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怎么能降糖(糖尿病如何降)
糖尿病人群到底该如何降血糖?除了打针吃药,这3个技巧建议照做
同样是血糖超标,有的人降糖成功,有的人一直在努力,最后结果却不好,血糖非但没有下降,反而比之前更高了,为什么差别如此大?我认为很大的一个原因是看待疾病的态度不同,如果真的认真对待,采用的方法是科学的,不信它降不下来。但可能对于不少糖友来说,都是被动的在控糖,而非主动的。
很多人发现自己血糖高的时候,已经到需要打针或吃药的地步了,前期忽视了身体一而再再而三发出的信号,比如食量大增、排尿频繁量也多,但人却消瘦了,这是比较典型的表现。
而确诊之后,就把希望寄托于吃药或打胰岛素上,忽视了良好生活习惯对于血糖的影响,这是不可取的。虽然这是必要的一个控糖措施,但如果忽视了生活方式,也难以治本。另外,在这方面,有的糖友还可能走入误区,最后并没有起到很好的控糖效果。
那么,得了糖尿病,是打针好还是吃药好?要注意避开哪些误区?
可能有的糖友认为可以吃药就尽量吃药,如果效果不好再打胰岛素,但其实选择哪种方式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看,对于1型或比较严重的2型糖友来说,打胰岛素是必要的,应尽早进行。
对于适合吃药的糖友来说,要正确服用,遵循这三不原则:不随意换药、不随意换量、不随意停药。
除了打针吃药,以下几个控制血糖的技巧,建议糖友如果在服用期间出现了不适,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调整,换其他种类的或者调整用量,不能自行停掉。即使血糖降下来了也不能,防止之后又出现反弹,降糖难度反而会变大。
除了打针吃药,以下几个控制血糖的技巧,建议糖友照着做:
技巧1:学会“挑食”
在一定程度上,该病是吃出来的,也可以把它吃回去!学会正确地吃,对于部分食物“挑食”,有利于控制血糖,对于高风险人群来说,也有助于预防。具体可以怎么做呢?分下面几点和大家说一说:
①主食:不要不吃,但也不要每顿饭都只吃白米面,建议糖友保持粗细搭配的原则,且烹饪的时间不宜太久。长期吃米或长期吃面对于糖友来说都不利于控糖,尤其是煮得很稀软的,白米面升糖指数较高,过多地吃容易影响到饭后血糖。
②配菜:要保持多样化,适量吃点鱼肉和禽肉,不要一点肉不吃,以免缺乏蛋白质,需要少吃的是加工比较多的肉,比如咸肉咸鱼。水果蔬菜要吃新鲜的,对于榴莲、牛油果等水果建议少吃,可以适当吃点低糖的,比如草莓、猕猴桃。
技巧2:保持好心情
这对血糖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本身已经超标了,若经常有消极情绪,波动较大,血糖更容易变得不稳定,不仅如此,还可能会影响到血压等其他指标。同样是糖友,心情好坏带来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尤其是对于老年患者来说,更要重视心理健康。
在这方面,糖友不妨经常做一些可以让自己开心快乐的事,不要操心太多,过度关心子女的生活,学会享受生活。
技巧3:不要“闲着”
平时多动动,也是降糖的一个良方,但糖友要注意的是,得选对了,选择适合自己身体情况的项目,若是选错了,则是事倍功半,还可能会带来坏处。
徐大伯血糖高,他每天七八点钟左右都会绕小区走好几圈,步数在手机排行榜每天都是前三,就这样走了几个月,他觉得血糖应该降下来了,但检查后发现效果并不好,膝盖还疼了起来。
走路确实比较适合糖友,但要注意把握好度,过度了反而不好。除了这一种,平时做做家务活其实也是有帮助的,不要让自己闲下来,不宜久坐或久躺。
其实,对于血糖不是很高,可以暂且不用药的人来说,若能学会这几个技巧,是有望逆转现状的,不是所有人一发现就都得吃药或打针。
总的来说,血糖好不好控制,关键在于自己如何做,若正确看待,用对了方法,相信可以把它控制得比较好,但若不重视,就走错路了,可能就难以起到好效果了,还会增加并发症风险,除了打针吃药,以上三点建议糖友要做到。
参考资料:
[1]糖尿病人也会低血糖?吃药就不用打胰岛素?答案来了→.九派观天下.2021.11.15
[2]除了打针吃药,糖尿病人还可以通过这5招来控制血糖!.丁香医生.2019.05.31
[3]糖尿病如何控制血糖?医生给出5个小建议,让你的血糖稳稳的.光明网.2020.08.26
糖尿病应该多吃6种食物、不吃3种食物,让血糖逐步恢复正常
糖尿病控制饮食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不可缺少的,同时也要讲究方法,盲目控制饮食不但会让病情加重,还会引发并发症。现在给大家一个饮食方法,六吃三不吃准则。
1、吃高纤维食物,比如整粒的玉米、小麦、豆制品,蔬菜,对长期血糖控制有很好的作用。
2、吃蔬菜,冬瓜、黄瓜、西红柿、蘑菇、芹菜、莴苣,低糖、升糖小,减小餐后血糖上升幅度。
3、吃富硒食物,鱼类、香菇、黑芝麻、或富硒制品,可调节血糖稳定性。
4、吃含钙食物,虾皮、海带,牛奶,瘦肉、或一些钙制品,糖尿病容易缺钙,预防糖尿病钙流失,防止骨质疏松。
5、吃含B族维生素食物,青菜类或B族维生素制品,对末梢神经有保护作用,防止出现糖尿病并发末梢神经病变。
6、吃清热止渴食物,苦瓜、苦菊、黄鳝、生菜,白菜,甘蓝等,这类食物对体内血糖浓稠度有很好的调节。
1、不吃薯类蔬菜,比如,红薯,芋头,煮土豆等这类淀粉含量高,升糖快。
2、不吃高糖水果,比如,葡萄、香蕉、红枣、荔枝、龙眼等,升糖迅速。
3、不吃高油脂、高脂肪、高胆固醇、熏炸腌制食物,比如,肥肉,炸鸡,肝脏、动物皮脂、腊肉等。
根据这份降糖“类名单”糖尿病人多多注意,调整错误的饮食方法,血糖逐步稳定。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糖尿病治疗五部曲,步步递增,强效降糖
一方面,糖尿病不可怕,因为它可防可治。另一方面,糖尿病很可怕,因为长期血糖升高可造成全身多部位损害,导致经济负担增重和生活质量下降,影响寿命。长期以来,糖尿病治疗已形成五大治疗原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五驾马车”——饮食、运动、监测、教育、药物。但今天主题不是这五驾马车,而是当针对生活方式干预后,血糖控制仍不能达标的人群,我们应该如何五步为赢,继续治疗,控制血糖在合理范围。也是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需要了解掌握的知识。
所谓生活方式干预即为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划重点:是每一位糖尿病人群的基础治疗,需要贯穿于糖尿病人群的一生,是降糖药物不能替代的。部分人群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可使血糖维持正常范围,同样,部分糖尿病前期人群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可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当生活方式干预血糖不能维持在合理范围,糖化血蛋白≥7%时(糖化血红蛋白一个反应近三个月血糖水平的指标,正常值在4-6%.),这时需要启动药物治疗。
单药降血糖:二甲双胍为首选药物,其不仅具有良好的降糖效果,还可以减轻体重,更是二型糖尿病伴肥胖人群的“良单妙药”。其他可以单独使用药物有:阿卡波糖、格列本脲等。
降糖药物有9种,包括7类口服降糖药(双胍类,磺脲类,噻唑烷二酮类,格列奈类,α-糖苷酶抑制剂、DDP-4抑制剂,SGLT2抑制剂),2类注射制剂:GLP-1受体激动剂,胰岛素。
当单药降糖效果不佳时,可采用双药联合降糖,以二甲双胍为基础联合用药,联合其余任意一种降糖药物,比如二甲双胍 阿卡波糖,二甲双胍 格列本脲等。
第四步:众人拾柴火焰高,二不敌三
请注意:如此联合用药只适合糖尿病,其他的疾病联合用药请参照其他疾病的治疗原则。
当联合治疗效果不佳时,可采取三药联合治疗,同样,二甲双胍为基础治疗药物,可联合其他8八类作用机制不同的两种,比如胰岛素促泌(磺脲类、格列奈类、DPP-4抑制剂)不联合使用。
当三药联合都效果不佳时,这时往往需要胰岛素注射治疗,可采用餐时胰岛素 基础胰岛素治疗或每日多次预混胰岛素注射,当然此时可同时加用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前提是无二甲双胍禁忌症),尤其对于肥胖人群。
当然这是2型糖尿病正常发展趋势采取的五步治疗手段,但是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可能刚开始就要采取胰岛素替代或强化治疗。比如:1型糖尿病人群;2型糖尿病人群伴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型糖尿病血糖明显升高的人群(比如糖化血红蛋白≥9%或空腹血糖≥11.1mmol/L)。
再一次强调,用药是一门学问,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治疗同一种疾病的药物联合使用不一定都会往好的方向发展,糖尿病可采取药物联合治疗的方法,不代表其他疾病同样适用,药物需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合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