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吃归脾丸(糖尿病吃归脾丸还是健脾丸效果好)
名方归脾丸、健脾丸,有何区别?脾胃不适如何选择?医生为你总结
“老板,给我拿一盒健脾丸。”
“先生,不好意思,健脾丸明天才会到货,要不你试下它的兄弟产品?” 店员给进店的小王拿了一盒归脾丸。
“这个药比健脾丸适应症更广,长期服用不但可以健脾,还能补气养血。”
听着店员“天花乱坠” 的吹捧,小王半信半疑地买了几盒回家,准备尝试下这种药是否真的有那么神奇。
然而小王服用了一段时间,也没见到太大的效果,但又好像有点效果,所以小王怀疑这种药没有健脾丸有效。
而真相却是,虽然归脾丸和健脾丸是兄弟产品,名字也差不多,但这两种药却有着非常明显的不同。
两种药虽然都属于补益类丸剂,但是,归脾丸和健脾丸却有很大的不同。
归脾丸
归脾丸由党参、远志、黄芪、白术、当归、茯苓、大枣、木香、甘草、龙眼肉、酸枣仁组成,主要用来补益气血、健脾养心,适用于心脾气血两虚所导致的各类病症,如心悸、眩晕、乏力、健忘失眠、月经过多等。
健脾丸
虽然和归脾丸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健脾丸在成分上就跟归脾丸有所不同了,健脾丸是由白术、人参、黄连、木香、甘草、神曲、砂仁、山楂、麦芽、白茯苓、陈皮、山药、肉豆蔻13种药剂组成,具有健胃和脾、消食止泻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食少难消、饮食不化、倦怠乏力等,尤其是消化不良的小孩,用健脾丸效果十分显著。
由此可见,归脾丸和健脾丸不论是成分还是作用,又或是适用人群都是不一样的,事实上随着对归脾丸的不断深入研究,还发现了它的多种新用途。那么,归脾丸有哪些新用途?
归脾丸是《济生方》中非常经典的方剂,同时作为临床常用到的中成药之一,归脾丸除了传统的用途以外,还能治疗以下六种疾病。
首先,归脾丸的组成成分中除了有当归、大枣和龙眼肉等补血药,还有远志和酸枣仁等养心安神的药物,所以在治疗气血两虚型的神经衰弱的患者也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其次,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不论是窦性心动过缓还是阵发性心动过速,服用归脾丸一段时间后,都能有明显减轻的效果,这是因为归脾丸能够调节心律不齐。
此外,气血两虚型更年期综合症患者往往会出现情绪烦躁等症状,服用归脾丸,更年期综合症能够得到一定的减轻,甚至有些患者服用1~2个疗程后,能够达到痊愈的效果。
第四,一般来说,脑外伤综合征是以西药治疗为主,但归脾丸辅助西药治疗脑外伤综合征患者,更有利于脑外伤综合征的患者恢复。
第五,归脾丸可以治疗气血两虚型冠心病。气血两虚型冠心病患者在服用归脾丸一段时间后,胸闷和胸痛的症状会渐渐消失,食欲增加的同时身上的淤点也会得到痊愈,甚至有些患者日常生活也可以得到恢复。
第六,归脾丸在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时也能达到显著的效果,所以临床上也会用归脾丸治疗十二指肠溃疡。
不过要注意的是,归脾丸也不是人人都能用的。那么,什么人不适合用归脾丸?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归脾丸再好,也不是所有人都能用。淮安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马希贵表示,孕妇、小孩、过敏体质的人建议别用。
其次,有感冒、腹泻、高血压、糖尿病或是痰湿、淤血、阴虚脉数的人都不适合服用归脾丸。所以服用归脾丸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千万不要自行服用。
总的来说,不论是哪种药,在服用之前,都要先了解清楚适应证,千万不要盲目服药,否则不但没有效果,还可能会“雪上加霜”、“火上浇油”。#健康热力计划##谣零零计划##用药科普遇见药师#
参考资料:
[1] 居正.归脾丸与现代应用[J].《家庭中医药》,2015:37-37.
[2] 刘德泉.健脾丸、归脾丸不是一种丸[J].家庭健康,2013:28-28.
[3] 王绪前.健脾丸小儿用,归脾丸大人服[J].养生保健指南:中老年健康(中),2013:67-67.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健脾丸和归脾丸,都能调理脾胃,到底怎么选?医生给您讲清楚
健脾丸和归脾丸是很常用的调理脾胃的药物,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疗效却不尽相同。
一、先说健脾丸
健脾丸,是依据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类方》卷五中的“健脾丸”方加减而成的,为保和丸的姊妹方,方药组成为:
山楂肉、山药、肉豆蔻、炒白术、木香(研制)、黄连、炒神曲、陈皮、麦芽甘草、白茯苓、人参(党参)。
主治脾虚食停证,症见食少难消,脘腹痞闷,大便溏薄,苔腻微黄,脉虚弱。
本方证的关键词是‘脾胃虚弱“。
脾胃虚弱,所以会消化不良;食物停留胃脘,所以会腹胀痞满;
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所以会有大便溏薄、不成形;
脾虚食停,气机不畅,则脘腹痞闷;
所以组方以健脾、补气、祛湿为主,兼用开胃理气、去除积食的药物。
白术、茯苓,健脾渗湿以止泻,为君药。
人参、甘草益气健脾;山药、肉豆蔻健脾止泻;山楂、神曲、麦芽消食化滞,以消食积,共为臣药。
木香、砂仁、陈皮理气和胃,畅中消痞;稍用黄连清热燥湿以治湿热,共为佐药。
诸药合用,消补兼施,使脾虚得健,食积得消,湿祛热清,诸证自除。
健脾丸主要用在这一类人群:脾胃虚弱,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积食的人群!
这类人群主要有:小孩、老人、长期身体虚弱的成人。
切记:脾胃虚弱,容易消化不良的人,不能服用一些单纯的促消化的药,比如:山楂丸、鸡内金等等;必须要以补为主,把脾胃补足,让脾胃动力十足,自然就不会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了!
二、归脾丸
归脾丸的前身是南宋医家严用和的《济生方》中的”济生肾气丸“,明朝太医薛立斋又增加了两味药:当归和远志,就成了我们今天见到的归脾丸了。
它的方药组成是:党参、白术(炒)、炙黄芪、炙甘草、茯苓、远志(制)、酸枣仁(炒)、龙眼肉、当归、木香、大枣(去核)。
功效主治:益气健脾,养血安神。
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崩漏便血。
注意,这个方子主治的是”心脾两虚“,既有脾虚,又有心血不足的一组症状。
归脾丸顾名思义,归结于脾,而脾主运化,是气血生化之源,归脾丸以补脾养心,使得脾气获得补益,血行得到统摄,血气旺盛心自养。
因此,归脾丸可以治疗因为气血不足引起的诸多病症,可用于因思虑过重,造成心脾损伤,耗伤气血的症状,对失眠多梦、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月经不调、胃溃疡等多种症状均有效果。
归脾丸虽然是常用于补脾胃的药物,但要注意不适合外感、上火、体内有实热的人群服用,对于儿童、老年人、孕妇、糖尿病、高血压等人群,服用需要慎重,最好能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服用。
三、二者的不同
健脾丸和归脾丸都是能够健脾、补气的药物,如果是脾虚气虚导致的症状,两者都可服用,但它们的侧重点不同,健脾丸主治和胃止泻,补益脾气;
归脾丸主要补血养心,主治心脾两虚,脾不统血引起的症状。虽然两种中成药一起服用并没有太明显的副作用,但具体要服用哪一种,能不能一起服用,都应该先咨询专业医师,在自己的病理基础上,结合两个药物各自的特点,选择更加合适的药物进行服用。
1、功效侧重不同
归脾丸的药理是益气健脾、养血安神,在临床上多用来治疗或缓解因心脾两虚、气短心悸、肢倦乏力、食欲不振、面色萎黄、便血、崩漏、失眠多梦、头昏头晕等不适症状。
而健脾丸的药理是健脾开胃,多用于缓解脾胃虚弱、食少便溏、脘腹胀满、恶心呕吐、体弱疲倦、少行懒言等消化系统不适症状。
2、临床病证应用有区别
归脾丸临床病症应用
⑴ 神经衰弱:健忘、失眠、心慌、头晕,而劳神、劳累、激动等均可引发加重病情;
⑵ 贫血及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等面色黄白,动则心慌心跳,疲倦无力,喜卧;
⑶ 年期综合征;
⑷ 心律失常;
⑸ 高血压等。
健脾丸临床病症应用
⑴ 性胃病如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出现食欲不振,食量减少,舌苔厚;
⑵体质虚弱,消化不良,饮食不节,致胃脘胀满,食后症状加重,大便溏薄。
温馨提示:中成药虽好,还需要辨证论治,只有对症的、适合自己的才是好药。
为什么中医说,常吃归脾丸能改善头晕、心悸和失眠?
文 | 邵中医科普讲堂
编辑 | 邵中医科普讲堂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哎呀,最近总是头晕、心慌、睡不好,是不是贫血了?”先别急着给自己下诊断!很多人一听到头晕、心悸、失眠,就立刻想到贫血,甚至跑去买铁剂补铁。但你知道吗?这些症状在中医里,往往是气血亏虚、心脾两虚的表现,而不是单纯的贫血。
你以为自己是血不够,结果可能是“气”先掉了线!咋回事?别急,接下来咱们把这个事儿掰扯清楚。
1. 气血亏虚?心脾两虚?到底是个啥?咱们先说气血。在中医的世界里,气是人体的动力,血是身体的“营养液”,两者配合默契,才能让你精神饱满,睡得香、吃得下、腿脚利索。
但如果气血不足,就像手机电量快没了,整个人都“卡顿”了——头晕、心慌、乏力,甚至脸色发黄、记性变差。
那心脾两虚又是啥?简单来说,脾是“后勤部”,负责把食物转化成气血,而心是“调度中心”,主掌血脉和精神。如果脾虚,气血生化不足;心血亏虚,心神不宁,结果就是:头晕、心悸、失眠、健忘、食欲不振,一整个状态都不好了!
这时候,就该请出今天的主角——归脾丸!
2. 归脾丸到底是个啥?它凭啥能治这些毛病?归脾丸,听名字就知道,它的主要任务是“归养脾胃”。它是中医里经典的补气养血、健脾养心的良方,专治心脾两虚。
它的“战斗力”来自于啥?配方里有党参、黄芪、白术、茯苓,这些是补气高手,让你元气满满。还有当归、龙眼肉,补血养心,改善心悸、失眠。再加上酸枣仁、远志安神助眠,让你晚上不再“眼睛瞪得像铜铃”。
简单来说,归脾丸是个“全能选手”,既能补气血,又能养心脾,把你这台“人体发动机”调试到最佳状态。
3. 归脾丸适合谁?这些症状的,赶紧看看自己中没中!如果你经常这样:
头晕眼花,站起来就觉得天旋地转?
心悸胸闷,一紧张就心跳加速?
失眠多梦,半夜醒了就睡不着?
健忘易累,明明才20出头,记性却像80岁?
脸色发黄,唇色淡白,整个人像“掉色”了一样?
食欲不振,吃啥都提不起兴趣?
那你可能就是心脾两虚,归脾丸或许就是你的“救星”!
4. 归脾丸怎么吃?吃错了可就白搭了!归脾丸虽然好用,但吃法也有讲究。一般建议一次69克,一天23次,饭后服用,用温水送服,效果最佳。但!注意!以下这些情况,归脾丸可不适合:
湿气重的人:如果你舌苔厚腻、大便稀溏,归脾丸可能会加重湿气,让你更不舒服。
上火严重的人:归脾丸里有补气血的中药,火气旺的人吃了可能会口干舌燥、长痘痘。
糖尿病患者:归脾丸是蜜丸,含糖量不低,糖尿病人慎用!
所以,吃之前最好找靠谱的中医看看,别自己乱吃哦!
5. 吃归脾丸,效果不好?可能是这些坑你踩了!有人吃了归脾丸,结果发现——“咋没啥效果啊?”别急,看看是不是以下几个坑你踩了!
① 吃了归脾丸,还天天熬夜?归脾丸能补气血,但熬夜是“气血杀手”!你一边补一边“作”,那效果能好吗?
② 吃了归脾丸,饮食还乱七八糟?归脾丸补的是脾气,但如果你天天吃冷饮、炸鸡、奶茶,把脾胃“折腾”坏了,那它再厉害也“补不回来”!
③ 吃了归脾丸,但压力山大?压力大会耗伤气血,归脾丸能帮你补,但你要是天天焦虑、烦躁,那就像往漏水的桶里加水,补得再多也漏光了!
所以,归脾丸只是“辅助工具”,真正的调养,还得靠你自己!
6. 归脾丸 这些方法,效果更上一层楼!想让归脾丸的效果更好?这几个方法搭配起来,事半功倍!
① 规律作息,别再熬夜!晚上11点前睡觉,是养气血的基础。熬夜=自毁气血,归脾丸都救不了你!
② 饮食清淡,少吃生冷油腻!多吃红枣、桂圆、山药、猪肝、黑芝麻这些补气血的食物,少喝冰饮,少吃垃圾食品!
③ 适量运动,别懒着不动!每天适当快走、瑜伽、八段锦,运动能促进气血运行,增强体质!
④ 调节情绪,少焦虑少生气!生气、焦虑、压力大,都会伤脾伤气血,学会放松、冥想、听音乐,保持好心情!
7. 归脾丸虽好,但别把它当“神药”!归脾丸的确是个好东西,适合气血亏虚、心脾两虚的人,但它并不是“万能药”!如果你的头晕、心悸、失眠特别严重,或者吃了一段时间归脾丸没啥效果,那就别拖了,赶紧去医院检查一下,看看是不是别的疾病在作祟!
健康最重要,别自己瞎折腾!
8. 最后一句话,送给你!如果你经常头晕、心悸、失眠,别总想着“熬一熬就好了”!身体可不会“自动修复”,该补的补,该调的调,归脾丸 好好生活习惯,才是王道!
今天的健康小课堂就到这里啦!如果觉得有用,赶紧转发给身边的“熬夜冠军”们,让他们也来补补气血,别再“透支”身体啦!
参考文献:
《中国药典》2020版
《中医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