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不胖不瘦(糖尿病不胖不瘦怎么回事)
确诊糖尿病,胖点好还是瘦点好?糖尿病人变瘦了是好事还是坏事?
#秋日生活打卡季#
患上糖尿病,胖点好还是瘦点好?
不胖不瘦最好,正常偏瘦一些更好!
为什么呢?首先我们要了解糖尿病是怎样发生的?我们体内有一种激素,叫胰岛素,是体内唯一一种能够降低血糖的激素。
胰岛素的作用是帮助葡萄糖进入细胞内利用。成年人最常见的是2型糖尿病,这种病最初的原因是人体很多组织器官对胰岛素不敏感了,所以不能正确利用血液中的葡萄糖。如果身体不能利用葡萄糖,就会变瘦(大量的葡萄糖不能合理使用、都从尿液排掉了),这就是糖尿病。
肥胖的人更容易对胰岛素不敏感(医学上叫“胰岛素抵抗”),所以胖人更容易得糖尿病。得了糖尿病之后身体不能充分合理地利用葡萄糖,所以就会变瘦。经过治疗后,糖尿病人又能够充分利用葡萄糖了,很多人就会变胖。这就是糖尿病与胖瘦的相互关系。
如果感觉上面说的太复杂,我就再简单一点说:胖人容易的糖尿病,得了糖尿病不及时治疗就会变瘦,经过药物治疗血糖得到满意控制后很多糖尿病人体重又会增加。
所以要预防糖尿病,体重一定不能过胖。如果已经发生了糖尿病,那就要努力减重,
这个问题要因人而异:
第一种情况是,如果一个胖糖人是刻意减重变瘦了,那这是好事。体重减轻,血糖水平也会相应下降。这种刻意的减重,可以不服用药物,只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管理达到减重目的。这是一种最健康的减重方法。
但除了这种方法,某些降糖药物也可以使体重减轻,例如司美格鲁肽、利拉鲁肽、度拉糖肽、达格列净、恩格列净、卡格列净等。这些药物既能降糖、又能减轻体重。用这些药物治疗的患者如果变瘦是药物作用所致,也是好事。
另一种情况是,糖尿病人没有经过治疗(既没有控制饮食、增加运动,也没有用降糖药),体重减轻变瘦了,这绝不是好事,反而说明病情在加重。发现这种情况应该赶紧去医院治疗,否则容易发生严重后果。
那你是胖糖人还是瘦糖人呢?如果你有任何糖尿病问题,评论区咨询我!
#糖尿病##秋日生活打卡季##减重##怎么判定有胰岛素抵抗#
糖尿病患者不胖反瘦,如何快速增重?首先从解决这4个原因入手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故事情节纯属虚构,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求医。
想象一下,一位糖尿病患者站在体重秤前,看着数字不断下降,内心却充满焦虑。这似乎是一个矛盾的场景:明明体重减轻应该是件好事,为什么糖尿病患者却为此忧心忡忡?这个看似荒谬的情况实际上揭示了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糖尿病患者的不明原因体重下降可能预示着潜在的健康危机。
糖尿病患者体重下降通常被视为一个警告信号,如同一盏亮起的红灯,提醒我们身体内部可能出现了问题。这种体重下降就像是一个隐形的小偷,悄无声息地带走了身体的能量和营养。患者可能会想:"我没有刻意节食,为什么还是瘦了下来?"这个疑问背后隐藏着多个可能的原因,需要我们仔细探究。
糖尿病患者体重下降的第一个原因是血糖控制不佳。当血糖持续升高时,身体就像一辆油箱漏油的汽车,无法有效利用燃料。即使摄入大量食物,能量也无法被正常吸收和利用,导致体重持续下降。这种情况就像是一个无底洞,不管投入多少,都无法填满。
第二个原因是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就像是打开细胞大门的钥匙,没有它,葡萄糖就无法进入细胞提供能量。当胰岛素功能失调时,身体就像是一座被封锁的城市,能量无法正常流通,导致体重下降。
第三个原因是代谢紊乱。糖尿病会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就像是一台运转不良的机器,无法高效地处理和利用能量。这种情况下,即使摄入足够的食物,身体也无法有效地将其转化为能量和体重。
第四个原因是并发症的影响。糖尿病的并发症可能会影响消化系统,导致营养吸收不良。这就像是一个漏水的水桶,不管倒入多少水,都无法保持水量。同样,患者即使摄入足够的食物,身体也无法充分吸收所需的营养。
面对这些问题,糖尿病患者该如何增重呢?首先,最重要的是控制血糖。这就像是修复漏油的油箱,只有解决了根本问题,才能开始有效地增重。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药物治疗,保持血糖在合理范围内。
其次,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增加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摄入,但要注意控制糖分和脂肪的摄入。这就像是给身体提供优质的燃料,既能补充能量,又不会加重病情。可以选择全谷物、瘦肉、鱼类、豆类等食物,这些食物不仅热量适中,还能提供丰富的营养。
第三,适度运动也很重要。虽然这听起来可能有些反直觉,但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加肌肉量,提高代谢水平。这就像是给身体安装了一个更高效的引擎,能更好地利用摄入的能量。可以选择一些轻度到中度的力量训练,如举重或弹力带练习。
第四,定期监测和调整。体重的变化就像是身体发出的信号,需要我们随时关注和解读。定期检查血糖水平、体重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就像是不断优化和调整的过程。
在增重的过程中,患者可能会感到困惑和沮丧。"我吃得这么多,为什么还是不长肉?"这种感觉就像是在逆流而上,付出了努力却看不到明显的效果。但请记住,健康的增重是一个缓慢而稳定的过程,需要耐心和毅力。
增重不仅仅是数字的增加,更重要的是整体健康的改善。想象一下,当你的体重开始稳定上升,精力逐渐充沛,这就像是重新给身体注入了活力。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值得庆祝,因为这意味着你正在朝着健康的方向前进。
糖尿病患者的增重之路可能充满挑战,但只要坚持正确的方法,就一定能看到希望。就像是在黑暗中摸索前行,虽然过程艰难,但每一步都在接近光明。记住,健康的体重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它代表着更好的生活质量和更长久的健康。
在这个过程中,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也至关重要。他们的鼓励就像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给予患者前进的动力和勇气。同时,也不要忘记寻求专业医护人员的帮助,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可以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增重方案。
最后,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心理健康对于身体健康同样重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就像是为身体注入了一剂强心剂,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面对挑战,坚持治疗。
增重的过程可能会很漫长,但每一个小进步都值得庆祝。想象一下,当你站在体重秤前,看到数字缓慢而稳定地上升,那种成就感会让所有的努力都变得值得。这不仅仅是体重的增加,更是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升。
糖尿病患者的增重之路就像是一场马拉松,需要长期的坚持和努力。它不仅仅是为了看到体重秤上的数字变化,更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和更长久的健康。每一步都在朝着这个目标前进,每一天都是新的开始。
让我们共同期待,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持续的努力,糖尿病患者能够重新找回健康的体重,重新拥抱充满活力的生活。这个过程可能充满挑战,但也充满希望。就像是春天播下的种子,虽然现在看不到变化,但只要坚持浇水和照料,终会有开花结果的那一天。
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而维护健康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实践。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增重的过程不仅是身体的重建,也是生活方式的重塑。它要求我们以更加积极和科学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身体,学会倾听身体的需求,给予它最适合的照顾。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要学会辨别信息的真伪,遵循科学的指导。增重不是简单地多吃多喝,而是要遵循科学的原则,在保证血糖稳定的前提下,合理增加热量摄入。这就像是精心调配一剂良药,需要准确的配方和精细的调整。
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增重的方案也应该是个性化的。就像是为每个人量身定制一套衣服,需要根据个人的身高、体型、喜好来裁剪。同样,增重的方案也需要根据个人的病情、生活习惯、饮食偏好等因素来制定。这需要患者与医生密切配合,共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案。
在增重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学会欣赏自己身体的变化。每一点进步都值得肯定,哪怕是体重只增加了一点点,也是向着健康迈进的一大步。这种积极的自我认知,就像是给予自己的一剂强心针,能够激发我们继续前进的动力。
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健康的生活不仅仅局限于饮食和运动,还包括良好的睡眠、情绪管理、社交关系等诸多方面。就像是一座复杂的机器,每个零件都很重要,缺一不可。因此,在关注体重的同时,我们也要全面提升生活质量。
回顾整个增重的过程,我们会发现,这不仅仅是一次身体的重塑,更是一次生命的洗礼。通过这个过程,我们学会了更多关于自己身体的知识,培养了更健康的生活习惯,也收获了来自家人朋友的支持和关爱。这些无形的收获,比体重的增加更加珍贵。
让我们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未来,相信只要坚持正确的方法,就一定能够战胜疾病,重新拥抱健康美好的生活。每一个糖尿病患者都是自己健康的守护者,让我们携手同行,共同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0年版).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0, 12(8): 641-648.
别忘了点赞转发给家人朋友,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文中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身体不适应及时寻求医师帮助)
“不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减重是好、还是坏?看最新研究成果
对于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减重确实有助于控制血糖甚至可以帮助实现糖尿病的逆转/缓解。
不过,那些“不胖”或者“偏瘦”的2型糖尿病患者一直都有一个疑问:减重对他们而言,是“好”还是“坏”?
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体重下降”是一种“不太好”的身体表现。
而很多“不胖”或“偏瘦”的2型糖尿病患者总是担心:饮食控制或吃上某些降糖药以后,会让体重下降。那么,这样的担心究竟有没有必要呢?
这篇文章,我们就结合最新的医学研究成果,来给大家分析:“不胖”或“偏瘦”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不应该减重!
最新研究 “瘦糖”有望逆转!临床上,医生已经观察到:确实有一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不依赖降糖药就让糖化血红蛋白(HbA1c)长期维持在6.5%以内。这种现象被称为“糖尿病逆转”或是“糖尿病缓解”,是目前糖尿病最为理想的一种改善状态。
不过,一直以来,医学界普遍认为:只有“超重”或者“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才有希望获得“逆转/缓解”。
在《缓解2型糖尿病中国专家共识》当中,就提出了要想实现2型糖尿病缓解所必须满足的四项条件。其中一点,正是患者的体重指数BMI需要≥25kg/m2或者男性腰围≥90公分、女性腰围≥85公分。
不过,一项最新的重磅医学研究数据指出:并不是只有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才有机会获得“逆转/缓解”。
在2022年第58届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ASD)的年会上,公布了一项里程碑式的研究,属于“ReTUNE”研究的最新成果。
简单来说,这部分研究主要是找了一群平均年龄在59岁并且“不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BMI<25kg/m2),让他们采取以饮食控制为主要手段的减重措施,最终实现体重减轻10%-15%的目标。
结果,研究者惊奇的发现:这些原本被认为“逆转/缓解”希望不大的2型糖尿病患者,居然有70%都成功实现了“逆转/缓解”!
毫无疑问,这样一个研究结果给“不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带来了不小的希望。
为何“不胖” 也能“逆转”?在观察到上面的现象以后,医学专家们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些患者明明“不胖”,却也可以从减重当中获益呢?
原来,在这些获得了“逆转/缓解”的患者体内,通过磁共振扫描可以看到,肝脏与胰腺当中的脂肪比例明显下降了。
这些患者尽管体重指数BMI没有达到超重或肥胖的标准,但其实,他们体内的内脏脂肪比例已经超过了他们自身脏器所能够承受的“最大值”(阈值)。而这种超出“个人脂肪阈值”的内脏脂肪化,正是引起2型糖尿病发病的关键因素。
简单来说,尽管有些2型糖尿病患者看上去“不胖”甚至“偏瘦”,但其实他们体内的内脏脂肪比例已经超出了身体可承受的范围,而减少内脏脂肪比例可以让胰岛β细胞功能得到恢复!
对中国人群 有哪些启发?虽然,这项研究纳入的患者样本量很小,并且其结论还没有被正式写入各类医学指南或专家共识。但是,它已经足以给我们提供一些启发!
第一个启发:对于“不胖”或者“偏瘦”的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不要过于担心吃降糖药会让体重下降!
有不少网友都反映过一个类似的问题,就是:我本来就“很瘦”,吃了降糖药以后,体重还下降了,有没有什么办法让体重不要下降?事实上,这类担心很多时候都是多余的。
首先,很多人自以为的“很瘦”,其实只是跟肥胖的人相比“偏瘦”而已,不一定真的属于医学上的“消瘦”体型(BMI<18.5kg/m2)。不少声称自己“很瘦”的朋友,其实处于“正常”体重的范畴。
其次,降糖药的减重效应一般都是有限的,并不会让体重一直降下去!
比方说,二甲双胍的减重幅度,平均就在0.6kg左右;“列净类”降糖药的减重效力稍强,但平均也就在2kg以内。
而我们可以看到,“肽类”降糖药和“列净类”降糖药都具有明确的减少内脏脂肪的功效。这对于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毫无疑问是有好处的!
因此,除非您真的属于体重指数低于18.5kg/m2的“消瘦”患者,否则,不要过于担心降糖药的减重作用。
第二个启发:建议体重指数BMI”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尝试减重10%左右。
这项最新的研究很好地证明了,“不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减轻10%-15%,就足以让肝脏和胰腺的脂肪比例显著下降。
当然了,体重减轻太多也不好!《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管理专家共识》指出:体重减轻超过15%,可能对健康有害;而一般,建议大多数患者把减重目标设定为5%-10%。
也就是说,“不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只要确保减重以后的体重指数(BMI)不会低于18.5kg/m2(消瘦),那么,可以尝试减重,把目标设定为减轻10%左右即可。
第三个启发:2型糖尿病患者要想成功减重,“限制能量饮食”是比较有效的手段!
说了这么长时间的减重,一定有朋友会问:那怎样才能够成功地把体重给减下来呢?
事实上,不仅是ReTUNE研究,还有很多其他高质量的临床研究都是采用的“限制能量饮食”这种手段来减重的。
所谓的“限制能量饮食”,其实就是大家所说的“节食”,其减重效果是较为确切的。
在《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管理专家共识》当中,提到的“最常用于减重的三种膳食模式”,排在第一位的就是“限制能量饮食”。
最后,总结一下,最新的医学研究结果提示我们,“不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也可能从减重当中获益!因此,大家不要害怕吃降糖药会掉体重,反而应该主动尝试减重试试看!
【参考文献】
1,缓解2型糖尿病中国专家共识 《中国糖尿病杂志》2021年9月 第29卷 第9期
2,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年4月 第13卷 第4期
3,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管理专家共识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2年1月 第42卷 第1期
#健康真知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