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胰岛素多少钱一支(糖尿病胰岛素多久重新调一次)
180元→70元!云南16个品种胰岛素预计5月起降价
2022年1月11日
记者从云南省医疗保障局获悉
第六批国家药品集采首次延伸到
生物药领域胰岛素专项集采
预计今年5月
云南省糖尿病患者可用上集采降价后的
16个通用名品种的二代和三代胰岛素
以临床常用的甘精胰岛素为例
从平均180元/支降至70元/支左右
每位患者每年可节约费用4000元左右
1月6日,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通过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发布《关于公布全国药品集中采购(胰岛素专项)首年协议采购量的通知》。根据通知,本次胰岛素专项集采中选结果将于今年5月实施,具体执行日期以各地发布通知为准。按照工作安排,各医药机构已完成胰岛素专项中选产品协议采购量的确认工作,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胰岛素专项)全国首年协议采购量和各地区首年协议采购量已经确定。各胰岛素中选企业可登录“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综合服务平台”,点击左侧“国采招标管理”中“协议采购量查看”菜单,查看本企业中选产品的协议采购量。
首批胰岛素专项集采于今年11月26日在上海报价开标,产生中选结果。本次集采涵盖临床常用的二代和三代胰岛素,包括16个通用名品种。全国医疗机构首年采购需求量约2.1亿支,按集采前价格计算,涉及采购金额约170亿元。医药企业积极参与本次集中采购,11家企业参与投标。拟中选产品平均降价48%,预计每年可节约费用90亿元。本次集采各内外资企业均有产品中选,拟中选产品既包括医疗机构常用的知名企业产品,也包括新兴企业产品,在降低虚高价格的同时,与临床实际需求实现了较高的匹配度。
本次集采坚持“招采合一、量价挂钩”,在前期药品、耗材集采探索的成功经验基础上,针对胰岛素特点优化了采购规则:充分尊重临床选择,保持临床用药稳定性,减少替代风险;相同治疗目的和临床作用机制的不同通用名胰岛素合并竞争,兼顾了临床使用需求和竞争的充分性;高度重视中选产品供应,针对胰岛素生产和使用特点,通过产能摸底调查、预留足够生产准备时间等方式,多措并举保障供应。
胰岛素是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重要药物,在糖尿病治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由于胰岛素需要长期使用,虚高的价格给患者带来沉重负担。本次胰岛素专项采购是国家组织药品集采首次拓展到生物药领域,是集采改革进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不仅促使胰岛素价格回归合理水平、惠及更多患者,对于完善集采制度、实现改革目标也具有重要意义。
综合:掌上春城、春城晚报-开屏新闻
来源: 云南网
最低降至18.9一支,胰岛素大幅降价,糖友们你们用到了吗?
国家组织胰岛素集采中选结果自2022年6月1日起落地我市。此次胰岛素专项集采将大幅度地降低医疗费用,减轻患者的就医负担,给广大糖尿病患者带来福音。
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也简称“国家集采”或者“带量采购”,由国家从通过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中遴选品种,把全国医疗机构零散的采购量集中“打包”,形成规模团购效应,通过国家层面与药品生产企业进行价格谈判。在严格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带量采购,以量换价,大幅降低药品虚高价格,切实减轻患者负担。
下图是我市胰岛素带量采购后药品价格
短效胰岛素:为普通胰岛素或常规胰岛素,该类药物的商品名后面一般会有“R”,该类药物起效慢,必须在进餐前30~45min皮下注射,可用于控制餐时血糖。代表药物为诺和灵R、优泌林R、甘舒霖R。
速效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是对人胰岛素进行结构修饰,皮下注射后约15min起效,进餐前即刻注射,用于控制餐时血糖。代表药物为门冬胰岛素(诺和锐)和赖脯胰岛素(优泌乐)、谷赖胰岛素(艾倍得)。
中效胰岛素:主要为精蛋白锌重组胰岛素混悬液,即胰岛素与鱼精蛋白结合后聚集在一起,发挥作用需要更长时间,一般一天注射1~2次;该类药物的商品名后有“N”,代表药物诺和灵N、优泌林N、甘舒霖N。
长效动物胰岛素:为胰岛素类似物,该类药物吸收稳定,无明显的血药峰值出现,每日注射一次,可以较好的模拟生理基础胰岛素的分泌。代表药物为甘精胰岛素(来得时)、地特胰岛素(诺和平)、重组甘精胰岛素(长秀霖)。
预混胰岛素:预混胰岛素听起来像是有两种胰岛素, 其实只有一种胰岛素在里面, 只是加入了不同比例的鱼精蛋白。 鱼精蛋白会与短效胰岛素或速效胰岛素类似物结合, 使一部分胰岛素(70%、 75%、 50%) 变成中效成分。代表药物预混人胰岛素(诺和灵30R、 诺和灵50R、 优泌林70/30) 和预混胰岛素类似物(预混门冬胰岛素 30(诺和锐30)、 预混赖脯胰岛素 25(优泌乐25)、 预混赖脯胰岛素 50(优泌乐50))。
糖友们,您正在用哪种胰岛素,留言评论区!#糖尿病##打胰岛素一个月大概要花多少钱#
胰岛素降价来临,医生说“患者体验最重要!”
红网时刻新闻4月20日讯(通讯员 兰婧蕊)遇到某些糖尿病患者,内分泌科医生往往最为“头疼”,对他们一再强调,再三嘱咐。
“有两种情况的患者使用胰岛素最多,一是病人使用常规药物时,自身不分泌胰岛素或者胰岛素分泌已经是绝对减少的时候,必须有注射胰岛素的替代,或是胰岛素的补充;二是病人肝肾的状况已经很差,使用其它药物非常困难。这类患者血糖比较高,甚至空腹血糖大于9或者11mmol/L,这时候如果使用胰岛素治疗,能够在短期内把血糖控制得比较好,虽然吃药也可能将血糖降下去,但代价太大,所谓代价大,就是药物用量大,花钱也多,而且给病人造成的不良反应也多。”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秦贵军教授曾在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表示。
研究表明: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长期观察发现,多数患者在患病8—10年就不能仅靠口服降糖药来控制血糖了,这时如果不用胰岛素,血糖就难以得到满意的控制,由高血糖所导致的糖尿病并发症就会出现明显的进展。因此,从减少并发症、延长患者寿命的角度上讲,当疾病进展到一定的阶段,也必须用胰岛素。
据了解,胰岛素集采5月份将在全国各地落地执行,这种状况或许得以改善。
首先是因为价格降下来了。举例来说,集采前,单支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25R)的价格为70元左右,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75元左右,甘精胰岛素注射液140元左右,如果按照每月使用3支胰岛素的数量来计算,患者每天的开支将近7-14元。集采后,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25R)降至18.89元,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为43.2元,甘精胰岛素注射液为48.71元,其中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25R)每天的治疗费用不到2元,比部分口服降糖药还便宜。
除了价格以外,“医患信任度”也会大大提升,“糖友圈”创始人孙志明在其发布的文章中表示:“过去,药品的利润空间会让患者怀疑医生开药目的,影响医患互信,降低患者依从度,也不利于自身的控制和治疗。集采后,没有了商业利益从中‘作梗’,医患之间的隔阂当然进一步减少,这本身也利于治疗依从度的提升和病情的改善。这样也会让医生轻装上阵,减少心理负担。”
更为重要的是,集采后更多患者可以用上便利性、体验感更好的原研胰岛素。“过去我们没有进行原研胰岛素和非原研胰岛素之间的对比研究。但从平常和患者之间的交流可以得知,这两者之间最大的差异并不是疗效,而是方便性。所以即使胰岛素没有集采降价,我们也会给患者推荐原研胰岛素,目的就是让患者舒服,就医舒服,治疗舒服。现在,集采将原研胰岛素的价格降下来,患者有能力用上体验感更好的胰岛素,对于依从性和血糖控制率的提升,都是极大的推动力。” 秦贵军教授指出。
国采执行之际,不少患者会疑问,如果现在转换药品,会不会反而会有血糖波动?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教授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就已经做出相当明确的表态:“在血糖控制比较好的基础上,相同类型的胰岛素,比如说速效胰岛素和速效胰岛素之间,预混胰岛素和预混胰岛素之间,可以互换。只不过,我们要注意的是,转换胰岛素之后,医生和患者要做好血糖监测工作,依据胰岛功能变化、血糖变化及时调整剂量,避免因为在转换胰岛素之后导致血糖波动。”
在此提醒广大糖友,胰岛素集采降价将大大减轻患者的用药负担,减少费用顾虑,得到规范治疗,但胰岛素换药需要经过专科医生严格评估和量身计划,还请与您的医生积极沟通后,听从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