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戒烟替代品(糖尿病戒烟的好处)
“降糖药”成了“万能药”?不只是减肥,司美格鲁肽还能“戒酒戒烟”!
“降糖神药”司美格鲁肽在减肥领域爆火,但其疗效却远不止此,对烟酒等成瘾问题也能发挥有效作用。
据华尔街日报周一报道,神经科学家指出,司美格鲁肽通过影响大脑对奖励和快乐等反应,能比原有的降糖药物更有效地抑制成瘾行为,如酒精依赖和吸烟等。
司美格鲁肽通过模仿人类体内产生的GLP-1激素,帮助调节葡萄糖水平和抑制饥饿感,从而影响到人体的新陈代谢,达到减肥的效果。
据神经科学家和内分泌学家称,GLP-1也在大脑中自然产生,改变大脑奖励系统对多巴胺的反应,影响大脑中控制冲动、记忆形成和奖励的区域。
研究GLP-1对大脑影响的南加州大学神经科学家Scott Kanoski表示,GLP-1可以减少啮齿动物暴饮暴食的行为,注射了GLP-1类糖尿病药物的大鼠,食量减少。然后,科学家们通过向大鼠的大脑注射GLP-1阻断剂来逆转这种效果,之后啮齿动物吃得更多。
动物研究表明,不仅仅是食物和酒精,当GLP-1药物发挥作用是,啮齿动物对一系列潜在的成瘾物质消耗减少。因此,司美格鲁肽可能是一种对治疗各种成瘾问题都有疗效的药物,如可卡因、阿片类药物、尼古丁、酒精。相比原有的药物,司美格鲁肽可能更有效力,因为其更容易到达大脑。
不过,司美格鲁肽对大脑活动和行为的影响并不是永久性的。如果人们停止服用这种药物,他们可能会复发。
此外,神经学家警告称,需要长期的数据来揭示司美格鲁肽用于成瘾控制下的副作用,同时其治疗成本较高,GLP-1药物每月可能需要数百美元,传统治疗药物如纳曲酮每月仅需30美元。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欢迎下载APP查看更多
戒烟——《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详解(9)
我国烟民众多,2015 年中国成人烟草调查显示,中国15 岁及以上人群吸烟率为27.7%,吸烟人数达到3.16 亿,其中男性吸烟率为52.1%,女性为2.7%。吸烟不仅是一种生活习惯,也是一种慢性成瘾性疾病,即烟草依赖或者尼古丁依赖,其国际疾病分类 (ICD-10)编码为 F17.2,而且还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对于已经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来说,吸烟会使血糖控制更差,增加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中的两点建议:01 建议所有的糖尿病患者不要吸烟及使用其他烟草类产品及电子烟,并尽量减少二手烟暴露。
02 对于吸烟和使用电子烟的糖尿病患者,应将戒烟咨询及其他形式的治疗纳入常规的糖尿病诊疗和护理之中。
对于帮助患者戒烟,常常需要五个步骤 (5A):
01 Ask 询问
每次都要询问患者的吸烟状况。比如:
•你抽过烟吗?
•你现在抽烟吗?
•你最近戒烟了吗?
•你几岁开始抽烟?
•您每天吸多少支烟?
02 Advice 劝告戒烟
• 告知吸烟的危害,强调糖尿病患者吸烟会增加患心脏病和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
• 回顾戒烟的好处,尤其是猝死风险在戒烟后很快下降。
• 提供可供患者使用的戒烟资源,比如中国戒烟热线400-888-5531
03 Assess 评估戒烟准备
•您考虑未来6个月内戒烟吗?
•你最近戒烟了吗?
04 Aim interventions 提供戒烟帮助
对于打算 6个月内戒烟的人:
•表达对患者戒烟能力的信心;
•讨论退出戒烟的潜在障碍(例如,曾经复吸,害怕体重增加)。
对于打算 1个月内戒烟的人:
•设定戒烟日期(例如,如果因工作压力吸烟,则可以在周末开始戒烟);
•鉴定可能复吸的诱发因素;
•针对以上这些因素制定相应的计划;
•评估尼古丁替代品的可能性。
05 Arrange follow-up安排随访
比如对于已经戒烟的人而言:
•表扬努力;
•回顾可能影响复吸的诱发因素,并鼓励继续避免这些诱因;
•回顾家人/朋友或医疗团队的支持计划;
•通过电话或门诊安排支持和监督;
•审查尼古丁替代品的使用或需求。
在时间不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参考简化版临床戒烟问诊流程。
以下是发表在国外文献中的一个病例,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以上5个步骤。
R.B. 女, 41岁,18个月前诊断为2型糖尿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年,服用氢氯噻嗪 50 mg/天和阿替洛尔50 mg/天。有糖尿病家族史(母亲和一名妹妹)和心脏病家族史(父亲)。没有“三多一少”的症状。因为节食,过去6个月体重减轻了20斤。R.B.在学校兼职,同时积极参与教会的工作。
病史介绍体格检查没有发现高血压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心脏和肺部检查正常。
- 血压:142/94 mmHg
- 空腹血糖:150 mg/dl
- 随机血糖:166 mg/dl
- HbA1c:7.8%
- 身高:162 cm
- 体重:90kg
- 吸烟史:从 15 岁起每天抽一包烟,且父母都抽烟。
父亲55 岁死于心肌梗死,母亲最近死于肺癌,享年 61 岁。R.B. 表示希望为了自己的健康而戒烟,同时,她想成为孩子们的榜样。她的丈夫和孩子们都鼓励她戒烟,她所在的教会也支持戒烟。
R.B.对自己的体重减轻感到非常满意,表示她一直在努力减肥并通过控制饮食而降低血糖。她表示自己的体重管理非常困难,因为自从母亲去世之后就一直很抑郁。
听了这些话之后,糖尿病教育者称赞 了R.B.在多重压力下还能保持目前的治疗方案以及控制血糖的动力,并建议 R.B. 把戒烟作为糖尿病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糖尿病教育者与R.B.讨论了她心脏病和癌症家族史以及 R.B. 自己的高血压病。
糖尿病教育者表达了她对 R.B. 戒烟能力的信心,因为她有比较强的糖尿病自我管理的意识。当被问及她是否准备戒烟时,RB 说她在母亲去世后曾尝试戒烟,但还是在6 周后复吸。评估复吸的原因是戒烟后食欲增加,体重增加了6斤, R.B. 担心需要使用胰岛素才能控制血糖,为了降低食欲,她又开始抽烟了。糖尿病教育者强调戒烟尝试是未来戒烟成功的良好指标,因为大多数人从这些失败中学习,并最终在多次尝试后成功戒烟。她还表示,提前计划好应对的策略,包括运动和饮食方案的改变,将有助于减轻压力、保持体重、控制血糖。
教育者告知 R.B. 如果发生戒烟后体重增加,通常是 5-10 斤,其实是身体恢复到非尼古丁依赖状态下的代谢水平。她向 R.B. 强调了吸烟的风险,尤其是考虑到她的家族史,要远远高于体重增加带来的风险。此外,糖尿病教育者强调,R.B.有很好的戒烟条件,比如自我健康管理意识强、家人的支持、医疗团队以及社区资源等等。
R.B. 表示她正在考虑下个月戒烟,并愿意制定一个计划来实现这一目标。于是,糖尿病教育者与 R.B. 合作制定了戒烟开始的日期并确定实现戒烟的计划。设计了运动处方,并预约了营养师会诊。R.B. 是一个重度烟草依赖者,她的家庭医生处方了尼古丁替代疗法。计划戒烟日的前一天,糖尿病教育者预约了一个跟进的电话。
总 结糖尿病人群是健康护理团队最重要的成员,提高戒烟的能力,需要了解促进吸烟的诱发因素,并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支持。
文/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主任医师 苏磊
责编/Jane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中国临床戒烟指南 2015
2.Debra Haire-Joshu, PhD, RN.Smokingand Diabetes Care: Enhancing Patient Capacity for Cessation. Diabetes Spectrum Volume 10 Number 2, 1997, Pages 99-104
医生得了糖尿病,用这些方法把降糖药物停了,血糖控制得还不错
小周是一名外科医生,今年的体检报告结果:血糖8.0mmol/L,糖化血红蛋白7%,低密度脂蛋白5.2mmol/L,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全都超标,小周看到这一结果,开始以为自己拿错了报告,可定睛一看确实是自己的检验报告。
2天后,小周的葡萄糖耐量检查结果显示:空腹血糖6.8mmol/L,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11.4mmol/L,明确诊断为糖尿病。
小周找到了专业内分泌医生,寻求糖尿病的治疗之道。
首先找到糖尿病病因
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有一定的原因,都可以从自我的生活方式、环境、遗传因素、社会经济压力上找到根源。
1.追根溯源——生活方式
小周,男,32岁,BMI=28千克/平方米,平时工作繁重,压力及工作强度大,回到家中只想赶紧躺到沙发上或床上休息,做饭就更别说了,有时甚至干脆不吃,长期外卖吃些速食及油炸食品,每日抽一包烟,雷打不动,偶尔来个同学朋友小聚,还会来个宿醉。
这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在小周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2.易感体质——肥胖
小周主要的食物来源是外卖,而这些外卖食品的含糖、含油量严重超标。偶尔这样的饮食给我们繁忙的生活带来方便,长期这样下来造成能量过剩,加之运动不到位,过多的糖、脂类转化为糖原及脂肪储存起来,导致肥胖。
曾经身材标准的小周,2年内成功增重30斤。
一旦造成肥胖,就会对体内的胰岛素产生抵抗,降低血糖的效果大大减低。
起初身体为了保持血糖正常,吩咐胰岛细胞拼命地工作,达到大量的胰岛素分泌,所谓的质不行靠量补。终于有一天胰岛细胞倒下了...
针对病因,对症治疗
针对小周的情况,医生给了如下建议:
1.健康饮食,限制总能量摄入,每餐七八分饱,荤素搭配,太油的菜肴涮后再吃。避免进食含反式脂肪酸(奶油、沙拉酱、曲奇饼、方便面汤料等)的食物,限制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动物荤油、内脏、猪皮、鸡皮等)。
2.适当的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中等强度运动可以用心率来评估,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心率=(220-年龄)×(60%-70%)。运动期间心率达到上述标准可算为中等强度运动;
3.合理睡眠,保证每晚7小时睡眠;
4.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情绪;
5.戒烟;
6.定期监测血糖,实时监测血糖波动;
7.每天早晚,各服用二甲双胍0.5毫克。
药物停了,血糖稳定
回去后小周痛下决心,严格生活方式干预,规律服用药物,一个月后喜讯传来,小周的空腹血糖5-6mmol/L,餐后血糖6-7mmol/L,低密度脂蛋白降到2.8mmol/L,停用了二甲双胍。对于这个结果小周很满意。
目前小周已经半年未再用药,通过控制主食及含油脂食物的摄入量,坚持每周晨跑4天,每次40分钟,现在的小周体重减轻了15斤,整个人也看上去精神饱满,充满活力。
上周监测的空腹血糖5.3-5.8mmol/L之间,餐后血糖6.5-7.0mmol/L之间。
上医治未病,预防是关健
通过对小周病例的分享,加深了我们对糖尿病生活方式治疗的认识,不管是医生还是普通人,正处于糖尿病前期或已经患上了糖尿病,经过严格生活方式干预,都可以逆转或延迟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修炼成为自己的神医。
读者朋友们,为了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省下我们的辛苦钱,现在就开始采取措施:管住嘴,迈开腿,坚持戒烟,限制饮酒,保持心态平和,将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发症扼杀在萌芽中。
作者:李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