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型糖尿病舌头麻(二型糖尿病舌头发麻无味觉)
2型糖尿病,口干舌燥,是胃火太旺,气阴不足了
在一场公益的义诊活动中,我认识了一位让人记忆深刻的王先生。他在6年前被查出患有2型糖尿病,几年来一直得靠药物和胰岛素来维持血糖,但血糖水平总是不稳定。
最近半年,他的血糖波动特别大,很难控制,空腹血糖一直在12左右浮动。
王先生还受到了一系列不适症状的困扰,比如严重的口干舌燥,频繁跑厕所,手脚麻痛,全身无力,睡眠不好,大便干燥。
经过详细的诊断,我发现他的舌头红,舌苔薄白,口水少,脉搏细而弦。根据这些症状,我推断王先生是因为胃火过旺,导致气阴不足,而手脚麻木则是血液循环不顺畅引起的。
针对王先生的状况,我决定采取补气和滋润津液、养阴柔筋的治疗策略。
于是,我给他开了一个方子:柴胡、芍药、枳实、半夏、大黄、黄芩、地龙、黄连、水蛭、赤芍。
半个月后,王先生告诉我他的口干舌燥有所缓解,手脚麻木的感觉也减少了。又继续治疗了一个月,他的大部分症状都消失了,空腹血糖也降至5.5。
虽然血糖已经降下来了,但还不是立刻停止治疗的时候。我建议王先生继续用药,以巩固疗效。在这段时间,他的血糖一直很稳定。我告诉他,现在可以停用中药了,但是要注意饮食和运动的调整。
只要他能将空腹血糖稳定控制在6.0以下,就有可能逐步减少药物,甚至最终停止用药。
四个月后,王先生非常配合,血糖控制得很好。现在,他已经可以开始减少药物剂量,并逐步停止使用胰岛素,有望最终完全停药。
2型糖尿病并不是无法克服的,只要找到正确的治疗方法,积极合作治疗,就有希望摆脱长期用药的问题。让我们一起加油,为了健康而努力!
糖尿病患者如何通过舌象,判断有无并发症出现?
糖尿病患者通过舌象来判断有无并发症的出现,虽不是现代医学的直接诊断标准,但结合中医的观察经验,也可以作为一种辅助判断的依据。
以下是通过舌象判断糖尿病并发症的一些方法:
一、舌底络脉观察:将舌头翘起,舌尖抵上腭,可以看到舌底左右各有一条络脉。通过观察这两条络脉的状态,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糖尿病并发症:
1. 舌下络脉充盈或轻度迂曲,色泽发紫:这可能表明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阻塞,即“络滞”,可能与糖尿病的微血管病变相关。
2. 舌下络脉充盈加重,迂曲较重,色泽紫暗:当这种情况出现时,可能意味着糖尿病的血管病变已经比较严重,即“络瘀”。此时,患者应高度警惕,及时检查是否存在眼部、肾脏等部位的并发症。
3. 舌下络脉呈串珠样的小黑瘀斑,密布于舌底,颜色暗黑:这种情况可能表示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阻塞,即“络闭”。这通常是糖尿病并发症严重的表现,患者应立即就医。
二、舌苔和舌体的观察:除了舌底络脉,舌苔和舌体的变化也可以提供一些线索:
1. 舌苔厚腻、发黄:这可能是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的表现,长期的高血糖状态可能引发口腔内的炎症反应,导致舌苔颜色改变。持续的高血糖状态还可能增加各种并发症的风险。
2. 舌体胖大: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可能导致脂肪分解供能,使得脂肪堆积在身体各处,包括舌头,导致舌体胖大。这可能与代谢综合征、高血压等糖尿病并发症相关。
三、其他舌象变化:
1. 舌头麻木、疼痛:这可能与糖尿病的神经病变有关。当糖尿病患者的神经受损时,可能会出现舌头麻木、疼痛等症状。
2. 味觉减退、口干口渴:这可能是糖尿病引起的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到味觉神经和唾液腺所致。这也可能是糖尿病并发症的表现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舌象变化只是糖尿病并发症的初步判断依据,并不能作为最终的诊断结果。如果出现这些舌象变化,糖尿病患者应及时就医,结合现代医学检查进行确诊和治疗。同时,糖尿病患者还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控制好血糖水平,以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我是中医博士王树鹏,大家有糖尿病等疾病的相关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给我。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麻木疼痛,真的只会越来越重吗?有办法吗?
很多糖尿病人一旦发现有周围神经病变,就会十分担忧,因为随着病情的发展,周围神经病变会带来诸多不适,如手脚麻木、疼痛、感觉异常等。不少患者尝试了很多方法,可病情依旧反复,身体状态每况愈下,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但别担心,糖尿病人应对周围神经病变并非毫无办法,我们不妨换个思路来看待这个问题。
中医认为,“气不至则麻”、“血不荣则木”,糖尿病人由于长期患病,体内气血逐渐亏虚。随着时间推移和年龄增长,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气血亏虚状况愈发严重,久虚则瘀,导致经络阻滞。所以,糖尿病人一旦发现周围神经病变,一定要重视通经活络。下面,我结合一位患者的经历,分享一下中医的用药思路。
这位患者,55 岁,患糖尿病七八年了。长期以来,他总觉得手脚麻木,偶尔还会有刺痛感,一开始没当回事,后来症状越来越严重,才开始担心。检查后确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患者就诊时,面色无华,舌体胖大、有瘀斑,舌苔白腻,脉沉涩。辨证为气血不足、经络阻滞。针对他的治疗,我采用了通经活络汤。方子里用了黄芪、党参补气,当归、川芎养血活血,以改善气血不足的状况。再加上桂枝、桑枝温通经络,缓解手脚麻木和刺痛感。然后加入木瓜、伸筋草舒筋活络。最后加入地龙、桃仁活血化瘀。
整个治疗过程,以补气养血为本,通经活络为标。通过补充气血,使经脉得到滋养,恢复其正常的功能。同时,利用温通、舒筋、化瘀等方法,打通经络的阻滞,消除瘀血,从而缓解手脚麻木、疼痛等症状。
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手脚麻木和刺痛感逐渐减轻,身体状态也有所好转。目前,患者定期复查,病情一直比较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