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节食减肥会导致糖尿病(节食减肥会导致月经不来吗)

齐鲁壹点 0
文章目录:

两位24岁女孩节食减肥引发「糖尿病」,吃什么吐什么

节食一向是减肥人士最为爱好的选择之一。

不过,有研究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减肥者而言,节食后体重很容易反弹,患中风、心肌梗塞和糖尿病的风险也随之激增,健康受到很大威胁。节食导致体重在短时间内反复上升和下降,会使减肥者因为心脏病发作,包括心肌梗塞,而死亡或过早死亡的几率激增一倍。

看起来,挺吓人的,但最近节食引发糖尿病真的让身边同事“眼见为实”了。

也就前几天,同事带着老母亲去做检查,在病房小住了几天,临床的两位女孩子,年纪都不大,看起来也就20出头的样子,聊起来才知道,俩人都是糖尿病,起因都是节食减肥,还都不满24岁,程度远比同事母亲严重的多,右床的女孩子,已经发病了一段时间才就医,吃什么吐什么,很多人都以为糖尿病是“老年病”“肥胖病”,哪想到过会跟20出头,瘦小的女生有关。

肥胖虽然是糖尿病的祸首,但女性即使还没达到过重或肥胖标准,也得警惕体重增加的危险性,平时就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与饮食习惯,别总是胖了就节食,瘦点再多吃,使体重上下振荡。而且平时工作不要那么拼命,要“悠着点”。

万事讲究适量,适量少吃,适量运动,适量补充营养,就连吸脂量都有“适量范围”

为安全考虑,一次脂肪抽吸量不能过多。目前国内比较认可的一次脂肪抽吸安全量为3000ml以下,而对于体重较重的求美者,脂肪抽吸量可以放宽到4000ml,而5000ml是一次脂肪抽吸量的极限(国内也有专家认为3000ml是上限)。

而且吸脂量过大,没有合理保留浅层脂肪的女性在35岁以后臀部、腹部都衰老很快,下榻,但现在很多女性却不自知,一味要求抽多狠抽。

合理的皮下浅层脂肪的保留对塑造女性柔美形象和形体美感至关重要。所以,变美时一定不要盲目追求吸脂量,健康匀称的体态美更符合人体美学。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有糖尿病的人,如果严格控制饮食,导致营养不足越来越瘦怎么办?

有朋友问:都说有糖尿病的人要少吃,如果严格控制了饮食,导致营养不足越来越瘦怎么办?

这还真是一个有糖尿病的人需要了解的问题,有糖尿病的人体重下降、消瘦就与此确实有直接的关系。那么,这种情况是如何发生的呢?

众所周知,人每天都要吃饭,就是要从食物中吸收各种营养物质供机体利用,血糖实际上就是从食物中吸收的葡萄糖,它是供给细胞进行生理活动的主要能量物质,但它不能直接进入细胞中被利用,必须通过胰岛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作为运载工具运送进去。

这就给糖尿病的发生带来的机会,可想而知如果胰岛细胞分泌不出足够的胰岛素,血糖不能被运送进细胞,不仅血糖会升高,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也无法进行,人就会生病。所以,有糖尿病的人在控制血糖的同时还要确保细胞能获得足够的血糖供应,仅仅关注血糖是否控制下来并不是最合理的治疗。

因此,在控制血糖的同时要注重促进体内胰岛素最大化地利用,比如多做运动就有这样的作用;比如服用促进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的降糖药,可以增加胰岛素数量给细胞运送进更多的血糖;比如注射胰岛素就是为了弥补体内胰岛素的不足等等。

如果细胞利用血糖的这个过程不能得到改善,细胞为了获取足够的能量,就不得不通过分解脂肪与蛋白质来供能,而人体的脂肪主要存在于皮下,蛋白质主要存在于肌肉中,脂肪和蛋白质分解过多就会出现体重下降、肌肉萎缩。因此,有糖尿病的人发生体重下降、消瘦时,表明自身体内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能力有了更严重的下降,血糖更加难以控制,常需要通过注射胰岛素来弥补不足。

这也就是有糖尿病的人在采用注射胰岛素治疗后,体重会逐渐回升的原因。但胰岛素的注意量要恰当不能过多,因为胰岛素在促进血糖利用的同时,还会把多余的血糖转化成脂肪贮存在内脏及皮下,所以注射胰岛素的人如果掌握不好注射量,又可能发生肚子大的向心性肥胖。

综上所述,有糖尿病的人合理地控制饮食,安排好各种营养素的配比,不会造成营养摄入不足,也不会造成营养进不了细胞。只有确保体内有恰当数量的胰岛素,才能既保证细胞有充分的营养供给和利用,同时又把血糖控制在目标水平。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节食减肥竟“饿”出脂肪肝?

酗酒、吃的油腻……一提到脂肪肝,很多人都会默认这跟体内油脂有关。但近日,一位22岁的女生因为节食减肥“饿”出了脂肪肝。这不由得让大家质疑:脂肪肝最大的“敌人”,到底是不是脂肪?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许倩倩

脂肪肝在医学上主要分为两大类,即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从字面理解,就是长期酗酒所导致;而非酒精性脂肪肝大多属于代谢问题,肥胖、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人群都需要格外关注。但为什么脂肪肝会被“饿”出来呢?

“肝脏是脂肪酸代谢的主要场所,如果代谢不畅,脂肪就容易堆积于此,从而引发功能性障碍。”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金晖解释,脂肪肝的本质是代谢异常,跟胖瘦本身没有必然的直接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脂肪肝被默认为是肥胖和酗酒人群的“专属”,但其实脂肪肝还有两个比较常见的诱因,即营养不良和快速减肥。“为了保持身材而长期节食减肥,日常活动缺少能量来源,势必会消耗体内的脂肪和蛋白质,于是,大量脂肪酸进入肝脏,但你在长期饥饿、营养不足的情况下,肝脏本身的分解功能已经削弱了。”金晖表示,机体缺少脂肪代谢所需的酶类和维生素,脂肪在肝脏越积越多,脂肪肝由此而来。

“通过节食减肥而患上的脂肪肝,其危险性远远不低于肥胖人群的脂肪肝。”金晖告诉记者,盲目减肥很可能会引起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紊乱,从而引发一系列疾病,比如神经性厌食、月经不调、性功能障碍等。同时,如果因快速减肥所导致的脂肪肝,病情发展可能还会更为迅速,严重时甚至会引发肝衰竭。

也许还有人会问,节食减肥不健康,那吃素食减肥总该可以了吧?其实道理类似,素食缺少人体所需的蛋白质,而机体为了自我保护,会分泌更多的糖皮质激素,大量游离脂肪释放到血液中,超过了脂蛋白运输能力而沉淀在肝脏中,营养不良性脂肪肝就这样患上了。可见,均衡饮食非常重要。

“减肥是一件需要长期坚持的事情,并且方式很重要。”金晖告诉记者,合理的掉秤周期是每3-6个月减掉原体重的5%—10%,盲目追求过快的减肥效果或者单纯用体重来判断减肥效果都不可取。

此外,还有一些人会滥用药物、保健品来“帮助”减肥。金晖提醒,药物需要在肝脏内进行代谢、分解才能够被吸收或排泄。“如果有些人是在检查出脂肪肝后,再长期服用各种减肥药品,势必进一步损害肝脏健康。”

来源: 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