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一型糖尿病血糖过低(一型糖尿病血糖忽高忽低怎么回事)

快速问医生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发生低血糖危害更大,血糖过低并不是好事

随着饮食习惯的改变,现在不少二十多三十岁的人群也加入了糖尿病的队伍,成为抗糖大军。

一般糖尿病患者多认为这是由于血糖升高所导致的一种疾病,只要血糖降低就行,并不担心会存在低血糖的问题。

而且有些患者因为担心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自己擅自加大药量或加服一些保健品来降血糖,却不知道这样会增加低血糖的风险,从而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

糖尿病发生轻度低血糖的危害

虽然对于普通人,只要血糖不低于2.8mmol/L都是正常的,但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血糖低于3.9mmol/L就会出现轻度低血糖的症状。

一般来说,发生轻度低血糖时多只会出现心慌、手抖、无力、心悸、面色苍白、出冷汗等不适症状,这时及早补充一些糖分很快就能得到缓解,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糖尿病发生严重低血糖的危害

糖尿病患者最怕的就是发生严重低血糖,因为这会直接损害大脑,不但会导致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和老年痴呆的发生,而且还会因为大脑缺氧,导致昏迷休克,从而危及生命。

而且在严重低血糖时,心脏也会出现缺血缺氧的风险,诱发心梗,从而增加猝死的风险。

糖尿病发生低血糖如何急救

1. 意识清醒的患者

虽然平时都要求糖尿病患者不要吃糖,但一般都会建议糖尿病患者口袋里装颗糖,这是为了预防发生低血糖的风险。

因为出现轻度低血糖时,只需要及早吃颗糖,补充一下糖分即可有效缓解。

不过如果发现距离下次吃饭还有很少时间,除了吃糖,最好再进食一些高蛋白的食物,尤其是可以喝些纯牛奶。

不过有时候血糖飙升时也会出现心悸头晕等不适,所以如果是在家里的话,最好是先检测一下血糖水平,明确是血糖低导致的再进食,如果是血糖高导致的那建议多喝水,增加一下运动量。

2. 意识丧失的患者

如果发生了严重的低血糖,出现了昏迷的情况,那就要注意了,这需要及时就医,避免大脑缺氧从而导致脑死亡。

当然,一般来说,只要平时多注意一下,出现轻度低血糖时就及时处理,一般不会发展到严重低血糖。

或者糖尿病人家里也可以备一些葡萄糖水,只要不是直接昏迷,还有一点点意识,不会发生呛咳时都可以喂些葡萄糖水,可快速升高血糖。

虽然糖尿病患者控制好血糖,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可有效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但是如果将血糖降得过低,导致低血糖的话,那危害会更大。

所以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不要一味追求血糖越低越好,而是要求平稳,波动小,那样才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昊锦花,卜春霞 . 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影响因素【J】. 中国民康医学 . 2022-07-25

2. 董原 . 发生低血糖,如何急救【J】. 保健医苑 . 2021-11-05

3. 张洪军 . 低血糖危害大 积极预防是上策【J】. 家庭医学 . 2022-05-01

当糖尿病遇上低血糖:掌握自救方法不慌张

新华社北京11月21日电(记者田晓航)糖尿病患者在接受一些降糖药物治疗,且饮食或运动不当时容易发生低血糖,甚至引发生命危险。专家提示,掌握一些简单的自救方法,发生低血糖时就能够及时缓解痛苦,排除险情。

“当出现发抖、心跳加快、饥饿、出虚汗、四肢无力、头疼等症状时,糖尿病患者应当怀疑发生低血糖,但也有人表现不典型。”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许岭翎说,此时应立即监测血糖:血糖低于3.9毫摩尔/升时,可诊断为低血糖,应及时治疗;介于4.0-5.6毫摩尔/升时,如有低血糖症状,亦应治疗;高于5.6毫摩尔/升时,除特殊情况外一般无需治疗。若无条件立即监测血糖,上述症状明显者亦应及时治疗。

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时怎么办?许岭翎建议,可饮用一杯含食糖15克-20克的糖水或含葡萄糖15克-20克的葡萄糖水,或者饮用果汁、可乐;也可吃1-2汤匙蜂蜜,或者吃约重30克的糖块或饼干;还可服用葡萄糖片。15分钟后血糖如果仍低于3.9毫摩尔/升,应再次进食15克-20克含糖食物;如果高于3.9毫摩尔/升,但距下一餐还有1小时以上,则应再次进食含有淀粉及蛋白质的食物。

“尽量选用能迅速升高血糖的食品。”许岭翎说,当发生严重低血糖而神志不清时,家属应立即将病人送往医院急诊救治。

值得注意的是,夜间低血糖比较危险,可能维持数小时而不惊醒患者甚至导致猝死,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血管本来就经常处于收缩的状态,低血糖会加重血管收缩从而引起心脑血管急症。许岭翎提示,如果睡前血糖水平低于6-7毫摩尔/升,患者应注意在睡前适当加餐,如果长期血糖偏低应注意减少晚饭前或睡前胰岛素剂量,同时加强夜间血糖监测。

对于频繁发生低血糖的患者,专家建议,患者和家属做好每次血糖记录,寻找饮食、运动及合并用药等因素,并尽快找医生帮忙寻找原因。患者外出时备好糖块或饼干等零食,最好有人陪同。

当糖尿病遇到低血糖

近年来,我国已经成为“糖尿病大国”,但无论是初发患者还是多年的“老糖友”,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还是相对匮乏,特别是对低血糖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糖尿病就是高血糖,按照医生开的药按时吃就行,怎么又会低血糖了呢?对此,记者采访了市四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邵海琳。

低血糖是糖尿病最危险、最紧急的并发症

邵主任介绍,血糖值过高会加速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心脏、肾脏、眼睛等慢性并发症。但血糖值过低也并非好事,由于脑细胞所需的能量主要来源于血糖,短暂的低血糖就可导致脑功能不全,而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的低血糖可引起脑细胞不可逆性的损伤,甚至危及生命。正常人体血糖值波动在3.3-8.3mmol/l的范围内。成年人血糖低于2.8mmol/l时,可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发出危险的信号。

邵主任说,对糖尿病患者而言,如果血糖水平太低(一般低过3.9mmol/l),就会呈现不同程度的低血糖现象,这也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之一,且低血糖的危险性比高血糖更快更急,因此,要尽量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哪些症状预示发生低血糖

低血糖的临床表现与血糖水平及血糖下降的速度有关,可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心悸、焦虑、出汗、饥饿感)和中枢神经症状(神志改变、认知障碍、抽搐和昏迷),个别患者会被误诊为神经系统疾病、心脏病、精神病等。

邵主任强调,糖尿病人反复发生低血糖危害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引起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痴呆,严重者昏迷,甚至危及生命;二是可诱发脑血管意外、心律失常及心肌梗塞;三是一过性低血糖反应引起血糖波动,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四是反复发生低血糖会动摇患者对治疗的信心。

哪些原因可导致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

邵主任介绍,可引起低血糖的降糖药物有胰岛素、磺脲类和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格列奈类),其他种类的降糖药物单独使用时一般不会导致低血糖。临床上常见的有7种情况,一是未规律进食,用药后未按时进餐或进食量减少,没及时相应减少胰岛素及降糖药物用量;二是活动量增大,未适当加餐,或减少降糖药物用量;三是初发糖尿病,经胰岛素强化治疗出现“蜜月期”,胰岛素未及时减量;四是1型糖尿病或长年的2型糖尿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脆性糖尿病,常常因为生活方式的轻微变化即出现血糖波动;五是饮酒后,特别是空腹饮酒;六是应用了其他可能增加降糖作用的药物;七是夜间低血糖多见于使用中效、长效胰岛素或长效降糖药物,特别是在凌晨。

低血糖发生时怎么办

低血糖发生后,自救非常重要。患者自我感觉对早期发现低血糖较为敏感,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记住这条口诀:心慌气短出冷汗,乏力迷糊想吃饭。一旦这6个症状中同时出现3个以上,可能已发生低血糖。此时宜立即嚼服3块方糖或水果硬糖,一般15分钟后症状可缓解,如超过15分钟还不缓解可再嚼服3块,同时向医生求助。(邱琳荃 史秀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