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老人家糖尿病食品(老年人糖尿病主食)

何医生健康科普 0
文章目录:

主食一换,每年患糖尿病人或可少一半,老人可以多吃这5类主食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参考文献: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

《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膳食纤维与血糖调控作用研究》,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人发现,明明平时吃得不算多,也没有特别爱吃甜食,可体检时却被告知血糖偏高,甚至患上了糖尿病。

糖尿病这三个字听起来很远,可其实就在身边。有人说,“我朋友才三十多岁,连胖都不算,怎么就得了糖尿病?”还有人感叹,“我爸退休后没啥心病了,天天吃得好,结果血糖却高得吓人!”

这些例子听着让人心有戚戚焉,但也让人忍不住多想,难道我们每天吃的东西,会跟这个病有关系?

糖尿病带来的影响,不只是多吃点药,或者少吃点甜食这么简单。它会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是健康决策。

比如,得了糖尿病的人,往往需要严格控制饮食,不能随心所欲地吃自己喜欢的食物;有些患者还需要定期测血糖、打胰岛素,生活被各种“规则”限制得死死的。

而更严重的是,糖尿病如果控制不好,很容易引发一系列并发症,比如视力下降、肾功能受损,甚至可能导致心脑血管疾病。

很多人感叹,“得了糖尿病,日子就像被绑住了手脚。”可是,这种让人头疼的病,真的就无计可施吗?

要理解糖尿病,得先看看它是怎么表现的。很多人得病初期,身体几乎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直到某一天,突然发现自己总是口渴得厉害,喝很多水还觉得不够解渴。

或者吃得不少,却总觉得饿,体重还在慢慢下降;有的人则是觉得身体没劲儿,稍微动一动就累得不行。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变化,常常被忽略,直到体检时才发现血糖出问题了。

如果不及时干预,病情可能会越来越严重,发展到需要每天注射胰岛素才能控制的地步。而这些病症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在作祟?

仔细想想,我们每天都离不开“吃”。早上吃的面包、粥,中午的米饭、炒面,晚上的馒头、饺子,这些主食几乎占了我们饮食的一大半。

很多人觉得,主食嘛,不就是填饱肚子用的,能有多大问题?可事实上,主食的选择,可能就是糖尿病的关键所在。

研究发现,过于精细的主食,比如大米、白面,吃得太多,可能会让血糖飙升。而血糖的波动,正是糖尿病的元凶之一。

为什么会这样?简单来说,当我们吃下米饭、馒头的时候,这些食物会很快被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中。如果血糖升高得太快太多,胰岛素(帮助调节血糖的激素)就得加班加点地工作。

长期下来,胰岛素就“累坏了”,调节血糖的能力也逐渐下降。

这时候,血糖就会失控。而那些粗粮杂粮,比如燕麦、红薯、荞麦等,它们的升糖速度比精米白面慢得多,对胰岛素的压力就小了很多。

想象一个例子:两个朋友一起吃饭,一个人吃的是白米饭,另一个选择了粗粮饭。饭后血糖测试,前者的血糖迅速飙升,而后者的血糖却相对平稳。

这时候,不禁让人反问,如果我们的主食换成粗粮,每天的血糖波动会不会小很多?糖尿病的风险是不是也能大大降低?

除了吃得太精细,其他生活习惯也可能埋下糖尿病的隐患。比如,很多人工作忙碌,几乎不运动,身体的代谢能力因此下降。

有些人熬夜成了家常便饭,导致内分泌紊乱;还有人因为压力大,吃得多、动得少,体重蹭蹭往上涨。而肥胖,恰恰是糖尿病最主要的风险因素之一。

已经有研究指出,体重每增加一公斤,患糖尿病的风险就会提高不少。这些生活中的“小习惯”,看似不起眼,实则暗藏危机。

那么,怎么预防糖尿病呢?其实,答案并不复杂。如果能从主食入手,换掉精米白面,改吃一些升糖慢的食物,或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燕麦,它富含膳食纤维,不仅能延缓血糖上升,还能让人更有饱腹感;再比如红薯,它的糖分虽然高,但升糖速度却很慢,还能提供丰富的维生素。

荞麦和藜麦也是不错的选择,它们的营养成分更加均衡,对血糖控制有很大帮助。此外,老人们还可以尝试玉米、小米这类传统粗粮,它们不仅容易消化,还能增强免疫力。

生活中,也有很多人通过调整饮食成功控制住了血糖。比如一位退休的大爷,原本每天三顿白米饭,血糖一直居高不下。

后来在医生建议下,他用燕麦代替了早饭的白粥,用红薯代替了晚餐的米饭。三个月后,复查时,血糖竟然降到了正常范围。他感慨,“啥药都不如换主食管用!”

当然,仅仅调整饮食还不够。适量的运动同样重要。比如饭后散步、跳广场舞、慢跑,这些简单的运动,都能帮助身体更好地利用血糖。

还记得那位退休大爷吗?除了换主食,他还坚持每天在小区里快走半小时。时间久了,不仅血糖降了,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也好了不少。

糖尿病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觑。有人因为血糖长期控制不好,导致双眼视力模糊,看东西都变得困难;有人因为糖尿病引发了肾病,不得不定期做透析。

更有甚者,因为糖尿病伤及心脏或大脑,最终导致严重的后果。这些病例听起来触目惊心,但也提醒我们,这个病不是小事,早预防、早干预,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其实,识别糖尿病并不难。如果发现自己经常口渴、尿频、体重莫名下降,或是经常觉得疲惫、没劲,不妨去医院查查血糖。

特别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更需要警惕。至于如何避免糖尿病,关键就在于从日常生活入手。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量,保持规律作息,每一步都能为健康加分。

总的来说,糖尿病虽然可怕,但并非不可预防。

只要我们能从小事做起,比如把主食换成更健康的粗粮,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能大大降低患病风险。

不妨从今天开始,试着用一碗燕麦粥替代早晨的白米粥,出门散步半小时,坚持下来,你会发现,健康其实离你并不远。

收藏!老年“糖友”一周营养食谱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是否平稳,与饮食有很大关系。一些老年糖尿病患者不会配餐,导致长期饮食单调,营养成分摄入不足。那么,老年“糖友”的三餐应该如何安排呢?

下面推荐的一周营养食谱,主要针对血糖控制比较平稳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该食谱既考虑了食物种类的多样化,又考虑到老年“糖友”的生理特点。

一周营养食谱概况

针对血糖控制比较平稳的老年糖尿病患者

该食谱每天可提供约1600千卡能量,如果与您需要的能量相近,可参考使用。

对于合并有其他严重疾病的糖尿病患者,建议咨询专科医生或临床营养师。

食谱中每日的加餐时间一般为上午9:00—10:00,下午3:00—4:00。

每人每日烹调食用油不超过25克,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

周一食谱

早餐

枸杞燕麦粥(大米25克、燕麦片25克、枸杞子5克) ,蒸蛋羹(鸡蛋1个),热拌菜(芹菜100克、胡萝卜25克、花生米10克)。

加餐

牛奶200毫升。

午餐

肉丝炒面片(面粉50克、瘦肉50克、小白菜100克、西红柿50克、黑木耳少许),黄瓜拌荞麦面(黄瓜50克、荞麦面25克)。

加餐

蒸苹果(苹果200克)。

晚餐

紫米馒头(面粉25克、紫米面25克),红枣绿豆米汤(绿豆10克、小米10克、红枣10克),清炖鱼块(鲈鱼50克、冬瓜50克),蒜蓉油麦菜(油麦菜150克、豆腐干25克)。

周二食谱

早餐

金银卷(面粉25克、玉米面25克),原味豆浆200毫升,煮鹌鹑蛋(带壳30克),热拌三丝(黄瓜丝50克、海带丝25克、胡萝卜丝25克)。

加餐

火龙果200克。

午餐

二米饭(大米50克、小米25克、山药50克),肉丝炒蘑菇(瘦猪肉50克、新鲜蘑菇100克),烩丝瓜木耳(丝瓜100克、黑木耳少许),紫菜鸡蛋汤(西红柿50克、鸡蛋30克、紫菜少许)。

蒸饺(面粉50克、圆白菜50克、香干20克、韭菜50克),冬瓜紫米粥(紫米20克、冬瓜50克),西芹虾仁核桃(西芹100克、虾仁20克、核桃10克)。

周三食谱

早餐

紫米发糕(面粉30克、紫米面10克、鸡蛋清1个),玉米面菜汤(玉米面10克、白萝卜丁20克、油菜丁20克),荠菜豆腐皮(荠菜100克、豆腐皮25克)。

炒刀削面(面粉50克、瘦肉丝50克、西红柿50克、碎菠菜100克、洋葱25克),松仁玉米(玉米粒25克、松仁2克),拍黄瓜(黄瓜100克、豆腐干25克)。

加餐

橘子200克。

晚餐

枣馍(面粉50克、红枣10克),枸杞南瓜稀饭(大米20克、南瓜50克、枸杞子5克),肉末丝瓜(鸡脯肉25克、丝瓜50克、黑木耳少许),热拌紫甘蓝(紫甘蓝100克)。

周四食谱

早餐

山药小米饭(玉米糁25克、小米25克、山药25克),蒸蛋羹(鸡蛋1个),清炒白菜心(白菜心100克)。

红豆米饭(大米50克、红豆25克),清蒸鲈鱼(鲈鱼80克),西芹桃仁(西芹100克、核桃仁10克),萝卜缨汤(萝卜缨50克、香菜少许)。

加餐

柚子200克。

晚餐

紫米窝头(紫米面50克),龙须挂面汤(龙须挂面25克、西红柿50克、碎菠菜100克),虾仁烩豆腐(虾仁20克、豆腐50克)。

周五食谱

早餐

豆腐脑200毫升,荞面发糕(面粉25克、荞面25克、红枣10克),热拌菜(黄瓜100克、胡萝卜20克、鸡蛋白1个)。

加餐

牛奶250毫升。

午餐

水饺(面粉75克、瘦肉50克、芹菜100克),蒸南瓜(南瓜50克),热拌莴苣丝(莴苣100克、加入少量熟黑木耳)。

加餐

西瓜200克。

晚餐

金银卷(面粉25克、玉米面25克),面片汤(面粉25克、西红柿50克、菠菜100克),清炖鱼块(鲈鱼80克、湿海带50克)。

周六食谱

早餐

豆包(面粉50克),鸡蛋面糊(鸡蛋1个、玉米面10克、油菜丁25克),清炒青椒豆腐丝(青椒丝100克、豆腐丝20克)。

杂粮米饭(大米25克、小米25克、黑米25克),炒三丁(鸡脯肉丁50克、黄瓜丁50克、胡萝卜丁20克),蒜蓉油麦菜(油麦菜100克),养生菌汤(金针菇20克、蘑菇20克、香菜少许)。

炒面片(面粉50克、瘦肉25克、香干25克、西红柿50克、洋葱50克、西葫芦25克),热拌荞麦紫甘蓝(荞麦面25克、紫甘蓝50克)。

周日食谱

早餐

全麦面包(全麦粉50克),牛奶200毫升加燕麦片10克,蒸南瓜(南瓜50克),热拌菜(芹菜50克、胡萝卜20克、鸡蛋白1个)。

加餐

脐橙200克。

午餐

薏米米饭(大米50克、薏米25克),鸡丝茄丝(鸡脯肉50克、茄子100克),清炒苋菜(苋菜150克),黄瓜紫菜汤(黄瓜25克、紫菜少许)。

加餐

无糖酸奶100毫升。

晚餐

包子(面粉50克、瘦肉25克、圆白菜足量、韭菜足量),疙瘩汤(面粉25克、西红柿50克、娃娃菜50克、豆腐50克),肉末苦瓜(瘦肉25克、苦瓜50克),醋烹绿豆芽(绿豆芽100克)。

老年健康报

文:山西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注册营养师 暴书萍

来源: 健康报

糖尿病老人必藏!5款无糖点心配方大公开,再不做就亏了

一、为什么老人需要专属点心?

咱们都知道糖尿病老人最怕血糖坐过山车,但您家老人是不是总眼馋街坊邻居吃点心的样子?其实控糖不等于戒甜,关键是用对食材‌。

我见过太多家属犯愁:给老人买无糖食品吧,口感像啃树皮;自己做吧,又怕配方不科学。今天教您5款医院营养科都在推的配方,材料菜场就能买,保证不升糖还解馋。

二、黄金搭档点心组

1. 燕麦核桃酥

材料‌:即食燕麦片100g、核桃碎30g、鸡蛋1个、橄榄油5ml

做法‌:

① 燕麦片用擀面杖碾碎(保留颗粒感)

② 所有材料搅匀捏成小球,掌心压扁

③ 烤箱180℃烤15分钟,翻面再烤5分钟

为啥靠谱‌:燕麦里的β-葡聚糖能延缓糖分吸收,核桃提供优质脂肪,《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明确推荐每日摄入50g坚果‌。

2. 魔芋红豆糕

材料‌:魔芋粉20g、煮烂红豆50g、木糖醇5g

做法‌:

① 红豆加水煮至开花,沥干碾成泥

② 魔芋粉 温水调成糊状,拌入豆泥和代糖

③ 冷藏2小时定型

防雷指南‌:魔芋遇水膨胀,吃两块就管饱,千万别让老人贪嘴吃多——再低热量的食物过量也伤身。

3. 山药南瓜挞

材料‌:铁棍山药200g、贝贝南瓜100g、杏仁片少许

做法‌:

① 山药南瓜蒸熟,分别压成泥

② 模具底层铺山药泥,上层铺南瓜泥

③ 撒杏仁片,烤箱200℃烤8分钟

口感秘诀‌:贝贝南瓜自带板栗香,比普通南瓜甜度高3倍,根本不用加糖。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实测:100g贝贝南瓜的升糖指数仅44,妥妥低GI食物‌。

4. 黑芝麻豆腐布丁

材料‌:内酯豆腐200g、黑芝麻粉30g、零卡糖10g

做法‌:

① 豆腐焯水去豆腥

② 所有材料用料理机打成浆

③ 倒入碗中冷藏4小时

营养亮点‌:黑芝麻含铬元素,能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日本《糖尿病饮食全书》特别标注:豆腐里的异黄酮可改善胰岛素抵抗‌。

5. 紫薯椰丝球

材料‌:紫薯300g、椰蓉20g、脱脂奶粉10g

做法‌:

① 紫薯蒸熟去皮压泥

② 拌入奶粉搓成小球

③ 滚上椰蓉冷藏

冷知识‌:紫薯的花青素含量是普通红薯的3倍,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研究表明:花青素能保护胰岛β细胞‌。

三、制作避坑指南

代糖别乱买‌:木糖醇、赤藓糖醇最安全,避开含麦芽糖醇的品种(容易腹泻)

控量比控糖更重要‌:再低糖的点心,一次吃半斤照样飙血糖

搭配运动吃‌:建议老人在餐后1小时散步15分钟再享用

写在最后‌:这些配方我陪着自己糖尿病十年的老妈做了三年,从最初手忙脚乱到如今十分钟搞定一炉。记住啊,咱们给老人做的不只是点心,是那份"想吃就吃"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