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糖尿病要去医院么(妊娠糖尿病去复查还要重新喝糖水吗)
协和医生说 | 妊娠期糖尿病的准妈妈,如何平稳度过孕晚期
随着我国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妊娠期糖尿病的人数也明显增多。准妈妈如果被确诊为糖尿病患者,焦虑、担忧随之而来。2024年11月14日是第18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糖尿病与幸福感”。别慌,今天,北京协和医院医护人员就来跟您聊一聊,妊娠期糖尿病的准妈妈,孕晚期该如何度过?
1.什么是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首次发生或发现的糖尿病,包含部分妊娠前已患有糖尿病但孕期首次被诊断的患者。
2.如何诊断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在妊娠24~28周进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符合以下1项及以上标准即可诊断:
①空腹血糖5.1~6.9mmol/L;
②口服葡萄糖后1小时血糖≥10.0mmol/L;
③口服葡萄糖后2小时血糖8.5~11.0mmol/L。
3.哪些孕妇是高危人群?糖尿病家族史、巨大儿分娩史、BMI>28、年龄>35岁、不良孕产史、多囊卵巢综合都是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因素。
4.妊娠期糖尿病的不良影响?妊娠期糖尿病会增加孕妇及宝宝并发症的风险,包括孕妇子痫前期、高血压、终身糖尿病;宝宝早产、肩难产、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先天畸形等。
5.如何进行生活方式干预?饮食方面:主食每日定量4~6两,类似每餐一个拳头的大小。粗细搭配,以全谷类玉米、大麦、燕麦、黑米、高粱等代替精白米、精白面。
餐餐进食蔬菜,每日总量在500克左右,约为两手并一起,一捧的量。
鱼禽瘦肉类,每餐进食一个巴掌大小的量,每天一袋奶、一个鸡蛋满足蛋白质摄入的需要。
避免进食鸡皮、肥肉、动物内脏、浓肉汤等高脂肪的食物。限制火腿、烟熏、烘烤、腌制等加工肉类。
水果放在两餐之间食用,食量为一个拳头大小。对于升糖指数偏高(GI≥55)的水果,要少量或不吃。
坚果当作零食,适量食用。清淡饮食,少油少盐,建议每天油量不超过30克,即一个拇指尖的大小;盐不超过6克,同时要注意限制酱油、鸡精、味精、酱菜等含盐量较高的调味品的摄入。
烹调方法以蒸、拌为主,煎炸会导致摄入脂肪增多,升高血糖。土豆、山药、藕、芋头等根茎植物,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不应当作一般蔬菜随意进食。推荐饮用白开水,不建议饮用浓茶和咖啡。
运动管理: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瑜伽等,达到浑身发热、微微出汗的运动量为好。餐后先休息半小时到一小时再运动,每天30分钟左右,循序渐进。
血糖监测:以微量血糖仪进行血糖自我监测,达到空腹、餐前或睡前3.3~5.3mmol/L,餐后1小时<7.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6.7mmol/L。
文字/国疗综合二病房 任庆宇 刘丹
审核/临床营养科 陈伟
妊娠期糖尿病妈妈,你们关心的这8个问题有答案了!
北京妇产医院
01
妊娠期糖尿病必须剖宫产吗?
妊娠期糖尿病不是剖宫产指征,是否需要剖宫产决定于是否存在其他剖宫产指征。
如果血糖控制不好,胎儿特别大,需要剖宫产手术的可能就比较大。
02
妊娠期糖尿病需要提前住院吗?
如果孕期血糖控制较好,不需要使用胰岛素,通常孕40周住院。
需要使用胰岛素或者孕前即存在糖尿病的孕妈妈,通常孕39周住院。
对于血糖控制不好,或者未行监测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妈妈,出于对孕妈妈自己和肚子中宝宝的安全考虑,建议在孕39周前入院。
分娩时的血糖稳定对于孕妈妈和宝宝都很重要。医生最害怕的就是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在分娩的时候血糖快速升高、酮症酸中毒,这样大人小孩都可能会有危险。
03
妊娠期糖尿病,只要生完就会好吗?
妊娠期糖尿病病人在分娩后2个月血糖可能恢复正常。但妊娠期糖尿病病人中一半以上将在未来10-20年最终成为II型糖尿病病人,应注意产后生活方式的管理与监测。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其孩子远期有发生肥胖与糖尿病等问题的可能,应给予关注。
04
为什么我这么瘦
还会得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跟很多因素有关,肥胖只是其中之一,体型偏瘦者也同样有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可能。
05
为什么要在孕24-28周
筛查妊娠期糖尿病?
在孕期,糖代谢在不同孕周呈现不同特点。
孕早期糖代谢与非孕期相似,随着孕周的增加,血浆葡萄糖水平逐渐降低;到妊娠中晚期,孕妇体内拮抗胰岛素样物质增加,比如胎盘生乳素,雌激素,孕酮,皮质醇等,使孕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随孕周增加而下降,为维持正常糖代谢水平,胰岛素需求量必须相应增加。
在孕 24-28 周期间,母体内分泌代谢功能发生变化,外周组织抗胰岛素作用增强,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需要更多的胰岛素才能维持正常的糖代谢,如果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在此时段最有可能发生糖代谢异常。且有研究显示,此时段血糖是胎儿体重的最佳预测指标。因此 24-28 周是筛查妊娠期糖尿病的最佳时机。
06
日常如何监测血糖?
妊娠期间,建议妊娠期糖尿病的准妈妈进行自我血糖监测。
需要自备一个微量血糖仪,在家里监测血糖水平,并且做好记录,这样可以更好地反映您平时的血糖状态,为医生提供重要的资料,有利于医生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
通常建议五次血糖监测,也称为“小轮廓”,包括早上空腹,三餐后2小时(从第一口吃饭时间算),晚上睡前(通常选择22:00)。
如果血糖稳定,生活方式无改变,每周选择1~2天进行小轮廓监测即可。
07
妊娠期糖尿病该如何调节情绪?
孕妈妈在孕期可以通过以下办法来调节情绪:
(1)自我调节。告诫自己不要太常生气,因为宝宝正在看着妈妈呢!
(2)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当烦躁心情不好时,可以通过写日记、听音乐、跟亲人朋友述说等方式来释放情绪。同时,妈妈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文化娱乐活动,多看一些能放松身心的东西。
(3)需要适当运动。只要没有孕期运动禁忌症,每天至少要运动半小时,可以游泳,骑固定自行车,快走等。即使其他运动都不采取,也至少要抽半小时散散步。
(4)打扮自己。换一个发型,买一件新衣服,整理整理房间,都可以让心情好转起来。
(5)不要过多纠结于为什么会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问题,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已经发生了做好后面的监测和管理,调整生活方式,尽可能保障自己和胎宝宝的安全。
08
糖妈妈坐月子期间应该注意什么?
妊娠期糖尿病妈妈产后坐月子的注意要点:
① 产后勿忘复查血糖;
② 提倡母乳喂养;
③ 产后进补不要太猛;
④ 摒弃传统坐月子的陋习;
⑤ 应保证食物的多样性,充足但不应过量;
⑥ 不仅要关心宝宝的健康成长,更要关注自己未来的健康。
有些“糖妈妈”认为生完宝宝血糖就恢复正常了,然而并非如此!
大约1/3的“糖妈妈”在产后近期血糖就已经出现了异常,所以为了早期发现血糖的问题,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对延后甚至是逆转2型糖尿病的发生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在产后6~12周“糖妈妈”们需要再次来医院进行糖耐量测试,也就是和怀孕24~28周的时候喝75g糖检查一样, 并建议同时检测血脂和胰岛素。
·如果糖耐量结果正常,可每3年进行1次血糖复查;
·若糖耐量受损或糖尿病,则需要到内分泌科接受进一步监测及治疗。
非孕期血糖异常的分类及诊断标准(2014年ADA标准)
得了妊娠期糖尿病,也可以安全顺产
连日来,怀孕28周的小刘忧心忡忡,因为她近期查出空腹血糖比正常值偏高0.5至1个百分点,且胎儿比母体孕周偏大2周。经医生诊断,小刘患上了妊娠期糖尿病,且面临巨大儿风险。小刘一心想顺产,但胎儿偏大让她陷入了苦恼之中。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能否顺产?这部分人群应该如何调理自己的身体?6月中旬,山东省妇幼保健院内分泌与代谢病科、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高辽梅接受本报记者采访。在她看来,只要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监测好血糖,必要时进行胰岛素干预,即便得了妊娠期糖尿病,也可以安全顺产。
山东省妇幼保健院内分泌与代谢病科、临床营养科副主任高辽梅(左)正在问诊。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在妊娠期首次发现或发生的糖尿病,简称GDM,我国GDM发病率为2.0%~17.5%,部分地区高达21.8%。妊娠期胎盘分泌的HPL、雌激素、孕激素等激素具有拮抗胰岛素作用,使孕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随孕周降低。为了维持糖代谢正常水平,母体对胰岛素的需要量较非孕时增加近1倍,而胰岛素分泌量不能相应增加,导致胰岛素分泌量出现绝对和相对不足,使既往无糖尿病的孕妇发生GDM。值得注意的是,随妊娠进展,抗胰岛素物质增多,所需的胰岛素量随之增加,至孕32~33周时达到高峰,部分孕妇孕晚期胰岛素用量减少。
高辽梅坦言,妊娠期糖尿病有很多并发症,最常见的就是巨大儿,很显然,这种宝宝不好生,顺产几率小,剖宫产几率明显增加。
“妊娠期糖尿病虽然是疾病,但它不是顺产的禁忌症。也就是说,妊娠期糖尿病是完全可以顺产的,前提是通过一定措施把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针对孕妇小刘的担忧,高辽梅解释说,孕妇血糖控制最佳区间为:空腹控制在3.3-5.3;餐后一小时要低于7.8;餐后两小时控制在4.4-6.7。
那GDM患者如何调理身体才能实现顺产呢?高辽梅介绍,重点是控好血糖,定期做产检,定期跟产科医生沟通孩子大小的问题,把血糖管理好。妊娠期糖尿病,一般通过饮食、运动,80%以上的患者都能管理好自己的血糖。当然,也有一部分人群需要胰岛素干预。这部分人群,生完宝宝之后,其血糖多数能够自然恢复,恢复到孕前的正常状态,血糖也就正常了。
妊娠期糖尿病人群的饮食,一定要经过专业的营养师或内分泌科大夫指导,有科学饮食方案,不是简单的一句“少吃主食”。他们会根据孕妇孕周的情况、体重增长情况,出一个每日热卡推荐量。一天能吃多少热量,怎么分配,碳水吃多少,蛋白吃多少等,然后进行一个饮食结构的搭配。值得注意的是,孕期肯定要做到控糖与营养兼顾,不能为了控糖,结果营养供不上,也就是说,要“科学控糖”。
“碳水一定要吃够,但不能吃多,建议少量多餐,减少一次性糖负荷。定好总热量,注意餐次分配,少量多餐,选择低GI的碳水食物,比如杂粮,杂豆,糙米饭,燕麦等。这样一来,升血糖会很慢,更有利于血糖的管控。”高辽梅说。
此外,GDM患者还要注意饮食上的干湿分离,所谓“干湿分离”,就是先喝汤,再吃蔬菜、蛋白质,最后吃主食,这样升血糖会比较慢。同时做好血糖监测,定期内分泌门诊复诊,及时向内分泌大夫、营养师反馈血糖情况、饮食情况、孕期体重增长情况。
“如果血糖控不好,流产、早产、死胎的风险都有。尤其孕晚期,36周以后血糖仍旧不达标,有胎死宫内的风险。同时宫内的异常环境会影响胎儿远期的代谢健康。"高辽梅坦言道。
妊娠期糖尿病很常见,差不多五个人里面就会有一个,也不是一个复杂的疾病。只是,它需要细心去关注,关注每一顿饭,每一天的运动。血糖受很多因素影响,最强的影响因子是饮食。其次,运动、睡眠、心情都会影响血糖。这意味着,过度焦虑的话,血糖会更难控制。高辽梅建议,GDM患者可以适度地跟对自身血糖管理较好的“糖妈妈”交流,正确认识这个疾病。如果血糖管理好了,那“糖妈妈”跟正常孕妇没啥区别。
同样是怀孕,为何有的人血糖高,有的人却不高呢?高辽梅说,这是因为有些人存在一些引起血糖异常的高危因素,比如有糖尿病家族史、怀孕之前就胖、饮食喜甜或主食多、运动少或久坐生活不规律、孕期体重增长不合理等。这些都是导致妊娠期高血糖的高危因素。对于这部分人群,生完孩子后血糖一般会恢复正常,建议产后42天,最晚三个月内到医院复查。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将来得2型糖尿病的可能性是很大的,是非妊娠期糖尿病人群的6-7倍。所以说,这部分人如果不解除高危因素的话,有很大的几率转成2型糖尿病。一旦得了糖尿病,需要长期治疗。”高辽梅说。
因此,她建议,生完宝宝之后,虽然不需要长期监测血糖了,也不需要严格控制饮食了,但一定要把自身非遗传的高危因素改善一下,比如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运动习惯、管理好自己的体重等。
【专家名片】
高辽梅:山东省妇幼保健院内分泌科、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内分泌与代谢病学专业,从事内分泌与代谢病工作10年余,擅长全生命周期营养管理,以及糖尿病、甲状腺疾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疾病的诊治。发表SCI论著2篇。
社会兼职:
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学分会青年委员
山东省营养学会理事
山东省医学会临床营养学分会委员
山东省医学会地方病学分会委员
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协会营养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山东省妇幼保健协会围产营养与代谢分会常务委员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刘真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