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糖尿病会吐吗(妊娠糖尿病会孕吐厉害吗)
一怀孕就被妊娠期糖尿病“盯上”,“糖妈妈”该咋办?
株洲新闻网7月8日讯(通讯员 张婵 顾言心)“多吃点,别饿着肚子里的宝宝”“不能只顾着身材,多吃宝宝才有营养”“别乱动,躺着,别动了胎气”……自从怀了宝宝后,很多孕妈妈都过上了猛吃不动的生活,但爽歪歪的生活背后却有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悄摸摸靠近,那就是“妊娠期糖尿病”。
怀孕期间的糖尿病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怀孕前就已经诊断为糖尿病,称糖尿病合并妊娠;另一种是怀孕后才出现或确诊的糖尿病,是怀孕以后孕妈妈糖代谢出现异常所导致的,又称为妊娠期糖尿病。
目前,我国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达到17.5%~18.9%,且随着产妇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亦随之升高。换句话说,每5-6个孕妈妈中就有一个患有妊娠期糖尿病。
对孕妇的影响:
1、高血糖容易使孕妈妈的血压升高,导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妊高症”。“妊高症”,你可别小瞧它,严重时就像一枚重磅炸弹,危及母胎的生命安全。
2、高血糖容易导致妈妈羊水过多,由于羊水过多,胎儿在宫腔内活动度较大,容易发生胎位不正,宫腔压力过高,易引起早产、胎膜早破。
3、因巨大胎儿的机率明显增高,也会导致难产、产道损伤、剖宫产率、产后出血概率增高[2]。
对宝宝的影响:
1、在怀孕早期,高血糖会影响宝宝组织细胞的正常分化,造成畸形儿,严重时甚至流产。宝宝肺部发育时,高血糖又会阻碍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产生,从而影响肺部成熟。
2、宝宝长期泡在蜜罐里,越吃越胖,越长越大,一不留神就成了个巨大儿,大大增加了准妈妈顺产的难度[3]。
既往血糖正常的孕妈妈,孕24-28周,前一天22:00以后禁食10小时,第二天早上9点以前来医院产科门诊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5分钟内喝完含75g葡萄糖液300ml,分别抽空腹、服糖后1小时、服糖后2小时的静脉血,血糖值分别为5.1、10.0、8.5mmol/L,一项高于正常即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
OGTT检查注意事项:
1、进行OGTT检查前禁食8-10h (避免空腹时间过长而导致清晨反应性高血糖,影响诊断);
2、检查前连续3天正常饮食,每日进食碳水化合物不少于150g;
3、检查期间静坐、禁烟;
4、喝糖水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导致呕吐。
如何帮助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妈们学会合理膳食、控制体重、管理好血糖,顺利通过孕期,生育一个健康的宝宝呢?
一、饮食篇
1、合理的能量摄入
怀孕期间,胎儿的生长对能量的需求明显增加,但对于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而言,过度的能量摄入可能导致血糖升高,增加并发症的风险。因此,孕妈妈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规划每日的能量摄入量。
2、碳水化合物的选择和分配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中应特别关注碳水化合物的选择和分配,这对于维护血糖水平的稳定至关重要。首先,建议选择复杂的碳水化合物,如全谷类(糙米、全麦面包)、燕麦和各种蔬菜。这些食物富含膳食纤维,能够缓慢释放能量,有助于避免血糖的急剧波动。
同时,要避免过多摄入简单的碳水化合物,包括糖和白米。这些食物能够迅速升高血糖水平,增加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难度。
3、蛋白质和脂肪的平衡摄入
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中,蛋白质和脂肪的平衡摄入至关重要。蛋白质是胎儿生长的关键组成部分,患者应确保摄入足够的高质量蛋白质。牛肉、鱼类、豆类和鸡蛋都是良好的蛋白质来源,能够提供必需的营养支持,有助于保障胎儿正常的器官和组织发育。
同时,脂肪的摄入也需要谨慎平衡。尽量控制每天脂肪的摄入量为25g,并且选择健康的脂肪来源(不饱和脂肪酸),如橄榄油、鳄梨和坚果。这些脂肪有助于胎儿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避免高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食物,因为它们可能对母体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4、饮食的分次和规律
避免一次性摄入大量的食物,有助于防止血糖急剧升高,减轻胰岛素的负担,提高血糖控制的效果。每天5-6餐,定时定量,有助于更均匀地供给身体所需的能量,降低血糖波动的幅度[4]。
二、运动篇
进行适当的运动,每次时间不需要很长,一般20至30分钟,强度不要太大,建议在吃完饭半个小时后进行,不要空腹活动。
三、检测篇
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糖妈妈们,需在医生监督下定期检查身体,密切监测血糖变化。
四、专业医疗机构就医
当饮食控制加运动调节,都不能很好的控制血糖时,应及时去当地专业医疗机构就诊,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妊娠期安全的降糖药物来调节血糖。
一审:李苗
二审:谢林格
三审:刘丽平
关于妊娠期高血糖,孕妈妈应该知道这些
“我家里没有糖尿病患者,自己怀孕前血糖也不高,怎么会怀孕就得了糖尿病呢?”这样的对话每天都在产科门诊发生。
长沙市第三医院妇产科主任易旺军解释,孕前没有糖尿病,并不意味着孕期可以“高枕无忧”。由于怀孕后抵抗胰岛素的因素(如肥胖、缺少运动等)较孕前增多,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需求增加,但自身的胰岛素分泌量相对不足,从而引起妊娠期高血糖。
孕妈妈应该了解妊娠期高血糖的相关知识,才能更好地配合医生,守护好自己和宝宝的健康。
首先,要了解妊娠期高血糖的高危因素。肥胖(尤其是重度肥胖),一级亲属(爸爸妈妈,亲兄弟姐妹)患有2型糖尿病,本人有冠心病、慢性高血压、高密度脂蛋白<1毫摩尔/升和(或)甘油三酯>2.8毫摩尔/升、妊娠期糖尿病史、巨大儿分娩史、多囊卵巢综合征史、早孕期(孕12周前)空腹尿糖反复阳性,以及年龄>45岁,都是妊娠期高血糖的高危因素,应更早警惕妊娠期高血糖;即使没有这些高危因素,孕妈妈也不能掉以轻心。
其次,了解妊娠期高血糖对母婴的危害。对孕妈妈而言,妊娠期高血糖可增加子痫前期、剖宫产、羊水过多及产前/产后抑郁等风险,后期也有可能会增加高血压、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对胎儿来说,妊娠期高血糖可导致胎儿过度生长、难产和产伤、围产儿死亡、胎儿畸形、呼吸窘迫和(或)心肌病、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等许多严重问题,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也可增加孩子今后罹患多种慢性疾病的风险。
再次,了解妊娠期高血糖相关的重要检查和时间点。
1.备孕之前:查空腹血糖,判断是否患有孕前糖尿病;
2.首次产检:查空腹血糖,根据数值判断是否符合孕前糖尿病或妊娠合并空腹血糖受损或暂不诊断;
3.孕中期24-28周:查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诊断是否为妊娠期高血糖;一旦确诊,需听从医生建议及定期监测血糖。
4.患有妊娠期高血糖的产妇应在产后4-12周复查OGTT。
以上检查结果若有任何一项异常,孕妈妈都需要及时和医生沟通,制定个体化的血糖管理办法,并配合医生做好血糖监测和控制。
日常做好血糖监测和管理
血糖监测对于血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却最容易被孕妈妈忽视,尤其是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明确的孕妈妈更要重视监测血糖:家中自备血糖仪,对于无需使用胰岛素者,至少每周监测1天空腹血糖及三餐后血糖;需要使用胰岛素者至少每周监测2-3天的三餐前后血糖。
孕妈妈的血糖控制目标为:餐前空腹血糖<5.3毫摩尔/升,餐后1小时血糖<7.8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6.7毫摩尔/升,夜间血糖≥3.3毫摩尔/升。
若孕妈妈血糖控制良好,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调整监测频率;若控制不理想,则需要及时就医以获得针对性处理。
除了血糖监测,孕妈妈还应配合医生做好相关的知识学习、饮食管理、运动管理、药物治疗等,以更好地控制血糖。
因为妊娠期糖尿病在机体代谢中影响广泛,易旺军提醒,孕妈妈若出现不明原因的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需谨防酮症酸中毒,并持续关注血脂水平、甲状腺功能、以及有无尿频、尿急、尿痛、白带增多、外阴瘙痒等泌尿/生殖系感染表现,出现异常及时就诊。
潇湘晨报记者梅玫 通讯员吴玲艳
爆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帮忙”一键直达“晨意帮忙”平台;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政企内容服务专席19176699651。
关于妊娠期高血糖 孕妈妈应该知道这些
红网时刻新闻6月14日讯(通讯员 吴玲艳)“我家里没有糖尿病患者,自己怀孕前血糖也不高,怎么会怀孕就得了糖尿病呢?”这样的对话每天都在产科门诊发生。
长沙市第三医院妇产科主任易旺军解释,孕前没有糖尿病,并不意味着孕期可以“高枕无忧”。由于怀孕后抵抗胰岛素的因素(如肥胖、缺少运动等)较孕前增多,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需求增加,但自身的胰岛素分泌量相对不足,从而引起妊娠期高血糖。
孕妈妈应该了解妊娠期高血糖的相关知识,才能更好地配合医生,守护好自己和宝宝的健康。
首先,要了解妊娠期高血糖的高危因素
肥胖(尤其是重度肥胖),一级亲属(爸爸妈妈,亲兄弟姐妹)患有2型糖尿病,本人有冠心病、慢性高血压、高密度脂蛋白<1毫摩尔/升和(或)甘油三酯>2.8毫摩尔/升、妊娠期糖尿病史、巨大儿分娩史、多囊卵巢综合征史、早孕期(孕12周前)空腹尿糖反复阳性,以及年龄>45岁,都是妊娠期高血糖的高危因素,应更早警惕妊娠期高血糖;即使没有这些高危因素,孕妈妈也不能掉以轻心。
其次,了解妊娠期高血糖对母婴的危害
对孕妈妈而言,妊娠期高血糖可增加子痫前期、剖宫产、羊水过多及产前/产后抑郁等风险,后期也有可能会增加高血压、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对胎儿来说,妊娠期高血糖可导致胎儿过度生长、难产和产伤、围产儿死亡、胎儿畸形、呼吸窘迫和(或)心肌病、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等许多严重问题,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也可增加孩子今后罹患多种慢性疾病的风险。
再次,了解妊娠期高血糖相关的重要检查和时间点
1.备孕之前:查空腹血糖,判断是否患有孕前糖尿病;
2.首次产检:查空腹血糖,根据数值判断是否符合孕前糖尿病或妊娠合并空腹血糖受损或暂不诊断;
3.孕中期24-28周:查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诊断是否为妊娠期高血糖;一旦确诊,需听从医生建议及定期监测血糖。
4.患有妊娠期高血糖的产妇应在产后4-12周复查OGTT。
以上检查结果若有任何一项异常,孕妈妈都需要及时和医生沟通,制定个体化的血糖管理办法,并配合医生做好血糖监测和控制。
日常做好血糖监测和管理
血糖监测对于血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却最容易被孕妈妈忽视,尤其是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明确的孕妈妈更要重视监测血糖:家中自备血糖仪,对于无需使用胰岛素者,至少每周监测1天空腹血糖及三餐后血糖;需要使用胰岛素者至少每周监测2-3天的三餐前后血糖。
孕妈妈的血糖控制目标为:餐前空腹血糖<5.3毫摩尔/升,餐后1小时血糖<7.8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6.7毫摩尔/升,夜间血糖≥3.3毫摩尔/升。
若孕妈妈血糖控制良好,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调整监测频率;若控制不理想,则需要及时就医以获得针对性处理。
除了血糖监测,孕妈妈还应配合医生做好相关的知识学习、饮食管理、运动管理、药物治疗等,以更好地控制血糖。
因为妊娠期糖尿病在机体代谢中影响广泛,易旺军提醒,孕妈妈若出现不明原因的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需谨防酮症酸中毒,并持续关注血脂水平、甲状腺功能、以及有无尿频、尿急、尿痛、白带增多、外阴瘙痒等泌尿/生殖系感染表现,出现异常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