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吃肉怎么做(糖尿病患者吃肉)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人吃肉,一定要配上它!解馋消食,还能稳定血糖

来源:【夕阳红】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糖尿病研究中心副主任医师赵丹丹为糖尿病人提供食用肉类食物时能够稳定血糖的小妙招。

本文来自【夕阳红】,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糖尿病人也要正常吃肉!掌握这三大原则,吃肉也能轻松控糖


糖尿病患者常常困惑于饮食选择,尤其是肉类。

今天,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哪些肉类该远离、哪些要控制,以及哪些是糖尿病人的“黄金肉”。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些谜底,帮助您科学选肉,健康生活。

糖尿病人需要远离的肉类

加工肉制品:糖尿病患者的隐形敌人

首先,我们谈谈需要绝对避免的——加工肉制品。包括火腿肠、培根、腊肉等在内的加工肉类,看似美味,实则是隐藏的“血糖炸弹”。

研究表明,每天摄入50克加工红肉,糖尿病并发症风险会增加32%。这背后有三个主要原因:

01隐形糖脂陷阱

许多加工肉类如培根和蜜汁火腿含有较高的糖分,表面可能还刷有糖浆,无形中增加了血糖负担。

02亚硝酸盐危机

加工肉中的亚硝酸盐不仅会损伤胰岛细胞,还会降低胰岛素敏感性,从而加剧糖尿病病情。

03超高钠含量

两片腊肉的钠含量就占日均推荐量的一半,过高的钠摄入会加重肾脏负担,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尤其危险。

因此,为了健康着想,这类食品应尽量避免食用。如果实在难以割舍,可以选择低钠、无添加糖的产品,并且严格控制摄入量。

糖尿病人需要控制食用量的肉类

红肉:需谨慎对待的“代谢负担”

其次,红肉如猪肋排、牛腩、羊腿肉等虽然口感鲜美,但过量食用会对身体造成负担。

特别是当每日红肉摄入超过100克时,胰岛素抵抗的发生率显著增加41%。这是因为:

01血红素铁过量

红肉中的血红素铁在过量摄入时会损伤胰腺,影响其正常功能。

02饱和脂肪酸占比高

例如,猪五花肉的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的45%,容易引发慢性炎症,进而影响血糖控制。

03高温烹饪风险

烧烤或油炸红肉会产生有害物质,加剧血管病变,进一步影响身体健康。

为了健康着想,建议每周红肉的摄入次数不超过两次,并且每次食用量控制在掌心大小(约80克),优选牛腱子肉或猪里脊等较为健康的部位。

此外,采用低温烹饪方式如蒸煮或炖煮,可以减少有害物质的生成。

糖尿病人可以多吃的肉类

深海鱼与去皮禽肉:糖尿病人的“控糖好帮手”

接下来,介绍适合糖尿病患者经常食用的肉类——深海鱼、淡水鱼及去皮禽肉。

这些肉类富含Omega-3脂肪酸、肌纤维和铬元素,有助于抑制炎症、保护胰岛功能并增强胰岛素信号传递效率。具体来看:

01Omega-3

抗炎三文鱼富含EPA和DHA,这两种成分能够有效对抗炎症,保护胰岛功能。

02肌纤维特性

鸡肉的肌纤维更易分解,在餐后引起的血糖波动较小,相较于牛肉更适合糖尿病患者。

03铬元素加持

鳕鱼含铬量高,铬元素能增强胰岛素信号传递效率,帮助更好地控制血糖。

通过合理的烹饪方式如清蒸鳜鱼或柠檬炖鸡,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营养成分,同时减少有害物质的生成。

例如,155℃蒸10分钟的清蒸鳜鱼能保留83%的营养素;去皮鸡腿肉加柠檬汁炖煮,不仅能减少有害物质生成,还能提升风味。

科学吃肉法则

四步平衡营养与血糖

最后,分享一些实用的吃肉技巧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管理饮食:

1. 蛋白质分配法

每餐肉类摄入量约占餐盘的1/4,搭配两倍量的绿叶蔬菜。

例如,200克茼蒿配100克龙利鱼,既能保证足够的蛋白质摄入,又能补充丰富的膳食纤维。

2. 时间管理

晚餐进食肉类最好不晚于晚上7点,确保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消化。这样可以避免夜间消化不良,减轻胃肠负担。

3. 解腻妙招

享用红烧肉时可搭配几颗生核桃,利用单不饱和脂肪酸来中和饱和脂肪的影响,有助于维持血脂水平的稳定。

4. 多样化选择

除了上述推荐的鱼类和禽类,还可以尝试其他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豆制品、鸡蛋等,丰富饮食结构,避免单一食物带来的营养失衡。

根据最新的《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正确选择肉类可以使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降低0.5%-1.2%,这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无疑是个好消息。

记住,“优先鱼类,控制红肉,远离加工”的核心策略,让每一口肉都成为控糖路上的强大助力!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中必须有肉

肉类属于动物性蛋白,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而且,肉属于优质蛋白,在体内利用率较高,胜过豆制品蛋白,所以,糖尿病人必须吃肉! 白肉优于红肉,鱼虾>鸡鸭>瘦牛羊>猪肉,每天3两以内为宜。(via 北京协和医院 )

来源: 北京12320在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