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不治疗的后果(糖尿病不治疗的死亡)
得了糖尿病,置之不理会有什么后果
大家好,我是猫猫,昨天我们学习了糖尿病是怎么形成的。那么,如果有人患有糖尿病却置之不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呢?
大家想象一下,如果我们血管里的血液含有大量的糖分,血管就像长时间泡在糖水里。
首先是小血管遭到腐蚀,接着大血管也难以招架,接着就是各个器官受损。
这就导致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神经病变这三大最常见的并发症。
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能导致失明视网膜
视网膜里也有很多小血管,当小血管受损时,血液就会从血管内渗出来,形成所谓的“眼底出血”。
如果这时候再不治疗,那些小缺口就会慢慢形成疤痕,最终会使视网膜脱落,造成永久性失明。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已经成为20~65岁劳动群体的主要致盲原因。
视网膜病变在早期症状也不明显,但为了控制进展,我们一定要定期检查。
通常,即使没有视网膜病变,患者也要一年做一次眼底检查。如发现有少量出血或白斑,应3-4个月检查一次。如有大量眼底出血,应1-2月做一次眼底检查。
二、糖尿病肾病可能导致尿毒症下肢水肿
同样,肾脏里也有很多小血管,当血管受损后,肾脏功能也会受损。
肾小球细胞控制不住蛋白的漏出,又不能把血液中的毒素排干净。随着病情进展,最终会导致肾衰和尿毒症。
糖尿病伤害肾脏是全面性的,左右肾都逃脱不了。有不少糖尿病患者同时伴发高血压,高血压本身也会对肾脏造成损害。两者不断恶性循环,损害着我们的身体。
糖尿病肾病五期
但糖尿病肾病的进展是相对缓慢的。他分为五个阶段,前三个阶段一般没有什么症状,可能偶尔会有蛋白尿,但不影响工作。而且如果能够及时控制血糖甚至有可能逆转病情。
到了第四期,可能会在尿里发现大量蛋白,人也浮肿无力。
第五期的患者往往会伴随严重的高血压、低白蛋白血症、全身水肿,甚至出现尿毒症,需要透析维持生命。
但即使是到了第四期也不要觉得无药可救。如果能重视血糖控制,就能延缓病情的发展。
三、糖尿病神经病变可能导致截肢糖尿病足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众多并发症中最容易被患者感知的,也是在疾病发展中较早出现的。
它可以进一步分为末梢神经病变、自主神经病变和运动神经病变。
末档神经病变可以出现莫名其妙的针刺痛,烧灼热。甚至发展至盖被子,穿袜子时接触到皮肤都会感觉疼痛。
神经系统损害特别严重时,末梢神经痛觉反而会消失。这时就可能会发生糖尿病足。
脚上即使有伤口,人也感觉不到疼痛,而且还很容易感染,导致溃疡难愈,最终坏死截肢等。
因此,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注意爱护自己的脚。要常洗脚、指甲不要剪得太深、运动时穿合脚的鞋等。
定时监测血糖
自主神经主要分布在脏器中,当神经受损,就会出现脏器功能紊乱。比如说,腹泻和便秘交替、心律失常、排尿困难、勃起障碍等都是自主神经病变的典型表现。
运动神经受损会导致支配的肌肉不受控制,肌肉会萎缩。如果面神经或眼神经受到伤害,还会影响面貌,造成嘴角歪斜和眼睑下垂等畸形。
这些并发症都是随着糖尿病的进展而发生的。一般来说,高血糖状态持续5年可能造成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病10年以上可能造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
因此,当你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切忌讳疾忌医。一定要尽早治疗,越早治疗,就能越有效地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四、糖尿病会引发动脉粥样硬化这个幕后黑手血管粥样硬化对各脏器都有影响
我们在前天的文章里谈到过,代谢不了的糖分会储存在脂肪细胞里,造成肥胖。而肥胖的人同样也可以有高脂血症。
高血脂和糖尿病"两人"狼狈为奸,把血管内通道变得又“硬”又窄,同时引诱高血压一起发力,让血管弹性进一步下降,粥样硬化更加严重。
而动脉血管粥样硬化就是脑梗死、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疾病的幕后黑手。很多人也被他们“残忍杀害”。
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我们把这几种状态共存的情况称为“代谢综合征”。
腹围在85厘米以上的男性和腹围在80厘米以上的女性需要引起注意了!您需要进一步检查空腹血糖值、血脂和血压,判断自己是否已踏入代谢综合征的雷池。
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可以判定您肚子上的肉是在皮下贮存还是在内脏贮存。用手捏一捏您的肚子,如果能感觉到厚度,那就是皮下脂肪层。如果捏不到,但肚子又很大,那基本上就是内脏脂肪性肥胖了。
但也有瘦子也会有高血脂,这就需要更专业的检查,比如抽血查血脂了。
后者比前者更容易发生代谢综合症,牵线“死神”之手。这就是我们需要极力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的关键时刻了。
腰围过大一定要注意
好了,今天的学习就到这了。我想大家应该明白了,糖尿病其实并不可怕,只是如果不注意控制,又会引发非常严重的后果。
不管是失明、尿毒症、截肢还是中风,任何一样发生在自己身上都是我们生命不能承载之重。
所以,重视糖尿病的治疗,越早越好。如果您觉得这些内容对您有帮助,记得关注我喔。
明天,我将和大家分享糖尿病五驾马车中的饮食治疗。我们明天再见,晚安!
糖尿病一半是吃死的?医生告诫:糖尿病不节制,4个后果很严重
糖尿病一半是吃死的?医生告诫:糖尿病不节制,4 个后果很严重周六的午后,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客厅的沙发上,李大爷正惬意地窝在沙发里看电视。突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这份宁静。李大爷接起电话,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原来是他的老伙计张大爷,因为糖尿病并发症被紧急送往了医院。
李大爷和张大爷相识多年,两人都有糖尿病。李大爷一直很注重饮食控制,而张大爷却总是管不住嘴,对美食毫无抵抗力。回想起张大爷平日里胡吃海喝的样子,李大爷不禁叹了口气。糖尿病这个看似平常的疾病,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健康危机,而很多时候,不节制的饮食就是引发危机的导火索。
在我们的生活中,糖尿病似乎已经不是什么罕见的疾病,随便问问身边的人,总能听到几个被糖尿病困扰的例子。可别小瞧了这个病,它就像一个隐藏在暗处的 “健康杀手”,悄无声息地吞噬着人们的健康、生活质量,甚至生命。
医学界早有研究表明,相当一部分糖尿病都是吃出来的。如今的生活越来越富足,美食的诱惑无处不在。大鱼大肉、奶茶甜品、外卖炸鸡,这些高糖、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总是让我们的味蕾得到极大的满足。可我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却没意识到,自己的血糖正在一步步升高。当血糖像坐过山车一样飙升时,糖尿病就悄然降临了。
而更可怕的是,得了糖尿病还不节制饮食,这就好比给身体装上了一个加速走向衰败的 “加速器”。下面,就来看看糖尿病患者如果不节制饮食,会面临哪些严重的后果。
糖尿病对血管的破坏堪称 “残酷”,就像是一场 “内外夹击” 的灾难。高血糖就像一杯浓浓的糖水,让血管内皮细胞长期浸泡其中,加速了血管的老化进程。想象一下,原本光滑平整、畅通无阻的血管,就像一条繁忙的高速公路,如今却被洒满了糖浆,变得黏糊糊的。血液在这样的血管中流动,就像汽车在拥堵的道路上行驶,速度越来越慢,甚至还会发生堵塞。
不仅如此,糖尿病还会让血脂升高,胆固醇就像一个个 “小石子”,不断地黏附在血管壁上,逐渐形成斑块。这些斑块就像隐藏在血管里的 “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发心肌梗死、脑卒中这些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相关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比正常人高出 2 到 4 倍。这可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实实在在的健康威胁。更让人揪心的是,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生心梗,死亡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出将近一倍。糖尿病就像是给心血管病症加上了双重保险,让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更大的威胁。
很多糖尿病患者觉得,只要按时吃降糖药,就能控制好血糖,对饮食就放松了警惕。但他们不知道,药物虽然能降低血糖,却无法完全消除高血糖对血管的伤害。真正能帮助血管减轻负担的,是从源头上控制血糖,也就是要管住自己的嘴,避免血糖再次飙升。心血管疾病就像一个 “隐形杀手”,平时可能毫无征兆,但一旦发作,往往就是致命的。等到突然晕倒被送往急诊室,一切可能都来不及了。
在糖尿病患者的身体里,双脚常常是最早受到影响的部位之一。高血糖让血液流动变得缓慢,尤其是在离心脏最远的脚部,血液供应和氧气输送都变得困难重重。就像一条原本水流湍急的河流,如今却变得干涸,无法为下游的土地提供充足的水分。
更糟糕的是,糖尿病还会损伤神经,让脚部的感觉变得迟钝。很多糖尿病患者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脚被擦破了,甚至被割伤了,却丝毫没有察觉。这是因为神经损伤让他们对疼痛、温度等感觉变得不敏感。而神经损伤加上血流障碍,使得伤口愈合变得异常缓慢。一个小小的水泡,在正常人身上可能很快就会愈合,但在糖尿病患者身上,却可能发展成严重的感染,甚至演变成糖尿病足。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超过 100 万糖尿病患者因为糖尿病足而不得不截肢。这些触目惊心的案例,很多都是因为初期的小伤没有得到及时处理,最终导致了不可挽回的后果。糖尿病足最让人无奈的是,它往往没有明显的预警信号。一开始,患者可能只是感觉脚上有点发麻,或者有轻微的刺痛感,但这些细微的变化很容易被忽视。等到感染扩散,脚趾变黑、坏死,医生往往只能选择截肢,以防止感染进一步蔓延。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保护双脚的关键就是要管好血糖。从饮食入手,控制血糖水平,是预防糖尿病足的重要一步。千万不要等到脚被 “下刀子” 才追悔莫及。
三、肾脏的 “危机”肾脏,作为我们身体的 “过滤器”,每天都在辛勤地工作,过滤掉血液里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然而,高血糖却给肾脏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让它的工作量急剧飙升。这就好比一个原本秩序井然的小区,垃圾量突然翻了好几倍,清洁工们根本来不及处理。久而久之,小区的垃圾站就会陷入瘫痪,肾脏也是如此。
糖尿病引起的肾病,有一个非常 “低调” 的特点,那就是在早期几乎没有明显的症状。很多患者都是在体检时,发现尿蛋白升高,才意识到肾脏出了问题。而等到症状明显,比如尿液变少、脸肿脚肿,甚至出现恶心呕吐时,通常意味着肾功能已经受损严重,可能已经发展到了肾衰竭的阶段。
在全球范围内,糖尿病已经成为终末期肾病的第一大原因,大约 40% 的糖尿病患者会发展为糖尿病肾病。一旦发展到肾衰竭,透析和肾移植就成了患者唯一的选择。但这些治疗方式不仅费用高昂,而且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需要定期去医院进行透析,生活被疾病紧紧束缚。
其实,保护肾脏的第一步就是要控制好血糖,调整饮食结构,尽量减少肾脏的 “工作量”。此外,定期检查尿常规和肾功能也非常重要,早发现早干预,才能避免肾脏 “罢工” 时的手忙脚乱。
四、眼睛的 “危机”很多人可能没有意识到,糖尿病对眼睛的伤害同样不容忽视。高血糖就像一把 “手术刀”,悄悄地损伤着视网膜的毛细血管,导致眼底血流不畅。这就好比一条给眼睛输送养分的 “高速公路”,被高血糖这个 “破坏者” 堵住了,眼睛得不到足够的营养供应,就会出现各种问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就是糖尿病对眼睛伤害的典型表现。在病变初期,患者可能只是感觉看东西有点模糊,或者视野中出现一些阴影。但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情会逐渐加重,一步步导致失明。数据表明,糖尿病患者中约有三分之一会出现视网膜病变,而在这些患者中,又有大约 10% 会发展到威胁视力的阶段。更糟糕的是,糖尿病还容易引发白内障和青光眼,让眼睛问题雪上加霜。
眼睛是我们感知世界的重要器官,一旦出现问题,生活质量就会直线下降。谁都不想生活在一片黑暗中,每天靠摸索过日子。但很多糖尿病患者对眼睛的变化不够重视,总是等到视力下降得厉害才去医院检查,结果往往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保护眼睛,首先要做的就是管住血糖。同时,糖尿病患者每年都应该做一次眼底检查,这是早期发现病变、及时治疗的关键。早发现病变,治疗起来才有可能事半功倍。
有人可能会怀疑,管住嘴真的能稳定血糖吗?答案是肯定的。科学研究表明,饮食控制对糖尿病的影响不亚于药物治疗。减少精制糖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比例,可以显著改善血糖水平。很多糖尿病患者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将糖化血红蛋白降到了正常范围,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饮食节制不仅能稳定血糖,还能减轻胰岛的负担,让胰岛细胞不至于过早 “退休”。长期饮食不节制,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加重,而控制饮食能帮助改善这种状况,从根本上延缓病情的发展。
当然,饮食控制并不是单纯地 “少吃”,而是要科学搭配。比如,三餐要定时定量,多吃低升糖指数的食物,避免暴饮暴食。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管住嘴不是一时的事情,而是需要贯穿一生的生活习惯。与其等到血糖失控后花费大量的金钱和精力去治疗,不如从现在开始,认真对待每一顿饭。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健康周刊 | 糖尿病患者5年不治疗,并发症致瘫痪——并发症是夺命元凶
心梗、瘫痪、截肢、失明、肾衰……这些看似非常严重的病症,其实都会和一个并不怎么被大众重视的疾病联系起来,那就是糖尿病!糖尿病并发症是很多糖尿病患者失去生命的“罪魁祸首”。
“早发现、早控制、早用药,别让糖尿病演变成‘悲剧’!”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符茂雄说。
一半糖尿病患者
死于心血管疾病
刘先生患糖尿病5年,并没有身体不适,便没有积极治疗。尽管家人带他看了病,买了药,倔强的刘先生依然觉得不疼不痒“无所谓”,最终导致脑血栓,全身瘫痪。
相关数据显示,与非糖尿病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2~4倍。72%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糖尿病性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导致我国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大约有一半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
符茂雄介绍,糖尿病若任其发展的话,会出现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脑血栓、白内障、感染等并发症。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不但发生率高,而且具有发病年龄早,症状隐匿或不典型、病变严重、进展快、愈后差等特点,容易发生休克、心衰、猝死等严重的心血管事件。
进口降糖药
已纳入医保
符茂雄指出,大部分糖尿病患者只知道把血糖控制好就行了,其实不是,单纯控制血糖对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作用有限。在糖尿病早期治疗中就需要充分评估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并选择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的药物,做好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
“国家对糖尿病患者治疗很重视,一些进口药物经国家药品谈判后降了价,随后又纳入医保报销,大大减轻了糖尿病患者的负担。”符茂雄说,比如降糖和护心效果不错的恩格列净已经列入国家谈判医保目录,于2020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执行。
符茂雄给“糖友”算了一笔账,恩格列净没进国家谈判医保目录之前价格为180元/盒,1盒10片,一片药18元;进入国家谈判医保目录后价格为42.4元/盒,降价幅度为76.4%,一片药为4.24元。经医保报销后,患者每天只需要自付0.8元-1.9元之间,就可以使用恩格列净,经济负担大大减少。
去年底,海南省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在门诊用药可报销了,最高可报销60%,这对广大糖尿病患者来说是一大福音。
原标题:糖尿病患者5年不治疗,并发症致瘫痪——并发症是夺命元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