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护理查房ppt)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4岁女童突然确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妈妈当场崩溃,以为在“长身体”

说到糖尿病

很多人认为这是成年人的专属

事实上,在糖尿病的患病人群中

儿童也占有很大比例

近日,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

就抢救了一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儿

这是糖尿病最凶险的急性并发症

严重可致命

4岁女孩春节时每天饮料、甜食不断

突然无精打采,面色淡漠

露露(化名)是一个4岁多的小女孩

平时活泼好动,特别喜欢吃甜食

尤其在春节期间更是每天饮料、甜食不断

三餐的胃口也是好得很

但是,这几天妈妈却发现她无精打采

面色也显得淡漠起来

于是急忙抱着孩子来到余杭二院就诊

急诊儿科接诊医生程立医师

详细询问了情况

观察到露露呼吸特别深长

追问妈妈露露最近有没有多饮多尿情况

妈妈这才意识到露露近期

不但多饮多尿,还多食

并且已经持续大半个月了

但之前还以为是长身体的正常现象

便没多加留意

程医生马上给孩子测了血糖

结果竟然高达31.68mmol/L

(随机血糖正常值:3.9-11.1mmol/L)

远远超出儿童糖尿病诊断标准

进一步血气分析发现

露露不但患有儿童糖尿病

还合并有酮症酸中毒

这个消息,让妈妈万万没想到

医护人员立即为露露进行

扩容补液降糖等处理

并持续监测血糖及血酮变化

程立医生提醒:近年来,儿童糖尿病有逐年增高趋势,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儿童糖尿病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如果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将严重影响孩子们的健康与生命。

那么

什么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如何早期识别身体发出的信号?

家长朋友们又该如何来预防呢?

什么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最常见的严重急性并发症之一,是高血糖危象的一种,以高血糖、酮症、酸中毒为主要表现,是儿童糖尿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多发于1型糖尿病,也可见于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

如何早期识别“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起病较急,症状开始时比较明显,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消瘦)。可具体表现为:

1

突然出现饮水量、排尿次数增加。

2

5岁以后突然出现尿频表现,尤其是夜尿频繁。

3

短时间内体重明显下降。

此外,如孩子出现呕吐、腹痛、极度虚弱、乏力、肌肉酸痛、呼吸深大、食欲减退等,且“三多一少”的症状明显加重,可能正在提示孩子已经出现了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酮症酸中毒),应引起重视,及时就医。

如何预防“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01

感染要预防

感染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重要诱因,因此家长在生活中要注意孩子的饮食,防止受凉感冒。一旦患病(如发烧、腹泻等)要积极治疗,同时密切监测血糖及尿酮体指数,遵医嘱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2

用药遵医嘱

对于已经确诊糖尿病的孩子,要积极控制血糖,若需调整或暂停用药,也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切勿迷信民间“降糖配方”。

03

合理饮食,生活规律

遵循低糖、高纤维、适量蛋白质的原则,少吃糖果、饮料、油炸食品等高糖高脂食物。引导孩子平时要做到起居有常、按时睡觉,杜绝熬夜等不良习惯。

04

适当运动,及时补水

每天要有适当的运动,像散步、跑步、跳绳等,不可久坐不动。活动时更容易出汗并导致脱水,从而引发酮症酸中毒,因此应及时补水。

05

早期识别,及时就医

很多糖尿病酮症的患者在早期表现为乏力、纳差、呕吐等情况,这就需要家长掌握糖尿病的基础知识,注意血糖、尿糖、尿酮的监测,了解尿量、体重的变化。一旦怀疑发生酮症,应及时就医。

杭州日报 综合天天看余杭、余杭区二院

来源: 厦门日报

4岁女童突然确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妈妈当场崩溃,以为在“长身体”

来源:厦门日报

说到糖尿病

很多人认为这是成年人的专属

事实上,在糖尿病的患病人群中

儿童也占有很大比例

近日,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

就抢救了一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儿

这是糖尿病最凶险的急性并发症

严重可致命

4岁女孩春节时每天饮料、甜食不断

突然无精打采,面色淡漠

露露(化名)是一个4岁多的小女孩

平时活泼好动,特别喜欢吃甜食

尤其在春节期间更是每天饮料、甜食不断

三餐的胃口也是好得很

但是,这几天妈妈却发现她无精打采

面色也显得淡漠起来

于是急忙抱着孩子来到余杭二院就诊

急诊儿科接诊医生程立医师

详细询问了情况

观察到露露呼吸特别深长

追问妈妈露露最近有没有多饮多尿情况

妈妈这才意识到露露近期

不但多饮多尿,还多食

并且已经持续大半个月了

但之前还以为是长身体的正常现象

便没多加留意

程医生马上给孩子测了血糖

结果竟然高达31.68mmol/L

(随机血糖正常值:3.9-11.1mmol/L)

远远超出儿童糖尿病诊断标准

进一步血气分析发现

露露不但患有儿童糖尿病

还合并有酮症酸中毒

这个消息,让妈妈万万没想到

医护人员立即为露露进行

扩容补液降糖等处理

并持续监测血糖及血酮变化

程立医生提醒:近年来,儿童糖尿病有逐年增高趋势,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儿童糖尿病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如果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将严重影响孩子们的健康与生命。

那么

什么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如何早期识别身体发出的信号?

家长朋友们又该如何来预防呢?

什么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最常见的严重急性并发症之一,是高血糖危象的一种,以高血糖、酮症、酸中毒为主要表现,是儿童糖尿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多发于1型糖尿病,也可见于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

如何早期识别“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起病较急,症状开始时比较明显,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消瘦)。可具体表现为:

1

突然出现饮水量、排尿次数增加。

2

5岁以后突然出现尿频表现,尤其是夜尿频繁。

3

短时间内体重明显下降。

此外,如孩子出现呕吐、腹痛、极度虚弱、乏力、肌肉酸痛、呼吸深大、食欲减退等,且“三多一少”的症状明显加重,可能正在提示孩子已经出现了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酮症酸中毒),应引起重视,及时就医。

如何预防“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01

感染要预防

感染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重要诱因,因此家长在生活中要注意孩子的饮食,防止受凉感冒。一旦患病(如发烧、腹泻等)要积极治疗,同时密切监测血糖及尿酮体指数,遵医嘱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2

用药遵医嘱

对于已经确诊糖尿病的孩子,要积极控制血糖,若需调整或暂停用药,也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切勿迷信民间“降糖配方”。

03

合理饮食,生活规律

遵循低糖、高纤维、适量蛋白质的原则,少吃糖果、饮料、油炸食品等高糖高脂食物。引导孩子平时要做到起居有常、按时睡觉,杜绝熬夜等不良习惯。

04

适当运动,及时补水

每天要有适当的运动,像散步、跑步、跳绳等,不可久坐不动。活动时更容易出汗并导致脱水,从而引发酮症酸中毒,因此应及时补水。

05

早期识别,及时就医

很多糖尿病酮症的患者在早期表现为乏力、纳差、呕吐等情况,这就需要家长掌握糖尿病的基础知识,注意血糖、尿糖、尿酮的监测,了解尿量、体重的变化。一旦怀疑发生酮症,应及时就医。

来源:杭州日报 综合天天看余杭、余杭区二院

4岁女童高糖饮食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孩子多饮多尿要警惕

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糖尿病属于“老年病”。然而,这两天,浙江一家医院接诊的一位糖尿病患者,却是个只有4岁的孩子,而且还出现了糖尿病并发症。到底是怎么回事?一起来看看医生的诊断。

女童高糖饮食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浙江杭州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最近接诊了一位年仅4岁的小女孩,就诊时小患者无精打采,面色淡漠。家长表示,孩子平时不仅活泼好动,而且特别喜欢吃甜食,胃口也很好。

杭州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 傅克勇:她家属告诉我们她最近一个月来就是多饮、多尿,我们怀疑有糖尿病可能。当时测的血糖是31.68mmol/L(毫摩尔每升),正常的随机血糖不能超过11.1mmol/L(毫摩尔每升)。

医生通过进一步检查后发现,这名儿童不仅患有糖尿病,而且还合并有酮症酸中毒。经过初步对症处理后,患儿随即被转诊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进行救治。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 郝晓强:我们及时给予了她扩容,还有液体的补充。把胰岛素用上之后,这个小朋友整体的症状就得到了快速缓解。

医生告诉记者,患儿父母之前并未察觉孩子患有糖尿病,直到近期突然饮食饮水增多,尿量增多,特别是吃了大量甜品、奶茶等高糖食物后,症状明显加重。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 郝晓强:2到3年前,她可能已经有隐匿的糖尿病产生。患者属于糖尿病的前期,她的胰岛功能还没有完全丧失,或者说没有达到临界值。她还能够勉强地控制血糖,但是当她有这种一次性的感染打击,或者是一次性的高能量食品摄入、高糖食物摄入,她的胰岛素已经不足以代偿。酮症酸中毒时,小朋友就会有这种深大的呼吸、乏力、没力气、精神差等等一些症状,严重的甚至会产生昏迷。这个时候就是比较严重的酮症酸中毒了,往往会危及生命。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怎么形成的?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如果处理不及时,严重时可能导致死亡。那么,什么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它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内分泌科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王琛:我们一般叫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因为大多数发生于糖尿病患者。酸中毒。酮体是脂肪分解产生的,但是正常人身体里有胰岛素发挥降糖作用,这样直接应用葡萄糖作为能源。当胰岛素绝对不足的时候,身体需要调动脂肪来作为供能,这样的话脂肪分解产生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这些物质称为酮体,酮体是个酸性物质,但是积累过多之后,身体的酸碱平衡变成酸性,这个时候就叫酮症酸中毒。

也就是说,胰岛功能正常的健康人群来说,偶尔的高糖饮食不会直接导致糖尿病,乃至酮症酸中毒,但对于糖尿病患者,奶茶、蛋糕等高糖饮食会成为致病的诱因。由于胰岛素严重缺乏,导致体内葡萄糖无法有效利用,身体不得不分解脂肪供能,而脂肪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酮体,当酮体积聚过多,便会引发酸中毒。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内分泌科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王琛: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出现的时候,大多数糖尿病病人的症状会加重,病人会多尿,多尿之后会觉得口渴会,多饮,如果酮症酸中毒进一步加重,会影响病人的神智,最常见的感觉就是疲乏无力,不爱说话,再严重一些,比如说有些人嘴里会有烂苹果的味儿,是丙酮的味儿。有一些人因为酸性物质堆积,会出现一些胃肠道症状,包括肚子疼、恶心、吐,心血管系统、脑神经系统都会受到影响,最严重的后果就是致死。

医生表示,儿童Ⅰ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主要和遗传因素、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反应等相关,起病往往比较急,临床中常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超半数患儿合并酮症酸中毒。目前,儿童Ⅰ型糖尿病还没有办法根治,但可以通过自身抗体检测等方式提早筛查提前干预,可以延缓糖尿病的发生。

合理饮食 密切关注儿童糖尿病发生发展

近年来,我国儿童糖尿病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家长们该如何预防?有哪些信号需要家长警惕呢?

医生建议,即便是健康的儿童,也不应过多摄入高糖食物,长期大量摄入高糖食物,会导致患儿肥胖,胰岛素抵抗,甚至血糖代谢异常。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内分泌科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王琛: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来说,一天的添加糖建议不超过50克,最好少于25克,但常常一杯奶茶里就加了超过25克的糖。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院长 主任医师 傅君芬:我们一天吃三顿饭,胰腺工作三次,分泌三次胰岛素。如果一天吃六顿,那胰腺就得工作六次。如果总是让胰腺这么累,而且吃的还都是高糖、大量的食物,长此以往对胰岛的负担肯定加重。两三年后,胰腺就会累垮,甚至彻底罢工。这时候,可能就会患上另一种Ⅱ型糖尿病。

医生提示,目前,糖尿病的主要治疗方法还是以饮食治疗、运动疗法、药物治疗和糖尿病的自我监测为主。糖尿病高发家庭的儿童需要提高警惕,要密切关注身体发出的信号,如果出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院长 主任医师 傅君芬:糖尿病主要表现的是多尿,动不动就口渴,生长有点迟滞等等。这些肯定都是一种疾病状态,可能需要到内分泌科去看看。

(总台央视记者 张芸 信任 沈思维)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