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并发症怎么办(糖尿病并发症怎么控制)
糖尿病中常见的并发症及应对策略
1.高渗性昏迷:糖尿病患者,要规律、规范用药,不宜随意停用或盲目更换治疗方案。
(1)定期自我监测血糖,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状态。 有口渴、多饮、多尿、乏力、头晕等症状时,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要及时化验血糖以及肝肾功能、血钾、血钠等电解质情况。
(2)应激情况下如发生感染、外伤、脑卒中、急性心肌梗死发作等,要加强自我血糖监测频率,及时发现过高血糖,及早就医。
(3)糖尿病患者发生呕吐、腹泻、发热等病症以及出汗过多时,要保持适度饮水量,避免引起脱水,同时积极就诊,治疗引发上述症状的相关疾病。
(4)老年人由于机体对口渴的反应不敏感,要注意主动饮水,必要时可记录每日的出入量,便于进行调节,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
2.酮症酸中毒:糖尿病患者要严格、合理控制血糖。对于正在使用降糖药物者,不能随意减量或中断治疗,尤其是1型糖尿病患者,要坚持应用胰岛素,不要随意减量、突然中断或盲目更换胰岛素治疗方案,以确保血糖处于合理的控制状态。
(1)当伴有严重感染、外伤、脑卒中、急性心肌梗死发作等应激状况时,要密切监测血糖、尿糖、尿酮体,血糖明显升高时,要及时就医;对原用口服降糖药物者,要暂时改用胰岛素治疗,以防糖尿病酮症的发生,并对相关疾病进行积极治疗。
(2)病情相对稳定的糖尿病患者,若出现明显口渴、疲乏无力、多尿多饮、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头痛、肌肉酸痛、剧烈腹痛等症状时,要警惕糖尿病酮症或酮症酸中毒,应尽快到医院行血糖、尿酮体等检查,及时诊治。(via 北京地坛医院)
来源: 北京12320在聆听
如何科学应对糖尿病并发症?专家教您这样做
来源:人民网
人们常说:“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出现并发症。”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其并发症可累及全身各个器官及组织,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后果堪忧。
值得庆幸的是,当机体的某一器官出现病变时,一般都会有相应的先兆症状,如果能及时察觉这些早期信号,尽早诊断、及早治疗,就能将并发症的危害降至最低。
什么是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并发症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并发症如低血糖反应、酮症酸中毒、高渗昏迷,这些是必须避免的。慢性并发症和血糖控制程度有关,表现为大血管并发症和微血管并发症。大血管并发症主要发生在心脏、脑还有周围血管中;而微血管并发症主要发生在眼睛,也有的在心脏、肾脏和神经系统中。
如何避免糖尿病并发症?
首先要控制好血糖,可以减轻、延缓并发症。
患者发现血糖升高后,通过饮食、运动、药物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那么并发症的出现几率很小。一型糖尿病如果控制不好,血糖升高五年以后,会陆陆续续出现并发症。二型糖尿病一般发现比较晚,出现症状也比较晚,一旦发现血糖高,就要去查是不是有并发症。
不同年龄对血糖要求不同,60岁以内要求空腹血糖在6以内,餐后血糖在8以内,这样并发症会出现得少或者晚;80~90岁出现并发症则是五到十年以后,预期寿命如果不是很长,血糖就比较宽松。以八十岁左右的人为例,空腹血糖控制在8左右,餐后血糖控制在11~12的范围都是可以的,只要不出现急性并发症就可以。
哪些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1) 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糖尿病和遗传有关系,如果某人的父母、兄弟姐妹中有人患有糖尿病,其患有糖尿病的风险会增加。因此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每年应该定期体检,查一下空腹或者餐后两小时的血糖。
(2) 体重超重的人群
(3) 体重太轻的人群:有些太瘦的人身体发育可能不是很好,胰岛β细胞的功能受损,可能会出现血糖升高。
(4) 有巨大胎儿(胎儿出生时体重大于4公斤)分娩史的人群
(5) 有甲亢、库欣综合征、嗜铬细胞瘤、生长激素瘤等其它疾病的患者
(6) 胰腺疾病患者,如胰腺癌患者、胰岛β细胞瘤患者、胰岛α细胞瘤患者以及肝脏不好的患者都可能会引起血糖升高。
糖尿病并发症需要重视,更需要科学应对。日常生活中,我们应重视自身健康管理,关注血糖健康,糖尿病高危人群更应坚持定期体检,对血糖、尿常规等项目进行检测,防止糖尿病并发症出现。
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谢培凤
本文来自【人民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有哪些?中医如何应对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疾病,患病者多消瘦。糖尿病初期,因患病症状不明显,多被患者所忽视,往往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二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发现并就诊时,病情已经发展到了中晚期。那么糖尿病的并发症有哪些?
糖尿病糖尿病的并发症包括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急性并发症包括:
1、严重的代谢紊乱,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以及高血糖高渗状态。
2、急性感染性并发症,如疖、痈等皮肤化脓性感染,皮肤真菌感染,真菌性阴道炎,糖尿病合并肺结核,肾盂肾炎以及膀胱炎等。
慢性并发症有:
1、大血管的病变,如冠心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肾动脉硬化,闭塞性脉管炎,高血压等。
2、微血管病变,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心肌病等。
3、神经系统并发症。如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如缺血性脑卒中,周围神经病变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胃轻瘫等。
4、糖尿病足等。
中医是如何有效应对糖尿病?
今天科普的一款中医类药物叫做津力达颗粒,官方说明书介绍其可以益气养阴,健脾运津。用于II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患有糖尿病的人群也在增加,想必大家都知道,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之一,此外,降糖药也是对于糖尿病很好的药物,目前 ,临床中津力达颗粒是款针对2型糖尿病不错的药物 ,那么,津力达颗粒是修复胰岛功能还是降血糖。
津力达颗粒的药理作用是本品能够通过调节糖脂代谢、抗氧化 应激、减轻炎症反应等作用保护胰岛β细胞、减少胰岛素抵抗 ,多途径、多靶点干预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发症。现代药学研究 证实,津力达颗粒具有保护胰岛β细胞结构和功能、促进胰岛 素分泌,减少胰岛素抵抗,调节糖脂代谢的作用,在2型糖尿病、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防治中疗效显著。大多数的患者在使用津力达颗粒后,不仅能有效发挥降低血糖的作用 ,同时对于胰岛功能也有很好的优化作用。
但是官方说明书介绍本款药物孕妇慎用,如果要使用药物需要定期复查血糖。并且必须谨遵遵医嘱,仔细阅读说明书。因为其很可能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因此用药必须谨慎且科学。
(本文仅作为药物科普使用,并不具备任何诊疗价值,请慎重选择)
参考来源津力达颗粒官方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