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尿蛋白怎么控制(糖尿病尿蛋白怎么回事)

健康管理小能手 0
文章目录:

医生:降低尿蛋白药物的“三驾马车”,你一定要了解!

参考文献

1. 《肾脏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五版

2.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慢性肾脏病诊治指南》,中华肾脏病杂志,2022年第38卷

3. 王海涛,李明.《肾病综合征患者蛋白尿管理进展》,中国医药导报,2021年第18期

4. 陈建,刘晓东.《RAAS系统阻滞剂在降低尿蛋白中的应用》,中华医学杂志,2020年第45卷

一只漏水的水桶,能撑多久?

想象你是一名工厂主管,负责管理一条生产线。

某天你发现,原本应当牢牢锁住的仓库大门松动了,昂贵的原材料正源源不断地流失。

你慌忙召集技术员修补,但无论如何加固,总有部分材料从缝隙中渗出。

你意识到,这影响生产效率,还可能引发更严重的系统故障。

这种情况,和蛋白尿的发生如出一辙。

肾脏本该是人体的“仓库管理员”,负责精细地筛选血液中的物质,把该留下的留住,把该排出的排出。

而当它的“筛网”出现破损,蛋白质就像那些流失的原材料,悄无声息地溜走。

尿蛋白,是一个症状,更是慢性肾脏病的“吹哨人”——它的存在,意味着肾脏的屏障功能受损,病情可能正在悄然恶化。

但你或许不知道,蛋白尿是肾病患者的困扰,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患者,也可能面临相同的风险。

问题来了,如何有效降低尿蛋白?医学界早已给出了答案——三驾马车,三类关键药物,合力修补破损的“仓库大门”。

第一匹马:RAAS系统阻滞剂——关紧“漏水的阀门”

如果说肾脏是仓库管理员,那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就是调控仓库安全的总控室。

这个系统本该保持微妙的平衡,但一旦过度激活,就会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加速肾小球的损伤,让蛋白质更容易溜走。

RAAS系统阻滞剂,主要包括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AR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它们的作用,就像在工厂的总控室里关闭一个过载运转的阀门,减少压力,降低蛋白质的流失。

但问题是,很多患者一听说这类药会降低血压,就有些抗拒:“我的血压正常,为什么要吃降压药?”

这里就涉及一个常被忽视的概念——RAAS阻滞剂的作用,是降压,更重要的是‘护肾’。

即使你的血压在正常范围,这类药物仍然可以通过降低肾小球的压力,减少蛋白尿的产生。

真实案例:
一位45岁的糖尿病患者,尿蛋白一直控制不好。

起初,他抗拒使用ARB类药物,认为自己血压不高,不需要吃降压药。

但在医生的解释下,他开始规律服用厄贝沙坦(ARB类药物)。

3个月后,他的蛋白尿水平下降了30%。

这时他才意识到,这是降压药,更是保护肾脏的“防火墙”。

第二匹马:SGLT-2抑制剂——让肾脏“喘口气”

如果说RAAS系统阻滞剂是在关紧“漏水的阀门”,那么SGLT-2抑制剂的作用,则更像是减轻仓库的负担,让它有机会自我修复。

SGLT-2抑制剂,最初是用于糖尿病的降糖药,但在临床实践中,医生们惊喜地发现,它还能显著减少蛋白尿,延缓肾病进展。

它的作用机制,简单来说就是减少肾小管对葡萄糖和钠的重吸收,从而降低肾小球的压力,让“仓库管理员”有时间修补破损的筛网。

但很多人会问:“我不是糖尿病患者,为什么要吃降糖药?”

这里又是一个常见的误解。

SGLT-2抑制剂虽然是降糖药,但它的护肾作用与血糖无关,即使你没有糖尿病,也可以通过它来减少尿蛋白。

如今,达格列净、恩格列净等SGLT-2抑制剂,已被正式纳入慢性肾病的治疗指南,成为蛋白尿管理的“新宠”。

真实案例:
一位高血压合并轻度慢性肾病的患者,在使用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后,尿蛋白水平从最初的1.2g/24h降到了0.5g/24h,肾功能也稳定了下来。

这类药物,正在改变慢性肾病的治疗格局。

第三匹马:他汀类药物——修补“隐形破口”

如果说RAAS抑制剂和SGLT-2抑制剂是直接针对蛋白尿的“正面战士”,那么他汀类药物(Statins)则是幕后英雄,它们的作用,更多是预防和修补那些肉眼看不见的损伤

高脂血症,往往是慢性肾病患者的“隐形杀手”。

血脂异常会加速肾脏血管的硬化,进一步加剧蛋白尿的发生。

他汀类药物,除了降血脂,还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少炎症反应,在“仓库大门”还没完全破损前,先一步进行加固。

有人会疑惑:“我肾病都够麻烦了,为什么还要管血脂?”

答案很简单:肾病患者的死亡原因中,心血管疾病远比肾衰竭本身更常见

控制血脂,是为了护肾,更是为了降低全身的心血管风险。

如何正确使用这“三驾马车”?

1.规律监测尿蛋白:如果你已经确诊有蛋白尿,至少每3-6个月检查一次尿微量蛋白,了解病情进展。
2.规范用药,不随意停药:RAAS阻滞剂、SGLT-2抑制剂、他汀类药物,三者可以联合使用,但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

3.生活方式调整:低盐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这些措施虽然老生常谈,但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仍然至关重要。

结语:

蛋白尿的管理,不是“一招制敌”的简单战斗,而是一场长期的攻坚战

RAAS阻滞剂、SGLT-2抑制剂、他汀类药物,三者并驾齐驱,才能真正稳住肾脏的防线。

你的肾脏,就是你的“仓库”,守住它,就是守住你的健康。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尿里有蛋白,蛋白尿不用在担心了!给你一个调理方法,降低尿蛋白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尿液是身体健康的一面镜子,透过它,我们可以发现许多隐藏的健康秘密。而“尿里有蛋白”这个问题,听起来似乎有点吓人。毕竟,蛋白质是身体不可或缺的营养物质,怎么能“偷偷溜走”呢?但别急着慌张,今天我会用最贴近生活的方式,带你了解蛋白尿的真相,并教你一个简单有效的调理方法,帮助你降低尿蛋白,重新拥有健康的肾脏。

蛋白尿,不一定是病!

先别急着对号入座,看到“尿里有蛋白”,很多人第一反应是“糟了,我是不是得了肾病?”但事实上,蛋白尿并不总是疾病的信号。

蛋白尿,本质上是指尿液中蛋白质含量超标。正常情况下,我们的肾脏是个“高水平的过滤器”,它会把蛋白质这样的“大分子”挡在血液中,只有一些小分子废物,比如尿素、肌酐等,才会被排出体外。但有时候,这个“过滤器”可能会短暂“失灵”,导致蛋白质漏出来。

举个例子:当你剧烈运动后,或者在感冒发烧的时候,肾脏可能“过劳”,这个时候蛋白尿就会出现。但这种情况通常是短暂的,等身体恢复后,尿蛋白自然就会消失。

所以,蛋白尿分为两类:生理性蛋白尿病理性蛋白尿。前者是短暂的,无需过多担忧;后者则可能是肾脏疾病的信号,需要特别关注。

如何判断蛋白尿的严重性?

生活中,很多人可能在体检单上看到“ 1蛋白尿”或“微量蛋白尿”。这个时候,不要过度紧张。蛋白尿的严重程度一般分为以下几种:

  • 微量蛋白尿( 1或更低):可能是生理性蛋白尿,也可能是肾脏早期损伤的信号。
  • 中度蛋白尿( 2):需要进一步检查,可能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有关。
  • 大量蛋白尿( 3或以上):高度怀疑是肾病,需尽快就医。

如果你不确定自己的情况,可以通过晨尿检查进一步判断。晨尿是一天中最“纯净”的尿液,能够排除很多偶然因素,比如运动、饮食等的干扰。

为什么肾脏会“漏蛋白”?

肾脏的健康,就像一座大坝。如果大坝稳固,水流(血液)中的“贵重物品”(蛋白质)就不会轻易流失。但如果大坝出现裂缝,蛋白质就会被“冲走”。那么,这些“裂缝”是怎么来的呢?

1.高血压:血管的慢性“侵蚀者”

高血压是蛋白尿的常见原因之一。长期高血压会破坏肾脏的微小血管,使它们的“过滤功能”变差,导致蛋白质漏出尿液。数据显示,30%-40%的高血压患者可能伴随蛋白尿

2.糖尿病:肾脏的“沉默杀手”

糖尿病会损伤肾小球(肾脏的过滤单元),导致糖尿病肾病的发生,这也是蛋白尿的重要病因之一。根据《柳叶刀》的一项研究,全球约30%-50%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蛋白尿

3.肾炎:肾脏的“内乱”

慢性肾炎是一种免疫系统问题,导致肾脏的过滤功能受损。这种情况需要及时治疗,否则可能逐步发展为肾衰竭。

4.生活作息:肾脏的“隐性负担”

除了疾病,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习惯,比如熬夜、过度劳累、高盐饮食,都会增加肾脏的负担,间接导致蛋白尿的发生。

调理蛋白尿,从生活开始

听到这里,你可能会问:“如果我有蛋白尿,该怎么办?”别急,以下这些方法,既能帮助你降低尿蛋白,也能保护肾脏健康。

1.控制血压和血糖

如果你有高血压或糖尿病,一定要严格控制血压和血糖水平。目标值一般是:

  • 血压:<130/80 mmHg
  • 空腹血糖:4.4-7.0 mmol/L

控制好血压和血糖,不仅能保护肾脏,还能减少蛋白尿的发生。

2.低盐饮食,肾脏的减压法

盐吃多了,会让肾脏“加班加点”,高血压也可能随之而来。建议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下(大概是一小勺的量)。可以多用天然调料,比如姜、蒜、柠檬汁,来提升食物的风味。

3.优质蛋白饮食

并不是所有蛋白质都适合肾病患者。选择“优质蛋白”,比如鸡蛋清、鱼肉、牛奶,能减少肾脏的负担。同时避免过量摄入红肉、动物内脏等。

4.多喝水,但不要过量

每天适量喝水,可以帮助肾脏排出废物,但不要“强灌”。一般来说,每天1500-2000毫升的水足够了。

5.规律作息,少熬夜

熬夜会导致身体的免疫功能下降,肾脏的修复能力也会受到影响。每天保证7-8小时的睡眠,是保护肾脏的关键。

6.运动适度,不要过量

适量运动有助于改善血压和血糖,但过度运动可能导致生理性蛋白尿。建议选择中低强度的运动,比如散步、游泳、瑜伽等。

7.定期监测尿蛋白

如果你已经有蛋白尿,不要忽视定期复查。通过尿常规或尿微量白蛋白检查,可以及时了解肾脏的状态。

结语:肾脏健康,从现在开始

尿里有蛋白,可能只是身体的一次“小警告”,提醒你是时候对肾脏好一点了。记住,肾脏的健康掌握在你每天的选择中:少一点盐,多一点水;少一点熬夜,多一点规律;少一点压力,多一点关爱。

身体是你最忠实的朋友,它不会轻易背叛你,但也需要你的呵护。亲爱的读者,你愿意从现在开始,给肾脏多一点爱吗?


参考文献

《柳叶刀》:全球糖尿病肾病研究

中华医学会:《慢性肾病管理指南》

世界卫生组织(WHO):《健康饮食与生活方式建议》

中国CDC:《高血压与慢性肾病相关性研究报告》

尿蛋白过高不用怕,教你如何科学调理尿蛋白

尿蛋白过高不用怕,教您如何科学的调理尿蛋白。

许多肾友朋友们都会问我:耿大夫,有尿蛋白在日常生活里应该怎么调理?这里我分享几点从医以来的一些经验。

·第一、要休息。尤其是当尿蛋白定量超过一克时,建议尽量的多休息,避免剧烈的运动,最好是以不劳累为前提的舒缓的运动。

·第二、低盐饮食。过多的盐分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导致肾功能的下降,蛋白尿进一步的增加。

·第三、要适当的摄入优质的蛋白,避免低蛋白饮食。因为尿蛋白过多的时候丢失的蛋白是很难补回的,可能还会导致低蛋白血症。

对于具体的治疗需要通过药物来控制尿蛋白的产生,也可以根据病因来治疗。比如自身免疫性疾病需要应用免疫制剂、激素。如果由于高血压、糖尿病引起的,可以使用降压药、降糖药对血压、血糖进行控制。尤其是糖尿病肾病也可以考虑新一代的降糖药和特定的肾病的药物,都是要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