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吃多糖了吗(糖尿病吃多糖会怎样)
糖尿病患者须谨慎,这些看似“健康”的食物,含糖量却是第一名
像蛋糕,奶茶,可乐这些食物,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清楚的知道,这些都是不能碰的。但如今糖被应用的太广泛了,一不小心就中招了,像是外面的餐馆做菜,下糖或是下油那都是极其大方,另外还有一些肉质,是加工后的半成品,无法改变。
所以糖尿病患者最好要少在外面吃饭,自己做饭当然是最好的,但也有许多食物,我们不得不买,那这样我们该如何避免含糖量过高的食物呢?
这些食物看起来健康,实则含糖量并不低
1. 酸奶
现在超市中出售的酸奶为了销售量以及口味,加入了非常多的糖,而且有时为了酸奶的口感更好,还会加一些蜂蜜甚至更多。出品商也想过为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少放一些添加物,但销售量却不好。
因为人们喜欢吃甜的食物,相当于一种本能。所以糖尿病患者要是为了酸奶里面的蛋白质和钙以及益生菌,就喝一杯酸奶,就太不划算了。
2. 运动饮料
运动饮料里通常都是含有糖分,所以如果是糖尿病患者不是因为运动后产生的低血糖,就没有必要去买这些。
3. 沙拉酱
然后吃沙拉是好事,但是配上沙拉酱就可不了,沙拉酱含有超多的碳水化合物,并不适合想低脂低糖的人食用。
4. 番茄沙司
在吃三明治或者是蛋包饭中,都会配上番茄沙司,虽然看起来很有食欲,味道也是极其美味,但其实并不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每100克的番茄沙司就含有20多克的糖。
怎么避免看起来健康,但其实含有非常多糖的食物?
1.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自己做,哪怕是自己加了糖,也有个数。
2. 在外面不得不吃饭,需要点外卖,也尽量选择一些靠谱的商家,或者是打电话过去,明确的告诉商家我不吃什么。
3. 在超市里购买一些商品时,多看看食物配料已经营养成分。
以上就是关于食物含糖的辨别方法,不仅是血糖和肥胖的因素,还有和心脏病脂肪肝有关,所以为了健康,我们一定要尽量少吃这些食物。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吃多糖而引起?胰岛素会上瘾?糖尿病这4种说法,实则全是大忽悠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健康问题。
在健康科普普及的同时,关于糖尿病的信息也经常被滥觞误导和夸大。糖尿病这4种说法,实则全是大忽悠。
1,吃多糖而引起糖尿病
许多人错误地认为,过量摄入糖分会直接导致糖尿病。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简单。糖尿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基因、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
尽管高糖饮食可能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但它并不是唯一的原因。事实上,肥胖、缺乏运动、基因遗传等因素对糖尿病的发展也起着重要影响。
2,胰岛素会上瘾
有些人声称摄入胰岛素会产生上瘾效应,但这种说法缺乏科学依据。胰岛素是人体内重要的调节激素,主要负责调节血糖水平。糖尿病患者需要通过注射胰岛素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
医生表示:胰岛素是不会产生依赖性的。胰岛素是自身胰腺分泌的一种调节糖代谢的生理性的激素,而是否需要额外补充胰岛素,取决于我们自身胰岛分泌水平。
部分糖尿病患者因为病情需要而必须终身使用胰岛素,以避免持续高血糖损害血管和胰岛细胞功能,这与药物成瘾无关,无需过度担心。
3,糖制品导致糖尿病
有人误以为糖尿病只会发生在喜欢吃糖的人身上。事实上,并非每个爱吃甜食的人都会患上糖尿病。
糖尿病的发生与复杂的生理和遗传因素相关,与个人的糖摄入量并无必然的联系。虽然摄入过多的糖分可能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但仍然缺乏直接因果关系的证据。
4,糖尿病是不可逆转的
糖尿病一度被认为是无法逆转的疾病。然而,随着医疗技术和治疗方法的进步,人们逐渐意识到糖尿病是可以被控制的。
大家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药物治疗、体育锻炼等手段,糖尿病患者可以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减轻症状甚至康复。尽管治愈糖尿病可能相对困难,但适当的治疗和管理可以有效控制病情。
糖尿病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其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不存在单一的原因。通过深入了解相关科学知识,我们可以揭示糖尿病背后的真相,辨析常见的误区。
在预防和管理糖尿病过程中,科学的饮食安排、合理的运动习惯以及规范的治疗方法都是至关重要的。只有通过全面的了解和科学的处理,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糖尿病的健康挑战。
糖尿病人如何避免走入控糖误区?糖尿病患者避免走入控糖误区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建议:
1,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与医生和营养师合作,了解个人的糖尿病状况和饮食需求。专业的指导可以帮助你制定适合自己的饮食计划,并提供科学的建议。
2,注意饮食中的碳水化合物摄入:糖尿病患者应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以稳定血糖水平。选择低GI(血糖指数)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豆类等,这些食物会使血糖缓慢升高,有助于控制血糖。
3,控制饮食中的糖分摄入:糖尿病患者应减少摄入加工食品、糖果、饮料等高糖分的食物和饮品。合理限制糖分的摄入对控制血糖非常重要。
4,合理规划餐前胰岛素剂量:如果你使用胰岛素治疗,确保在用餐前按照医生的建议正确注射胰岛素。这样可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并避免低血糖或高血糖的发生。
5,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在控制糖尿病中,定期测量血糖水平是必须的。通过监测血糖,你可以了解自己的血糖控制情况,并及时调整饮食或治疗方案。
6,积极参加运动:适量的体育锻炼对糖尿病患者非常重要。运动可以帮助控制血糖、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并促进整体健康。但在开始运动前,请咨询医生的指导,并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7,心理健康管理:糖尿病患者应重视心理健康。情绪波动可能会影响血糖控制。寻求支持、学习应对压力的方法以及保持积极的心态都是很重要的。
总之,糖尿病患者需要根据个人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进行定期监测,并与医生、营养师合作,以稳定血糖水平,避免走入控糖误区。记住,每个人的糖尿病管理方案都应该是个体化的,因此专业指导至关重要。
糖尿病患者是可以摄入糖类的
本期节目:糖尿病患者控糖同时亟需尽早护心肾
首先要强调:糖的概念很广泛。对于糖尿病的病人,医生是不建议他们吃含单糖的食品,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能摄入糖类。糖类是人体三大营养物质之一,如果不摄入足够的量机体会产生一系列问题,甚至危及生命。
什么是单糖呢?
单糖是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的糖分,如葡萄糖。另外喝咖啡时加入的方糖,尽管是双糖,但在体内很容易被分解成单糖。患者摄入这类食物后,血糖会急剧升高,对胰岛的刺激也比较大,久而久之会影响机体功能。所以不建议多摄取该类糖分。
而米、面、粗粮、豆类、谷类、玉米等都属于多糖类,要通过体内很多消化酶的代谢,才能够转变成为机体可以吸收的糖。既满足了能量的需求,又可以使糖慢慢吸收,减缓对人体产生的一些刺激和压力。因此医生会鼓励患者多吃这类饮食。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三多一少”
所谓的“三多一少”,指的是喝得多、尿得多、吃得多,体重显著下降。
这是由于血糖升高以后,要通过尿液进行排泄,糖排泄的过程中会带走大量的水分,病人会有口渴的感觉。
另外,我们都知道,糖类是人体三大营养物质之一,当大量的能量被排掉以后,体内能量摄取中枢或器官会收到相应刺激,产生饥饿的感觉,病人会多食。
体内70%的能量供给来自于糖类,也就是碳水化合物。人体排出大量的水分和能量后,机体会选择消耗一些其他的供能物质来提供生命所需。其中,最主要的物质就是脂肪,脂肪被分解以后,能提供能量保证日常工作、生活正常运转。但是,脂肪消耗了,人就会显著变瘦。
其实在临床中我们发现,更多的糖尿病患者,超过50%是没有"三多一少"典型症状的。
糖尿病的危害有哪些?
糖尿病眼病。发生糖尿病时,全身体液中糖浓度都是高的,就相当于细胞组织以及器官全都泡在了糖水里,无法发挥正常的功能。而血管越丰富的器官越容易受损害。眼睛的视网膜,血管是很丰富的,所以眼底是并发症发生的主要部位。
糖尿病肾病。血糖长期高水平会造成血管结构改变,而肾脏本身就是一个血管球,体内的代谢产物也都需要从肾脏里排出,很容易发生功能障碍。
糖尿病足。是由于神经受损和血管受损共同导致的。严重的病例,血管闭塞以后会发生坏死和感染,增加截肢的风险甚至会危及生命。
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冠心病及中风是糖尿病的主要大血管伴发病,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冠心病及脑卒中的死亡风险比非糖尿病患者群高3~5倍。糖尿病病人同时还有心脏的小血管受损,很容易发生心力衰竭。
通常糖尿病患者将有30%~40%的人至少会发生一种并发症,且并发症一旦产生,药物治疗很难逆转,因此强调尽早的筛查并积极控制血糖以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
更多贴心易懂的健康科普,三甲名医直播互动,请关注人民好医生APP
专家简介
贾伟平,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973首席科学家。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办公室主任,上海市糖尿病临床医学中心主任,上海市糖尿病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前主任委员、IDF-WPR执委。
擅长:糖尿病的个体化诊断治疗;肥胖和代谢综合症(即指肥胖、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中任何三项同时存在的患者)的诊断与治疗。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