9]

两者溶液混合,约 2 分钟后发现液体变成淡紫色、透明、无沉淀状态,静置后无改变。

注射用奥美拉唑 [9]

两者溶液混合立即出现白色混浊,静置 20 min 后液体的颜色逐渐由淡粉色变为深咖啡色,久置无变化。

注射用法莫替丁 [9]

两者溶液混合后立即出现白色乳状混浊物。

多种微量元素 II 针注射液 [9]

两者混合后立即呈油状混浊。

葡萄糖酸钙还有哪些用药误区?[10]

误区

可能产生的危害

处理措施

与洋地黄类联合使用

钙剂与洋地黄类药物有协同作用,严重可使心跳停搏,引起心律失常甚至死亡。

使用洋地黄类药物患者两周内尽量避免使用葡萄糖酸钙,必须应用钙剂时,一般不用静脉推注而采用滴注,且应进行心脏监护。

用于过敏性休克的抢救

心搏骤停患者应用钙剂治疗是无效的,补钙过多导致的高血钙可能对机体有害。

只有高血钾、 低血钙或钙通道阻滞剂中毒时,钙剂治疗才有效。

严重的过敏反应一经确诊,应该马上肌肉注射 0.1% 肾上腺素注射液。

首发:丁香园用药指南

糖尿病打葡萄糖酸钙险丧命?医生揭秘:这些用药误区你可能正在犯

“滴——滴——”凌晨2点,急诊室的监护仪突然发出刺耳的警报声。

“快!患者血钾6.8,心室颤动!”值班护士急促的喊声划破寂静。抢救床上躺着一位65岁的糖尿病患者王阿姨,她因严重过敏被家人送来,此刻却因用药不当命悬一线。

“立即停用葡萄糖酸钙!换生理盐水通路!”主治医生李主任果断下令。原来,护士误将葡萄糖酸钙加入含头孢曲松的输液通路,钙盐沉淀瞬间引发连锁反应……

一、生死一线间:葡萄糖酸钙用糖还是盐?

“很多同行至今还在犯这个错!”李主任事后痛心地说。他掏出手机,翻出抢救时拍的浑浊药液照片:“看这白色沉淀,就是葡萄糖酸钙和抗生素混合的结果。”

溶媒选择的生死门

• 急救时刻必须用糖配:说明书要求10%葡萄糖稀释,因其渗透压更接近血液,快速补钙不伤血管

• 日常输液可用盐水替代:特别是糖尿病患者,用100ml盐水稀释1g药液,仅增加0.9g盐,对血压影响微乎其微

• 致命细节:500ml大瓶盐水稀释会大幅降低钙浓度,影响疗效!必须按1g药液配50-100ml溶媒

二、糖尿病患者能吃“葡萄糖”酸钙?颠覆认知的真相

“我打死都不敢用啊!”王阿姨的女儿哭着说。原来母亲糖尿病20年,看到药名带“葡萄糖”就抗拒,延误治疗导致严重过敏。

医生解密三大误区

1. 名称陷阱:每支药液仅含0.9g葡萄糖,相当于1/3片降糖药就能抵消

2. 救命优先原则:严重低钙抽搐时,血糖波动风险远低于窒息死亡风险

3. 监测技巧:用药后2小时测指尖血糖,波动超3mmol/L要及时处理

三、这些药混用=玩命!8大配伍禁忌清单

李主任调出电子病历,指着屏幕上的红色警示框:“这些组合我们系统会自动拦截,但很多基层医院还在用!”

绝对不能同瓶/同管输注的药品

案例:某县医院将葡萄糖酸钙与法莫替丁混合,患者输液5分钟后全身出现大理石样花纹,经8小时抢救才脱险。

四、90%家属不知道的用药暗雷

“上周还有个更离谱的!”护士长插话:“家属把钙片碾碎混在粥里喂食,结果老人食道溃疡大出血……”

家庭用药四大致命操作

1. 盲目补钙:擅自将注射剂改为口服(腐蚀消化道黏膜)

2. 混用中药:与含鞣酸的草药同服生成结石

3. 错判体征:把低钙抽搐当成癫痫喂镇定剂

4. 储藏不当:药液结晶后温水化开继续用(成分变性)

急救锦囊:家中突发低钙抽搐,立即用筷子横垫牙关防咬舌,侧卧保持呼吸道通畅,切记不可强行灌药!

五、听诊器背后的用药智慧

“每个医嘱都是生命的方程式。”李主任指着墙上的人体代谢图解说:

• 时辰密码:下午4-6点补钙吸收率提升30%

• 血管保卫战:静脉推注必须>10分钟,过快会导致心脏骤停

• 营养博弈:长期补钙者要同步补镁,否则可能诱发心律失常

窗外晨光微熹,抢救成功的王阿姨已转入普通病房。李主任最后叮嘱:“用药无小事,多问一句、多查一次,可能就挽救一条生命。”

(注:本文病例经加工处理,旨在科普知识,实际医疗决策应基于专业医生的建议和患者的具体情况。)

糖尿病患者吃钙片补钙,结果会怎样?一个故事告诉你

家住北京通州的王姐,患有2型糖尿病10年,在医院测骨密度发现有轻度骨质疏松,医生建议可以吃点钙片。

王姐自行在药店买了某品牌钙片,吃了一个月后,出现血糖升高,波动变大,就医发现原来是因为她购买的钙片引起的。

案例分析

糖尿病患者防治骨质疏松,可适当服用含钙制剂。而王姐购买的钙片为葡萄糖酸钙,因葡萄糖酸钙制剂中所含的葡萄糖酸,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她的血糖浓度升高,造成血糖不稳定。

糖尿病患者适合选购哪种钙片?

1.葡萄糖酸钙 不推荐。因其含糖,可能引起血糖波动。

2.碳酸钙和氨基酸螯合钙 慎选。目前市售钙制剂除了葡萄糖酸钙,常见的还有碳酸钙和氨基酸螯合钙制剂。碳酸钙制剂的含钙量和钙吸收率都很高,但它需在胃酸PH值较低时才能溶解吸收,对胃酸分泌较少的糖尿病患者也并不适合。

氨基酸螯合钙虽吸收率最高,但钙含量却偏低,对胃的刺激也不小。

3.枸橼酸钙 推荐。其含钙量和钙吸收率都较高,而且不依赖胃酸吸收,对血糖无影响,适合糖尿病患者吃。

增加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还可以这样做

除了补充钙制剂,中老年糖友还应增加高钙食物的摄入,如鲜牛奶、豆制品。另外,糖尿病患者增加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还可以这样做。

1. 多晒太阳补维生素D 维生素D可调节血钙水平,促进钙离子吸收及骨骼生长。因此,糖尿病患者日常饮食应适当多食海鱼等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或者经常晒晒太阳。人的皮肤吸收阳光后会产生大量的维生素D,以利于钙吸收,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生。

2. 不酗酒不过量饮用咖啡 酗酒对骨组织有直接毒性作用,会造成骨的更新减慢和骨小梁体积减少,过量摄入咖啡因也会造成骨量减少,并增加与骨密度相关的骨折发生危险。

3. 坚持运动 运动不仅能降低血糖,还可以促进骨骼的生长,使骨皮质增厚,促进钙的保留和沉积,使骨密度增加,从而降低骨质疏松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