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有酮体的危害(糖尿病酮体的治疗)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酮症酸中毒——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由于糖尿病患者病情加重时,血糖明显升高,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糖、脂肪、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紊乱,导致酮体生成过多,造成严重后果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

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症状

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早期,会出现糖尿病的症状加重,如明显的口渴、尿量增多、乏力、恶心等。在这个阶段,若及时发现,并及时治疗,患者症状会好转。

若未得到及时诊治,病情可迅速恶化,患者会出现疲乏、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多尿、口干、头痛、嗜睡、呼吸深快,出现酸中毒特有的深大呼吸,呼气中有烂苹果味。

病情进一步发展,患者可因失水加重,出现尿量减少、眼球下陷、皮肤干燥、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四肢厥冷,即使合并感染,体温也多无明显升高。到了晚期,患者会出现意识障碍(不同患者有明显差别),可表现为嗜睡、烦躁,甚至昏迷,部分患者表现为腹痛。

酮症酸中毒的诱因

1型糖尿病患者有自发酮症酸中毒倾向,2型糖尿病患者在一定诱因作用下也可发生酮症酸中毒。常见诱因如下:

感染:为最常见的诱因,多为急性感染或慢性感染急性发作。常见感染包括肺炎、胃肠道急性感染、急性胰腺炎、肾盂肾炎、尿路感染、化脓性皮肤感染等。严重者还可发生败血症、脓毒血症等。

胰岛素治疗中断或不适当减量:胰岛素缺乏时,会导致严重的高血糖,从而出现酮症酸中毒。因此,1型糖尿病患者及2型糖尿病病程长、胰岛功能差的患者,需要每天坚持胰岛素治疗,无论什么原因,都不应中断胰岛素的使用,否则,极易出现酮症酸中毒。

饮食不当:如饮酒过度、过多进食含脂肪多的食物、暴饮暴食、无节制进食、短时间摄入大量高热量食物等均有可能引起酮症酸中毒。

胃肠道疾病:如急性胃肠炎引起恶心、呕吐、腹泻,导致重度失水和进食热量不足;肠梗阻、肠道严重感染时会使糖尿病病情加重,从而进一步导致酮症酸中毒。

各种应激状态:如急性心肌梗死、卒中、手术、创伤、精神紧张、妊娠和分娩等应激状态下,肾上腺皮质激素、儿茶酚胺等激素分泌增多,引起血糖升高,可导致酮症酸中毒。

其他不明原因:有接近10%~30%的患者可没有明确诱因而突然出现酮症酸中毒。

酮症酸中毒的治疗

去除诱因和治疗并发症:如休克、感染、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脑水肿和肾衰竭等。

补液治疗:可纠正严重失水,有助于降低血糖和清除酮体。补液速度应先快后慢,并根据血压、心率、每小时尿量及周围循环状况决定输液量和输液速度。

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治疗:加强血糖监测,根据血糖下降情况调整胰岛素用量。

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治疗。

酮症酸中毒的预防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长期坚持严格控制血糖是预防酮症酸中毒发生的最有效措施。多数的酮症酸中毒患者的发病都是有一定诱因的,因此,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到积极预防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患者及家属应掌握糖尿病相关基础知识,提高对酮症酸中毒的认识,一旦怀疑出现了酮症酸中毒应及早到医院就诊。

严格遵守胰岛素及降糖药物的治疗方案,不擅自终止或随意调整胰岛素及降糖药物的剂量。

注意血糖、尿糖、尿酮的监测,了解尿量、体重的变化。

遇到手术、妊娠、分娩等应激状态时,应首先使血糖得到良好的控制。

坚持长期、有规律的运动,增强体质,预防感染。如果发生急性病,特别是严重的感染,必须尽早治疗。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生酮饮食可以减重、治疗糖尿病?你必须知道的副作用与风险

什么是生酮饮食?生酮饮食是采用高脂肪、极低碳水化合物及适量蛋白质的饮食模式。​生酮饮食营养成分比例​正常状态下,三餐吃进的糙米、五穀饭、等醣类食物,是身体新陈代谢主要能量来源。如果醣类不够,会先消耗蛋白质,再不够就把脂肪转变成热量,而且过程中还会产生燃烧不完全的中间产物—酮体,它替代葡萄糖作为能量原料,这就是生酮饮食。

一般人身体的胰岛素,可调节酮体对身体的危害,因为酮体而中毒的机率并不高;但是,糖尿病人因为缺乏胰岛素或胰岛素不足,进行生酮饮食就很危险了,过多的酮体堆积在体内,可能会引发酮酸中毒。

生酮饮食被证明对2型糖尿病患者有效,它允许身体维持低水平但健康水平的葡萄糖水平。同时,大量正在进行的研究提示其可能对1型糖尿病患者有潜在的治疗作用。 由此看来,由于低糖的摄取,更能够降低血糖的指数,从这两个好处来看,对于符合生酮饮食适应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生酮饮食也许是不错的选择。

糖尿病友需要了解生酮饮食有以下健康风险:
  • 低血糖昏迷。糖尿病人不敢吃碳水化合物,又没有调整药物,就可能易造成低血糖,严重的话会导致低血糖昏迷。
  • 酮酸中毒。因为血液酸度上升,电解质不平衡,影响呼吸、氧气交换,连带影响肺功能,最严重可能致命。
  • 已经有糖尿病肾病变的人,用生酮饮食控制体重或血糖,可能增加肾脏代谢负担,导致肾功能恶化、甚至洗肾。
  • 有痛风问题的糖尿病人,生酮饮食中吃太多油脂也会妨碍尿酸排出,引起痛风急性发作。
  • 酮体产生的时候经常有脱水现象,造成体内电解质不平衡,心肌容易收缩不良。
  • 动物性蛋白质吃太多,会阻碍钙质吸收,提高骨质疏松的机率。
  • 变老、伤心脏。有些人会把生酮饮食当成大量吃肉的借口,如果用高温炸烤烹调,会产生糖化终产物(AGEs),造成身体氧化、老化和心血管疾病。

因此,糖尿病人如果要采用生酮饮食,一定要咨询糖尿病医护团队,例如需不需要调整药物;并且监测肝、肾功能;也别忘了补充水分,以免电解质不平衡。站在糖尿病专家的立场,均衡饮食才是正道。

您还有哪些健康养生方面的问题,头条关注南方健康,三甲医院医生顾问持续为您提供专业的健康知识!

如有任何问题想咨询专家,欢迎后台私信南方健康。

#清风计划##南方健康超能团##科学每一天#

糖尿病尿酮体3个加号,血糖5.1能停用胰岛素?尿酮该如何降?

上周查房时遇到了一个老朋友,他患糖尿病15年了,这次住院主要是调节血糖的,因为在上周的体检中查到尿酮体3个加号,可把他跟家人吓坏了。

要知道尿酮3个加号,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已经很严重了,酮体是由于机体胰岛素缺乏,不能通过利用分解葡萄糖供能,被迫使脂肪分解增加,就会产生β-羟丁酸、乙酰乙酸和丙酮,这三者合称为酮体。如果患者是血酮体3个加号,可能存在糖尿病酮症,甚至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情况,这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

我看过化验单后发现,这是尿酮体检查,血酮是正常的,患者还未出现腹泻、呕吐、脱水等酮症酸中毒症状,只是体重下降过快伴有疲倦乏力等症状。

后来经过详细了解得知,这位糖尿病患者因血糖持续降不下来,擅自停用了胰岛素,在吃降糖药,效果比较明显,血糖降到了5.1mmol/L,他觉得血糖这么低了,就把胰岛素给停了。不到一周时间感觉身体状况下降明显,来到医院做检查后查出了尿酮3 ,这才入院治疗。

其实像他这样的糖尿病患者很常见,多半是患糖尿病多年的老糖友,他们自身胰岛素抵抗强,为了控糖会自己尝试一些方法,索性发现的及时,后来经过胰岛素加减量注射一周后,症状和血糖都得以控制,尿酮检查也正常了。

这里杨护士长要说的是:糖尿病患者一定不要擅自停用胰岛素,而且在治疗过程中如果遇到血糖居高不下的问题,不要自己乱用药物,一定要咨询专业的医生,遵医嘱用药,同时一定要警惕酮症酸中毒,它是糖尿病的一种致命性急性并发症。

酮症酸中毒在发病前是有先兆的:

表现为:疲倦、厌食、恶心、呕吐、口渴、尿量多;还常出现头痛、头晕、嗜睡、烦躁、呼吸加深加快;有的患者呼出的气体中带有烂苹果味。病情进一步恶化,则皮肤干燥,眼球下陷,尿量减少,脉搏细弱快速而且不规整,血压下降,四肢冰冷。少数患者可出现腹部剧痛,易被误诊为外科急腹症。

当出现这些症状时,患者要尽快去医院检测尿酮体、血酮体、血糖、尿糖、二氧化碳结合力及血清中的各种电解质,以确定病情。并不是每位糖尿病患者都会发生酮症酸中毒,这是可以预防的。此并发症常发生在进食过量、过度饥饿、酗酒、感染、创伤、胰腺炎、心肌梗死、血糖严重升高时。

酮症酸中毒对糖尿病患者危害更大!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危害是多方面的。首先,其会使糖尿病的病情加重,酮症酸中毒后,血糖明显升高,代谢紊乱加重,需要注射大量胰岛素和其他综合治疗才能纠正过来,并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恢复。

其次,其会损害脏器,血糖升高及血酮体增多,都有利尿的作用,体内产生的大量酸性物质随尿排出时带走很多水分和钠、钾等电解质,容易造成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可使神经功能失调,重者昏迷、血压下降,甚至死亡。

此外,酮症酸中毒还可导致原有的感染和败血症进一步加重,严重者可导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面对糖尿病酮症该如何应对?

护士长认为,糖尿病患者尿中出现酮体大多是由于体内胰岛素严重缺乏,此时血糖也明显升高,因此,首先需要要做的就是补充一定量的胰岛素,然后大量饮水。一方面补充人体内缺乏的水分,另一方面可以加快酮体等有害物质的排泄。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糖尿病患者出现尿酮时,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和处理,对于症状严重或者加号多的患者,为了安全起见,则需要住院治疗,根据血糖的指标进行胰岛素加减用量,防治酮症酸中毒和低血糖的发生!@南方健康@头条健康

#健康科普排位赛##真相来了##营养演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