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168轻断食(糖尿病轻断食对身体有伤害吗)

星河入梦 0
文章目录:

什么是168轻断食

解锁168轻断食,开启健康生活新方式

在五花八门的健康养生潮流里,168轻断食正悄然走红。它作为一种间歇性断食法,操作简单却效果显著。168轻断食的核心,是把每天的进食时间控制在8小时以内,其余16小时处于禁食状态。在禁食的这段时间里,身体就像开启了一场“脂肪清理大作战”,不仅能消耗多余脂肪,达到减脂塑形的效果,还能让身体的代谢系统得到优化,仿佛给身体来了一次深度“重启”。

具体操作

进食窗口:在一天之中,挑选连续的8小时作为进食时段。就拿常见的安排来说,从上午10点开始,一直到下午6点结束。在这8小时里,你可以尽情享受一日三餐,不过要注意营养搭配,别胡吃海塞。比如早餐可以吃一份全麦面包、一杯牛奶和一个水煮蛋;午餐来一份糙米饭搭配清炒时蔬和清蒸鱼;晚餐则是玉米、凉拌黄瓜和少量的去皮鸡肉。这样既能保证营养摄入,又不会摄入过多热量。

禁食窗口:除了这8小时的进食时间,剩下的16小时都得严格禁食,只能喝些水、茶或者黑咖啡这类没有热量的饮品。刚开始可能会觉得有点难熬,尤其是到了平时吃饭的点,肚子会咕咕叫,这时你可以喝杯水或者喝口茶来缓解一下饥饿感,坚持一段时间后,身体就会慢慢适应这种节奏。

轻断食的好处

减脂:延长的空腹时间,会让身体逐渐消耗储存的脂肪来提供能量,就像给身体的脂肪“仓库”来了一次大清理,对体重管理很有帮助。长期坚持,能看到体重慢慢下降,身材也越来越紧致。

改善代谢:168轻断食可以帮助调节血糖和胰岛素水平,让身体的代谢功能更加稳定,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就像给身体的代谢系统安装了一个智能调节器。

促进细胞修复:在禁食期间,身体会启动细胞自噬机制,自动清理那些老旧、受损的细胞,就像给身体的细胞来一次大扫除,有助于延缓衰老,让你由内而外散发年轻活力。

提升脑功能:研究发现,168轻断食还有可能改善认知功能,让你的大脑更加灵活,降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风险,仿佛给大脑注入了一股“活力源泉”。

简化饮食:每天减少了进食次数,不用再为一日多餐吃什么而烦恼,简化了饮食计划,更容易让人长期坚持下去,让健康生活变得更轻松。

注意事项

营养均衡:虽然进食时间缩短了,但在这8小时的进食窗口内,一定要保证摄入足够的营养。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都不能少,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优质蛋白质,少吃高油高糖高盐的食物。

个体差异:168轻断食并非适用于所有人。孕妇、哺乳期女性、低血糖患者、有进食障碍的人群以及正在生长发育的青少年,都不适合这种断食方法。其他人在尝试前,也最好先评估一下自己的身体状况,看看是否适合。

健康优先:要是本身就有一些健康问题,比如心脏病、高血压、胃肠道疾病等,建议先咨询医生的意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确保轻断食不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总结

168轻断食是一种简单又有效的健康生活方式,通过巧妙地限制进食时间,不仅能帮助我们减脂塑形、改善代谢,还可能带来其他诸多健康益处。但在尝试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营养均衡,充分考虑个体差异,把健康放在首位。如果你也渴望拥有更健康的身体、更理想的身材,不妨在做好充分准备后,勇敢地尝试一下168轻断食,开启属于你的健康蜕变之旅。不过记住,每个人的身体都是独一无二的,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节奏才是关键。在坚持轻断食的同时,也别忘了搭配适量的运动,保持良好的作息,这样才能让健康和美丽持久相伴 。

用“168间歇性断食法”减肥,一日吃两餐,靠谱吗?

在中国电影频道的采访中

演员沈腾透露自己减肥已经瘦了十几斤了

减肥秘诀是168饮食法

即不吃早饭,一天总共吃两顿,两顿饭进食时间在8小时以内,剩下的16小时内不进食。其实这就是最近流行的“16/8间歇性断食法”,即每日用餐时间控制在8小时内,其余16个小时内不吃东西。

于是,有人中午12点吃第一顿饭,晚上8点前吃第二顿饭,8小时内随意吃,晚上8点到第二天中午12点之间不摄入任何能量。也有人认为早餐很重要,将用餐时间提前,即早上9点吃早中饭,下午5点吃晚饭,其余16小时内不吃东西。还有人坚持“过午不食”,在中午12点前完成早餐和中餐,不吃晚餐。

那么

不吃早饭或晚饭对身体有害吗?

将三餐改为两餐科学吗?

“16/8间歇性断食法”

是不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减肥方法呢?

什么是“168减肥法”?

原名是“16 8轻断食”,也就是饮食的时间控制在一天的8个小时内,其余的16个小时不吃食物,这个阶段,身体就开始消耗脂肪,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据说是不用运动,不用忌口。

很多明星也用这个轻断食法两个月瘦身成功。

不是连续很多日子不吃东西,而是间歇性或周期性地,在一定时间内,热量摄入大大低于正常一日饮食的水平。这和之前风靡一时的“辟谷减肥”“5+2轻断食”等方法类似,都属于轻断食减肥的一种方式。

不吃早饭危害大

三餐勿轻易改两餐

三餐改为两餐,能量摄入肯定减少,对于减肥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这样的方法不适合所有人。

首先,不吃早饭对身体危害大。不吃早饭的危害包括:易患胆结石、胆囊炎甚至胆囊癌;动脉硬化、糖尿病、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提高等。所以,吃好早餐,对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其次,将三餐改为两餐,两餐进食时间提前到早上9点和下午5点,或过午不食也不科学。

上海市同仁医院营养科主任张静表示,一日两餐往往不能保证正常的饮食摄入,摄入热量过少容易产生低血糖,后果比高血糖还要严重,饥饿还会影响到情绪,容易使人焦躁,严重的还会影响睡眠;如果总能量达标,那意味着每餐可能存在摄入过多的问题。此外,可能对胃肠道消化会产生不良作用,还容易出现口臭。一日两餐容易过度消耗体内的能量,导致免疫力下降,其远期安全性还不得而知,而且一旦恢复正常饮食,体重还会反弹。

浙江医院营养科营养师束龙也表示,“16/8间歇性断食法”并非人人适合。超重、肥胖,或接近BMI上限,日常饮食过量的成年人可以尝试这种方法,但体重正常甚至偏瘦的人、肌肉量不足的人、营养不良的人都不适用这种方法;未成年人、孕妇、乳母、抑郁症患者、胃肠疾病患者、胆囊疾病患者、肝肾疾病患者、血糖控制状态很差的人,也都要慎用;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问题的人群,要提前做相关安全性评估,谨遵医嘱。

张静建议,每顿饭间隔4-6小时比较科学,这样的饮食模式可以使血糖处于安全范围内,对于血糖不稳定、胃肠功能不佳的人群都比较友好。三餐定时,荤素搭配,也有助于身体蛋白质的合成,避免肌肉丢失。

总体来看,普通人并不推荐长期使用“16/8间歇性断食法”。如果想通过断食快速减肥,也需了解自身身体状况,避免身体健康受损。

“断食减肥法”有争议

关于断食,网上有一种说法称,人体细胞在饥饿的时候,能把体内的无用或有害物质自行吃掉,以提供自己生存需要的能量,所以断食可以使细胞饥饿,并激活“细胞自噬”,起到延缓衰老、延年益寿的作用。

但事实上,“细胞饥饿”并不等于我们日常所理解的饥饿,断食是否能激活医学研究中的“细胞自噬”尚未可知,“细胞自噬”与抗肿瘤、衰老的关系也尚不明确,现阶段的“细胞自噬”研究离临床应用还相当遥远。轻断食、生酮饮食、无麸质饮食这些近年来很火的饮食概念,原本在医学上都是针对特定人群(肥胖、小儿癫痫、明确的麸质过敏等)的治疗方式,实施前后都需要医学专业人士进行评估和监测以保证患者安全。

在学界,“断食减肥法”也存在争议。

2020年11月,在《JAMA Intern Med》上刊登的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开展的一项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如果不要求控制食量,“168间歇性断食法”并不比一日三餐的减肥效果更好,甚至会导致肌肉量的减少。

2021年6月,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发表的一项关于“禁食和能量限制对减肥和代谢的影响”的对照试验显示,隔日禁食而不限制能量摄入对减轻体重无效,隔日禁食不能有效降低身体脂肪含量,也不能在短期内改善代谢或心血管健康。没有证据表明隔日禁食对健康有益。与隔日禁食相比,每日能量限制更能有效地降低身体脂肪含量。

张静认为,“断食减肥法”之所以有争议,是因为这个饮食模式的确有减重、改善代谢的作用。如果断食时间够久,会影响细胞的代谢状态,身体会出现一系列的反应,可能会对某些代谢性疾病有利。但“断食减肥法”只能针对特定人群,并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和监测下操作。如果没有科学的计划和监测评估,很难从断食中真正获益。而且如果不能持续坚持,一旦恢复到以往的饮食习惯,那么之前的代谢问题还是会出现。

张静推荐采用“吃动平衡”的方法减肥,每天摄入的热卡和每天体能消耗的能量要有平衡,通过动态平衡来减轻体重。

资料:上观新闻

编辑:沈彦菲

用“168间歇性断食法”减肥,一日吃两餐,靠谱吗?

近日,一位知名演员称,自己靠“168饮食法”成功减肥,即不吃早饭,一天总共吃两顿,两顿饭进食时间在8小时以内,剩下的16小时内不进食。其实这就是最近流行的“16/8间歇性断食法”,即每日用餐时间控制在8小时内,其余16个小时内不吃东西。

于是,有人中午12点吃第一顿饭,晚上8点前吃第二顿饭,8小时内随意吃,晚上8点到第二天中午12点之间不摄入任何能量。也有人认为早餐很重要,将用餐时间提前,即早上9点吃早中饭,下午5点吃晚饭,其余16小时内不吃东西。还有人坚持“过午不食”,在中午12点前完成早餐和中餐,不吃晚餐。

那么,不吃早饭或晚饭对身体有害吗?将三餐改为两餐科学吗?“16/8间歇性断食法”是不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减肥方法呢?

不吃早饭危害大,三餐勿轻易改两餐

三餐改为两餐,能量摄入肯定减少,对于减肥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这样的方法不适合所有人。

首先,不吃早饭对身体危害大。不吃早饭的危害包括:易患胆结石、胆囊炎甚至胆囊癌;动脉硬化、糖尿病、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提高等。所以,吃好早餐,对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其次,将三餐改为两餐,两餐进食时间提前到早上9点和下午5点,或过午不食也不科学。

上海市同仁医院营养科主任张静表示,一日两餐往往不能保证正常的饮食摄入,摄入热量过少容易产生低血糖,后果比高血糖还要严重,饥饿还会影响到情绪,容易使人焦躁,严重的还会影响睡眠;如果总能量达标,那意味着每餐可能存在摄入过多的问题。此外,可能对胃肠道消化会产生不良作用,还容易出现口臭。一日两餐容易过度消耗体内的能量,导致免疫力下降,其远期安全性还不得而知,而且一旦恢复正常饮食,体重还会反弹。

浙江医院营养科营养师束龙也表示,“16/8间歇性断食法”并非人人适合。超重、肥胖,或接近BMI上限,日常饮食过量的成年人可以尝试这种方法,但体重正常甚至偏瘦的人、肌肉量不足的人、营养不良的人都不适用这种方法;未成年人、孕妇、乳母、抑郁症患者、胃肠疾病患者、胆囊疾病患者、肝肾疾病患者、血糖控制状态很差的人,也都要慎用;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问题的人群,要提前做相关安全性评估,谨遵医嘱。

张静建议,每顿饭间隔4-6小时比较科学,这样的饮食模式可以使血糖处于安全范围内,对于血糖不稳定、胃肠功能不佳的人群都比较友好。三餐定时,荤素搭配,也有助于身体蛋白质的合成,避免肌肉丢失。

总体来看,普通人并不推荐长期使用“16/8间歇性断食法”。如果想通过断食快速减肥,也需了解自身身体状况,避免身体健康受损。

“断食减肥法”有争议

关于断食,网上有一种说法称,人体细胞在饥饿的时候,能把体内的无用或有害物质自行吃掉,以提供自己生存需要的能量,所以断食可以使细胞饥饿,并激活“细胞自噬”,起到延缓衰老、延年益寿的作用。

但事实上,“细胞饥饿”并不等于我们日常所理解的饥饿,断食是否能激活医学研究中的“细胞自噬”尚未可知,“细胞自噬”与抗肿瘤、衰老的关系也尚不明确,现阶段的“细胞自噬”研究离临床应用还相当遥远。轻断食、生酮饮食、无麸质饮食这些近年来很火的饮食概念,原本在医学上都是针对特定人群(肥胖、小儿癫痫、明确的麸质过敏等)的治疗方式,实施前后都需要医学专业人士进行评估和监测以保证患者安全。

在学界,“断食减肥法”也存在争议。

2020年11月,在《JAMA Intern Med》上刊登的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开展的一项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如果不要求控制食量,“168间歇性断食法”并不比一日三餐的减肥效果更好,甚至会导致肌肉量的减少。

2021年6月,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发表的一项关于“禁食和能量限制对减肥和代谢的影响”的对照试验显示,隔日禁食而不限制能量摄入对减轻体重无效,隔日禁食不能有效降低身体脂肪含量,也不能在短期内改善代谢或心血管健康。没有证据表明隔日禁食对健康有益。与隔日禁食相比,每日能量限制更能有效地降低身体脂肪含量。

张静认为,“断食减肥法”之所以有争议,是因为这个饮食模式的确有减重、改善代谢的作用。如果断食时间够久,会影响细胞的代谢状态,身体会出现一系列的反应,可能会对某些代谢性疾病有利。但“断食减肥法”只能针对特定人群,并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和监测下操作。如果没有科学的计划和监测评估,很难从断食中真正获益。而且如果不能持续坚持,一旦恢复到以往的饮食习惯,那么之前的代谢问题还是会出现。

张静推荐采用“吃动平衡”的方法减肥,每天摄入的热卡和每天体能消耗的能量要有平衡,通过动态平衡来减轻体重。

栏目主编:任翀 题图来源:IC photo 图片编辑:项建英

来源:作者:白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