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吃鸡蛋增加糖尿病(吃鸡蛋能升糖吗)

参考消息 0
文章目录:

最新研究显示:过度摄入鸡蛋或增患糖尿病风险

据美国每日科学网站11月15日报道,炒蛋、荷包蛋或水煮蛋是在全球都广受欢迎的早餐食品。然而,价廉物美的鸡蛋对健康的好处也许并不完全像商家吹嘘的那样:南澳大利亚大学最新研究显示,过度食用鸡蛋可能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报道称,与中国医科大学和卡塔尔大学合作进行的这项研究(1991年至2009年)是首次大规模对中国成年人鸡蛋摄入情况进行的抽样研究。

研究发现,经常每天吃一个或更多鸡蛋的人患糖尿病风险增加了60%。

报道还称,随着中国目前糖尿病患病率超过11%——高于8.5%的全球平均患病率,糖尿病已经成为一个严重公共卫生问题。

报道指出,糖尿病的经济影响也是巨大的,其占去了全球医疗卫生支出的10%(约合7600亿美元)。在中国,与糖尿病相关的开支已超过1090亿美元。

南澳大利亚大学流行病学家李明(音)说,糖尿病患者人数的上升是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尤其是在中国,那里传统饮食结构的变化正在对健康产生影响。

李明说:“饮食是促成2型糖尿病发病的一种已知和可改良的因素,因此了解可能影响2型糖尿病患病率不断上升的饮食因素范围十分重要。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经历了重大的营养结构转型。许多人告别了由谷物和蔬菜构成的传统饮食,转向食用更多加工食品,包括更多肉类、零食和高热量食品。”

他说:“与此同时,鸡蛋消费量也一直在稳步增加:从1991年到2009年,中国人吃鸡蛋的数量几乎翻了一番。糖尿病与食用鸡蛋之间的联系常常受到争议,但是这项研究意在评估人们对鸡蛋的长期消费以及发生糖尿病的风险——这种风险是由空腹血糖决定的。我们发现,长期食用较多的鸡蛋(每天摄入超过38克)使中国成年人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大约25%。此外,经常吃大量鸡蛋(每天超过50克,即相当于1个鸡蛋)的成年人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60%。”

报道称,这种影响在女性身上比在男性身上更为显著。

李明说,尽管这些研究结果暗示较高的鸡蛋摄入量与中国成年人患糖尿病的风险呈正相关,但需要进行更多研究来探索其中的因果关系。

他说:“战胜糖尿病需要采取多层面的策略,不仅包括研究,还包括出台一套明确的饮食指导方案帮助教育和指导公众。本项研究就是朝这个长期目标迈出的一步。”

来源:参考消息网

每天一鸡蛋,患糖尿病风险增加60%?

编译:公子欣

煎蛋、炒蛋、荷包蛋、水煮蛋……鸡蛋在世界各地的吃法可谓五花八门,但似乎每一种都饱受欢迎。然而,不起眼的鸡蛋在带来健康益处的同时,似乎也存在健康隐患。南澳大利亚大学近日在《英国营养杂志》发表的一项新研究表明,过量食用鸡蛋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南澳大学与中国医科大学和卡塔尔大学合作进行的这项纵向研究(1991年至2009年)第一次对中国成年人的鸡蛋消费进行了大样本评估。研究人群包括参加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的8545名成年人,平均年龄为50岁。

目前,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已超过11%,高于全球平均水平8.5%,糖尿病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糖尿病的经济影响也很大,占全球卫生支出的10%(7600亿美元),而在中国,糖尿病相关成本已超过1090亿美元。

流行病学家、公共卫生专家李博士指出,糖尿病发病率的上升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在中国,传统饮食的改变正在影响健康。“饮食是导致2型糖尿病发病的已知且可改变的因素,因此了解可能影响该疾病患病率的饮食因素的范围是很重要的。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经历了重大的营养转型,许多人的饮食结构从包括谷物和蔬菜的传统饮食转向了加工食品,比如大量的肉类、零食和高能量食品。”

与此同时,鸡蛋的消费量也在持续上升,从1991年至2009年,中国吃鸡蛋的人数几乎翻了一番。鸡蛋的平均日消费量从1991-1993年的16克,到2000-2004年的26克,再到2009年的31克。

那么,1991年至2009年同期的国际鸡蛋消费量是怎么样的呢?欧洲每天33.65克,美国每天28.43克,亚洲每天20.56克,大洋洲每天18.20克,非洲每天5.93克,世界平均每天21.45克。

“虽然吃鸡蛋和糖尿病之间的关系经常存在争议,但这项研究旨在评估人们长期吃鸡蛋的量和其患糖尿病的风险,这是由空腹血糖决定的。”

研究发现,长期吃鸡蛋(每天超过38克)会使中国成年人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约25%,经常吃鸡蛋(每天超过50克,相当于一个鸡蛋)的成年人患糖尿病的风险会增加60%。这种影响在女性身上也比男性更明显。

李博士表示,虽然这些结果表明中国成年人多吃鸡蛋与患糖尿病的风险呈正相关,但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探索因果关系。“战胜糖尿病需要多方面的方法,不仅包括研究,而且还需要一套明确的指导方针来帮助告知和指导公众。这项研究是朝着这个长期目标迈出的一步。”

参考来源:

https://www.cambridge.org/core/journals/british-journal-of-nutrition/article/higher-egg-consumption-associated-with-increased-risk-of-diabetes-in-chinese-adults-china-health-and-nutrition-survey/C86D80672A65B06F1220BC3691C18296

鸡蛋又被冤枉了!每天吃一个鸡蛋,真的会让糖尿病风险提高60%?

还记得上小学的时候,一听到母鸡下蛋的声音就开心,这意味着今天又有鸡蛋吃了,它可是个好东西,吃了能长高个,还能更聪明,小孩子都爱吃。其实,不仅孩子爱吃,很多大人也喜欢吃,但是却因为病情不敢吃,特别是在网上看到某些文章和视频后,更是碰都不敢碰。

上周我的一位患者说自己已经好长时间没吃鸡蛋了,真是想念那个味道,我说您为啥不吃啊?现在鸡蛋可不贵啊!患者说还不是糖尿病闹的,老婆子不知道从哪里看到视频,说每天吃鸡蛋会增加糖尿病风险,我现在血糖已经偏高了,她就严格控制着我的饮食,一口不让吃。我告诉患者,吃鸡蛋没事,您放心吃,就把这话告诉你老婆。接下来我又和他解释了一番,为啥会有糖尿病患者不能吃鸡蛋这个说法,又为啥说可以吃鸡蛋。

“研究发现,每天吃一个鸡蛋糖尿病风险将提高60%”,这个说法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它其实来源于一个中等水平的医学网站,我大概和朋友们解释一下,这篇论文通过1991-2009年国人吃鸡蛋的数量来研究“吃鸡蛋和糖尿病之间的相关性”,注意,是相关性不是因果关系,结果发现后面几年比前面几年的鸡蛋消耗量明显增加,与此同时,糖尿病患者的数量也是急剧攀升,于是有的人就开始拿鸡蛋做文章,说它会带来糖尿病风险。

但是,我们仔细研究推敲一下就能发现,这个研究其实存在很多问题:

吃鸡蛋会影响糖尿病?就像手指头和牙齿发黄的人,患肺癌风险会升高,因为从手指头和牙齿上我们可以看到和抽烟数量多的相关性,但是我们能说指头和牙黄导致肺癌风险升高吗?显然是不能的,除了吃鸡蛋,就没有吃其他东西吗?

研究不太严谨,没有去掉干扰因素。这个研究中糖尿病患者最多的那一组有很多特点,比如说收入高、住在城市中、肥胖、爱喝酒、不爱运动、血压偏高、很少吃粗粮,对糖尿病稍微有了解的人应该发现了,肥胖、饮酒、运动少、饮食精细化,这些都是糖尿病的风险因素,把有风险因素的人和吃鸡蛋多的人放在一个组里,显然是不对的

这是一项回顾性研究,问问大家,你现在还能记得零几年时候的事情吗?连一天吃几个鸡蛋都能记得?想必大多数人都没啥印象了,只能回忆那时候条件好不好,条件好可能每天都能吃到,条件不好的说不定很多天才吃一次鸡蛋。而且调查问卷跨度时间很长,前后十年生活条件变化明显,现在吃的肉食、油炸食品更多,再加上运动少、患有三高,糖尿病的患病率肯定会上升。

从以上三点来看,这项研究是站不住脚的,大家不必相信,想吃鸡蛋大可放心吃。希望大家在看到某些研究、视频、论文的时候先不要被文字唬住,一定要多推敲、多分析。

喷香的鸡蛋应该怎么吃呢?不同的人要注意不同的吃法

鸡蛋真的很神奇,怎么弄都好吃,糖友们如果想吃,最好吃水煮的,煮好后切成两半,洒上少量葱花和椒盐,吃上一个没什么问题,平时吃面条也可以在面汤里打上一个荷包蛋,营养又美味。孕妇和儿童对营养需求高,一天吃两个也可以,老年人如果有胆结石或肠胃上的问题,就没有必要每天都吃了,一周吃上三四个都可以。

如何减少危险因素,预防糖尿病呢?医生和大家说两点

首先是吃好三顿饭,能不加餐就不要加餐,进食要有规律,主食没必要太精细,搭配粗粮和全谷物是比较好的,在餐桌上应该经常有荞麦、藜麦、燕麦、糙米的身影。菌菇、豆类、绿叶菜、鱼肉样样都不能少,一定要保证品种丰富,不能“专一”,吃菜就得“花心”点。

其次是运动控制体重,患者的特点就是胖、喘,平时吃得太好,运动得太少,不想血糖持续升高,就要合理锻炼,将体重指数降下来,这样才能向健康靠近,适合糖友的运动有很多,例如慢跑、骑车、跳绳、老年探戈等。

很多人在年轻时不注意血糖的问题,等到中年时期啥都不敢吃,嘴巴受罪,身体也受罪,何苦呢?如果平时能适当控制点,有定期检查的意识,及时把血糖降下来,饮食上就没那么多限制了,不过既然现在血糖已经偏高了,就要想办法让它保持稳定,才不会向更严重的地步发展。最后,再次强调一遍,鸡蛋可以吃,不要再冤枉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