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提高免疫力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提高免疫力吃什么药)

糖尿病之友 0
文章目录:

患糖尿病46年,我用这6个方法提高身体免疫力,增强身体素质

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容易引起细菌、病菌的感染,导致身体素质低下。我患糖尿病已经46年,今年78岁,在长期与糖尿病较量中认识到提高人体免疫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所以我在日常生活中把提高免疫力摆在重要位置,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现在我的血糖、血压、血脂、血黏度、糖化血红蛋白、体重等指标都还正常。一年四季很少感冒,身上若出现感染或创伤,自已进行调理,少则两三天,多则一周就治好了。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我提高免疫力的6个方法。

免疫力低下的表现

免疫力如同人体健康的“防火墙”,当这道墙出现缺口时,身体就会有所反映,出现以下表现:畏寒怕冷,手脚冰凉;精神萎靡,四肢无力;容易感冒、咳嗽,且久治难愈;身体经常发生炎症,如口腔炎、牙周炎、眼睑炎等等;伤口难以愈合。

免疫力低下的原因

1.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饮食,很多食品想吃而不能吃,营养不全面,且摄入数量不足。同时,患者因多饮、多尿,部分营养物质经小便排出体外,“收不抵支”,营养匮乏,这是引起免疫力低下的主要原因。

2.情绪低落

糖尿病是个“烦燥病”,患者一般阴虚阳亢,肝火旺盛,心烦意乱。加之天天要打针、服药、监测,很麻烦,患者整天为病发愁,心情抑郁,自卑感严重,不愿交朋结友,想高兴而高兴不起来,压抑了免疫功能。

3.抗生素用得多

糖尿病患者很容易被感染,抗生素用得比较多,不但破坏了肠道免疫功能,而且还增强了病菌的抗药性。

4.运动不足

“生命在于运动”。糖尿病患者绝大多数一体多病,身体素质差,很多患者运动锻练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持之以恒。即使运动了,运动时间和强度没有到位,没能够提高免疫力。

提高免疫力的措施

1.抓主要矛盾

我认为糖尿病是影响免疫力下降的主要矛盾,高血糖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我认真驾驶“五驾马车”,把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都控制在“良好范围”之内。

同时,遵照《黄帝内经》“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理论,经常观察身体各部位的变化,及时发现糖尿病并发症的蛛丝马迹,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为提升免疫力扫除了障碍,奠定了基础。

2.坚持运动锻练

运动锻炼是提高身体免疫力最便捷、最有效的方法。我清早醒来就在床上对全身进行按摩,重点按摩提高免疫力的“特区”:前胸、肚脐和足部。

下床后就习练《健身功》,从头拍到腿。早餐、晚餐后半小时结伴而行,到河边散步40分钟以上。雨雪天就在自家阳台上锻炼,长期坚持,从未间断过。

3.选服药物

有些药物对提升免疫功能有一定的作用。我常年服用21金维他补充各种维生素。为了预防心脑血管病,我经常服用黄芪、三七、西洋参、丹参片等滋阴补气、活血化瘀之类的中药,不仅预防了心脑血管病变,而且增加了身体的免疫功能。

4.稳定情绪

人的情绪直接影响身体免疫力。这次武汉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尚无特效药救治的请况下,医务工作者采取输氧、灭菌、插管排毒、做操扩胸、进行心理疏导等办法,增强其自身免疫功能,把很多重症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收到了举世瞩目的效果。

有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因新冠肺炎住进了武汉方舱医院,他相信党、相信政府,相信广大医务人员能够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情绪稳定,在病房里一直乐呵呵的,不仅自已积极配合医务人员救治,而且还主动做其他病友的思想工作,由于他心态好,免疫力强,结果几天就病愈出院了。

实践证明:人的心态很重要,心情好,免疫力强,抗击病毒的能力就强。5.保持充足的睡眠

高质量睡眠能增强人体抗体,提高免疫力。芝加哥大学研究证实:每天睡4小时的人比睡7-8小时人血液中的流感抗体少50%。 我无论再忙每晩要睡8个小时,白天中午还要睡1个多小时 ,所以我精力比较充沛。我出版12部医学书籍,共370多万字,绝大部分是“夜产品”。

6.补充营养物质

健壮的体魄是提升免疫力的基础。我为了夯实这个基础,除了长期坚持体育锻炼以外,还注意选食有利于提升免疫功能的营养物质,常年交换食用羊奶、牛奶、驼奶、人参、豆类、蛋类、鱼类、水果和绿叶蔬菜等,这些食物是我增强免疫功能的得力“助手”。

我的体会是这些方法对提高免疫力切实有效。

作者:邓焕新 怀化市糖尿病康复协会荣誉会长 中国医师协会《华夏医魂》从书特邀编委 中国糖龄王

营养师支招:糖尿病患者增强免疫力的7个方法,对抵抗疫情有帮助

目前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没有特效药。糖尿病患者要打赢这场战“疫”,除做好自我防护,减少出门外,还需要提高自身免疫力。

免疫力是什么

它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是人体识别和消灭外来侵入的任何异物(病毒、细菌等)、处理衰老、损伤、死亡、变性的自身细胞,以及识别和处理体内突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

当免疫力低下时,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就会降低,从而导致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增加被感染的几率。

影响人体免疫力的因素有很多,其实罹患糖尿病的人与健康人群相比免疫力下降,被病毒感染的几率也会增加。当然与此同时,也会有一些方法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力,增强抵抗疫情的能力。

营养师告诉您7个方法。

1.能量充足,避免节食减肥

很多糖友在饮食上“忌口”严重,有的则是因为有减肥意愿而经常不合理节食。殊不知长期的能量不足会导致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对抵抗感染性疾病极其不利。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建议抗疫期间每日主食量控制在250-400克,体重越低、活动量越少及血糖控制越差的糖友应在此范围内更加严格地控制主食量。其中全谷物及豆类应占至主食1/3左右的量,使您的血糖控制得更加平稳。

若是有减肥意愿,倒不如在宅家抗“疫”时减少或者避免零食的摄入。大多数零食能量太高但营养价值不高,只会给人体带来不必要的负担。

2.蔬菜足量,水果适量

蔬菜中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叶酸、植物化学物等多种对提高人体免疫力发挥重要作用的物质,它们能在人体内通过各自独特的渠道联合发挥提升免疫力的作用。

对于疫情期间宅在家里的糖尿病患者来说,蔬菜的膳食纤维含量很高,一来能够稳定血糖,二来还能够促进胃肠道的蠕动,起到通便防便秘的作用,可谓一举多得。

故每日推荐食用量为300-500克,建议一半以上为深色蔬菜或绿色叶子菜。

另外,血糖控制较好时,糖友也可食用适量的水果来增添饮食的多样性。建议在两餐之间作为加餐来食用,优先选用血糖指数较低的柚子、樱桃、蓝莓、草莓等。

3.补足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蛋白质摄入不足会降低人体内免疫力:包括非特异性的防御屏障及细胞和体液介导的免疫力。我们从食物中获得的蛋白质能被人体利用,进而提高我们的免疫力,尤其是糖尿病患者体内的糖异生作用增强将消耗更多的蛋白质,容易导致蛋白质营养不足,所以一定要注意膳食中蛋白质尤其是优质蛋白质的摄入。

建议您宅家战“疫”时,每天保持摄入一个鸡蛋、一杯纯牛奶,吃适量的鱼、禽、肉、豆类及坚果,肾功能不好的糖尿病患者应在医生的建议下适当减量。另坚决不吃野生动物。

4.保证充足的饮水量

水是人体内养料与废物的搬运工,能增强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对提升免疫力大有裨益。

糖尿病患者应在抗“疫”期间保证每日饮水量在1500-2000毫升,少量多次地喝效果更好。选择白开水即可,淡茶水也是很好的选择,茶中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还能起到抗菌、抗病毒、保护心血管等多重功效。

糖尿病患者要避免摄入含糖饮料或酒类。

5.适时选用适合自己的保健食品

若是您较长一段时间存在食欲不佳、进食减少的问题,要当心体内营养物质的储存受到威胁,存在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或其他维生素、矿物质的缺乏,这些缺乏在糖尿病患者中往往发生频率更高,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增加病毒传播期间被感染的几率。

这时糖友就应该考虑在营养师的指导下选用适合自己的保健食品或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等,来改善相关方面的营养不良,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6.适当运动,注意外出防护

适度规律的运动能提高免疫力,但长时间大强度的运动也可使机体免疫力受损,更有引发低血糖的风险。

虽然宅在家里,也不要忘了坚持运动,选择自己喜欢且强度适中的运动,如瑜伽、举哑铃、做健身操等都是很好的居家运动方式。

运动时间以每周5天、每次30左右为宜。抗疫期间尽量选择居家活动,如要外出,一定要佩戴好戴口罩,勤洗手,做好消毒工作。

7.维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很多人在宅家抗“疫”期间熬夜追剧、打游戏、看小说……殊不知这样的不良习惯会降低人体免疫力,让病毒跟您的距离更近了一步。

而研究表明熬夜、不规律的作息也会导致血糖失控。

糖友朋友们,十一点前关上电视、电脑,放下手机,上床睡觉吧!

作者:李蓓 注册营养师

审校:张美彪 主任医师

单位:湖南省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

国家代谢性疾病医学临床研究中心怀化分中心

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怀化分中心(MMC)

怀化市糖尿病康复协会

免疫力到底是什么?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力低了,如何提升?

很多医生说“最有效的药物是人体自身的免疫力”,大家都想提升免疫力。

免疫力到底是什么?

如何判断你的免疫力是高还是低?

怎么提升免疫力?

你真的了解吗?

免疫力到底是什么?

空气中充满各种各样的病毒、细菌等有害物质,无时无刻不在侵袭人体,免疫系统是一支驻扎在人体内的军队,负责抵御和清除“有害物质”,维持人体健康

你体内,每天都在上演着没有硝烟的战争。

免疫系统侦查识别出“自己人”和“敌人”,对“敌人”和“投敌的细胞”进行秋风扫落叶式的清扫。

免疫系统的三种能力

外御“敌军”:防止外来病原生物入侵,清除已入侵的“敌军”。这个能力也称抗感染免疫。

内惩“贪腐”:对内识别和清除自身损伤、衰老和死亡的组织细胞,维持生理平衡稳定的能力。

严查“奸细”:及时识别并清除发生突变或被病毒感染的细胞,防止肿瘤发生和病毒持续性感染的能力。

由此可见,免疫力不仅仅是抵抗力或抗病毒能力,它的范围更广更大。

怎么判断你的免疫力是强还是弱?

如果你有这3种表现,说明免疫力很好

1.不易生病,即使生病症状也较轻。

2.胃肠健康,胃口好,不挑食。

3.精力充沛,神采奕奕。

如果你有这5种表现,说明免疫力很差

1.经常发炎,伤口愈合慢。

2.经常腹泻,肠胃不好。

3.经常出虚汗,不管什么季节。

4.总是生病,每一波流感都中招。

5.总是疲惫,感觉没什么精神。

例如感染新冠病毒之后:

  • 症状很轻,康复得快,康复后身体恢复也快,说明免疫力很好;(病毒被免疫大军按着打)
  • 症状较重,免疫对战病毒的动静闹得很大,说明免疫力相对较差一些;(免疫大军与病毒“势均力敌”)
  • 初期症状不明显,等发现时已经是重症了,说明免疫力极差。(免疫大军被病毒按着打,多发生在老年人或伴有基础病的人群中)

糖尿病患者为什么容易免疫力低?

1. 血糖高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浓度比较高,如果身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会影响人体的免疫功能

例如:

本来吞噬细胞是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能吞噬消灭病原体。但高血糖却能“收买”吞噬细胞,让吞噬细胞的吞噬、杀菌能力减弱,甚至“叛变”

(长期高血糖让低密度脂蛋白的结构发生改变,吞噬细胞以为它是“敌人”,于是吃了一堆胆固醇,成了个大胖子,变成泡沫细胞,粘附在血管壁上,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加重)

2. 年龄大

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组成,和人体的其他器官一样也会衰老,在20~30岁时达到顶峰,之后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弱

25岁时熬个夜,第二天照常上班;40岁时熬个夜,几天都缓不过来。免疫系统也是如此,30岁以后年龄越大,免疫力越弱。

因此老年人,尤其是伴有糖尿病等基础病的老年人,免疫功能更薄弱,更容易感染或二次感染,感染后出现重症的几率越大。

记住8句话,改善你的免疫力

1. 饮食要均衡,每天吃12种食物,营养更齐全。

2. 运动要适宜,每天中等强度运动30分钟,身体更健康。

3. 睡眠要充足,每天睡7~9小时,精力更充沛。

4. 心情要愉悦,没事多照镜子看看自己的脸,心情更舒畅。

5. 太阳要常晒,每天晒30~60分钟太阳,骨骼更健壮。

6. 烟酒要戒除,不吸烟,少喝酒,不给免疫系统加负担。

7. 疫苗要接种,阳康后6个月能接种疫苗,主动提高抵抗力。

8. 血糖要平稳,控制好血糖、血压、血脂,给免疫系统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狭路相逢勇者胜,免疫是传染病的天敌,2023年请把你的“免疫大军”武装好,做到来之能战,战之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