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猫肾衰竭糖尿病(猫肾衰竭治愈率)

戒猫组长 0
文章目录:

猫厌食和嗜睡可能是猫胰腺炎在作怪!我们该如何预防?快get这5招

动物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什么呢

相信有人会说这题不难

是的是肝脏

那么第二大消化腺呢?

有些人可能就回答不上来了

答案是我们今天要讲的胰腺

以往的文章我们详述过有关猫肝脏的一些疾病

像是不吃饭导致的脂肪肝、令人头疼的慢性肝炎等

因为许多人对造成猫胰腺不适的胰腺炎知之甚少

今天我们就来好好了解下猫胰腺炎以及相关的内容吧~


猫咪胰腺炎作为胰腺较为常见的病之一,是绝大多数铲屎官都不曾好好了解过的顽疾,如果不提前了解,及早预防,或者及时发现及时治疗,结果会比较糟糕。

胰腺炎是什么样的一种猫病?可能症状有哪些?成因是什么?如何预防呢?这些都是我们作为铲屎官应当做好功课的。

那么在了解胰腺炎之前,我们先好好熟悉一下胰腺这个器官。

一、猫胰腺是个什么样的器官?

猫咪胰腺长在胃的后端,与肝、胆以及小肠长在十分靠近的位置,呈现分叶状的结构,是猫体内第二大的消化腺。

这个胰腺可有大作 用,是猫咪机体器官里的“多面体”,因为它的两个组织:

1.腺泡细胞——外分泌腺,分泌胰蛋白酶来消化食物

2.胰岛——内分泌腺,分泌胰岛素以消化、代谢葡萄糖

这两大组织对猫咪的消化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使胰腺能够在内外分泌功能上集大成,分泌胰蛋白酶、胰岛素、碳酸铵盐等等物质,调控猫咪机体的消化以及新陈代谢过程。

那么胰腺与周边组织是如何对猫咪的消化起作用的呢?

原来,与人类有所不同,猫咪的胰腺管和胆管并不是分开的,而是共用的,由肝脏产生胆汁之后被输送到胆囊,随后胆囊通过胰腺管将胆汁送至小肠处,来达到消化食物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胰腺组织有90%都在消化道进行外分泌,分泌消化酶等物质,促进食物营养素、维生素和矿物质吸收;

而只有10%左右的胰腺组织具内分泌功能,胰岛细胞组成胰岛,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激素,直接进入血液对葡萄糖进行消化和促进代谢。

到这里我们已经大概知晓,胰腺作为一个集内外分泌功能为一体的器官,是猫咪多么重要的机体组成。

如果一切运作正常,那么胰腺与周边组织都会相安无事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但假使胰腺中的消化酶被异常激活,就会发生炎症。

二、猫胰腺炎是怎么回事?

我们说,胰腺分泌的主要消化酶胰蛋白酶、脂肪酶等,在正常情况下都是以一种非活性的,即酶原的形式存在的。

什么时候才能被激活呢?

只有经由胰腺管释放,直至十二指肠时,才会被依次激活,好发挥它们各有的作用。

然而要是这个消化酶被提早激活,就会造成腺体以及周边组织的自我分解消化。

因为这个消化酶本身就是有个消化的作用,被过早激活了的话,没有食物可以消化,只能自我消化了啊!

也就是说,通常消化酶只有达到小肠的时候才会被激活,当消化酶在某些原因的驱使下过早激活,胰腺难免会乱了套。

在那种情况下,引起的是胰腺自身消化及周围组织的损伤,造成了胰腺组织的炎症——胰腺炎!

这种损伤或炎症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以及临床表现,根据病理组织学差异,可以分成两种:

1.急性胰腺炎,胰腺组织自身的分解消化、发炎水肿、出血乃至坏死,但损伤是可治愈的。

2.慢性胰腺炎,胰腺组织的炎症在长期反复发作下,造成了胰腺的萎缩,损伤比较难痊愈。

这两类胰腺炎的预诊断可能天差地别,但不论是哪种类型,都是胰腺的紊乱,可对胰腺造成伤痕,影响到胰腺的正常工作。

当猫胰腺发炎了时,猫不会出现尤其显著的症状,出现的都是一些消化系统症状,以及全身性的反应,比较难察觉以及分辨。

猫身上出现的可视症状很难让人辨识出疾病的种类,有可能被误判为胃肠炎。

即便这样,多数病例却都显示出了两种现象:厌食和嗜睡。

假使猫咪突然变得特别嗜睡且不吃饭,一定要赶紧带猫上医院看看。(三天不吃饭的猫咪有肝脏脂肪沉积的危险,可引发脂肪肝!以往的相关文章可戳:猫咪不吃饭容易患上脂肪肝?| 猫脂肪肝的原因与预防)

除了嗜睡和厌食,胰腺炎还可能出现系列或部分的——

腹痛、腹泻、呕吐、脱水、腹部肿块、腹膜溢液、呼吸困难、体重下降、体温异常(升高或降低)、可视黏膜黄染(俗称黄疸)的临床表现。

此外,胰腺炎造成的伤痕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胰岛素的生成,可能造成猫糖尿病、胰腺外分泌不足、急性肾衰、腹膜炎等等的并发症。

知道胰腺炎的形成过程和症状尚且不够,还需清楚此病的成因,对胰腺炎的预防和治疗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三、什么因素导致猫胰腺炎?

胰腺炎的成因是很难搞得清的,成因不明使人很难对症下药。

引起胰腺炎的原因动物医学界尚无明确定论,目前学界已知的能够诱发胰腺炎的因素有这几种。

1.其他感染

猫杯状病毒感染、传染性腹膜炎或寄生虫等等都有可能导致慢性胰腺炎。

2.药物

接触一些药物如安眠药,合成蛋白激素或利尿剂,有机磷酸酯类、皮质类固醇都有可能造成胰腺炎。

3.营养

高脂血症的猫往往与肥胖挂钩,这类猫也很有可能患有胰腺炎。

4.其他

其他原因如低血压、低血容量,或者脂肪肝、胆管炎,或者腹部创伤,肠道感染造成的胰腺炎损坏,这些都可能诱发胰腺炎。

这些是动物医学界业已证明的因素,但还有一种很大的原因:饮食

有研究表明,有30%的炎症性肠炎和胰腺有关,那么炎症性肠炎的病因也大有可能是胰腺炎的发病因素。

前面我们已经有文章阐述过炎症性肠炎了(详情可戳:你知道猫【IBD】吗?其早期症状是呕吐,不知道的铲屎官快排查!),炎症性肠炎的罪魁祸首是饮食不当,既然胰腺炎和炎症性肠炎(IBD)有着一定的关联,那么胰腺炎也大有可能是吃的方面出了问题导致的。

到这里,我们对猫胰腺炎有了一定的把握,那么该如何进行预防呢?

四、如何预防猫胰腺炎?

我们知道暴饮暴食、肥胖是猫咪健康的杀手锏,也是造成胰腺炎的重要因素,因此从饮食上面入手是铲屎官的第一努力方向。

1.减少猫粮的饲喂

不管是预防猫脂肪肝还是胆管炎,道理都是一样的,都要从猫咪食物上改变。

糟糕的饮食如长期喂猫单一的猫粮会对猫咪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我们知道,猫粮中含有一定量的淀粉和纤维,这些碳水化物对猫咪无用,不符合猫咪的消化习惯,不利于猫咪的消化和吸收,长期以此为食可能引发各种猫病,包括我们所说的胰腺炎。

湿粮纤维含量低,主食冻干相对比更天然无添加,可利用主食冻干、主食罐头等一些纤维、淀粉含量少的食物喂养,慢慢削弱猫粮的主食地位,从每天几次到每天一次,再到一周两三次。

猫咪接受的话,到最后可以直接放弃猫粮。

当然,主食冻干和主食罐头都是速食品,比不上我们新鲜又营养的生熟肉。

2.尽量使用新鲜食物作为猫咪的主食

猫咪是天生的肉食性动物,假如猫咪接受吃肉,那么在保证营养均衡的前提下,提供符合猫天性的新鲜肉食是最好不过的一件事情。

各种各样的生熟肉都值得一试,自制熟肉和鸡蛋能够增强猫咪的健康与体质,而生骨肉则几乎还原了猫的自然饮食,甚为健康。

我家猫自从改换自制熟肉当主食之后,肠道健康有了保证,拉屎不愁,体型匀称,不胖不瘦,也较少出现便便问题,能够吃嘛嘛香,身体壮壮,吃肉的结果真的可喜!

更推荐的是生骨肉。

如果宠物猫咪能接受吃生肉,主人也有足够的精力和耐心学习生骨肉的制作,那么生骨肉就是最佳的日常饮食。

尽早给猫吃肉能够预防的疾病有很多,对肥胖症、糖尿病、泌尿疾病以及各种胃肠道疾病,包括这次的胰腺炎,都能够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

3.定时定量、饮食多样

有铲屎官可能会叫苦,说自己也要学习和工作,没有那么多时间给猫做饭,禁猫粮似乎不太现实。

如果迫不得已喂猫粮,一定要注意养成定时定量的好习惯,最好不要让猫咪自由采食。

长期吃自助餐的猫咪会慢慢变得挑食或拒食,一直这样的话肠胃问题就要找上门来了。

一般一只成年猫的热量需求在200千卡左右,换算下来,猫粮一般需要60~70g/天,吃肉或者主食罐头则是200g/天这样。

清楚了猫咪的日摄入量后,就可以一天分成三顿来喂养,早中晚各一顿,如果还有精力的话尽量让猫少食多餐。

注意,猫咪得了胰腺炎可能会厌食,这时猫咪有吃比吃什么更重要,我们就要想办法让猫吃进去。

4.减肥

胖猫有可能会胰岛素分泌失调,引发糖尿病、胰腺炎等等疾病。

给超重的猫咪减肥十分有必要!

一方面要从饮食入手,养成定时定量的习惯,换淀粉、纤维含量过多的猫粮为肉食;

另一方面要鼓励猫咪锻炼,利用猫咪自然狩猎的本能,使用逗猫棒等玩具、猫抓板和猫爬架等猫咪用品等等让它变得更有活力些。

管住嘴,迈开腿——这对猫咪来说也是一大减肥的良方。

5.驱虫

前面说过,寄生虫是猫咪胰腺炎的一大诱因,因而驱虫显得很有必要。

基本上,两个月以上的猫咪就可使用驱虫药,可根据体重来确定用量,使用大宠爱、爱沃克、拜耳都行。

驱虫喷剂、滴剂和驱虫内服药相对安全,可以根据自家情况进行驱虫。

如果猫咪纯室内喂养,食欲和排便情况皆良好,家庭环境也清洁,且不住在蚊虫高发区,那么一年可数的三次即可。

而如果是住在蚊虫的地区,则可以三月一次或以上;要是猫咪散养或有遛猫习惯的,可以适当增加次数。


总而言之,猫胰腺炎是猫咪内科疾病中较常见的一种,症状、成因都不是那么明显,猫咪可能厌食和嗜睡,也可能体重下降、上吐下泻……我们身为家长的,平时应当对猫咪的异常有所关注,在猫出现症状的时候才能早发现早治疗。

当然,家猫没有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就要开始从日常着手,在提供整洁安逸的家庭环境之余,培养猫咪良好的饮食习惯,给予猫咪新鲜多样、营养均衡的高蛋白饮食,要是猫咪太胖就减减肥,同时注意驱虫,就能有效预防猫胰腺炎。

那么今天就分享到这里,我是家有十只猫咪的闹闹,本文是戒猫组长的原创作品,欢迎点赞、评论、关注和转发哦~

猫咪最常见4类慢性病的家庭养护手册

随着年龄的增长,猫咪的身体各个机能也会衰退,可能会出现肾衰、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而这些疾病大多是无法治愈的。

不管愿不愿意,当这些磨人的疾病来临时,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跟小主子一起面对他!

图自:WeAreTeachers

那病情稳定的猫猫,为了小主子持续保持一个较好的生活质量,铲屎官在家都应该注意什么呢?

这个就是我们今天的话题。

慢性肾病

慢性肾病(之前称慢性肾衰竭)是成年猫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老年猫健康的“头号杀手”。

上尿路梗阻、病毒感染、毒素、慢性肾小球肾炎、创伤、遗传等都是慢性肾病的风险因素。

国际肾脏疾病协会依据血清中的肌酐浓度大小将慢性肾病分为4级,但因为肾脏有着非常强大的代偿功能,大约75%的肾单位失去功能后肌酐值才可能升高,所以慢性肾病早期诊断比较困难,没有做定期体检的猫猫患病更难被发现,当出现明显临床表现时,可能已经发病几个月甚至几年了(再次强调体检很重要哦)。

如果很不幸你的猫猫被诊断为慢性肾病,但幸运的是目前病情稳定, 你在家需要注意的是:

鼓励饮水

CKD会引起猫猫的多饮多尿,很容易出现脱水的情况,脱水使得肾脏灌注不良进一步加重损伤,所以保持饮水非常重要。

如果猫猫不主动饮水而CRE又高,还可以在家尝试皮下补液,解决了饮水少饮水难,还可以起到缓解电解质和酸碱紊乱、稀释尿毒症毒素的作用。

皮下补液的猫猫

限制蛋白质和磷摄入

限制蛋白和磷摄入有利于减轻氮质血症,目前已经有商品化的肾病处方粮,多用在慢性肾病2-4期,猫猫出现蛋白尿,但食欲没有受到影响时开始饲喂,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

要注意的是:

并不是肌酐高,就一定要喂处方粮哦。保证能量供给一定是最最优先考虑的。

对于老年猫来说,严格的限制蛋白质摄入可能会让猫猫肌肉流失更严重,而有的比较挑嘴的猫猫可能也会任性的宁死不吃!

“我拒绝”

这种情况可以根据氮质血症和血清磷的浓度,在普通食物中适当加入磷结合剂(如碳酸镧)来限制磷摄入。

补充水溶性维生素

多尿可能会引起过多水溶性维生素流失,可以适当的补充B族维生素以免出现缺乏。

控制并发症

慢性肾病可能并发高血压、胰腺炎、贫血等等,如果已经有这些情况,也需要对并发症进行治疗和控制。

其他

监测每日食量,尿量,体重,如出现呕吐、少尿或无尿,及时去医院复诊。

心脏病

属于可能突然夺走猫猫生命的“隐形”杀手,虽然把他写到慢性病护理中,如果真的急性发病,这个速度可真的一点都不慢!

低钠饮食

限制钠的摄入,不给予高盐的零食和餐桌食物,无其他并发症的情况可以选择心脏病的处方粮。但饮食并不是千篇一律的,不当的喂食导致营养过剩和营养缺乏都是不行的,需要根据猫猫的体况以及个人口味来选择合适的饮食。

体重管理

建议BCS评分保持在4-5,如果评分高于5分,要给猫猫减肥哦。

减少应激

减少应激,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出现急性心衰竭。

药物管理

病情处于A-B1期的无症状猫猫,不一定要服用口服药,但需6-12个月复查一次心超。B2期左心房扩张的药物可给予抗血栓药,CD期视猫猫情况给与利尿剂、ACEI等,用利尿剂治疗的猫猫要谨防脱水。

药物并不能治愈心脏病,只是用来减缓疾病发展和控制继发疾病。

心脏病分期

其他

定期监测体重,每日监测食量,呼吸(小于30次/min),如出现虚弱无力,呼吸急促,或行为改变,咬人,不让碰,跛行等情况及时就医。

糖尿病

与其他目前一定无法治愈的慢性病不同,猫猫的糖尿病通过铲屎官跟医生密切的配合,是有可能达到完全缓解的,也就是无症状的非胰岛素依赖状态!单纯高血糖无症状的猫可以通过饮食疗法来改善,但无法控制还是要考虑胰岛素治疗哦。

改变饮食

高蛋白(>45%ME)饮食,以使代谢速率最大化,增加饱腹感和防止肌肉丢失;还有一定要限制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要说我的猫猫就喜欢吃蛋糕!NO!

少食多餐

最好一天喂食4次,有利于控制食量和预防低血糖,且可控制热量摄入,辅助肥胖猫猫减肥。

体重管理

糖尿病猫猫中肥胖的猫猫非常常见,建议将体重控制在BCS5/9的评分标准,偏瘦的猫猫则需注意优质蛋白的补充。

血糖控制

测血糖是家有DM猫的铲屎官必不可少的技能,不多说。

胰岛素推荐注射部位

重点提两点:

(1)不要随便增加胰岛素剂量!即使是你发现之前量注射后血糖并未得到很好的控制。如果不记得自己有没有注射,或不清楚家人是否有注射,按已注射来对待!

(2)警惕低血糖:家里要预备高糖,如果不小心注射过量或重复注射,或猫猫出现嗜睡、困倦、奇怪的行为、步态异常、虚弱、颤抖和抽搐等症状,喂0.5-1ml左右高糖急救并及时联系医生,5min没有缓解赶紧去医院。

优秀的连续血糖监测仪,不需要总是扎猫猫

其他

如血糖持续难以控制,或出现呕吐,无食欲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是否有DKA或其他并发疾病。

慢性胰腺炎

急慢性胰腺炎的区分并非是根据临床表现,而是基于组织病理学基础来区分的,但临床上大多数猫的慢性胰腺炎表现温和,可能为亚临床状态,且慢性胰腺炎也有急性发病的可能,所以很难去准确鉴别,因此有过胰腺炎病史的猫猫要注意以下情况:

定量饲喂

少食多餐,避免一次吃太多引起呕吐,消化不良,事实上因为胰管和胆管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任何呕吐均有使细菌逆行感染胰腺的风险。

摄入高消化率蛋白

如肉类、鸡蛋等,减少日粮膳食纤维含量(可选湿粮)。并没有明确的理论依据证明低脂饮食对猫的慢性胰腺炎有效,但在犬可能是有益的,具体需不要限制脂肪摄入还是要依情况而定。

其他

勤梳理毛发,避免毛球症,任何可能引发肠道炎症的情况都应该避免。

如出现剧烈呕吐,无食欲,及时就医。

图自:Tenor

最后祝有慢性疾病的小猫猫都可以在铲屎官细心的呵护下继续没心没肺吃吃喝喝~~~

【本期所长互动】

你家猫咪最近吃的好吗睡得香吗?半夜找你玩耍吗?

//////////

资料来源:

[1] Little, Susan. August's Consultations in Feline Internal Medicine. Vol. 7. Elsevier Health Sciences, 2015.

[2] Rucinsky, Renee, et al. "AAHA diabetes management guidelines for dogs and cat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nimal Hospital Association 46.3 (2010): 215-224.

[3] Sparkes, Andrew H., et al. "ISFM consensus guidelines on the practical management of diabetes mellitus in cats." Journal of feline medicine and surgery 17.3 (2015): 235-250.

[4] Sparkes, Andrew H., et al. "ISFM consensus guidelines on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feline chronic kidney disease." Journal of feline medicine and surgery 18.3 (2016): 219-239.

本文为猫研所原创,谢绝任意转载


关注【猫研所】get更多科学养猫技能√

​猫咪“甜蜜的负担”,当患有糖尿病时,应如何治疗?

猫咪无忧无虑的生活,在很多人眼中是超级幸福的,不仅餐食按时送到嘴边不说,还有专人负责铲屎,各样玩具更是应有尽有,令人羡慕极了!

而最近猫咪糖尿病,却逐渐出现在养宠家庭的视线中,日益严重。

没错,不要以为只有人才会得糖尿病

其实猫咪也是会得糖尿病

今日就为大家介绍一则宠爱国际猫科、内科专家「张英」医生接诊的「糖尿病合并子宫蓄脓感染」病例,一起来了解下。

〖 宠 爱 国 际 病 例 本 〗

图|网络

  • 名字:咔咔
  • 性别:女孩
  • 年龄:7岁
  • 品种:中华田园猫

主诉病史

家长发现家里的中华田园猫阴门处流脓性分泌物,近一段时间饮水多,排尿多。精神食欲未见明显异常,未免疫,驱虫不详。

医院检查

临床检查:腹部皮肤变薄,腹部血管纹理清晰可见,腹部变大,阴门处流脓性分泌物。

系统检查:

1、体型正常

2、听诊心、肺

3、免疫完全,精神状态尚可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

生化检查

血气化验

尿检:尿糖 ,尿比重1.008

PCR猫杯状病毒感染阳性

DR检查

B超检查

初步诊断

猫糖尿病、子宫蓄脓感染

合并杯状病毒感染

治疗方案

控制好血糖后绝育手术

猫咪较少发生糖尿病时的慢性并发症,与狗狗不同,猫咪不发生糖尿病性白内障。

猫糖尿病常见的形式是IDDM,当食物和降糖药物对IDDM无治疗效果时,必须用外源性胰岛素控制血糖,并防止酮症酸中毒。

患猫需要控制好血糖的后,做子宫病理性摘除术,术后对伤口护理,并控制好血糖,术后第六天,血糖控制良好,伤口愈合良好。

病例讨论

猫咪糖尿病

糖尿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但多数糖尿病猫在诊断时都大于9岁(平均为10岁)。平均每400只猫即有1只发生。糖尿病确切病因不清,但中年肥胖猫常见。雄性猫发生率是雌性猫的2倍。胰腺先前的疾病、遗传、激素失衡、感染和一些药物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如果发现猫咪患上糖尿病,要及时送医治疗听取医生的治疗方案。

另外铲屎官需要正确的方法去照顾它,要让猫咪补充足够营养直至身体状况稳定之后,要细心照顾,定期注射胰岛素,日常饮食可选择处方粮或者低碳水化合物,并定期回诊,记录好猫咪的食欲、体重及喝水等情况,与医生进行沟通讨论。

除此之外,需要监控体重,超重而患病的猫咪需要减肥,并随着猫咪体重的变化,调节胰岛素注射量。

猫咪的糖尿病和人类一样,都属于慢性疾病,铲屎官必须遵照医生制定的饮食量,时间及食物等,来维持猫咪的健康,切记不要擅自更改饮食量或剂量哦。

更多治疗实例

宠爱国际猫咪友好医院,让猫咪看病不再恐惧↓

17岁,雄性。猫咪已绝育、频繁呕吐,没精神有一周的病程 家长发现情况后,带来来就诊 有2级肾衰病史。经综合检查诊断为:4级肾衰 结石 肝损伤 存在糖尿病并发症和慢性炎症 脱水10%{病危} 结膜黄染 触诊单侧肾萎缩。24小时特护,纠正脱水调整体征,控制糖尿病并发症,恢复良好。

宠爱国际内分泌科

该科室承担内分泌代谢病的诊疗、保健任务,拥有日本富士AU10V动物内分泌分析仪等设备。宠爱国际是国内较早设立小动物内科专科门诊的医院,在小动物内科诊疗领域享有盛名。特色门诊包括内分泌腺体肿瘤摘除手术,肾上腺肿瘤,甲状腺肿瘤,副甲状腺肿瘤,胰脏肿瘤摘除,内分泌疾病药物调控,生长激素不足/过多,甲状腺功能低下/亢进,库兴氏症/爱迪生氏症,糖尿病调理,肾上腺脑积水门诊等,同时充分发挥医院的综合优势,组建“多学科合作综合治疗团队”,如与普外科、内镜中心、麻醉科、ICU等多团队合作开展了外科治疗糖尿病及其它内分泌疾病并发症;与康复理疗科合作开展肥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的营养治疗;与泌尿外科多团队合作,在肾上腺病变的筛查及内分泌高血压的诊治方面成效明显;与超声诊断科、磁共振与CT影像中心、病理科合作,在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方面进一步形成特色;与神经外科合作, 提高了垂体疾病的诊治水平;与普外科合作,联合治疗胰腺内分泌肿瘤等。联合我院外科(胃肠道内分泌肿瘤、甲状腺肿瘤,甲状旁腺肿瘤)、泌尿外科(肾上腺肿瘤)、脑外科(垂体肿瘤)的综合优势,建立 “内分泌肿瘤学科群”,提高了临床处理内分泌疾病的能力。在各项疾病诊疗的过程中,良好的疗效显示出宠爱国际内分泌诊疗中心的诊治特色优势

宠爱国际猫科

该科室得益于医院专业的猫病诊断及照护能力,包括猫的慢性口炎及慢性肾衰竭、异物手术、血球血液及气体分析、预防医学及老年猫医学等,给爱猫提供完善的医疗照顾,致力于猫科医疗质量与福利,并针对猫咪特质来教育猫咪家长对于看诊流程的配合,让猫咪能快乐上医院并将紧迫性降至更低

预防方案及康复后保健措施

猫咪的糖尿病都有哪些症状表现?

❗️经常口渴,饮水量异常增多

❗️日渐消瘦,体重大幅下降

❗️尿量增加

❗️食欲良好,食量增加

❗️精神不济,活动量下降

❗️毛发失去光泽,呈现蓬乱状

❗️步行困难,呈现跖行状态

❗️一般跳跃或攀爬有难度

什么样的猫咪会更容易患有糖尿病呢?

❗️肥胖猫咪:拥有不良的饮食习惯,活动量少,会导致猫咪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

❗️老年猫咪:9岁以上猫咪更常见,因为猫咪对胰岛素的利用能力下降;

❗️去势的公猫:激素水平的变化会导致肥胖、以及增加胰岛素的抵抗。

当发现猫咪患有糖尿病,家长可以做什么?

糖尿病的治疗主要以缓解症状、维持合理的范围的血糖值、预防或延迟并发症的发生为治疗目的。

日常做好药物治疗 良好的生活方式管理。

❗️维持饮食平衡:科学喂养,为猫咪选择合适的食物。

❗️保持适量活动:多陪伴猫咪,鼓励和引导猫咪活动。

❗️监控体重:定期监测体重,了解猫咪近段时间体重变化。

❗️定期体检:定期体检是对疾病早发现、早治疗最好选择。

好的,谢谢医生。

主治医师

大部分糖尿病猫咪是需要终生治疗,但也有部分猫咪经药物治疗和良好生活管理后,依旧可以拥有和普通猫咪同样幸福的喵生。

各位家长们还需摆正心态,给予猫咪格外的关心和爱护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