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肾病保健品(糖尿病肾保养)

王药师心血管讲堂 0
文章目录:

新药获批上市!治疗糖尿病肾病,又有新选择!除了护肾,还能护心

你永远想象不到,一个靠透析活着的病人有多痛苦。

患者一:得糖尿病20多年,3年前查出肾病,当时检查血肌酐是400多,用药控制了2年,肌酐还是升到了800多,发展到了尿毒症阶段,在医院折腾了2个月后,最终患者选择了透析。透析的第一天,患者跟家人说,如果以后都要靠透析活着,他宁愿去死。

患者二:得糖尿病18年,起初没有吃药,到第三年的时候才开始吃降糖药,期间从未去复查过。就在前段时间,他开始觉得乏力不适,拖了好久,后来又出现水肿、恶心等症状,患者才来到医院检查,结果血肌酐高达830,确诊尿毒症,医生说想要活着,要不透析,要不换肾。家住农村的患者,直接放弃了治疗。

这是活生生的案例,俩人都是因为长期的高血糖,伤及肾脏,诱发糖尿病肾病,最终恶化为尿毒症,只能靠透析活下去。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目前临床没有特效药治疗,一旦确诊,只能尽量延缓肾病的进展,所以早发现、早干预,尤为重要。可是,肾脏偏偏又是一个很能忍的器官,轻微的不适不足以让它表露自己,只要在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它才会有所表现。可等到这时候,肾脏可能已经没救了。

这正是糖尿病肾病的可怕之处!

正因如此,糖尿病患者保护肾脏,一定要趁早。如果患者在控制血糖达标的同时,还能兼顾保护肾脏,就再完美不过了。而这也是医药研究的热点。基于此,有些降糖药在保护肾脏方面,已经崭露头角。主要包括以下两类比较新的降糖药。

一是SGLT-2抑制剂:恩格列净、达格列净、卡格列净。

目前,已有多项研究证实,列净类药物在降糖的同时,还有保护肾脏的作用,能够显著改善蛋白尿,降低肾脏终点事件(肾病恶化、透析、死亡等)发生的风险。这可能与其降低肾小球高压、高灌注、高滤过等机制有关。

二是GLP-1受体激动剂:利拉鲁肽、艾塞那肽、度拉糖肽等。

研究表明,该类降糖药同样具有保护肾脏的作用,因为它能抑制近端肾小管钠的重吸收,促进钠排泄,减轻肾小球高压力,另外还可抗氧化应激,减轻炎症,进而发挥降血压、保护肾脏的作用。

基于此,各大糖尿病指南和专家共识明确指出:对于合并有糖尿病肾病的糖尿病患者,若无禁忌,都应该在二甲双胍的基础上,联合SGLT-2抑制剂治疗,若不耐受,可选择同样让肾脏获益的GLP-1受体激动剂。

除了这两类药物,有了新选择!

前面也提到了,治疗糖尿病肾病,没有特效药,只能用一些利尿、护肾的药物。正因如此,科研人员从未停止过对新药的研发。近日,美国食药监局(FDA)批准了一种新药——非奈利酮上市,用于糖尿病肾病的治疗。

非奈利酮是第三代强效、口服非甾体高选择性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MRA),能够高效阻断醛固酮,抑制炎症反应、纤维化,延缓肾脏结构和肾功能的损害。

早在去年,该类新药用于糖尿病肾病的的临床试验就已经证实:

  • 非奈利酮可延缓终末期肾病、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降低肾脏终点事件18%;
  • 非奈利酮可降低患者的心血管死亡、心梗、心衰住院的风险等,降低14%。

时隔一年之后,非奈利酮终于上市,这给糖尿病肾病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目前,拜耳公司已经向中国提交了上市申请,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新药也必将让我国患者获益。

预防糖尿病肾病,这些措施不可少!

无论是已经在用的SGLT-2抑制剂、GLP-1受体激动剂,还是即将惠及患者的非奈利酮,这些药物都不是万能的。尤其是对于肾衰竭、尿毒症患者,已经到了难以逆转的阶段,单纯靠吃药的效果,并不明显。想要预防糖尿病肾病,还是得早发现,早干预。

1. 定期检查肾功能:糖尿病不仅要时刻关注血糖,更要密切监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肾病初期一般都从蛋白尿开始,所以有必要定期做个尿检,一旦发现蛋白尿,及时干预。另外血肌酐也是诊断肾病的关键指标,也需定期检查。

2. 合理用药:糖尿病患者若发现蛋白尿,应该尽早加用达格列净、恩格列净等药物。另外,保护肾脏,控制血压和尿酸,也很重要。对于肾功能不好的高血压患者,可以选择普利类或沙坦类降压药,降压的同时还有护肾的作用。

3. 健康生活:生活中很多不良习惯也会对肾脏造成损伤,比如熬夜、憋尿、喝酒、高盐饮食、喝水少、滥用保健品或中草药等,这些都是糖尿病患者要规避的。

鱼油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万能保健品?

/

12 月14 日,欧洲药监局发布公告,撤销已批准的应用鱼油预防心血管病复发的适应证,理由是现有证据表明,心血管病患者服用Omega-3脂肪酸(鱼油的主要有效成分)对于心血管病无预防作用。

近年来,鱼油一直作为一种保健品通过各种方式广泛销售,一些宣传资料将其介绍得无所不能,号称对心脑肝胆脾肺肾等各脏器均有保护作用。这样的宣传是不靠谱的。基于现有研究结果,鱼油的保健作用远不像宣传的那样高,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更无可靠的治疗作用。

有些人听信虚假宣传,该用他汀却不用,花大价钱购买鱼油,甚至停用他汀改用鱼油。这是错误的做法,这样将显著增加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鱼油并不能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不久前欧洲公布了一项包括15000多位糖尿病患者的研究。研究者把这些糖尿病人分为两组,一半吃n-3 脂肪酸(即鱼油的主要有效成分),一半吃安慰剂(橄榄油)。观察7 年多以后发现,吃鱼油并不能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这项研究证实,吃鱼油不能为糖尿病病人的心血管系统提供保护作用。

在4 个月前,《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发表了另外一项大型荟萃分析,结果发现补充以n-3 脂肪酸为主要成分的深海鱼油对心血管病没有防治作用。这项荟萃分析共涉及78000 名冠心病、卒中或糖尿病患者,结果显示,无论对于哪些患者,补充鱼油都不能降低死亡、心肌梗死、卒中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有专家评论称,这是“钉在棺材上的最后一颗钉子”,意指这项荟萃分析彻底否认了鱼油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作用。

鱼油不能取代他汀类药物

鱼油的主要有效成分是n-3脂肪酸,也叫作ω-3 脂肪酸、Ω-3 脂肪酸、w-3 脂肪酸、Omega-3脂肪酸。现有研究显示,鱼油的主要疗效在于降低甘油三酯水平,对于其他疾病(例如高血压、脑梗死、冠心病、心绞痛、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肾病、高胆固醇血症等)均无可靠的预防或治疗作用。

对于没有心脑血管病的人,最应该做的是合理饮食、规律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等,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疾病。如果生活方式不健康,任何保健品都不能起到预防疾病的效果。如果甘油三酯轻度增高,通过上述措施即可将其控制在理想范围;如果甘油三酯严重升高(超过5.6毫摩尔/升),可以选用贝特或高纯度鱼油制剂,但后者疗效明显弱于贝特。若患者胆固醇升高,应用鱼油几乎没有治疗作用,此时应该服用他汀。

如果已经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脑梗死等),所有患者均需应用他汀,而服用鱼油不能起到可靠的治疗作用。虽然最近一项研究显示在他汀治疗基础上加用大剂量鱼油(相当于20 余粒市售的鱼油)可能减少心血管事件,但仅此一项研究并不能证明鱼油的治疗价值。

大量服用鱼油可出现消化道不良反应

在安全性方面,鱼油并不像宣传的那样没有副作用。大量服用鱼油可以出现消化道不良反应,也可以发生肝脏转氨酶增高(提示肝脏损害)、肌酸激酶升高(提示肌肉损害),甚至增加出血性并发症的风险。长期大量服用鱼油还可以降低免疫活性和抗感染能力。糖尿病患者和肥胖者长期大量服用鱼油还可增加热量摄入,对这些人是弊大于利的。有的宣传资料声称鱼油具有保肝作用,实际上患有肝病的患者不宜长期大量服用鱼油,否则会增加出血的风险。

由上可见,鱼油并不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万能保健品,其防治疾病的作用非常有限。并且每周吃几次鱼(特别是海鱼),即可起到补充鱼油的作用,没有必要花大价钱去购买这种并不靠谱的保健品。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科技让糖尿病管理更简单 湘企三诺携新品参展第81届CMEF

湘企三诺生物参展第81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春季)博览会。

红网时刻5月14日讯(通讯员 余乐乐 记者 卢欣)5月14日-17日,第81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春季)博览会(简称CMEF)在上海开幕。历经40余年的积累和沉淀,CMEF已发展成为国际领先的覆盖医疗器械全产业链,集产品技术、新品首发、品牌传播等为一体的全球化综合服务平台。作为CMEF的“老朋友”,三诺生物已连续15年参展。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及相关资料指出,我国糖尿病患病率约为10.4%,糖尿病前期患者人数近5亿;糖尿病患者中,已确诊患者人数约为37%,未诊断人数则多达63%。糖尿病早期发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此,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建议:“应该在普通人群中进行大规模筛查,以早期发现并治疗糖尿病,而不是出现并发症后才进行治疗。在糖尿病早期进行治疗,效果会更明显,成本也更低。”

除携系列血糖仪产品、POCT产品、医院血糖管理系统、糖尿病营养保健品等亮相展会外,三诺在本届展会上发布了新产品——以“糖尿病监测管理专家”形象参展的AGEscan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荧光检测仪(简称AGEscan)。该产品通过检测人体眼睛晶状体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积聚水平进行糖尿病早期筛查,提前数年筛查糖尿病风险。同时,将有创采血方法转变为无创安全、高效便捷的体验,可以提前预知糖尿病患病风险,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