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注射胰岛有哪些(糖尿病注射胰岛素能活多少年)

药师方健 0
文章目录:

糖友的福利来了!2种新胰岛素:高浓度胰岛素和一周一次的胰岛素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胰岛素一定不会陌生,但现实中不少糖尿病患者是比较抗拒注射胰岛素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误认为注射胰岛素后就不能停用了;二是目前大多数的胰岛素都需要每天注射2-4次,许多糖尿病人认为使用起来比较麻烦。

但如果告诉大家,有一种胰岛素,只需要注射液很小的剂量,或者每周只需要注射一次,便可平稳控制血糖,这种胰岛素对糖尿病患者是不是很有吸引力呢?现在,这种新型胰岛素即将要与我们见面了,今天我们一起来提前了解一下吧。

1.甘精胰岛素注射液U300

甘精胰岛素注射液U300是其中一个即将上市的高浓度长效胰岛素。甘精胰岛素由于添加了带正电荷的氨基酸,使等电点升高,因此注射后在人体内不易溶解,可在皮下形成结晶,缓慢溶解,促使胰岛素二聚体和单体缓慢释放到组织和血液中,从而起到长效作用。

甘精胰岛素另一个优点就是降糖作用平稳,没有明显的峰谷浓度,因此也很少会引起低血糖,尤其是夜间低血糖。目前我们使用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主要为U100(Gla-100),也就是每毫升注射液中含有100单位甘精胰岛素,每天只需要注射液1次,作用可持续24小时,可在睡前注射,也避免了对日常社交活动的影响。

而今天我们要隆重介绍的是甘精胰岛素的升级版——U300(Gla-300),也就是每毫升注射液中含300单位甘精胰岛素,Gla-300除了具有原来Gla-100的所有优点以外,由于浓度更高,因此注射剂量更小,却具有更长的药物维持时间,有研究结果显示,Gla-300连续注射8天,能够维持血糖稳定长达30h,而Gla-100最长只能维持25h。不仅如此,与Gla-100相比,Gla-300的血糖控制更优,低血糖发生率更低。

2.一周仅需打一次的icodec胰岛素

一直以来,科学家都在研发新型胰岛素,试图解决频繁注射的麻烦,2020年,好消息传来,科学家通过修饰胰岛素分子研发出icodec,注射后,icodec即可与白蛋白牢固、可逆结合,形成“循环存储库”,半衰期长达196小时!这一新型胰岛素可以一周注射一次,满足糖友的胰岛素需求。

世界权威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2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对未经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使用icodec胰岛素的降血糖效果和安全性,与每日注射一次甘精胰岛素U100的患者相似。

目前icodec胰岛素注射液在中国获批临床,希望这将加速该产品的全球开发计划,并实现中国与全球同步上市,从而惠及更多糖尿病患者。

当然,由于这些新型胰岛素研发成本高,上市后在价格方面可能会偏高,但由于我国药品集中采购和国家谈判的深入开展,这些药物在不久的将来也会以一个亲民的价格供广大糖尿病患者使用,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参考文献:

[1]袁晨光.甘精胰岛素注射液U300配制及质量研究[D].广东:华南理工大学,2020:6-8.

哪些糖尿病患者需要注射胰岛素?这几类人必须注射胰岛素

一般严重的糖尿病患者必须通过注射胰岛素的方式稳定和平衡血糖,患者需要自行注射胰岛素,掌握好注射的方法以及要领,注射胰岛素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简直是一种折磨,哪3类人群必须要注射呢。

哪些糖尿病患者需要注射胰岛素?

一、一型糖尿病患者

当糖尿病被确诊之后,绝大部分的患者已经不能制造胰岛素,一辈子需要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需要每次餐前十分钟左右注射短效的胰岛素、睡觉前注射长效或者中效的胰岛素;或者是在早饭和午饭注射短效胰岛素和晚饭前注射中效、短效型混合药物;早餐和晚餐饭前的十分钟要注射中短效型混合型。

二、严重的二型糖尿病患者

1、无法分泌足够的胰岛素

当出现了严重的高血糖、身体感染、经过了大手术、急性的疾病,长期的压力需要增加胰岛素,患者已经无法分泌足够的胰岛素,必须要暂时注射胰岛素方法来控制血糖。

2、降糖药没效果

如果糖尿病患者通过口服降糖药物已经不能把血糖控制住,必须要考虑注射胰岛素了。

3、患病十年以上血糖不稳定

若是患上了糖尿病十年以上、平时控制不住血糖或者控制不理想、体重明显减轻的患者也需要注射。轻度的糖尿病患者白天可以通过口服降糖药物治疗,但是在晚上睡觉前必须要注射长效或者中效胰岛素药剂。高血糖严重的患者必须要早晚饭前十分钟注射胰岛素。

4、肝肾功能不佳

当糖尿病患者并发肝和肾脏功能不良时,最好是停止服用降糖的药物,必须选择每天注射胰岛素,因为大部分的口服药物必须要通过肝脏和肾脏来代谢,加重了其负担。

三、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

大怀孕期间患上了高血脂一定要通过注射胰岛素的方式来控制,千万不能服用口服降糖药物,因为药物可能会通过胎盘引起胎儿发生低血糖甚至死亡。患者每天要接受2-4次的胰岛素注射,如果产后血糖恢复了正常就不需要注射胰岛素了。

温馨提示

以上三类人群必须注射胰岛来控制血糖,但是注射时比较不方便,患者一定要学会注射的技巧,同时也要注意饮食和运动疗法,远离高脂肪及高糖类的食物,适当的采取散步或者打太极拳的方式来进行运动,这样有利于消耗体内更多的热量,但是注射胰岛素之后避免做剧烈的运动,以防发生低血糖。

糖友们,收藏这张卡片,胰岛素注射变专业

胰岛素是迄今为止最有效的降糖药之一,很多“糖友”每天都会注射胰岛素以后才开始正常进食。那么,你真的会注射胰岛素吗?是否只有“肚子”才能注射?是否有一套完整的注射部位轮换?是否忽视了细节?

注射胰岛素有3个误区

注射胰岛素会成瘾

严格来说,胰岛素不是药,而是人体内一种必需的降血糖物质,是不会成瘾的。而需不需要使用胰岛素,用之后能不能撤掉,取决于病情。

注射胰岛素很痛

胰岛素针不同于其他注射针,它是携带方便的胰岛素注射笔,针头只有几毫米长,注射于皮下组织,正常情况下疼痛感很小。正确操作,可以减小注射带来的痛感。

口服药无效才能用胰岛素

许多患者认为,打胰岛素就意味着先前的治疗失败了,这种想法是错的。随着胰岛功能下降到一定程度,补充外源的胰岛素是必需的,及时使用合理的降糖方案,可以使血糖早期得到控制,从而能够延缓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可按四部七区法顺时针注射

注射胰岛素过程中,很多患者腹部出现硬结,甚至瘙痒、起皮疹、脂肪萎缩,各种各样的问题使“糖友”防不胜防。现状调查表明,有高达74.7%的患者不会规范轮换注射部位,而就算有患者有轮换的意识,却因记忆力差、穿衣服不方便、怕麻烦,不知道到底如何轮换等原因乱轮换注射部位。因此,医生发明了“四部七区法顺时针”注射法,长期使用这种方法注射胰岛素,不仅可以避免皮下脂肪增生,还能保证胰岛素有效地吸收,促使血糖达标。1年后,统计显示,患者的胰岛素注射规范轮换率提高到79.74%。

(您可以对照一下上图,选择注射部位)

什么是四部七区法顺时针注射?“四部”是指,上臂外侧、大腿外侧、腹部和臀部外上侧。“七区”是将这四个部分又细化分,从右到左,从前到后,日日换、周周换,每两次注射点的距离间隔1厘米以上,保证轮换的有效性。如果坚持使用这种方法注射胰岛素,不仅可以避免形成皮下脂肪增生,还能保证胰岛素有效吸收,促使血糖达标。既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治疗的有效性,也带来一套规范的注射流程。

注射胰岛素还应注意什么

自我管理

注射胰岛素一定要定期监测血糖,不能随意停药,在保证血糖达标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胰岛素剂量,更改胰岛素剂量时必须遵照医嘱。

注射

注射预混胰岛素时应该充分混匀,直到药液呈均匀白色雾状为止,注射完毕一定要取下胰岛素笔上的针头,盖上笔帽,放置在有盖容器内,集中到医院处理。

存放

未开封的胰岛素置于冰箱冷藏室靠近冰箱门的位置保存(2℃~8℃),并严格遵循产品保质期。已开封的胰岛素可在室温下(20℃左右,不超过25℃~30℃)保存30天,避免光照和过热,避免冷冻。

文/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内分泌内科 张静

整理/常宇 蔡敏

原创声明:以上为《健康报》原创作品,如若转载须获得本报授权。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自助获取转载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