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能吃擀面皮吗(糖尿病敢不敢吃擀面皮)
荞麦面皮~适合糖尿病人的美食
#头条文章养成计划#
我老公的血糖有点高,平常也吃药,也运动,但是他最重视的还是日常饮食。
这不,最近,他听从了医生的建议,喜欢上了一种荞麦面皮。我从某宝上进行了搜索、比对,发现有一个品牌的面皮特别合适。
它的配料表包括:黑荞麦粉、荞麦粉,饮用水,而有的品牌的荞麦面皮,里面含有小麦粉。
如果有朋友对这个比较感兴趣,在购买的时候,一定要看清配料表,不要只看价格!便宜的荞麦面皮可能会有大坑!
另外,口味也有多种:麻酱的,酸辣的,藤椒的。
为什么荞麦对糖尿病人友好呢?医生是这样说的:
荞麦面是一种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粗粮,营养价值高,属于碳水化合物,具有热量较低、增加饱腹感的作用,而且食用之后不会引起血糖骤升。
所以,糖尿病人能吃荞麦面,有利于身体健康。
为了好上加好,我经常在他吃的时候再切上一些黄瓜丝或者生菜,而黄瓜和生菜也是一种热量极低的蔬菜,升糖指数也很低,所以二者搭配,相得益彰。
现在,他连原来最爱吃的,我做的手擀面都放弃了,还经常说,身体是自己的,所以必须好好珍惜,而第一步需要做到的,
就是管住自己的嘴!
它会使胰岛受损、诱发糖尿病!厨房常见“2调料”请慎用!
生活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从这一句话中可以看出两件事,一是食物对人们的重要性,二是烹饪食物离不开油盐酱醋等调料品。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调味料虽然可以使食物变得更加美味,但是对于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来说,却有许多的地方需要多加注意,比如说有的调料品就不可多吃。
血糖高的人
不建议吃两种调料
蚝油
蚝油的制作需要加入淀粉、盐、糖等多种调味品。蚝油摄入过多的话,体内的含糖量就会升高,影响血糖的稳定,诱发并发症等情况,所以像这样的调味品能少吃就少吃。
豆瓣酱
豆瓣酱含盐、油量大,不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摄入过量血糖会出现波动,给胰岛造成负担。盐过量摄入,也会使胰岛素抵抗加重,增加血糖控制的难度,使血糖上升,所以还是建议停止食用,注重清淡饮食,有助于稳定血糖值。
平时要坚持运动,按时体检,注意控制体重,保持充足的睡眠,更要吃得健康。
想要控制血糖,平时的饮食是最重要的,今天给大家分享2道控制血糖的美食,一起来看看吧!
两道控制血糖的美食
莜面鱼鱼
原料:莜面、蒜薹、胡萝卜、五花肉。
步骤1:<制作莜面鱼鱼>
(1)准备适量莜面倒入盆中,如果想要更筋道,可以试着掺杂少许白面,准备少量开水,先把面粉搅拌至面絮状。
(2)然后冷水少量多次添加,和成光滑面团,用笼布覆盖一下,稍微醒发10分钟。
(3)案板上撒生面粉防止粘手,将和好的面团取出放到案板上,再次揉搓,然后像饺子面一样,分开2块,每一块都揉搓成圆条备用。
(4)取一根圆条,然后从上面揪下小面剂(一定要小,特别是不熟练的),然后在桌上一搓一按,全部完成即可。或者两手夹住,稍微搓一下,手掌相对,一按就是一个鱼鱼。
(5)将做好的莜面鱼鱼上锅隔水蒸15分钟后关火。
步骤2:<炒莜面鱼鱼>
(1)蒜薹择洗干净,切小段,沸水下锅,焯水断生后捞出备用。
(2)胡萝卜去皮,切细丝,焯水后捞出备用。
(3)五花肉切片备用;准备葱姜蒜。
(4)起锅烧油,油热后倒入调料和五花肉,炒出肉香味,倒入蒜薹和胡萝卜,添加生抽、少许老抽,翻炒均匀。
(5)倒入处理好的莜面鱼鱼,添加食盐调味,加一勺清水,大火翻炒均匀,最后撒上少许味精提鲜,拌匀即可出锅食用。
青菜豆腐荞麦面
步骤1:荞麦粉和面粉按1:1比例混合。在混合粉中加入鸡蛋并和成面团,醒上个半小时,然后再揉一下擀成面皮切成面条。
步骤2:提前将荞麦面煮至5分熟,捞起备用。配好姜、蒜、生抽、盐、小米辣、泡椒水,备用。
步骤3:锅里放少许油,油烧热后将五花肉炸干,倒入配好的料,翻炒出香味;加入一碗清水煮开,放豆腐煮5分钟。
步骤4:放入荞麦面、小青菜,煮1分钟。起锅,撒上香菜末,一碗青菜豆腐荞麦面大功告成。
转自:央视科教
来源: 岭南大医生
糖尿病人吃米粉、河粉、凉皮,对血糖是有利还是有弊?一文说清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部分情节存在虚构成分,属于“艺术加工”。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我再也不敢吃米粉了!”老李一边苦笑着摇头,一边看着桌上的一碗米粉,似乎有些不舍。旁边的老伴忍不住问:“不就是一碗米粉吗?有什么不能吃的?医生又没说你不能吃!”
老李叹了口气:“上次血糖刚降下来,吃了两次米粉,血糖就飙上去了。医生说得控制饮食,我怕再出问题。”
米粉、河粉、凉皮,这些在中国家庭餐桌上常见的食物,对糖尿病人来说真的如此“可怕”吗?它们究竟是“血糖杀手”,还是可以合理食用的主食替代品?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这些食物的成分、升糖指数(GI)、以及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管理原则说起。
米粉、河粉和凉皮的主要成分是淀粉,而淀粉是碳水化合物的一种。吃下这些食物后,淀粉会被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从而引起血糖升高。但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吃碳水化合物,而在于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速度以及总量的控制。
升糖指数(GI)是衡量碳水化合物对血糖影响的重要指标。GI值越高,食物被消化吸收的速度越快,血糖上升也越快。对糖尿病人来说,控制血糖最重要的一点是选择低GI或中GI的食物。
根据研究:
白米制作的米粉和河粉,GI值通常在80以上,属于高GI食物,与直接吃白米饭差别不大。
凉皮的主要成分是小麦淀粉,GI值相对较低,在50-70之间,属于中GI食物。
虽然凉皮看起来“安全”一些,但问题的复杂性远不止于此。让我们回到故事中的老李。
老李为何“谈粉色变”?老李是一名糖尿病患者,平时血糖控制得还算不错。一次家人聚餐时,他吃了两碗米粉,结果两小时后血糖飙升到了15.6 mmol/L,这让他相当害怕。从那以后,他对米粉敬而远之。但实际上,老李的血糖失控并不完全是米粉的错。
首先,米粉的高GI值确实会导致血糖迅速升高,但这并不意味着糖尿病人完全不能吃。关键在于食用方式和搭配。老李的这两碗米粉,配的全是高盐、高油的卤水汤和配菜,几乎没有蔬菜纤维的搭配,这种吃法不仅让血糖快速飙升,还加重了胰岛素的负担。
科学研究表明:
膳食纤维能够延缓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从而降低餐后血糖反应。
合理的蛋白质和健康脂肪搭配同样可以减缓血糖的上升速度。
也就是说,如果老李在吃米粉时,能加一些绿叶菜、豆腐或者鸡蛋,甚至减少米粉的量,改为以全谷物为主的混合主食,血糖波动就会小得多。
近年来,关于糖尿病患者饮食的研究越来越多。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发布的饮食指南指出:糖尿病患者并不需要完全避免任何一种食物,饮食结构和总热量的平衡才是关键。
中国营养学会的相关研究也表明:
高GI食物在餐后2小时内会显著升高血糖,但如果低GI食物占总膳食的50%以上,血糖控制效果会更好。
传统粉类食物在加工过程中会使淀粉结构被破坏,增加了消化速度,因此要避免单独大量摄入。
具体到米粉、河粉和凉皮:
米粉和河粉:因为加工精细,GI值高,不适合作为主食的首选。但适量搭配蔬菜、蛋白质一起吃,控制总量,仍然可以偶尔享用。
凉皮:GI值较低,但其本身营养价值不高。如果是凉拌凉皮,调料中常会加入大量盐和糖,更需要注意。
糖尿病患者的“吃粉指南”为了让糖尿病患者更放心地享受这些传统美食,不妨参考以下建议:
减少主食量,适当搭配全谷物
米粉、河粉等精制主食可以偶尔吃,但量要严格控制。例如,普通成人一餐主食摄入量在150克左右,糖尿病患者可以将一半的主食换成糙米、燕麦、红薯等全谷物。这样不仅可以降低GI值,还能增加饱腹感。
搭配高纤维食物
在米粉或河粉中加入绿叶蔬菜、菌菇类、豆制品等高纤维食品,能够有效减缓血糖上升速度。比如一碗米粉,可以搭配青菜、豆腐干和鸡丝,不仅美味,还更健康。
注意烹饪方式
避免高油、高盐、高糖的调料。例如,凉拌凉皮时,可以减少糖和香油的用量,改用醋、蒜泥等低热量调味品。
关注餐后血糖
餐后血糖监测是判断食物对血糖影响的重要方法。糖尿病患者可以在吃米粉、河粉等食物后两小时测血糖,看是否在目标范围内(一般建议餐后血糖<10 mmol/L)。
适量运动,帮助控糖
吃完高GI食物后,适量的运动(如散步20-30分钟)能够帮助降低血糖峰值,让血糖更稳定。
中医认为,糖尿病属“消渴症”范畴,强调“饮食有节”。《黄帝内经》有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饮食应注重均衡。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合理搭配米粉、河粉等食物,不仅符合现代科学的控糖原则,也契合中国传统饮食养生智慧。
例如,用绿豆凉粉代替普通凉皮,既能降低GI值,又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或在米粉中加入红薯、燕麦等粗粮粉,既增加口感,又能帮助控糖。这些传统与现代结合的饮食方式,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
糖尿病患者并不需要对米粉、河粉、凉皮“谈粉色变”。只要掌握科学的饮食搭配原则,适量食用这些传统美食,不仅不会对血糖造成太大影响,还能让生活更有滋味。正如老李后来所发现的那样,当他在米粉中加入了更多蔬菜,减少了总量,搭配了一些鸡胸肉后,他的血糖竟然保持得非常稳定。
健康饮食从来不是简单的“能吃”或“不能吃”,而是学会如何吃、如何搭配。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之道,正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美味与健康之间找到平衡点。
本文所述内容,均基于现有科学知识和中医理论整理而成,旨在为读者提供健康科普信息。如有任何健康问题请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