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四大药(糖尿病四种药)
二甲双胍的地位下降了吗,治疗2型糖尿病时,还是推荐药物吗?
有朋友跟华子说,感觉现在治疗2型糖尿病时,二甲双胍用的不多了,听说有些欧美国家降低了二甲双胍的地位,已经不是2型糖尿病的推荐药物了,真的是这样吗?
华子说,以我国《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3年版)》中的意见,二甲双胍在治疗2型糖尿病的时候,地位并没有下降,仍然是贯穿糖尿病全病程的基础用药。不过在治疗伴有器官损害的2型糖尿病时,GLP-1RA与SGLT2i等新型降糖药物,优于二甲双胍。
专家共识中认为,二甲双胍有良好的降糖作用和器官保护作用,而且在长期使用时有较好的安全性。在初次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中,二甲双胍仍然作为一线用药,以及在联合用药时的基础用药,并且在治疗全程都可以使用。
二甲双胍有降低超重糖尿病患者体重的作用,但疗效不受体重限制。无论是超重或是体重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都可以使用二甲双胍作为控制血糖的基础用药。但不建议血糖正常的人,使用二甲双胍减重。
二甲双胍可以抗动脉硬化和改善心血管危险因素,对心血管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不过现在新型的降糖药物,对心脏、肾脏等器官有更好的保护作用。
在合并有冠心病、心力衰竭、慢性肾病等疾病时,使用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如利拉鲁肽、度拉糖肽、司美格鲁肽等药物;还有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如达格列净、恩格列净等药物,对心脏、肾脏的保护作用更好。
也就是说,在有合并症的情况下,GLP-1RA与SGLT2i成为了首选,优于二甲双胍,这也是很多人说二甲双胍地位下降的原因。
在降糖治疗时,依靠单一药物并不容易控制好血糖,很多的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多种药物联合治疗,二甲双胍可以作为联合用药中的基础用药。
比如在有合并症的前提下,选择GLP-1RA与SGLT2i进行治疗,同时可以联合使用二甲双胍,这样在对心脏、肾脏产生较好保护作用的同时,还可以有助于血糖达标和维持血糖的长期良好控制。
在没有合并症时,常选择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进行联合治疗,可以增加对血糖的控制,出现不良反应的可能性也较低。
1、最佳剂量:二甲双胍起始剂量为每日0.5g,最佳有效剂量为每日2.0g,成年人最大推荐剂量为每日2.55g。建议从小剂量服用,在耐受不良反应之后,逐渐增至最佳剂量。
2、禁忌症:对二甲双胍过敏、以及急性及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避免使用二甲双胍。
3、肝肾功能的限制:二甲双胍对肝肾功能没有影响,但在肝肾功能不全时,有可能使二甲双胍蓄积,出现毒性反应。所以在转氨酶(AST、ALT)超过正常上限3倍时禁用;肾小球滤过率小于30时禁用。
4、用于预防:专家共识指出,二甲双胍可有效降低糖尿病前期人群进展为2型糖尿病的风险,可以用于成人糖尿病高危人群。
总结一下,二甲双胍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地位并没有下降,仍然是降糖治疗的一线用药。不过对于有合并症的人群,新型降糖药物,对心脏、肾脏的保护作用更好,但二甲双胍可以与新型降糖药物联合用药,增加降糖效果。
在使用二甲双胍时,建议使用每日2.0g的最佳治疗剂量。糖尿病高危的人群,可以使用二甲双胍降低2型糖尿病风险。
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用药有疑惑,请咨询医生或药师。我是药师华子,欢迎关注我,分享更多健康知识。
糖尿病患者如何选择降糖药物 这份健康指南请查收
降糖药物的选择应根据糖尿病患者的自身病情、经济条件,潜在性副作用等因素综合考虑。通过这篇文章,希望帮助更多糖尿病患者达到平稳控糖的健康管理目标。
情景导入
张三是一位II型糖尿病患者,在不同医院就诊时,医生们却给他开了看似完全不同的药物,明明是一种病症,为什么用药不一样呢?
原来,这三种药物中分别含有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这两种物质都是降糖界的一把好手,其降糖程度都在0.7%~1%,均适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而去乙医院的那段时间,张三正好长胖了不少,成了肥胖型糖尿病患者,所以二甲双胍更为适用。
如今,糖尿病已跃居榜三,成为仅次于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杀手。2023年我国成人糖尿病患者数达1.43亿。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人们发明了各类药物来治疗糖尿病,在这么多各式各样的降糖药物中,我们应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呢?
药物概览
首先让我们看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药物:注射性药物胰岛素和口服型药物二甲双胍。
注射胰岛素是一种非常直接的降糖方式,因为糖尿病的根本成因就是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其适用于绝大多数糖尿病患者,一般情况下也不发生不良反应,可根据需求服用速效或者长效型,效果显著。二甲双胍是一种普通的口服型药物,具有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减轻体重等多种作用。适用于超重或肥胖的糖尿病患者。但常见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少数患者可能出现乳酸酸中毒(罕见但严重)。
其次,还有格列美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等磺脲类药物,这些虽不及前两种药物的应用范围广,但针对某些患者却具有更好的疗效。
此外,伴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GLP-1受体激动剂,DPP-4抑制剂,SGLT-2抑制剂等新型药品也已问世,这种药物不仅能降低血糖,还可以治疗糖尿病引起的某些并发症。当然,是药三分毒,这些药物均会带有一定的不良反应。
混合型用药(联合用药)
事实上,混合型用药已经渐渐代替单一重复用药,在市场上占据了主要地位,实现了1 1>2的效果。糖尿病的混合型用药是指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联合使用两种或多种降糖药物以达到更好的血糖控制效果。
这种用药方案通常由医生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并发症情况、肝肾功能以及个人生活习惯等因素综合考虑后制定。例如磺脲类 双胍类,磺脲类 α-糖苷酶抑制剂,DPP-4抑制剂 双胍类/磺脲类等等。
药物选择
选择药物时,首先要明确所患糖尿病类型,1型,2型或者妊娠型,不同类型的疾病所需药物是不同的。
其次,考虑自身健康情况,以2型糖尿病患者为例:
- 糖尿病早期,可服用药效不是很强的药物,如二甲双胍,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增强自身调节能力来慢慢控制病情;
- 中期则需要加服格列齐特或者磺脲类药物;
- 晚期患者胰岛功能可能已经严重受损,则需注射胰岛素。
再者,要考虑自身特异性,部分人群对某种药物会有特异性反应,使用药物前要明确其副作用。
最后,要考虑家庭经济情况,部分药物价格高昂,对储存条件,使用方式均有严格要求,可能会为家庭带来巨大经济负担。
总结
总的来说,根据自身病情、经济条件,潜在性副作用等因素综合考虑,真正选出适合自己的药物才是最有效的疗法,可以放心的是,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认真配合医疗专业人员,相互合作也格外重要。
此外,降糖药物只是糖尿病管理的一部分,注重健康饮食、适量运动、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全面控制病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糖尿病也可以被治愈。
来源:国家医保局
责任编辑:李冬鸣
二甲双胍为何是降血糖首选药物?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糖尿病的主要特征是血糖水平过高,导致各种并发症,如心脏病、肾病、眼病、神经病等。目前,糖尿病还无法根治,只能通过药物和生活方式的调整来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在众多的降血糖药物中,二甲双胍是最古老、最常用、最有效的一种。它是一种口服药物,主要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也就是成人糖尿病。
二甲双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当时法国人用一种植物——法国紫丁香(又叫山羊豆)来治疗多尿症。后来,人们发现这种植物中含有一种可以降低血糖的化合物,就是二甲双胍的前身。
二甲双胍在1918年被合成出来,但是由于胰岛素的发现,它的应用被忽视了很长时间。直到1957年,法国教授才首次将二甲双胍用于临床治疗糖尿病。
从那以后,二甲双胍逐渐被证明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降血糖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目前,二甲双胍已经成为糖尿病治疗的一线首选药物,也是唯一一种可以与其他各类口服药或胰岛素联合应用于糖尿病全程的药物。
那么,二甲双胍为什么能够降低血糖呢?它的作用机制是什么呢?
二甲双胍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也就是让身体对胰岛素的反应更敏感,从而降低血糖。
二甲双胍的作用部位主要有两个:肝脏和外周组织(肌肉、脂肪等)。在肝脏方面,二甲双胍可以抑制肝糖异生,也就是减少肝脏将非糖类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的过程,从而减少肝脏向血液中释放的葡萄糖量,降低空腹血糖。
在外周组织方面,二甲双胍可以增加肌肉和脂肪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降低餐后血糖。
此外,二甲双胍还可以抑制食欲,减少食物的摄入,从而减轻体重和脂肪,进一步改善胰岛素抵抗。
二甲双胍的降血糖效果是有限的,它不能完全代替胰岛素的作用,也不能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因此,二甲双胍不会导致低血糖的发生,这是它的一个优点。
但是,二甲双胍也有一些不良反应,最常见的是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胃痛等。这是因为二甲双胍是一种碱性药物,对胃肠道有一定的刺激。
为了减少这些不良反应,建议在开始服用时,从小剂量、单次开始,逐渐增加剂量,随餐或餐后服用,或者选择缓释或肠溶的剂型。
另外,二甲双胍还可能导致维生素B12的吸收不良,造成贫血,因此,建议长期服用二甲双胍的糖友定期检查血常规和血清维生素B12水平,必要时补充维生素B12。
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下,二甲双胍是禁用或慎用的,如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心力衰竭、酸中毒等,这些情况下,二甲双胍可能增加乳酸性酸中毒的风险,这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需要及时就医。
总之,二甲双胍是一种经过长期临床验证的降血糖药物,它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肝糖输出和增加外周组织的葡萄糖利用,从而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
二甲双胍的优点是不会引起低血糖,还可以减轻体重和脂肪,降低心血管风险,甚至有一些抗衰老、抗癌的潜在作用。二甲双胍的缺点是容易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还可能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造成贫血,以及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增加乳酸性酸中毒的风险。
因此,服用二甲双胍时,应遵循医嘱,选择合适的剂量和剂型,注意观察身体反应,定期检查相关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降血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