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糖尿病会死吗(猫咪得了糖尿病会有什么样)
猫也会得糖尿病?有什么症状?又该如何预防呢?
猫咪也会得糖尿病?
是的。
糖尿病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种慢性疾病,人到老之后如果过于肥胖,就很可能患上此种疾病。
绝大多数人都知道这点,却很少人真的了解,其实猫咪也会得糖尿病。
如果猫咪过胖的话,也有很大的概率会得糖尿病。
猫咪为何会得糖尿病?猫得了糖尿病会是什么表现?又该怎么预防呢?
今天我们就围绕这几点来好好聊聊猫糖尿病是什么样儿的猫病吧~~~
对于人的糖尿病,大家尚且耳熟能详,而猫糖尿病是怎么样的就不甚清楚了。
这是怎样的一种猫病?我们该怎么通过毛孩子们表现出来的症状来判断?更关键的是,该如何正确预防?
这些种种都是身为铲屎官应当知晓一二的。
猫糖尿病是什么?我们知道,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导致糖代谢紊乱的一种内分泌疾病。猫也不例外。
该怎么做理解呢?
胰岛素绝对分泌不足,也就是胰岛素分泌有缺陷,相对分泌不足则可看成其生物作用受损,出现这两者其中之一,或两者兼而有之,都可能引起所说的糖尿病,这算是一种营养代谢性的综合症。
在临床上,猫糖尿病一般的症状有喝得多、尿得多、吃得多,体重降低和血糖升高等等。
一开始它们的食欲是正常的,但随着病情慢慢发展,它可能会食欲增加,体重却下降,变得虚弱甚至后肢弯曲行走,被毛变差,呕吐,严重的还可能抑郁。
可能很多人都觉得这病比较稀少,但事实情况是:
随着养猫的兴起,宠物猫越来越多,动物医学越来越发达,以及宠物食品大兴,尽管以往猫科动物发病率并不是很高,但在这些年胖猫越变越多,猫糖尿病也逐渐增加。
猫糖尿病可分成三种情况,即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Ⅰ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Ⅱ型糖尿病),继发性糖尿病。
据猫糖尿病的病例,约有80~95%的猫糖尿病是机体对于胰岛素不够敏感引发的,就是我们所说的Ⅱ型糖尿病。
Ⅱ型糖尿病要是没有得到及时控制,就会慢慢加重病情,使得胰腺受损进而胰岛素分泌不足,很可能变成Ⅰ型糖尿病。
一般来说,身体过于肥胖或者年龄较大的猫咪比较容易患病,但这种病在猫咪的任何年龄阶段都可能患得,要多加注意。
猫咪肥胖容易得Ⅱ型糖尿病,由于超重,猫咪身体对于胰岛素的敏感度降低,身体就不得不需要更多的胰岛素来维持血糖平衡,处于这阶段的病猫好好减重,应该能很快恢复身体健康。
这就牵扯到了猫咪糖尿病的致病因素。
猫糖尿病有哪些诱因呢?前面已经说过肥胖是一个很大的因素了,还有其他一些因素我们也应当做个了解。
1.缺乏运动、饮食不当、过度肥胖
Ⅱ型糖尿病在猫当中较为常见,通常是由于生活方式如缺乏锻炼、高碳水化合物即低蛋白饮食(长期吃单一的猫粮),以及肥胖诱发的。
在Ⅱ型糖尿病的早期阶段,猫自身还能够继续产生足量的胰岛素,只是没有正常反应的能力,一般我们可以通过饮食的改变,让它吃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如自制、罐头等的食物,平时多让猫运动减肥,再给猫额外的胰岛素治疗以缓解病情,但若是治疗延迟就不行了。
2.胰腺炎
如果猫咪得了胰腺炎,会破坏大量的组织,以至于器官无法产生足够的胰岛素,胰岛素分泌不足,就无法维持猫咪的血糖水平。
那么胰腺炎会有什么特别的症状用以进行早期的排查吗?
遗憾的是,没有。
典型的胰腺炎症状是昏睡和食欲不振,这都是非常模糊和缺少特异性的症状,想要自行诊断几乎不可能,一般只能通过专门的检测才能发现。
另外比较棘手的一点是,就算猫咪的胰腺炎完全康复了,糖尿病也可能作为这病的持续结果,使得猫咪终生都要接受胰岛素治疗。
3.自身免疫性破坏
我们说过Ⅰ型糖尿病是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它是胰岛素生产细胞的自身免疫性破坏导致的。
也就是说,在某些情况下,猫自身的免疫系统会攻击和破坏生成胰岛素的胰腺细胞,这种情况可能不常见,但是也不能排除在外。
4.糖皮质激素药物
市面上一些药物如泼尼松龙、地塞米松和甲基泼尼松龙等糖皮质激素药物可用于治疗猫咪的许多疾病,包括过敏、哮喘以及炎症性肠炎。
短期内,这些药物是安全的,但长期服用,尤其是高剂量服用,就会对猫咪的身体产生一定的危险,这其中就有患上糖尿病的可能。
所以一般来说,在给药的时候都要注意取最低剂量喂给。
5.肢端肥大症和库欣综合症
猫如果有肢端肥大症的话,容易因为垂体内的肿瘤产生过多的生长激素。
过量的生长激素容易使得这猫比其他正常猫都要大,身体各方面的,包括头,爪子等的。
因为生长激素拥有抗胰岛素作用,所以有肢端肥大症的猫也是糖尿病的典型发病群体。
另一个病叫做库欣综合症(超肾上腺皮质激素),患猫会过度分泌皮质醇,对全身产生广泛的影响,包括使猫对胰岛素的反应减弱,太多的皮质醇会导致糖尿病。
以上都是可能导致猫患上糖尿病的几大因素,但总的来看,饮食因素会占更大的比例,也就是说,长期单一吃猫粮的猫咪更容易患上糖尿病。
近年来猫糖尿病日渐增多,我们铲屎官还要特别关心的,就是这病的具体症状是怎么样的,有利于更早地警惕进而采取一定措施。
猫糖尿病具体有哪一些症状呢?猫糖尿病比较常见的表现有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体重却减轻了,病猫体表毛发蓬乱、身体虚弱无力,还会有持续的高血糖或者糖尿,这些症状并非一下子就出现。
1.饮水多且排尿增多
糖尿病猫肾上腺素不足,血浆葡萄糖浓度会上升,一旦超过了肾糖阈就会引起糖尿,还会通过渗透利尿作用导致多尿。
在此过程中流失了较多的葡萄糖和水分,流失的量超出正常范围,猫会经常觉得口渴,继而增加水分的摄入。
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猫容易出现泌尿道感染,更加剧了排泄行为的异常。
2.食欲增加而体重减少(虚弱)
当相对或绝对缺乏循环的胰岛素时,血糖不能进入下丘脑中枢细胞,会引起猫的贪食,食欲会旺盛起来。
虽然猫食欲好,能多吃,但热量摄入的增加却不能使身体的分解代谢的状态逆转。
怎么理解?
就是此时猫咪身体利用葡萄糖的能力下降(血糖才会升高),导致了分解代谢的状态,猫咪的脂肪和肌肉组织就会持续分解。
糖尿病使得猫咪无限制的分解代谢,会引起明显的体重减少和虚弱。
3.嗜睡及运动量减少
尽管猫咪会比往常吃更多的东西,但它摄入的食物自身机体是无法充分利用的,当自身集体能量供给减少,肌肉和脂肪就会分解代谢弥补身体所需的这部分能量。
然而肌肉的代谢使得猫咪变得虚弱和嗜睡,懒得梳理自己的被毛(使得毛发蓬乱无光泽),对周围环境无所兴趣,运动量也减少。
当糖尿病越来越重,猫就会越来越虚弱,也会越来越嗜睡,甚至会出现步行困难的情况。
4.高血糖和糖尿
持续的高血糖和糖尿是猫糖尿病的典型标志,血糖浓度超过肾阈值(约为288mg/dL或16mmol/L),上述迹象就会表现出来,高血糖和糖尿需要通过专门的体检来诊断。
5.恶心呕吐
这是发生在比较严重的阶段。
糖尿病比较重的猫咪为了提供能量需要分解自己的体脂,这样下去,代谢的产物就容易积蓄、聚集在血液中,容易引起猫呕吐、恶心。
上述几点都是比较典型的猫糖尿病症状,如果发现猫咪出现了上述一种或几种情况,说明情况已经不妙,铲屎官要特别注意,先带到医院好好检查,再做接下去的措施。
为了不让猫那样受苦,我们可以做什么来帮助猫咪预防糖尿病呢?
如何有效预防猫糖尿病?有些人可能认为老猫和胖猫比较容易罹患糖尿病,所以感觉平时没必要注重些什么,这样其实是不正确的想法,因为实施情况是任何年龄阶段的猫都可能患上糖尿病,所以,如果能从现在就开始养成各种好习惯,对于预防这病是有极大好处的。
1.家有胖猫则减重
前面说过,猫糖尿病的最常见诱因有肥胖,所以预防猫咪肥胖可降低糖尿病的发生。
如果家里的猫比价胖,最先要做的就是监测胖猫的体重。
定期(一周或者几天)观察猫咪体重,以体重为基础适时调整饮食。
少喂或者最好直接不喂零食,这样对猫咪的健康也大有裨益。
运动和锻炼是给胖猫减肥最实在的办法,多设置猫抓板、猫爬架、逗猫玩具,最关键的是逗猫玩,让猫咪尽量动起来。
和猫咪一起锻炼可以确保猫咪一定的运动量,保证能量摄入和消耗的平衡,降低猫咪体重,同时还可以让猫咪获得重视、提高幸福感,从而减轻猫咪的压力,何乐而不为呢?
2.饮食结构合理化
猫是纯粹的肉食动物,它们的天然饮食结构52%来源于蛋白质,就算是现代宠物猫也不例外。
那么就要摒弃掉长期单一给喂猫粮的坏习惯,而是要给予猫咪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无谷)饮食,最好是经过系统学习后给做的生骨肉,或者熟自制,关于怎么做一份熟自制,可戳这里进行学习:如何为猫咪做自制猫饭?一份营养均衡的自制食谱~ 。
当然,还得注重饮食的多样化才行,新鲜多样的肉是必不可少的,还可搭配多种口味的主食罐肉、主食冻干。
换食一开始可能不是那么容易,那么我们就要慢慢从猫粮过渡,自制能带来的好处多多,真的要好好尝试。
3.维持饮食平衡、提供充足的水源
少食多餐,不要随时随地都让猫饭盆里有饭,而是要定时定量,尽量少食多餐。
要知道让猫自由采食非常容易养成猫咪挑食的坏习惯,而只有定时定量、少食多餐,固定吃饭时间,到点收走,才能维持猫咪的血糖处于平衡状态。
另外,24h给猫供应新鲜干净的水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环,猫咪平时就应多喝点水,更别说是病猫了,所以可以在家里的各个地方多设置水源,鼓励猫咪进水。
4.定期进行体检以及特殊检查
定期带猫咪到医院进行体检是非常重要的,许多铲屎官可能会觉得麻烦,但定期体检能排查疾病,及时发现问题,有问题及时治疗,很有必要。
体检能让铲屎官了解猫咪的体重变化,能够从各个方面来监视猫咪的健康,有助于整体把握猫咪的健康状况,及时给猫咪补充所需。
除了基本的体检,还可以定期进行一年一次的血检和尿检,这是预防猫糖尿病的核心。
这些如果都做好了,对猫咪的健康长寿是非常有帮助的。
5.尽量减少使用类固醇
当猫咪患上一些慢性疾病如炎症性肠炎、过敏或者哮喘的时候,一般会使用类固醇来治疗。
但我们前面也说过了,这些药物使用起来的话,会降低猫咪体内胰岛素的有效性。
如果猫患上了这些疾病的话,要与医生商量好,尽量以最低剂量来喂养。
这样就可以预防猫糖尿病了。
总的来说,猫糖尿病虽然不是非常多,但也越来越流行了,我们平时要注意观察猫咪,定期体检,给予猫咪符合天性的食物,提供充足的水源,好好照顾,好好陪伴,保证猫咪的运动量,从各方各面来预防猫糖尿病。
希望在良好的照顾下,所有猫咪们都能健健康康的!
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啦~~~
我是家有十只猫的闹闹,本文为戒猫组长原创作品,已经邀请维权骑士维权,如想转载请联系本人。
大家有什么疑惑,或者需要讨论的可以在评论区指出哦。
欢迎大家点赞和关注,更多养宠干货等着你哟~~~
猫咪的富贵病——糖尿病
51听为您推出宠物健康音频栏目,解答铲屎官们在养育毛孩子方面的疑惑,为铲屎官们带来专业的科普知识,让毛孩子们健康成长!
点击下方的绿色音频,
听专家为您讲解
↓↓↓
富贵病,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了。在人来讲,基本也快成为糖尿病的别称了。那么,猫咪也有糖尿病吗?答案是肯定的。
近些年,猫咪糖尿病的发病率一直呈高增长趋势,一些发达国家甚至平均每230只猫中就有一只猫患糖尿病,其中85-95%为II型糖尿病。
糖尿病多发于8岁以上的猫咪,但也有一些4岁以下的青壮年猫咪患病。肥胖猫咪的患病几率较体型正常的猫咪更高。个别特殊品种,也会有更高的患病几率,比如缅甸猫的发病率就是其他品种的3倍。
糖尿病发病初期,猫咪食欲旺盛,大量饮水,尿量也增多,但猫咪却出现消瘦和脱水症状。这就是我们日常讲的“三多一少”。这个阶段因为隐蔽性相对较强,很多主人会忽略掉这些表现。
病情继续发展,猫咪就可能出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甚至呕吐,出现黄疸及急性胰腺炎症状。这时,很多主人就会发现猫咪生病了,会带猫咪来医院就诊。所以,这时候是医生见到的最多的阶段。
如果病情没有及时处理和治疗,继续发展,则可能会出现白内障、角膜溃疡等眼科疾病,也会有皮肤损伤不愈合等等常见表现。
什么原因可能使糖尿病的发生几率增高呢?
首先就是肥胖。猫咪自从成为宠物以后,以前食物相对缺乏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饭来张口的日子是那么的惬意,它们也只需要有事儿没事儿刺激一下主人,显示一下存在感,也就可以获得足够甚至超过需要的猫粮、罐头、零食。这些高能量的食物,都会变成猫咪身体的脂肪。本来摄入足够食物,只需要通过大量的运动就可以消耗掉的,但家养环境,不需要追逐捕食、不需要躲避危险和天敌,使猫咪根本就没有活动的需求和动力。也加重了猫咪身材向更加富态的方向发展。而主人却会认为猫咪胖了好看,以胖为美,也更加剧了肥猫成为了社会主流。殊不知,肥胖猫,是糖尿病的重灾区。研究表明,超过5kg的成年猫,患糖尿病的几率会增加11%。
当然,糖尿病不是胖猫的专属。它还与其他因素有关,包括遗传和性别。研究发现,雄性猫咪患糖尿病的几率是雌性猫咪的2倍。
既然我们知道了猫咪糖尿病的表现,也知道它与肥胖有关。请喂养猫咪时候,注意控制体重和观察猫咪的表现吧。有问题及时去医院哦。
专家介绍:
李文波,临床兽医学硕士。现任美联众合山东分公司技术总监。
2007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进入小动物临床,至今有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全科医生,主攻小动物内科,尤其专注于犬猫肝脏、肾脏疾病及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在小动物皮肤病方面进行过深入学习与研究,并在小动物眼科领域研究颇深。
多次参加欧洲兽医高级学院等国内外培训,并参与《兽医临床实验室检验手册》等多部专业书籍的编译。
如果各位粉丝们在喂养宠物的过程中有任何疑问或者在宠物健康中有想了解的问题,请在本条推文下留下你的问题,下周二李文波总监会集中进行解答!
同时欢迎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下载51听APP或者点击“阅读原文”收听所有音频!敬请关注!
扫描下方二维码加51听宠物健康交流群了解更多!
在庆祝山东人民广电事业创建七十周年之际,我们把11月3日设定为广电开放日,有机会参与活动的各位热心听众、观众、网友将走进广播直播间、街景演播室、融媒体工作区等工作场景,实地探访山东广电内景、近距离体味广电人工作,与喜欢的主持人合影留念。没有获得参观机会的热情粉丝还有机会获得特别定制的有声日记簿、精美收音机、马克杯等惊喜奖品,快来参加吧~
山东广播电视台
广电开放日活动
参与方式
关注山东广播官方微信公众号“51听”,
回复“姓名 手机号”即有机会来到山东广电参观。
(长按识别关注)
另外,我们还将从没获得机会的小伙伴中随机抽选200人,寄送山东广播有声日记簿、收音机、马克杯等精美奖品,所以,参加完活动不要着急取关哦,可能会有小编联系你哦~
报名咨询电话:0531-85036341
地点:山东广播电视台(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猫也会得糖尿病?深度解析五大诱因、症状及治疗方法
在人们的印象中,糖尿病似乎是人类特有的“富贵病”,然而,你可能不知道,我们可爱的猫咪也同样面临着糖尿病的威胁。猫咪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与人类有诸多相似之处,但也有一些独特的地方。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猫咪糖尿病的五大诱因、症状以及治疗方法,为你的爱宠保驾护航。
一、什么是猫咪的糖尿病?
猫咪的糖尿病,顾名思义,就是猫咪血液中的葡萄糖(血糖)持续高于正常值的疾病。血糖的调节主要依赖于胰脏分泌的胰岛素。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胰岛素的分泌可能受到影响,导致血糖无法正常调节,从而引发糖尿病。
猫咪的糖尿病主要分为两种类型: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是由于胰脏的β细胞被破坏,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而2型糖尿病则是胰岛素分泌正常,但猫咪对胰岛素产生抵抗,无法有效降低血糖。幸运的是,猫咪的糖尿病大多为2型,通过合理的治疗和管理,有可能实现完全缓解。
二、猫咪糖尿病的五大诱因
- 肥胖:肥胖是猫咪糖尿病的主要诱因之一。过多的脂肪组织会干扰胰岛素的作用,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因此,保持猫咪的体重在正常范围内是预防糖尿病的重要措施。
- 遗传:某些特定品种的猫咪,如汤奇尼斯猫和伯米斯猫,更容易患上糖尿病。这可能与它们的遗传基因有关。如果你的猫咪属于这些品种,就要格外留意它的健康状况。
- 压力:猫咪也会感受到压力,长期处于慢性压力状态下的猫咪,血糖水平可能持续升高,从而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因此,为猫咪提供一个安静、稳定的生活环境至关重要。
- 饮食:猫咪是肉食动物,它们的能量来源与人类和狗有所不同。如果猫咪摄入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可能会导致血糖升高,进而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因此,为猫咪选择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质的食物是预防糖尿病的关键。
- 胰腺炎:胰腺炎是胰脏组织发炎引起的疾病,会影响胰脏的正常功能,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从而引起血糖升高。因此,预防和治疗猫咪的胰腺炎对于降低糖尿病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三、猫咪糖尿病的症状识别
识别猫咪糖尿病的症状是及早治疗和管理的关键。以下是猫咪糖尿病的典型症状:
- 多饮多尿:患有糖尿病的猫咪尿液中含有糖分,身体为了排出多余的糖分和水分,会出现多尿的情况,进而引发多喝水、多饮多尿的症状。
- 体重减轻:尽管猫咪食欲正常甚至增加,但由于体内的糖分无法被有效利用,猫咪的体重可能会逐渐减轻。
- 增进食欲:由于糖分无法正常吸收,猫咪体内处于能量不足的状态,可能表现出异常的食欲增加。
- 毛色变差:如果猫咪的糖分吸收不良,毛发和指甲的蛋白质也会被大量消耗,导致毛发失去光泽,指甲容易断裂。
- 尿液有异味:随着糖尿病的发展,猫咪的尿液中可能产生名为“酮体”的有害物质,使尿液带有酸甜的异味。
如果你的猫咪出现上述症状之一或多个,请及时就医。特别是当猫咪出现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等严重情况时,需要立即进行紧急治疗。
四、猫咪糖尿病的治疗方法
猫咪糖尿病的治疗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兽医的诊断和指导,以及主人的积极配合。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
- 饮食疗法:通过调整猫咪的饮食结构,选择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质的食物来控制血糖。同时,要注意避免给猫咪喂食人类食品和高糖零食。
- 运动疗法:定期给猫咪做运动可以帮助控制体重和血糖。运动可以促进猫咪的肌肉活动,增加葡萄糖的代谢,有助于改善糖尿病症状。
- 胰岛素疗法:对于需要胰岛素治疗的猫咪,兽医会根据猫咪的具体情况调整胰岛素的剂量和使用频率。主人需要在家中给猫咪注射胰岛素,并定期监测血糖水平。
在治疗过程中,主人的细心照顾和兽医的专业指导是不可或缺的。通过合理的饮食管理、适当的运动和胰岛素治疗,我们可以帮助猫咪控制糖尿病症状,提高它们的生活质量。
总结与预防
猫咪糖尿病虽然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但通过主人的细心照顾和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降低猫咪患病的风险。请注意以下几点:
- 控制猫咪的体重,避免肥胖。
- 注意遗传因素,对易患糖尿病的猫咪品种进行特别关注。
- 为猫咪提供一个安静、稳定的生活环境,减少压力。
- 选择适合猫咪的食物,避免过多摄入碳水化合物。
-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猫咪的胰腺炎等潜在疾病。
总之,猫咪的健康需要我们的关注和照顾。通过了解猫咪糖尿病的诱因、症状及治疗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它们的健康,让它们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我的宠物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