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孕妇糖尿病筛查报告(孕妇糖尿病筛查葡萄糖粉剂一次放多少)

糖尿病之友 0
文章目录:

get新技能!解读10项糖尿病相关检查报告单

得了糖尿病免不了要和各种化验单打交道,因此,学会看化验单就成了每一位糖友的基本功。但糖友毕竟不是专业人士,看懂化验单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这就需要一篇专业的科普文章来帮忙了!

本文就教大家怎样解读与糖尿病相关的各项检查。

1.尿糖(U-GLU)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只含有微量的葡萄糖,尿糖检查呈阴性。当血糖增高到一定程度(8.9~10.0毫摩尔/升以上)时,肾脏的肾小管就不能将尿液中的葡萄糖全部回吸收,尿糖就会增高呈阳性,化验单上用“ ”号表示。

一般情况下,尿糖可以反映出血糖的情况。但尿糖还受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有时血糖与尿糖并不完全一致。

例如:当患者有肾脏疾病时,由于肾糖阈增高,患者尽管血糖很高,尿糖却往往是阴性;再如,妊娠期妇女肾糖阈往往减低,尽管血糖不高,尿糖也可呈阳性。

另外口服SGLT-2 抑制剂控制血糖的糖友尿糖会呈阳性,因为该类药物的降糖作用是通过促进尿糖排出而发挥作用的。因此,尿糖结果仅供参考,而不能作为糖尿病的诊断依据。尿常规报告单(尿糖阳性)如下图:

图1:尿常规报告单(尿糖阳性)

2.血糖

临床上所说的血糖是指血浆中的葡萄糖。空腹血糖(FPG),是指隔夜空腹(至少8-10小时除饮水外未进任何食物)于早餐前抽静脉血所测的血糖,它可以间接反映基础胰岛素的分泌功能;餐后2小时血糖(P2hPG)则可间接反映胰岛β细胞的储备功能。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为:FPG≥7.0mmol/L和(或)P2hPG≥1 1.1mmol/L即可诊断为糖尿病;FPG在6.1-7.0mmol/L为空腹血糖受损(IFG),P2hPG在7.8~11.1mmol/L为糖耐量受损(IGT)。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受损统称为糖尿病前期。

表1:高血糖状态分类:

表2: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注:空腹状态指至少8 小时没有进食热量;随机血糖指不考虑上次或糖耐量异常;无典型糖尿病症状,需改日复查空腹血浆血糖以确认;急性感染、创伤或其他应激情况下可出现暂时性血糖增高,若没有明确的高血糖病史,需在应激消除后复查,重新评定糖代谢状态。

健康人在一次性摄入大量葡萄糖后,血糖浓度仅为暂时性轻度升高,2小时后可恢复到正常水平。作为糖尿病患者,理想情况下血糖应控制在:空腹血糖<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8.0mmol/L。

3.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用于诊断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

健康人在一次摄入大量葡萄糖后,血糖浓度仅为暂时性轻度升高,2小时后可恢复到正常水平,这是人体的耐糖现象。给受试者测定空腹血糖后,口服75克无水葡萄糖,之后分别在半小时、1小时、2小时及3小时采血测血糖,并画出相应的血糖——时间曲线,即为口服葡萄糖耐糖量试验。

正常值:空腹血糖3.9-6.1mmol/L,血糖在口服葡萄糖0.5-1小时达高峰,峰值<8.89mmol/L,2小时后血糖<7.8mmol/L,3小时后血糖恢复正常。

如下表中患者A为正常OGTT结果,排除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者B空腹血糖≥6.1,但<7.0mmol/L,2小时血糖正常,诊断为空腹血糖受损IFG;患者C空腹血糖< 6.1mmol/L,但2小时血糖≥7.8mmol/L,诊断为糖耐量异常IGT。

IFG和IGT患者需要生活方式干预。

表3:OGTT数据:

OGTT试验对糖尿病具有很大的诊断价值。对空腹血糖正常或可疑升高,及餐后2小时血糖可疑升高等疑患有糖尿病者,均须依赖葡萄糖耐量试验才能做出最后诊断。口服葡萄糖耐量测试(OGTT)可以对糖尿病患者的诊断起到辅助作用,但OGTT不能用于评估糖尿病控制情况。

4.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

血糖水平受饮食、运动量、情绪、药物的影响而经常波动,因此化验一次血糖只能反映采血那一刻的血糖水平,不能反映采血前一段时间内的平均血糖水平。而糖化血红蛋白可以反映采血前2-3个月的平均血糖控制,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值为4%~6%。我国糖尿病指南要求,糖尿病患者应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以下。

糖化血清蛋白反映的是此前2-3周内的平均血糖水平,其正常值为1.5-2.4mmol/L,对于血糖波动较大的糖尿病患者,了解其平均血糖水平更有意义。但糖化血红蛋白不能用于糖尿病的诊断,也不能用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化验结果来指导每日降糖药物的用量。

5.尿微量白蛋白(UAER)

糖尿病患者常易并发肾脏损害,如不及时发现和治疗,会逐渐发展为尿毒症。但早期糖尿病肾病,尿常规检查尿蛋白常为阴性,易被忽略,待尿常规中出现尿蛋白阳性时,肾脏病变往往已不是早期。

测量尿微量白蛋白则可以反映早期肾损害,是诊断糖尿病肾病的敏感指标。

临床上常将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 30~300mg/g 称为微量白蛋白尿(UACR>300mg/g称为大量白蛋白尿),此时如能严格地控制血糖、血压并配合其他治疗,肾功能大多能得到较好恢复。

6.血、尿酮体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以高血糖、高酮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表现;多见于1型糖尿病患者。如不能及时发现和救治,可危及患者生命。

指南推荐血清酮体检测辅助诊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若无法检测血清酮体,可检测尿酮体。血清酮体≥3 mmol/L或 尿酮体阳性(2 以上)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断的重要标准之一。

但尿酮体检查只能作为筛查试验,结果阳性也可能是由于不能进食或呕吐造成的,结果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酮症,故准确性较差。

7.血脂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紊乱综合征,除血糖高以外,往往还同时伴有血脂代谢异常等,共同构成了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高危因素。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要求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应检查一次血脂(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如果患者已经在接受调脂治疗,应根据疗效评估的需求,增加血脂检测的次数。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指出:40岁及以上糖尿病患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应控制在2.6 mmol/L以下,保持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目标值在1.0 mmol/L以上。

表4:中国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

8.胰岛功能测定试验

主要用于了解胰岛β细胞的功能状态,协助判断糖尿病类型并确定治疗方案。通常包括:

胰岛素释放试验:口服75克葡萄糖或馒头2两,测定餐前及餐后血浆胰岛素水平。

空腹正常胰岛素值为5-25μU/ml,服糖后1小时上升为空腹的5-10倍,3小时后恢复至空腹水平。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严重缺乏,餐后胰岛素分泌也无明显增加,胰岛素释放曲线呈无反应型或低平曲线。参见图2

2型糖尿病早期,空腹及餐后胰岛素水平可正常甚至略高,但胰岛素分泌高峰往往延迟至2-3小时后出现;2型糖尿病晚期,由于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趋于衰竭,其胰岛素分泌曲线可与1型糖尿病相似,参见图3

图3: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释放曲线

9.C肽释放试验

C肽测定试验的意义与胰岛素释放试验相同,可以间接反映自身胰岛素的分泌情况,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用于糖尿病的分型诊断及协助诊断胰岛素瘤。但C肽比胰岛素评价β细胞功能更可靠,因为C肽是胰岛素原最后生成胰岛素时的等分子离解产物,C肽测定可以排除外源性胰岛素的干扰,能更准确地反映患者自身胰岛β细胞的分泌功能。

健康人空腹血浆C肽值为0.8~4.0微克/升,餐后1~2小时增加4~5倍,3小时后基本恢复到空腹水平。

10.糖尿病相关抗体

包括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细胞抗体(ICA)和胰岛素自身抗体(IAA)等,主要用于糖尿病的分型。健康人以及2型糖尿病患者这三种抗体均呈阴性。1型糖尿病多呈阳性,其中,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诊断价值最高,其阳性率高达90%且可持续多年。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8,10(1):4-67.

[2]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

版)[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7,11(1):7-28.

作者:驻马店市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陈泉峰

女性孕期血糖高的症状表现是什么

孕期血糖高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现象,大家有必要对于孕期血糖高现象有一个常识性的了解,注重做好孕期的疾病的相关防范非常关键,清楚患病后的常见症状表现,并根据实际情况来做好孕期疾病的防治,这样才能合理的规避孕期血糖高的潜在伤害发生,以下为大家详细介绍的是孕期血糖高的症状表现是什么?

1、容易饿

准妈妈血糖偏高时,由于血糖不能进入细胞,不能为细胞利用,刺激大脑的饥饿中枢兴奋,让孕妈妈很容易产生饥饿感,进而造成进食次数和进食量都明显增多。但因为孕妇是一个人的嘴巴,两个人的饭量,因此很容易被忽视,以为是正常反应。

2、容易口渴

当准妈妈时不时就感觉口渴,而且是没有理由的,那孕妈妈就要开始仔细观察有没有别的妊娠糖尿病早期症状出现。

3、尿多

如果准妈妈发现自己小便次数增多,而且尿量也明显增加,24小时内可有20多次,尿量达2-3升甚至10升之多,这时候应怀疑自己可能有血糖方面的问题,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

4、消瘦

如果准妈妈发现自己食量大增,却反而变得消瘦了,则要小心。因为如果准妈妈血糖偏高,体内葡萄糖利用减少,脂肪分解增加,蛋白质合成不足,分解加快等,均引起消瘦,如有多尿症状,体内水分的丢失更会加重消瘦症状。同样,病程时间越长,血糖越高,病情越重,消瘦也就越明显。

5、疲乏无力

血糖不能进入细胞,细胞缺乏能量,因此血糖高的准妈妈常常感觉疲乏无力,精神状况差。据报告,2/3糖尿病患者有无力的症状,甚至超过消瘦的人数。

上述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孕期血糖高的症状表现是什么,血糖高对于身体伤害危害是比较严重的,只有在孕期的时候做好针对性的护理,这样才能更好的降低孕期疾病的潜在危害。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一文详解,教会糖尿病患者正确看懂各项糖耐量报告化验单

前两天的推文,有网友评论:现在的床位医生、查房主任,对糖耐量报告不解读,化验单上对于具体的范围不标注。花了好几百块钱得到一张纸,没人解读,没有人解释,好失望,好可怜呀!

这位糖友的反馈,真实而无奈,让糖尿病管理团队的每一位成员都感觉有点心酸,也有点心疼,因为这种情况在目前的医疗体制里,绝对不是个例,而是普遍现象了的!

同时基于此,我们也感觉自己深负重任,由此,我们便特别策划了本期解读糖尿病报告单的专题文章,希望能够帮到广大的糖友,自学怎么解读糖尿病报告,看懂各种化验项目,化验结果数据的!

内容干货满满,不容错过,欢迎您继续往下浏览的!

一:看懂糖尿病化验单之“尿糖”化验项目

尿糖的化验结果,在正常情况下,尿液中只含微量葡萄糖,尿糖检查定性为阴性。

当血糖浓度增高到一定程度时,肾小球不能将尿液中的葡萄糖全部吸收,尿糖增高阳性,临床用“ ”号表示。

【备注】:

一般情况下,尿糖可以反映出血糖的情况,但尿糖还受到其他许多因素的影响。有时候与血糖并不完全一致。因此,尿糖结果只作参考。

二:看懂糖尿病化验单之“血糖”化验项目

空腹血糖值≥7.0毫摩/升,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毫摩/升,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空腹血糖在6.1-7.0毫摩/升为空腹血糖受损;

餐后2小时血糖子啊7.8-11.1毫摩/升为糖耐量受损;

空腹血糖受损盒糖耐量受损统称为糖尿病前期。

【备注】:

作为糖尿病患者,理想情况下血糖应控制在:空腹血糖<6.1毫摩/升,餐后2小时血糖<8.0毫摩/升。

如果空腹血糖和糖耐量超过以上标准,则说明血糖控制不理想,必须引起高度注意了。

三:看懂糖尿病化验单之“葡萄糖耐量试验”化验项目

空腹正常在3.9-6.1毫摩/升,服糖后1小时达到高峰,峰值<8.9毫摩/升,2小时候<7.8毫摩/升,3小时后恢复政策,而且每次尿糖均为阴性。

如患糖尿病,空腹血糖会高于正常值,且服糖后2小时内血糖≥11.1毫摩/升。

【备注】:

正常人在一次食入大量葡萄糖后,通过体内各种调节机制的调节,血糖浓度暂时升高,3-4小时后恢复到政策水平,这是人体的“耐糖现象”。

四:看懂糖尿病化验单之“糖化血红蛋白和果糖胺”化验项目

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值为4%-6%。

果糖胺其正常值为15-24毫摩/升。

【备注】:

糖化血红蛋白可以反映采血前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

果糖胺仅反映采血前两周的血糖总体控制状况。

五:看懂糖尿病化验单之“糖化血清蛋白”化验项目

糖化血清蛋白是葡萄糖与血清蛋白的产物,正常值为122-236毫摩/升。

【备注】:

糖化血清蛋白的测定可反映2-3周前的血糖控制水平,不受临时血糖波动的干扰。

由于其测定周期较短,所以对糖尿病有较高的检出率,而且能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特别是对监护妊娠糖尿病有重要意义。

六:看懂糖尿病化验单之“血脂”化验项目

糖尿病患者血脂应控制在:

总胆固醇<4.5毫摩/升,三酰甘油(甘油三酯)<1.5毫摩/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1毫摩/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5毫摩/升。

【备注】:

糖尿病除血糖外,往往同时伴有血脂代谢异常,共同构成糖尿病并发症的高危因素。

七:看懂糖尿病化验单之“C-肽”化验项目

正常人基础血浆C-肽值为0.4纳摩/升,口服葡萄糖后,C-肽水平在30-60分钟上升至高峰,可升高5-6倍,3-4小时恢复到基础水平。

【备注】:

C-肽与内源性胰岛素生成的量成正比关系。其优点在于可排除外源性胰岛素干扰,更精准地反映患者自身胰腺分泌功能。

八:看懂糖尿病化验单之“尿微量清蛋白(白蛋白)”化验项目

如尿中微量蛋白超过30毫克/24小时,或20微克/分,则提示有早期肾损害。

【备注】:

早期糖尿病肾病,一般化验的尿蛋白常为阴性,易被忽略,待尿中出现蛋白或其他异常时,肾脏病变已不能逆转。

九:看懂糖尿病化验单之“血液、尿酮体”化验项目

可靠的实验是测定血中的β-羟丁酸含量,超过0.5毫摩/升,提示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备注】:

酮体是脂肪代谢的产物,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时,会引起体内脂肪分解,导致酮症酸中毒。若救治不及时,会导致患者严重昏迷甚至死亡。但是酮体检查,因准确性较差,只作为筛查实验。

——END——

责任编辑:辣梅子辣

△ 欢迎关注【糖尿病管理团队】头条号,与20万 糖友一起管好糖尿病!

个人健康是美德,传播健康是功德~

※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不妨点赞、转发、收藏一下哦~

※ 想获得更多糖尿病知识可在评论区或私信中进行咨询~

※ 另外也欢迎加入我们的糖友圈,与更多糖友一起打倒"糖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