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葡萄糖糖尿病(食用葡萄糖糖尿病人可以吃吗?)
糖尿病患者可以输注葡萄糖吗?打破认知误区,科学看待临床治疗
"医生,我是糖尿病患者,怎么能给我挂葡萄糖呢?"在医院的病房里,这样的疑问几乎每天都在上演。张阿姨因肺炎住院治疗,当看到输液瓶上"葡萄糖注射液"的字样时,立即按响了呼叫铃。这个场景折射出糖尿病患者对葡萄糖输液的普遍焦虑,而这种焦虑背后,往往隐藏着对医学知识的误解。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个充满争议的医疗话题,用科学视角还原真相。
葡萄糖注射液
一、抵触情绪的根源:认知偏差与信息鸿沟
- 糖尿病患者对葡萄糖的敏感,源于疾病管理中对糖分摄入的严格控制。当患者看到"葡萄糖"三个字时,往往会产生强烈的条件反射:这是否会导致血糖飙升?这种担忧在老年患者群体中尤为突出。某三甲医院内分泌科统计显示,住院糖尿病患者中,约67%曾对葡萄糖输液提出过质疑。
- 但医学治疗远比表面文字复杂。临床用药存在一个常被忽视的关键点:很多药物必须用葡萄糖溶液作为溶媒。比如临床上广泛使用的胺碘酮、硝酸甘油等心血管药物,在生理盐水中会发生沉淀或分解,必须使用葡萄糖溶液才能保证药物稳定性。当治疗需要与控糖需求产生冲突时,医护人员的选择往往基于"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医学判断。
静脉输液瓶
二、5%葡萄糖的"糖分密码":数据背后的真相
- 让我们用数字说话。5%葡萄糖注射液每500ml含25g葡萄糖,这个数值看似惊人,但需要结合人体代谢规律来分析。健康成年人每日基础代谢约需150-200g葡萄糖,糖尿病患者在应激状态(如感染、手术)下,机体对能量的需求反而会增加。当以每小时100ml的速度输注时,相当于每小时输入5g葡萄糖,每分钟仅0.08g。
- 更直观的对比是:一碗150g的米饭含约40g碳水化合物,转化为葡萄糖约35g。这意味着输注500ml 5%葡萄糖的糖分含量,仅相当于三分之二碗米饭。在住院患者普遍存在进食减少的情况下,这样的糖分补充其实是为机体提供基础能量保障。
人体能量摄入
三、破解治疗迷思:临床应用的智慧平衡
在真实的医疗场景中,糖尿病患者的葡萄糖使用遵循严格规范。内分泌科的治疗指南明确指出:当必须使用葡萄糖溶液时,会按每2-4g葡萄糖加入1单位胰岛素的比例进行中和。这种"糖 胰岛素"的配伍方案,既保证了药物治疗需求,又维持了血糖稳定。
- 临床数据显示,在规范管理下,糖尿病患者输注500ml 5%葡萄糖2小时后的血糖波动通常不超过3mmol/L。某省级医院对300例住院患者的跟踪研究证实,合理使用葡萄糖注射液的患者,其血糖达标率(空腹<7mmol/L,餐后<10mmol/L)达到92%,与未使用者无统计学差异。
血糖控制
四、治疗艺术:多维度血糖管理策略
现代医学对糖尿病患者输液的管理早已突破单一维度。除了胰岛素中和,临床还采用以下组合策略:
- 优先选择氯化钠注射液作为溶媒
- 使用果糖、木糖醇等替代型溶液
-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实时追踪
- 营养科参与制定个体化补液方案
值得关注的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葡萄糖输注反而成为治疗必需。例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纠正过程中,当血糖降至13.9mmol/L时,需要补充5%葡萄糖 胰岛素维持治疗,防止血糖下降过快引发脑水肿。这种"反向操作"正体现了医学治疗的辩证思维。
五、走出误区:建立科学的治疗观
面对葡萄糖注射液,糖尿病患者需要建立三个认知基点:
- 医疗行为是风险效益的综合判断
- 短期可控的血糖波动优于治疗延误
- 专业团队的监测能化解潜在风险
"拒绝必要的葡萄糖输注,可能导致更严重的代谢紊乱。就像消防员救火时需要合理破拆,医疗决策也需要权衡利弊。
人体代谢
结语:医学是充满智慧的艺术。当我们理解5%葡萄糖注射液相当于每小时摄入1/4个苹果的糖分,当我们知道胰岛素可以像"化学剪刀"精准中和糖分,曾经的恐惧就会烟消云散。在疾病治疗的道路上,医患之间最坚固的桥梁永远是充分的沟通和理性的认知。放下对"葡萄糖"三个字的过度敏感,用科学的态度拥抱规范治疗,这才是糖尿病患者最明智的选择。
#糖尿病##糖尿病那些事##葡萄糖注射液##健康真探社##合理用药知识大全#
当糖尿病患者遇到葡萄糖注射液,该怎么办?
作者:简阳市人民医院 钟晶晶
小编在药学门诊接诊患者时,经常会被糖尿病患者问及这样一个问题:我输液的时候医生会给我用葡萄糖注射液,这会不会影响我的血糖,我到底能不能用?
针对这个问题小编总结了以下几点,相信患者朋友看完以后就知道答案啦!
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糖尿病患者自身无法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或者机体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若过量摄入糖分可能引起急性并发症的发生,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甚至严重者还会出现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等,严重危害身体健康。
根据《成人糖尿病患者膳食指导(2023版)》,建议糖尿病患者每日的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占比为45%-60%[1],糖分的摄入因患者的病情和选择食物的种类而不同,这需要专业医师计算所得,糖尿病患者遵医嘱即可。
一瓶葡萄糖注射液含多少糖?国内常用葡萄糖注射液规格及含糖量如下:
5%葡萄糖注(100ml:5g/250ml:12.5g/500ml:25g、10%葡萄糖注(100ml:10g/250ml:25g/500ml:50g)
上述葡萄糖的含量进入人体,远低于糖尿病患者正常所需碳水化合物的量。
糖尿病患者是否绝对不能使用
葡萄糖注射液作为溶媒?
正常使用葡萄糖作为溶媒为了避免糖尿病人血糖升高,在用药时一般不会选择葡萄糖注射液作为溶媒,但糖尿病人并不是绝对不能用葡萄糖注射液,在以下情况是需要输注葡萄糖注射液的:
01、使用的药物只能用葡萄糖溶液做溶媒。如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紫杉醇酯质体使用生理盐水作溶媒会出现沉淀,危害输液安全;胺碘酮使用生理盐水作溶媒可能导致静脉炎。
02、作为治疗药物。葡萄糖、胰岛素和氯化钾组成极化液(GIK)可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03、预防低血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血糖降至13.9 mmol/L 时,为预防低血糖的发生,需要将所输注的生理盐水改为5%葡萄糖溶液(或葡萄糖生理盐水),以稳定血糖。
04、补充能量。不能进食时或出现低血糖时,紧急情况下需要输注葡萄糖注射液。
05、限制钠盐摄入的患者。如血压过高、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不能输注过多的生理盐水,否则可能加重病情。
不能使用葡萄糖做溶媒可以选择木糖醇。木糖醇产热量与葡萄糖相仿,在体内的代谢不依赖于胰岛素,对血糖不产生影响,因此适用于糖尿病患者。但木糖醇注射液的摩尔渗透压比较高,与人体不是等渗溶液;并且大部分药品说明书都未提及用木糖醇作为稀释溶媒,故不建议作为临床常规的溶媒使用。
必须使用葡萄糖注射液作为溶媒的时候怎么办?1、胰岛素能配伍的药品,直接加到葡萄糖注射液里面。通常2-4g葡萄糖加入1U正规胰岛素,即葡萄糖和正规胰岛素按照3:1或:4:1比例进行配置。
2、胰岛素不能配伍的药品,根据研究报道,可通过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并不是不能用葡萄糖注射液,在医师或药师的指导下合理使用是没有问题的,病友们不用再谈糖色变啦!
审稿专家:简阳市人民医院 郑高峰
以上为“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志愿者的原创作品,如若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
【药盾公益】以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中国药学会,中华医学会等共同发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组织——PSM药盾公益(公众号:PSMChina),广汇资源,凝聚力量,促进公众用药安全。
糖尿病想放心吃?不了解GI值,你的血糖会飙升!
我们都知道糖尿病人群不能吃“糖”,甚至日常饮食要控制“主食”的摄入量。其实,我们要控制的不是“糖”,也不是“主食”,而是“升糖指数”高的食物,由于每种食物的升糖能力和水平都不一样,因此,一些常见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大家都要了解。
什么是血糖生成指数?
“升糖指数”是“血糖生成指数”的简称。英文简写为GI,即是反映食物引起人体血糖升高程度的指标。换言之,就是当我们将食物吃进体内后,(相对于吃进葡萄糖时)使血糖升高的比例。GI是衡量食物引起餐后血糖反应的一项有效指标。葡萄糖的血糖生成指数以100计算,其他食物(以50克可利用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计)和相当量的葡萄糖相比,在一定时间(通常2小时)内,根据体内血糖的应答水平得出的数值。
1、血糖生成指数(GI)大于70的食物,为高GI食物;
2、血糖生成指数(GI)小于55的食物,为低GI食物。
一般来讲,高GI食物不建议糖尿病患者食用,因为高GI食物糖分消化吸收速度快,葡萄糖进入血液后峰值高。而低GI食物在胃肠中停留时间长,吸收速率低,葡萄糖释放缓慢,葡萄糖进入血液后的峰值低、下降速度慢,而且低GI食物有利于改善血糖、血脂代谢;预防、减少并发症、高血压、肥胖的发生;减少药物或胰岛素的用量;超强饱腹感,稳定血糖或减肥不用饿肚子,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因此,我们在选择食物时一定要选择升糖指数低,对血糖影响小的食物。
常见食物GI排行?
*数据来源为《中国食物成分表(2018版)》
*单位:mg/100g(每100g食物(可食部))
糖类
序号
食品名称
GI
1
麦芽糖
105
2
葡萄糖
100
3
绵白糖
84
4
胶质软糖
80
5
蜂蜜
73
6
蔗糖
65
7
方糖
65
8
巧克力
49
9
乳糖
46
10
果糖
23
薯类、淀粉及制品
序号
食品名称
GI
1
马铃薯泥
87
2
马铃薯(烧烤,无油脂)
85
3
马铃薯(微波炉烤)
82
4
甘薯(煮)
77
5
马铃薯(煮)
66
6
马铃薯(蒸)
65
7
马铃薯片(油炸)
60
8
藕粉
33
9
粉丝汤
32
10
马铃薯粉条
13.6
豆类及制品
序号
食品名称
GI
1
黄豆挂面(含面粉)
67
2
豌豆
42
3
扁豆
38
4
豆腐(炖)
32
5
绿豆
27
6
四季豆
27
7
豆腐干
24
8
豆腐(冻)
22
9
黄豆(浸泡)
18
10
黄豆(罐头)
14
蔬菜类
序号
食品名称
GI
1
南瓜
75
2
胡萝卜
71
3
山药
51
4
芦笋
15
5
菜花
15
6
芹菜
15
7
黄瓜
15
8
茄子
15
9
青椒
15
10
西红柿
15
水果类
序号
食品名称
GI
1
西瓜
72
2
哈密瓜
70
3
菠萝
66
4
桃
58
5
巴婆果
58
6
芒果
55
7
香蕉
52
8
枣
42
9
苹果
36
10
梨
36
乳及乳制品
序号
食品名称
GI
1
冰淇淋
51
2
老年奶粉
40
3
牛奶(加糖)
34
4
豆奶
34
5
脱脂牛奶
32
6
牛奶
27
7
全脂牛奶
27
8
降糖奶粉
26
9
牛奶(人工矫味剂)
24
10
低脂奶粉
19
速食食品
序号
食品名称
GI
1
白面包
88
2
膨化薄脆饼干
81
3
华夫饼干
76
4
苏打饼干
72
5
面包(小麦粉)
70
6
小麦饼干
70
7
面包(全麦粉)
69
8
面包(黑麦粉)
65
9
汉堡包
61
10
比萨
60
谷类及制品
序号
食品名称
GI
1
大米饭(粳米)
90
2
馒头(富强粉)
88
3
糯米饭
87
4
馒头(精致小麦粉)
85
5
馒头(全麦粉)
82
6
大米饭(籼米)
82
7
油条
75
8
白面包
75
9
小米(煮)
71
10
大米粥
69
饮食方法
1、饮食粗细搭配
在饮食上,需要注意粗粮与细粮的搭配,比如我们常见的米饭、馒头以及面条等,GI值都是比较高的,但粗粮如燕麦、糙米、小米、绿豆等,GI值普遍较低,而且粗粮营养高,富含膳食纤维、矿物质以及维生素等,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有很大益处。
所以,在饮食注意粗细搭配,比如将粗粮和大米混合烹饪,比例各占一半;或者是吃面条时,多吃蔬菜,平衡本餐的GI值。
2、主副饮食科学搭配
常吃的主食如米饭可搭配大量蔬菜、适量鱼肉和豆腐等,细嚼慢咽有利于减缓米饭在人体吸收的速度,餐后血糖升得较慢。
或者是选择藜麦为主食,藜麦的GI值远比白米饭低,膳食纤维含量高,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也比白米饭高,将藜麦煮熟再与任意蔬菜、水果(如柠檬片)、甚至是肉类搅拌混合着吃,既可以稳定血糖,还能保证营养。
饭后要多注意活动下身体,可以降低餐后的血糖峰值,不要饭后长时间坐着或躺着,可能会导致消化不良等问题。所以,平时多加运动身体,有利于提高身体的血糖处理能力。
温馨提示
食物的GI值不是唯一,最终还是要看你摄入的量,还有烹饪手法。灵活运用高GI食物和低GI食物,合理搭配不同GI食物一起食用。此外,适合自己饮食才是最重要的,避免误食对自己身体健康不利的食物,让病情更加难以恢复。平时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样才能科学地控制血糖。
*文章参考: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
《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2023年版)》
*图片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