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牛奶糖尿病(糖尿病能吃牛奶糖吗)
糖尿病人群喝酸奶、牛奶,会升血糖还是降血糖?多数人选错了
患糖尿病的人群,往往会有这样的疑惑,说自己的血糖高,还能喝牛奶、酸奶吗?市面上那么多的奶制品,究竟哪种适合自己?今天就和大家好好说说这个问题。
喝过酸奶的人都知道,酸奶跟牛奶相比,喝起来是甜甜的,也正是因为其中有糖分的作用。于是,很多糖尿病患者都觉得自己不应该喝酸奶。
其实不用担心,即便是超市里面销售的酸奶中都添加了糖分,但热量都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高。尤其是常常把酸奶当作代餐的人,要比我们日常吃的米饭、馒头要好很多。
另外,酸奶相比于牛奶,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在于酸奶中所含有的乳糖,已经被转化为乳酸,对于有乳糖不耐受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就不会出现一系列的肠胃不适反应了。
并且,在一项研究上还发现,每天都能够喝一小杯酸奶的人,即便是只有28g左右,如果你能够长期的坚持下去,患上糖尿病的风险也能够降低18%左右,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更是稳定血糖的好办法。
所以,糖尿病患者食用酸奶是没有问题的,如果你近期血糖比较高,不容易控制的话,建议你最好选择无糖的酸奶,对病情会更有利,并不会升高血糖。
再来看看牛奶,如果你没有乳糖不耐受的反应,就不用担心牛奶中的乳糖,一杯牛奶中大概含有4.6%左右的乳糖,可以延缓我们餐后的血糖水平。
至于牛奶的血糖生成指数大家也不用担心,全脂牛奶的血糖生成指数是27,脱脂牛奶的血糖生成指数是32,都是在低血糖生成指数的范围之内。
相比于酸奶来说,牛奶的热量会稍微低一点,更适合糖尿病患者饮用。对于晚上有入睡困难、失眠等人群,睡前不妨喝一杯200ml左右的牛奶,牛奶中的钙、维生素B族等成分,都可以帮助我们提高睡眠质量,同时也是稳定血糖的好帮手。
总体来说,糖尿病患者喝牛奶、酸奶是不会升血糖的。要注意的是,不喝酸奶饮料,如益生菌,这种饮品营养价值不如酸奶,热量还很高,是不好的选择。
如果你在患糖尿病的同时,还有高血脂的症状,那么你在选择牛奶的时候,就不妨喝脱脂或者是低脂牛奶,脂肪含量低、饱腹感强,是稳定病情更好的选择。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糖尿病一口奶都不能喝?医生:不怕并发症,这几种奶尽管喝!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糖尿病患者是不是不能喝奶,这是许多患者以及他们的家属最常问的问题之一,我在医院工作多年,接触过的糖尿病患者无数,几乎每个刚被诊断为糖尿病的人都会问这个问题。
而且不少人对奶制品的恐惧已经达到了不敢碰的程度。甚至有些人认为,一口牛奶都会导致血糖飙升,甚至出现糖尿病的并发症,那么,糖尿病患者到底能不能喝奶呢,如果不能喝奶,究竟是为什么?
我们都知道,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控制血糖是最基本的治疗原则,很多糖尿病患者刚开始会非常焦虑,担心什么都不能吃,特别是一些曾经吃得很习惯的食物,比如奶制品。
事实上,奶制品并不一定都要“封杀”,不过,患者选择不当的奶制品,可能会不知不觉中加重病情,甚至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
在选择奶制品时,糖尿病患者需要更加谨慎,避免选择那些糖分高、脂肪含量高、以及添加了过多人工成分的奶制品。接下来,我会详细分析几种糖尿病患者可能喝了会引发并发症的奶制品,帮助大家在选择时更加明智。
调味牛奶,比如巧克力牛奶、草莓牛奶等,含有的糖分往往比普通牛奶要高得多,有些糖尿病患者错误地认为调味牛奶只要不是太甜,就不会影响血糖水平,甚至会把它当作一种“健康的饮品”。
然而,这种想法可能会导致不小的健康隐患,我曾接诊过一位男性患者,他刚刚被诊断为糖尿病,平时非常喜欢喝调味牛奶,刚开始,他选择的是低脂巧克力牛奶,觉得既好喝又健康。
但在连续几次检查后,我发现他的血糖水平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经过详细询问饮食习惯,才得知他每天都会喝一瓶低脂调味牛奶,我告诉他,虽然这瓶牛奶看起来低脂,但其背后潜藏的糖分却可能影响到血糖的稳定。
事实上,一瓶调味牛奶的糖分可以相当于三四块方糖,如果没有注意控制,总会让血糖波动幅度过大。
长期这样下去,血糖的反复波动,会增加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特别是视网膜病变、肾脏损害等,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若长期摄入高糖饮品,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加剧,影响胰岛功能,使得血糖控制更加困难。
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避免调味牛奶等含糖量较高的奶制品,转而选择无糖或低糖版本。
全脂牛奶是很多人从小到大饮用的传统饮品,而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全脂牛奶可能会带来更大的健康风险,富含饱和脂肪,如果摄入过多,不仅可能导致体重增加,还可能加剧糖尿病并发症,特别是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我曾治疗过一位体重超标的糖尿病患者,她平时喜欢喝全脂牛奶,认为全脂牛奶营养丰富,对身体有好处,然而,她的血脂水平和体重逐渐升高,糖尿病也开始变得更加难以控制。
经调查,她每天饮用的全脂牛奶,正是她体重上升和血糖波动的主要原因之一,全脂牛奶中的饱和脂肪含量较高,容易积聚在体内,导致血脂升高,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脂肪过多摄入还会干扰胰岛素的正常作用,使得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从而导致血糖难以控制,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选择低脂或脱脂的奶制品要比全脂奶更为合适。
低脂或脱脂牛奶本身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选择,但有些品牌的低脂牛奶会额外添加甜味剂以提高口感,虽然这些甜味剂不会直接提高血糖,但它们会刺激胰岛素分泌,长期食用可能增加胰岛素抵抗的风险。
更糟糕的是,甜味低脂牛奶可能会给糖尿病患者带来“错误的甜味诱惑”,导致他们对甜食产生更大的渴望,反而增加了血糖不稳定的可能性。
我曾为一位患者,调整过饮食,他刚开始换成低脂甜味牛奶,但发现自己控制血糖越来越困难。后来才发现,低脂甜味牛奶中的甜味剂使他在心理上产生了“食欲不满足”的感觉,结果他开始对其他高糖食物产生更强的欲望。
研究也表明,甜味剂虽然不会直接增加热量,但它们会对大脑产生类似糖分的反应,导致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增加更多食物摄入,糖尿病患者应该避免此类甜味低脂牛奶,最好选择不加甜味剂的纯低脂或脱脂牛奶。
酸奶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健康食品,尤其含有益生菌,对肠道健康大有裨益,但糖尿病患者在选择酸奶时,必须注意其含糖量。
有些酸奶为了提高口感,添加了大量的糖分,糖尿病患者若不仔细阅读标签,很容易选择到高糖酸奶,从而导致血糖波动。
我曾接诊过一位女性患者,她坚持每天食用酸奶,却发现自己的血糖逐渐升高。
经过详细询问后,我发现她选择的是一款加糖酸奶,这款酸奶的糖分含量极高,甚至高于很多甜点。经过调整饮食后,李女士换成了无糖酸奶,并且控制了摄入量。几个月后,她的血糖水平得到了有效控制。
糖尿病患者在选择奶制品时,绝对不能忽视其中的糖分和脂肪含量,虽然奶制品本身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等营养成分,但如果选择不当,它们也可能加重病情,导致血糖不稳定,甚至引发糖尿病并发症。
因此,糖尿病患者在饮用奶制品时,一定要选择低糖、低脂、无添加的产品,避免那些额外添加了糖分或人工甜味剂的奶制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不仅能有效控制血糖,还能改善整体健康。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糖尿病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1]康晴.从化瘀法探讨加味桂枝茯苓丸对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影响,中医药临床杂志,2024-07-20
糖友吃对吃好 控糖不纠结
本月14日是第14个联合国糖尿病日。国际上,在全球几乎每一个国家,糖尿病发病率都在上升。这种疾病是导致失明、肾衰竭、截肢、心脏病和中风的主要原因。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9.7%,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达9000万。今年联合国糖尿病日的主题是“护士与糖尿病”。护理工作在糖尿病健康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糖尿病三一照护门诊,护士是糖尿病患者全程管理的重要成员,护士们的优质工作大大提高了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率。
糖尿病三一照护门诊史瑞华主管护士表示,糖尿病是与生活方式最为密切的慢性病,营养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和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的五项综合治疗措施。排在首位的营养治疗是引发血糖波动最为普遍的因素。针对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主食及水果的饮食问题,三一照护门诊的教育护士总结了很多行之有效的科学饮食方略。
每日饮食遵循“拳头”原则
首选中低升糖指数升糖负荷食物
“临床上有很多病人误认为吃了药打了胰岛素就可以随意吃喝了,也有的病人不了解食物的营养作用什么都不敢吃,这些都导致血糖严重波动,有的血糖居高不下,如何科学吃喝已是糖尿病患者教育中占比最高的内容,也是患者们讨论最多的话题。” 史瑞华说,“糖尿病患者需要均衡的营养摄入,按照中国居民平衡膳食指南,主食、肉蛋奶、蔬菜、水果都合理进食,把握好量和种类,才能为血糖平稳奠定营养基础。”如何把握每日进食食物的种类和数量,手掌法则是简单实用的方法。具体内容包括,每日主食两拳,水果一拳,肉类两掌心,蔬菜一大捧。
每日主食大约是两拳,建议粗细搭配,由于主食影响血糖程度高,具体量要咨询营养师或照护师;每日进食肉类约为两个掌心大小,厚度相当于小指厚度。鸡蛋一个,牛奶250毫升左右。每天食用油最多不要超过三勺。优先选用纯瘦猪肉、牛羊肉、鱼虾等。尿酸高的糖友不吃动物内脏、肉汤和海鲜。肉、蛋、奶是优质蛋白每天要摄入。血脂偏高的糖友鸡蛋每周四个,牛奶选低脂或脱脂奶;每日进食蔬菜的量大约是双手掌心并拢的一大捧。进食低碳水蔬菜,如卷心菜、菠菜、油菜、白菜等。深绿色、红色、橘红色、紫色等深色蔬菜要占一半。每日水果一拳,建议糖友在血糖平稳的情况下酌情选用低糖水果,在两餐之间食用。
在食物种类的选择方面,史瑞华建议糖友不仅要关注食物的含糖量,更要关注关注升糖指数(GI)和升糖负荷(GL)。升糖负荷(GL)指的是吃不同数量的一种食物对血糖的影响程度。升糖指数只是血糖升高的速度值,而决定日常能吃多少的,还要看升糖负荷。选择升糖指数和升糖负荷属于“中低”等级的食物,血糖不容易升高。
主食是升糖第一“元凶”
科学烹调粗细搭配血糖不蹿升
主食中含有的碳水化合物是升糖的第一大“元凶”,但是主食却不能不吃。那么糖友该如何吃主食呢?通常纤维素含量、蛋白质脂肪含量越高的食物升糖指数低,煮的越烂、温度越高、食物越精细,升糖指数越高。因此糖友可以根据这些特性来烹调搭配主食。
米饭 精制白米饭升糖指数90,属于高升糖指数食物。蒸米饭时,白米中夹杂糙米、小米、黑米、燕麦、荞麦、玉米、红小豆、绿豆、扁豆、芸豆、莲子、薏米等,可以降低米饭的升糖指数。吃米饭时细嚼慢咽,同时搭配蔬菜一起吃,可以延缓血糖升高的速度。
馒头 馒头的升糖指数比较高,全麦馒头可以延缓血糖上升速度。自己做馒头最好选用中、高筋面粉,和面时放入荞麦粉、马铃薯粉等杂粮薯类粉。吃馒头不搭配粥。
面条 选择中筋粉、高筋粉制成的面条,所含蛋白质较多。购买挂面还需选择含“钠”低的挂面。面条不能煮得太烂,吃面条一定要控制量,并搭配蔬菜。
各类饼 外面买的饼,一般都含有比较多的油,建议糖友自己做。选择中筋粉或高筋粉,少放油,可以加入适量的蔬菜,如胡萝卜碎、洋葱碎等。
粥 粥对于糖友来说,并不推荐。粥煮的越烂,升糖指数越高。如果非常想喝粥,就要在粥中加入各类杂豆、瘦肉丁、鱼片、蔬菜等,还要注意不要喝太烫的粥,温度太高也会使食物的升糖指数变高。
馅类主食 包子、饺子、馄饨、馅饼等带馅儿的主食,做馅儿时尽可能少肉多菜、少放油盐,最好选择素馅。虽然有馅料,也要搭配着蔬菜一起吃。
除了这些“经典主食”,还有一些淀粉含量比较高的菜也要算作主食,比如土豆、红薯、紫薯、山药、芋头、莲藕、南瓜;粉条、粉丝、藕粉等;绿豆、红豆、芸豆、干豌豆、鹰嘴豆等;莲子、栗子、芡实等,吃了它们,要相应减少主食量。另外,土豆丝 米饭、 馒头(或花卷或各类饼) 粥、 炒藕片、炒山药 蒸红薯,这样的主食搭配不适合糖友。还要提醒的是主食要粗细搭配,切不可只吃粗粮。
选水果不以甜度为标准
餐后血糖控制好可在两餐间吃
糖友对于吃水果存在两个主要误区。一是甜的水果一定不能吃,不甜的水果则可以多吃一点。其实主观感知上的甜并不能作为含糖量多少的依据,比如火龙果基本没有甜味,但含糖量却和苹果相差无几。二是升糖指数高的水果一点也不能碰。升糖指数只影响该种食物吃下去后的血糖升速度而非血糖升高总量,还要结合升糖负荷来综合判断。
史瑞华建议糖友们把水果作为加餐中的一种来看待,达到少食多餐和避免低血糖的目的。当餐后血糖水平较好(低于10mmol/L)时,可以在两餐之间吃总量为15g碳水化合物的水果作为加餐。如果血糖值高、波动大,那就不要吃了。
15g碳水体现在不同的水果上分别是多少量?西瓜约两小块;荔枝约7个,樱桃约8至9个,猕猴桃约1个,柑橘类约1个半;梨约少半个;巨峰葡萄约8到10个;玫瑰香葡萄约25至30个;冬枣约2至3个;火龙果约小半个;水蜜桃约半个;苹果约小半个;香蕉约半根。其中荔枝属于升糖指数和升糖负荷都高的水果,西瓜升糖指数高但升糖负荷低,其余水果升糖指数和升糖负荷都较低,樱桃两项指标最低,其次是水蜜桃。
吃水果的最佳时间是上午9点至10点,下午3点至4点。需要注意的是选择单一水果食用量,千万不要吃了两块西瓜,再去吃7个荔枝,摄入的碳水就超了。另外,糖友要掌握好同种水果,熟透的果实升糖指数要高于刚刚成熟的果实。对于有减肥需求的人群,则要格外关注每种水果碳水含量,以上水果中冬枣碳水含量最高,达到30%。
相关链接
6.1 mmol/L≤空腹血糖<7.0mmol/L,或7.8mmol/L≤糖负荷2小时血糖(2hPG)<11.1mmol/L,为糖调节受损,也称糖尿病前期,属于糖尿病的极高危人群。出现糖尿病典型症状(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并符合以下任何一个条件的人,可以诊断为糖尿病:一天中任一时间血糖≥11.1mmol/L(200mg/dl);空腹血糖水平≥7.0mmol/L(126mg/dl);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水平≥11.1mmol/L(200mg/dl)。
来源: 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