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二甲双胍副作用(糖尿病二甲双胍片)

妙手医生 0
文章目录:

长期吃二甲双胍,警惕4个不良反应,5点教你科学避免

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推荐的一线用药。不但能够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还能预防糖尿病引起的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改善血脂代谢、减少心血管并发症发生几率。绝大部分糖尿病患者都需长期服用。但是,长期服用二甲双胍其不良反应也不能忽视。

服用二甲双胍有哪些不良反应?

警惕低血糖:

若正在服用降糖药物,或者将二甲双胍与其他降糖药物或胰岛素联合应用,请咨询医生以了解发生低血糖的可能性。若目前仅服用二甲双胍,可能不会出现低血糖反应。

关注胃肠道:

二甲双胍类药物可能诱发以下肠道问题,但通常会在几周内缓解。

腹胀;

胃肠胀气;

腹泻;

胃部不适;

食欲减退。

如果医生增加药物的用量,这些不良反应可能会再次出现。但与食物同时服用有助于降低二甲双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降低维生素B12含量

长期服用二甲双胍可显著降低体内维生素B12的含量。特别是当出现贫血或手脚神经损伤(周围神经病变)时,医生可能建议检查体内的维生素B12水平。

乳酸酸中毒

服用二甲双胍者,血液中可能出现乳酸堆积。这种情况较少见,但在以下情况下发生的可能性增大:

患有肾脏或肝脏疾病;

大量饮酒;

患有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

身体不适伴发热、腹泻或呕吐;

脱水。

如果出现以下症状,表明病情已很严重,请立即联系医生:

呼吸困难;

全身乏力或肌肉酸痛;

胃痛或腹部绞痛;

寒战;

出现心律改变;

头晕或昏厥。

当然,二甲双胍虽然有些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不适,但是采用以下方法,还是可以避免相关的不良反应的。

如何科学用药,避免不良反应?

1、不在空腹或饭前服药,而在进餐过程中服用。这样,药物的吸收并不会受到影响,而不良反应会显著减少。对于刚刚开始服用二甲双胍的患者,可以在第一周的晚餐时服用一次药物。

2、这些不良反应常与剂量有关,所以应从小剂量(500毫克/天)开始使用,再逐渐增加剂量,以使胃肠道慢慢适应。每日用量最好不要超过2克。

3、考虑使用特殊剂型,如肠溶片、缓释片。这些剂型比起普通剂型来说,引起的胃肠道不良反应更少。

4、适量补充B族维生素。有些长期使用二甲双胍的患者会出现维生素B12吸收不良,从而造成贫血。因此,长期服用二甲双胍的患者最好定期监测血常规等指标,出现过维生素B12水平低下的患者还应常规检测血清维生素B12水平。如有必要,可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降糖药或者适当补充维生素B12。

5、定期监测肾功能。二甲双胍具有罕见的乳酸酸中毒的副作用,这对于普通糖尿病患者来说发生机率很小,但对本身肝肾功能缺陷的患者来说,身体排毒、解毒功能差,更易发生这种情况。因此一般有肝肾功能严重损害的糖尿病患者不建议用此药。

总之,二甲双胍虽然有一些不良反应,但是科学避免,仍旧能把风险降到较小。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由妙手医生·执业药师审核

科普内容不能代替诊治意见,仅供参考

更多问题可关注妙手医生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糖尿病人吃二甲双胍,吃出一堆副作用,医生:吃药时要注意这3点

一位患者问我:“医生:我最近胃有点不舒服,还有点恶心、呕吐,您帮我看看这是什么原因导致?”。

我一听患者这症状,第一反应是不是患者最近饮食不洁?

可是病人告诉我他最近饮食规律,未饮食不干净食物,病人查体之后也没有细菌感染指征。那就很奇怪,是什么原因导致患者胃部不适呢?

接着与患者沟通得知:患者张某,男,49岁,体型中等偏胖,患有糖尿病3年,现服用药物二甲双胍500mg,每日3次,阿卡波糖,500mg,每日3次。无其他疾病。

考虑到二甲双胍片会引起胃肠道反应,我紧接着问患者他一般什么时候服用二甲双胍片,结果得知这位患者平时自己在家监测血糖,发现自己血糖高了之后就会加服一片二甲双胍,服用药物时间并不规律,经常是想起来的时候就吃一片,有的时候还会空腹服用。

这下我便明白其中缘由,空腹服用或者剂量过大,都会导致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

所以说,我们不仅要了解疾病,了解药物也至关重要。

一、什么是糖尿病?

想必大家对糖尿病或多或少有一点了解,谈到糖尿病,大家是不是首先想到了“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日常生活中我们有的时候会用这个症状做一个经验性判断。

研究表明,糖尿病与体内胰岛素分泌水平有关。

胰岛素作为体内唯一可以降低血糖的激素,是由胰岛β细胞进行分泌的。

它还可以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的合成。关于糖尿病的发病原因,目前认为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99年提出糖尿病诊断和分类标准,将糖尿病分为4种类型。

1型糖尿病

现代研究认为,其与体内胰岛β细胞有关,如果体内胰岛β细胞被破坏,便会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1型糖尿病发病年龄较轻、体型消瘦。通常认为该种类型糖尿病大多是自身免疫性疾病。

2型糖尿病

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就是2型糖尿病。其发病原因主要与胰岛素分泌不足有关。这也是它与1型糖尿病的主要区别点。大多数患有2型糖尿病的病人体型较为肥胖。

妊娠糖尿病

妊娠期间首次发生或发现的糖尿病或糖耐量降低,这里需要强调一下,妊娠糖尿病不包括孕前已经诊断为糖尿病的病人。一般在妊娠中、末期出现,分娩后血糖一般可以恢复正常。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这一类型糖尿病病因较为明确。

比如胰腺炎、库欣综合征、糖皮质激素、巨细胞病毒感染等引起的一些高血糖状态。

二、降糖药物有哪些?

通过前面这些介绍,想必大家对糖尿病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接下来大家是不是想了解如果患有糖尿病该怎么诊治,服用哪些药物?

目前我国以2型糖尿病为主,1型糖尿病和其他类型糖尿病较为少见。

下面我们重点介绍2型糖尿病的诊治。

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方法

根据给药途径不同,降糖药物可以分为口服降糖药物和静脉注射降糖药物。而依据作用效果不同,口服降糖药物又可以进一步进行细分。

口服降糖药可分为主要以促进胰岛素分泌为主要作用的药物和其他机制降低血糖的药物,前者主要包括磺脲类(代表药物:格列美脲、格列本脲)、格列奈类(代表药物: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等)、二肽激肽酶-4(DPP-4)抑制剂(代表药物:西格列汀、利格列汀),后者主要包括双胍类(代表药物:盐酸二甲双胍)、噻唑烷二酮类(TZD)(代表药物:罗格列酮、吡格列酮)、α-糖苷酶抑制剂(代表药物:阿卡波糖、米格列醇)等。

三、二甲双胍疗效及不良反应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指出,二甲双胍为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高血糖的一线用药,也作为基本药物联合其他降糖药来治疗2型糖尿病。

二甲双胍降低高血糖的机制为抑制肝糖生成,减少肝糖输出;

作用于外周组织,降低肌肉糖原合成,增加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还可以作用于肠道,抑制肠壁细胞摄取葡萄糖等。

可以说,二甲双胍在糖尿病的诊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但是,“是药有三分毒”,二甲双胍也不例外。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它主要有哪些不良反应?

二甲双胍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胃肠道反应

包括腹泻、恶心、呕吐、胃胀、消化不良等。这些不良反应多发生于早期,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上述症状可基本消失。

(2)引起维生素B12水平下降

已经有研究表明,长期服用二甲双胍会对体内维生素B12水平产生影响,其原因可能与二甲双胍抑制回肠末端钙吸收有关,最终导致维生素B12水平下降。

(3)乳酸性酸中毒

由于二甲双胍会促进小肠对葡萄糖的无氧酵解,而无氧酵解的代谢产物为乳酸,当糖尿病患者长期服用二甲双胍时,机体容易出现乳酸积蓄,从而导致乳酸中毒。

乳酸中毒患者会出现意识模糊,精神状态抑郁,体温过低,血压降低等症状。

四、服用二甲双胍注意事项

(1)关注二甲双胍用法用量

二甲双胍剂量使用原则为“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建议起始500mg,2次/天,如无明显胃肠道不良反应,随后可逐步增至1000mg,2次/天。

可根据患者状况进行个体化治疗,通常每日剂量1500-2000mg,分2-3次服用。

二甲双胍缓释剂型可能具有更好的胃肠道耐受性,如果患者不能耐受普通片,可试用缓释剂型。

另外还需注意,二甲双胍由于会导致胃肠道反应,因此应在进餐时服用或餐后立即服用二甲双胍。

(2)监测维生素B12水平:

由于长期服用二甲双胍会导致维生素B12水平下降,因此建议长期服用二甲双胍的患者定期监测维生素B12水平,适当补充维生素B12

(3)肾功能不全患者禁止服用:

二甲双胍进入体内通过肾脏排泄,如果患者肾功能不全,药物不能完全排泄出去,而且还会抑制体内乳酸代谢,容易出现乳酸中毒

另外,出现酮症酸中毒、乳酸酸中毒、高渗透性昏迷等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禁用二甲双胍。

了解这些之后,我们再回到文章开头病例中,患者未规律服用二甲双胍片,有时空腹服用,考虑到这些之后,建议该患者改用二甲双胍500mg/次,每日2次,餐时或餐后服用。患者遵从医嘱后,胃肠道不适症状消失。

五、如何预防糖尿病?

(1)适当运动锻炼

规律运动可以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生活质量,有助于控制血糖。但是进行运动的时候应该在相关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运动计划应该与自身年龄、喜好、身体承受能力相适应,定期评估,适时调整运动计划。

运动中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运动前后要注意监测血糖,注意调整饮食,以免发生低血糖

(2)戒烟:吸烟有害健康

吸烟不仅是癌症、呼吸道和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也与糖尿病及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那是不是有人就会问了,我抽电子烟可不可以?

答案是不可以的。电子烟可能引起肺损伤、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等。

(3)合理饮食:

现在大时代“内卷”的情况下,食物也逃不了“内卷”的命运。美食越来越多,我们看到美食难免会禁不住诱惑。但是要注意不要因为贪吃反而给自己吃出一身病来。

平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食物,保持健康饮食习惯。

应注意避免摄入过多胆固醇,适当增加非淀粉类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摄入,减少精加工谷类的摄入。进餐时应定时定量,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严格控制蔗糖、果糖制品摄入。

(4)适量饮酒:不推荐糖尿病患者饮酒。警惕酒精可能诱发低血糖。如果饮酒应该计算酒精中所含的总能量。女性一天最好不要超过15g,男性不要超过25g。每周饮酒不要超过2次。

结语

二甲双胍作为一线降糖药物,对于糖尿病的治疗发挥了重要作用。糖尿病患者在服用二甲双胍片时要依据“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原则。切忌空腹服用应随餐服用或餐后立即服用,长期服用二甲双胍片患者要注意适时补充维生素B12。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二甲双胍片。

除了药物治疗以外,糖尿病患者平时也应该注意自己的饮食,合理饮食,戒掉不良饮食习惯,适当增加运动锻炼。

参考文献

[1] 向红丁.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诊断分型及防治原则[J].继续医教育,2005,19(1):28-29.DOI:10.3969/j.issn.1004-6763.2005.01.011.

[2]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13(4):315-409.DOI:10.3760/cma.j.cn115791-20210221-00095.

[3] 王海又.降低二甲双胍副作用的应用方式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电子版),2019,6(17):181,184.

[4] 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8年版)[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9,27(3):161-173.DOI:10.3969/j.issn.1006-6187.2019.03.001.

糖尿病人吃二甲双胍,吃出一堆副作用,医生:吃药时要注意这4点

老韩近半年来瘦了不少,原本肥胖的身体,也能勉强看出轮廓来了,而且还总是口渴想喝水。老友聚会时,有朋友发现了他身体上的变化,告诉他这些可能是糖尿病的症状,因为自己患糖尿病的前期也是这样的,问他是否去医院检查过。

老韩摇头说没有,这些变化对自己生活又没影响,而且人瘦了,感觉身体比之前很胖的轻快了不少,去医院干啥,白白担惊受怕。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一次体检时,老韩的体检报告显示他的血糖偏高,在老伴的催促下,老韩去医院看了医生。

医生经过检查,确定老韩是糖尿病,建议老韩先吃二甲双胍观察一段时间。在老伴的监督下,老韩开始了慢慢的降糖治疗。

前几天,与老友聊天,两人就有了共同话题,老友得知老韩在服用二甲双胍进行降糖,就极力劝阻他:这药副作用比较明显,当时自己吃了之后,老是肚子疼、拉肚子,不得已换成了阿卡波糖。而且换药后,没有再出现什么副作用,血糖也一直控制得很好。

老友坚持,为了让老韩少走弯路,不如直接吃阿卡波糖,老韩将信将疑,含糊的答应了,但却没有立即换药。

在下一次复诊时,老韩跟医生说明了这一情况,医生听后,告诉老韩,有些人吃二甲双胍,确实会有胃肠道反应,但一般情况下,并不严重。

老韩服用二甲双胍,血糖有明显的下降,说明这种药很是对症,并且老韩服用二甲双胍,是从小剂量开始的,等逐渐适应药物后,基本就不会出现这种反应了。

二甲双胍作为目前糖尿病患者常用的降糖药物,很多人在服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篇文章我们来讲一下如何正确服用二甲双胍,降低药物出现副作用的几率。

任何药物的治疗作用和副作用是相对的,在讲副作用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二甲双胍是如何发挥药效的。

一、进入人体后,二甲双胍如何发挥药理作用的?

二甲双胍属于双胍类降糖药,其药理作用是通过作用于肝细胞膜G蛋白,激活一磷酸腺苷活化的蛋白激酶信号系统,从而恢复胰岛素对腺苷环化酶的抑制作用。

二甲双胍通过减少肝糖原的生成和输出,抑制或减缓葡萄糖被肠壁细胞的吸收,改善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骨骼肌等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促进糖的无氧酵解)。另一方面,二甲双胍可以抑制胰高血糖素或其他胰岛素拮抗物的释放,从多方面调节糖代谢。

在这个过程中,二甲双胍使糖化血红蛋白降低1%-2%,对有无胰岛B细胞功能的糖尿病患者具有降糖作用,但不会降低正常的血糖

还有一点,二甲双胍不增加体重,改善血脂,增加纤溶系统的活性,降低血小板聚集性,抑制动脉壁平滑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延缓或改善糖尿病血管并发症。

综上所述,二甲双胍临床上主要用于肥胖的2型糖尿病或饮食控制不成功的患者。

二甲双胍在降糖的同时,不可避免会产生副作用,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患者服用过程中,要注意检查自己有无这些变化。

二、服用二甲双胍后,常见的副作用有哪些?

有人说吃二甲双胍,吃出一堆副作用,的确有这种可能,但在应用过程中,比较少见,我们来盘点下二甲双胍有哪些副作用。

首先,二甲双胍可以引起胃肠道反应

因为二甲双胍会作用于肠壁细胞,抑制食欲,减少对葡萄糖的吸收,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刺激胃肠道,减缓胃肠道的蠕动,影响正常的胃肠道功能。

患者在服用二甲双胍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腹痛、腹胀、腹泻、恶心呕吐、食物减退等症状,有的患者口中还会出现金属样异味

一般出现胃肠道反应,多出现在服用二甲双胍的初期,随着服药的进程,在服药半个月内,二甲双胍对胃肠道的反应就会逐渐消失,只有极少数患者对二甲双胍不耐受,胃肠道反应一直持续。

为避免或减少服用二甲双胍,产生对胃肠道的刺激,患者可以选择在餐中或餐后服用,减少药物与消化道直接接触的机会,能有效降低胃肠道反应发生的几率。

亦可以从小剂量逐渐增加食用剂量,或改服肠溶片或缓释片,如果仍无法减轻胃肠道反应,可以与医生商谈后,改服其他类型药物。

其次,二甲双胍会引起维生素B12的缺乏

长期服用二甲双胍,会影响患者体内维生素B12的吸收,出现血清中维生素B12降低。

而且维生素B12的缺乏与服用药物的剂量以及时间关系密切,维生素B12的缺乏会导致患者出现具有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以及周围神经病变,增加了患者出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几率。

为了减少维生素B12的缺乏,长期服用二甲双胍的患者同时,可以每年进行维生素B12,适量补充碳酸钙或维生素B12,纠正患者体内维生素B12缺乏。

第三,二甲双胍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会引起乳酸酸中毒

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来说,尽量不要吃二甲双胍。肝功能损伤的患者,本身就会影响乳酸的正常代谢,导致乳酸在体内的积蓄,而二甲双胍会促进葡萄糖的无氧酵解,会增加肾功能不全患者体内乳糖的蓄积。

所以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长期服用二甲双胍,可能会引起乳酸酸中毒,导致患者出现头痛、四肢无力、口唇紫绀等,情况严重还会出现休克、昏迷

二甲双胍的安全性虽高,但以上这些不良反应也是不可避免的,在使用过程中,患者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尽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三、医生提醒:为减少副作用,服用二甲双胍,一定要注意这四点!

临床上,患者服用二甲双胍,医生都会提醒这几点,希望患者减少副作用发生的几率。

1.太瘦的患者不宜服用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能改善胰岛素的抵抗,同时还能调脂、降低体重,所以目前将二甲双胍列为肥胖的Ⅱ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用药。

但对本身就太瘦的糖尿病患者来说,不宜通过二甲双胍降糖,因为二甲双胍抑制食欲,导致体重下降,致使患者越吃越瘦,免疫力降低,得不偿失。

我们知道,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需要节制饮食,对于消瘦的糖尿病患者,甚至还要增加饮食的量,避免营养不良。而且临床上对于原本肥胖的糖尿患者,服用二甲双胍后导致体重明显降低,也需要进行药物调整。

2.服用二甲双胍,要从小剂量开始

临床应用于糖尿病治疗,二甲双胍一般剂量从最小剂量500mg/每天开始,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逐渐增加药物的使用剂量。二甲双胍缓释剂的最大剂量是每天2000毫克,普通片剂最大剂量是2550毫克,患者临床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规律用药物降低血糖。

3.注意二甲双胍服用时间

不同剂型的二甲双胍,服用时间不同,二甲双胍片,为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反应,建议餐后服用,而对于有胃病的患者,可以选择餐中服用;二甲双胍肠溶片,没有明显的胃肠道反应,可以在餐前20-30分钟服用,每天两次;二甲双胍缓释片,不受饮食影响,每天服用一次,建议晚上服用。

4.服用二甲双胍,注意检测维生素B12

二甲双胍会导致患者缺乏维生素B12的缺乏,增加患者患周围神经病变的风险。所以长期服用二甲双胍,患者最好每年进行一次维生素B12含量的测定。如果体内维生素B12过低,要及时进行纠正,避免更严重情况的出现。

以上关于服用二甲双胍的注意事项,医生再次提醒,别不当回事,注意这些,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增加糖尿病患者的寿命。

当然了,患者在服用二甲双胍的同时,还可能服用其他药物,协同降血糖,在用药的过程中,患者也需要慎之又慎。

四、糖尿病患者在用药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糖尿病作为慢性疾病,很少出现紧急情况,特别是在早期和中期,一般不会造成严重危害身体健康,乃至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所以,患糖尿病后,把疾病想象的太过可怕。

作为慢性疾病,糖尿病疾病周期比较长,可能会伴随患者终生,所以治疗周期十分长,需要患者长期坚持用药,在用药过程中,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注意几个问题。

在用药的过程中,不要因一段时间内血糖控制稳定,就自行停药。血糖之所以正常,是由于药物发挥了药效,一旦停药,可能出现血糖的再次升高。停药与否,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患者具体病情,一定要遵医嘱,及时进行调整。

糖尿病患者也不能自行换药,不同人群糖尿病的病因不尽相同,所用药物也不同。如果患者自行换药,可能会引起病情的反复。

糖尿病患者在用药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低血糖反应,不同药物副作用不同,对于不良反应症状减轻的患者来说,可能持续几天就会缓解,而如果症状较重,或无法自行缓解,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后进行适当的药物调整。

药物在人体内发挥药效的同时,不可避免会引起这样或那样的反应,在用药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进行定期监测。

总结:作为降糖药的明星药物,二甲双胍拯救了一大批糖尿病患者。关于自己是否符合用药标准,在用药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一定要跟韩先生学习,及时向医生请教,才能保证用药安全,极大限度的延长患者生病。

参考文献:

1.《二甲双胍伤肝、肾吗》大众医学 2017.11

2.《长期服用二甲双胍需要注意这六点》 食品与健康 20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