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糖尿病没力气(为什么糖尿病没有症状)
糖尿病患者经常感到乏力疲劳,医生提醒:或是这4个因素造成的
孙先生是一位糖尿病患者,为了尽快降低血糖水平,他就每天控制饮食,经常性的晚上不吃饭,早上也就只吃一些蔬菜。最近他常常感到乏力疲劳,没有精神,甚至有时因为动作太大就头晕眼花,整天都无精打采的。
他的家人非常担心,于是带他去看了医生。经过检查,医生发现孙先生的血糖控制的并不好,而他目前为止的一切异常也是因为血糖引起的。
医生告诉孙先生及其家人,降糖药维持血糖平衡的原理是在摄入饮食,血糖升高的情况下,使用降糖药降低血糖水平,使血糖水平稳定在安全的范围内。
如果过度控制饮食,能量摄入不足,或者甚至没有吃饭,血糖就不会升高甚至有所下降,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再服用降糖药,就可能引起各种低血糖症状,如疲倦、乏力、眼前发黑、甚至昏厥。
而且低血糖对糖尿病的控制并没有好处,因为没有足够有的营养供给,会影响胰岛的恢复,甚至是加大胰岛的损伤;并且会降低身体各系统的运作效率,降低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以及免疫力,导致糖尿病并发症发展更加迅速,且危害更大。
不仅如此,低血糖本身也是非常危险的,长久的低血糖会造成脑细胞永久性的损伤,造成昏厥导致的摔伤等,甚至痴呆、死亡。
孙先生听到这里不由得感到害怕,万分庆幸自己的家人及时注意到自己的异常,让他还有及时改正的机会。
那么除了孙先生这种情况,还会有哪些原因导致糖尿病患者的乏力疲惫呢?
一、糖尿病患者感到乏力疲劳?或许是因为以下4个因素1、过度控制饮食
糖尿病患者需要摄入足够的能量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如果过度控制饮食,就会导致摄入的能量不足,身体就会开始分解脂肪和肌肉来提供能量。能量的不足,以及肌肉被消耗,都会导致乏力疲劳等症状的出现。
2、糖尿病本身症状
血糖控制不良也会是血糖水平较高,而高血糖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导致身体的供氧不足。当身体缺氧时,会导致身体感到疲劳和乏力。
此外,糖尿病患者还可能出现神经病变,从而导致肌肉无法得到足够的刺激和营养,从而出现肌肉无力和疲劳等症状。 最后,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其他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肾病等,这些并发症也会导致身体疲劳和乏力。
3、大脑血管粥样硬化
糖尿病患者因为高血糖和高胰岛素水平,容易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导致血管粥样硬化的形成。
而血管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疾病,它会导致血管狭窄、硬化和斑块形成,从而影响脑部血流量,导致脑部神经元的正常代谢和功能受到影响。乏力疲劳是大脑血管粥样硬化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其主要原因有以下3个方面:
脑部血流量减少
血管粥样硬化会导致脑部血流量减少,从而影响脑部神经元的正常代谢和功能。脑部神经元需要大量的氧和营养物质来维持正常的代谢和功能,而血管粥样硬化会导致脑部血流量减少,使得脑部神经元缺氧、缺乏营养物质。这会导致神经元代谢功能下降,从而导致乏力疲劳等症状。
炎症反应
血管粥样硬化会导致血管壁处发生破损,导致炎症反应,这种炎症反应不仅仅会使血液中的脂质以及血小板异常聚集形成斑块以及血栓,还会随着血液转移,影响其他器官以及肌肉组织的运作,导致疲倦乏力的产生。
神经系统病变
血管粥样硬化还会导致神经系统病变,这其中就包括自主神经病变等,这些病变也会导致乏力疲劳等症状。例如自主神经病变会影响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等,导致心悸、气短、胃肠不适等症状,进而影响患者的身体活动能力和精神状态。
4.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不足或胰岛素抵抗,血糖不能被身体细胞充分利用,导致身体无法正常获取能量,这个时候身体就会开始分解脂肪来获得能量,分解脂肪会产生大量的酮体。如果血液中酮体浓度超过一定的值域,就会发生酮症酸中毒。
酮症酸中毒导致乏力疲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酮体代谢产生的能量不足
在酮症酸中毒的情况下,由于身体缺乏足够的葡萄糖供能,身体开始利用脂肪代谢产生酮体来提供能量。但是,酮体代谢产生的能量相对较少,这会导致身体在进行高强度运动或长时间运动时,能量供应不足,从而导致患者乏力疲劳。
酮体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
酮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酮酸会导致血液酸性增加,这会影响身体内部的酸碱平衡,这种酸性环境会影响肌肉的运动,而出现乏力疲劳的症状。
水分和电解质失衡
酮症酸中毒会导致身体内部水分和电解质失衡,如钠、钾、镁等电解质的浓度发生变化,这会影响肌肉的正常功能,从而导致患者乏力疲劳。
炎症反应
酮症酸中毒会导致身体内部炎症反应的产生,这会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和功能,从而导致患者乏力疲劳。
二、如何预防1.控制血糖水平
糖尿病患者的乏力疲劳主要是由于血糖控制不佳,及其引发的并发症发展导致的。糖尿病患者应该按时服用药物,严格控制饮食,这样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减轻糖尿病患者的乏力疲劳症状。
2.适当增加运动量
适当的增加运动可以帮助预防糖尿病患者疲劳乏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运动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血糖波动,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并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效率,有利于恢复自身的血糖调节系统。随着血糖水平的稳定,糖尿病患者会感到更有能量和耐力,疲劳乏力的症状也会随之减轻。
其次,运动可以增强糖尿病患者的身体健康和抵抗力,减少感染和炎症的风险。糖尿病患者往往容易发生盐酸胆碱(MCP)和炎性细胞浸润,从而使身体处于慢性炎症状态。长期的慢性炎症状态会加重糖尿病患者的疲劳乏力症状。而进行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加人体的免疫力,降低炎症风险,从而减轻疲劳乏力的症状。
第三,多运动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加速身体的新陈代谢,从而有助于改善身体的足够供氧、保存和利用能量等功能,减轻身体疲劳。糖尿病患者通常伴有肥胖和代谢异常等问题。进行适当的运动有助于调节代谢状态,减轻肥胖和代谢异常,从而有利于控制糖尿病的疲劳乏力症状。
当然,与饮食相同,运动也应该适量,应当在进行运动耐性的检查之后,制定循序渐进的运动规划,运动中严格监测血糖,避免低血糖以及运动损伤的产生。
希望看到文章的每个读者都能摆脱低迷疲倦,以更好的精神面貌面对自己的生活,享受人生的美好。
参考资料[1] 6个不易察觉的糖尿病症状[J]. .中国产经,2015(02)
[2]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36例诊治体会[J]. 王艳.现代医药卫生,2011(18)
糖尿病患者四肢乏力,不爱动弹,竟然是这里出现了问题。#...
省名中医看诊实录:糖尿病患者四肢乏力竟是这里出现了问题。
感冒了发烧了会应激性血糖升高。你主要是觉得你没劲,我没劲,一点劲都没有。我好像就要5了,就不想吃饭。我挺着吃,我要不吃我不就更没劲了吗?我就想躺那。我要S过去的感觉,以前有冠心病有30年了,糖尿病12年。
我问你最近感冒了吗?感冒了。感冒以后验过血糖没?验过7点多。我前些日子做腿下蒸疗,每天做完都是大汗淋漓的,现在我就觉得一点劲都没有,躺在那就不能动弹了,饭都不能做的感觉。其实我体质一直挺好,早晨我去打太极拳,晚间我去做老年健身操,我现在心是那个心,突突的我自己都觉得不行了。我觉得我好像是有个心结。
那你生气没?第一个你做这些汗蒸,这大紫舌头,我也不知道我咋地了。你现在汗里边丢的就是水,水丢了阳气也丢了,阳气都含在津液里边。再有个你自己觉得上火了,然后吃NHJDP,你泻火拉肚子,那不又丢水了吗?又丢阳气了吗?汗出泻下都伤你阳气了。
我们伤寒论经常说,汗后下后伤阳气伤津液了。桂枝加附子汤,是汗后伤阳了不,四肢拘急了,小便不利了。你基础病你还有糖尿病,你一个感染,感冒了发烧了,会应激性血糖升高。把你的老病,我还考虑啥呢?
有些患者因为一个感染容易引起糖尿病酮症,甚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也一样,特别没有力量,我心还挺焦,这病不也搁气上得的吗?嗯,我给你出个方,我就想让您给我搁中医给我调一调,这就算我最大的心愿,行!
糖尿病患者体型偏瘦,有哪五大原因?增加体重,靠哪三项策略?
尽管,在临床上,肥胖或超重的糖尿病患者更为多见。不过,依然存在不少体型偏瘦的糖尿病患者。
有人把体重指数BMI<18.5kg/m2(公斤体重/身高米数²)的糖尿病患者给简称为“瘦糖人”。
临床观察发现,糖尿病患者并非越瘦越好,“瘦糖人”的死亡风险也明显高于正常体重的患者。因此,搞清楚引起体型消瘦的原因并掌握增加体重的要点,就对“瘦糖人”非常重要了!
这篇文章,我们就专门来说一说,“瘦糖人”体型消瘦可能与哪五方面因素有关以及如何科学增重。
“瘦糖人”消瘦 五大原因- 对于“瘦糖人”而言,第一个需要搞清楚的问题是:自身胰岛素分泌情况到底好不好?
事实上,在人体内,胰岛素本身算是一种“增加体重”的激素。胰岛素之所以能够降低我们的血糖,其中一条路径就是促进体内的糖转化为脂肪并储存起来。
所以,那些自身胰岛素分泌功能明显减退的患者,往往就会因为体内缺乏胰岛素而出现体重下降。
比方说,1型糖尿病、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以及胰岛功能遭到破坏的晚期2型糖尿病患者都属于上面说到的这种情况。这些患者就常常表现为体型消瘦。
对于所有“瘦糖人”而言,建议大家首先通过“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这项检查来评估自身胰岛素的分泌情况;并且,通过“糖尿病相关免疫检查”来看看有没有自身抗体在“攻击”我们的胰岛功能细胞。
- 除了自身胰岛素分泌情况以外,第二个需要“瘦糖人”关注的就是日常的血糖控制水平。
长期的高血糖状态,尤其是血糖升高已经造成“尿糖”现象的这部分患者,体内很容易因此而出现代谢紊乱。
研究发现,这种代谢紊乱状态会使得机体无法充分利用我们从食物当中所摄入的营养物质。这时候,机体会“迫不得已”开始分解人体的脂肪和蛋白质来供应能量,因而出现体重下降。
可以说,平时血糖水平控制得越差,就越有可能出现体重下降!
因此,对于所有“瘦糖人”而言,大家都应该定期监测空腹以及餐后血糖情况并到医院查糖化血红蛋白以及尿常规。要看看体型偏瘦是不是因为血糖没有被控制好所引起的。
- “瘦糖人”需要关注的第三个问题,则是存不存在“过度节食”与“运动不当”?
饮食控制与运动锻炼确实是糖尿病治疗当中的重要一环,不过,稍不注意,也有可能成为导致体重失衡的因素。
比方说,长期过度的“断食”、太极端的“低碳饮食”,这些都是隐藏在饮食模式当中的风险。
而在运动过程中,有氧运动量过大造成能量消耗过度,同时缺乏力量训练,造成肌肉合成减少。这些都有可能引起体重下降。
- “瘦糖人”还需要关注的第四个问题是:降糖药物的选择是否合适?
在临床上,降糖药物种类繁多,不同类型的降糖药对于患者体重的影响差异明显。
比方说,像二甲双胍、“列净“类药物以及”鲁肽类“药物等等,它们都被认为具有明确的减重效应;而与之相反,像胰岛素制剂或磺脲类、格列奈类、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则有增加体重的效应。
给本来体型就偏瘦的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多种有减重效应的降糖药,毫无疑问会加重患者体重的下降。
- 最后,“瘦糖人“还需要关注的第五个问题就是:在糖尿病以外,有没有合并存在一些其他的消耗性疾病或糖尿病并发症?
像肿瘤、结核感染、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疾病可以造成机体能耗增加,而糖尿病并发胃轻瘫或慢性功能性腹泻等问题时,则可以引起消化与吸收不良。
上面这五点主要是帮助大家梳理造成糖尿病患者体型消瘦的可能原因,具体到每一位患者则不尽相同,需要大家跟医生一起去仔细分析、区别对待。
“瘦糖人”增重 三大策略“瘦糖人“应该如何增重?这个问题是很多朋友都很关心,也多次问到过我的。其实,主要原则正是与上一章节所提到的这些原因相对应的!
第一,对于自身胰岛素分泌明显不足的患者而言,不论您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使用人工胰岛素制剂进行治疗,都是帮助体重快速恢复的最好办法。
确实有一部分患者总是很抗拒打胰岛素,只想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来把体重给升上去。
但您要明白一点,当您自身胰岛素分泌不足的时候,在机体缺乏一种必要激素的情况下,无论您怎样努力地去执行饮食和运动计划,效果都是很难达到的!
第二,对于血糖水平没有被控制得很理想的患者而言,稳定控制好血糖是非常重要的!
在《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管理专家共识》当中就专门提到了:除了胰岛素制剂以外,对于需要增重的“瘦糖人“而言,应该优先选择能够增加体重的口服降糖药物,它们包括:磺脲类药物、格列奈类药物以及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等。
磺脲类的代表药物有:格列本脲、格列齐特等;
格列奈类的代表药物有:瑞格列奈、那格列奈;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则包括:罗格列酮、吡格列酮。
也就是说,如果您在降糖治疗的过程中想要增加体重的话,可以跟医生沟通,让医生优先给您使用能够增加体重的降糖药物。
第三,就是在药物以外,通过饮食调节和运动锻炼帮助增重了。
在饮食上,“瘦糖人“应该适度放宽热量限制,可以增加食物当中总热量的摄入。每个阶段可以较前一个阶段增加约5%-10%的总热量,但需要注意前提是不要让血糖水平产生太大波动。
为了避免热量增加可能引起的餐后血糖升高,可以采用“少食多餐“的模式或者适当增加控制餐后血糖的药物剂量。
与此同时,仍要注意营养均衡,应该加强优质蛋白、新鲜蔬菜水果、微量元素以及矿物质的摄入。
而在运动方面,可以适当缩短有氧运动的时间或者降低有氧运动强度,而应该适当增加力量训练的频率以及每次训练的强度。力量训练配合优质蛋白的补充,对于增肌效果明显,是增重的重要手段。
好的,关于“瘦糖人“为何会瘦的五大原因以及增重的三个策略,我们就先说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