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尿蛋白加2(糖尿病尿蛋白加号吃什么药)
王主任查房记 | 2型糖尿病出现大量蛋白尿,治疗方案如何调整?
王主任忙碌的一天,从查房开始......
走进病房,坐在1号床位上的是一位青年男性
王主任看向一旁的管床医生“小李”
(病历上下滑动查看)
---现病史---
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多饮,多尿,每日饮水量4000ml,尿量与之相当,夜尿3-4次,无多食和体重减轻,就诊于我院内分泌科,查空腹血糖12mmol/L,餐后血糖18mmol/L,糖化血红蛋白9.5%。给予患者甘精胰岛素16单位/日,二甲双胍0.5g tid,吡格列酮30mg qd,阿卡波糖50mg tid控制血糖,血糖控制在空腹6-7mmol/L,餐后6-10mmol/L。多饮,多尿症状好转。后逐渐停用胰岛素,仅使用二甲双胍控制血糖,近1年未进行监测,饮食控制较差。
1个月前患者再次出现多饮,多尿,自测空腹血糖11.5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4mmol/L。
就诊于我院内分泌科,查空腹血糖11mmol/l, 糖化血红蛋白9.5%,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
---既往史---
3年前体检发现重度脂肪肝,肝脏超声示肝回声弥漫性细密,增强,后方回声衰减。1年前体检复查仍示重度脂肪肝。转氨酶:ALT 101U/L, AST 95U/L。
1年前发现血压升高,最高160/90mmHg, 口服缬沙坦80mg qd,血压控制在140/90mmHg左右。
---个人史---
吸烟10年,每日10支,偶饮酒,每月1-2次。
---查体---
身高 180cm,体重 125kg,BMI 38.6kg/m2。
心肺查体未见异常。
腹部膨隆,腹围118cm,腰臀比1.0。
双下肢轻度可凹性水肿。
---辅助检查---
空腹血糖 11mmol/L,糖化血红蛋白9.5%。
腹部B超:肝脏回声弥漫性增强,后方衰减。重度脂肪肝。
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3621mg/24小时。
---入院完善检查---
---临床诊断---
接着,王主任向管床医生小李询问了该患者的详细情况。
患者治疗一周后顺利出院,小李向王主任汇报了患者出院前的一系列复查结果:
患者2个月后来门诊复查,复查结果如下:
空腹血糖7mmol/L、糖化血红蛋白6.9%、血压125/85mmHg、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 502mg/24小时、转氨酶正常:ALT 29U/L ,AST 24U/L。
感谢北京朝阳医院胡延晋医师提供本病例
---病例复盘---
➤防大于治——积极控制糖尿病肾病相关危险因素
目前导致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众多,包括高血糖、高血压、血脂代谢异常、吸烟、超重或肥胖等(图1)。了解这些危险因素并积极采取干预措施,有助于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进展。
图1.糖尿病肾病危险因素
➤早筛早诊——重视糖尿病肾病的早期筛查
早期糖尿病肾病症状往往不典型,易漏诊;如果患者未及时进行筛查,很可能发展至大量蛋白尿期才被发现。T2DM 患者在确诊时就应进行 UACR 检测和预估肾小球滤过率(eGFR)评估以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以后每年应至少筛查1次。
➤指南力荐——SGLT2i为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基石用药
目前糖尿病肾病的治疗除了重视危险因素的控制以外,还强调结合使用肾心靶器官保护药物,以延缓肾脏病的进展和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SGLT2i可综合管理多重危险因素(如降糖、减重、改善血压*等,图2),同时具有明确的心肾保护作用,与当下治疗理念高度契合。
图2.SGLT2i改善多重危险因素
*达格列净在中国尚未获得治疗肥胖/高血压适应症,体重降低/血压降低是临床研究的次要终点。
多个大型临床研究证实,SGLT2i治疗可以显著降低T2DM患者的主要复合心血管事件终点发生率、全因死亡率和心衰住院风险;显著降低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肾脏复合终点(包括进展至大量蛋白尿、肌酐倍增、起始肾脏替代治疗或因肾脏疾病死亡)的风险。随着SGLT2i心肾获益证据的不断夯实,其在国内外权威指南中的地位也不断攀升,现已跃居为CKD(合并或不合并T2DM)患者的“基石”用药(图3)。
图3.国内外指南SGLT2i相关推荐意见
*达格列净中国说明书推荐CKD患者起始治疗 eGFR≥25ml/min/1.73 m
1分钟小调研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微血管并发症学组.中国糖尿病肾脏病防治指南(2021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13(8): 762-784.
[2]任梦玉,等.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肾脏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23,26(02):233-236.
[3]顾润.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22,6(02):97-99.
[4]中国糖尿病肾脏病基层管理指南[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3,22(2):146-157.
[5]臧丽,等.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的临床应用:始于降糖超越降糖[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2,42(11):889-893.
[6]李萌,等.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抑制剂)对糖尿病的机制和治疗研究综述[J/OL].中国比较医学杂志:1-6.
[7]代谢中心学术委员会, 等. 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代谢病管理指南(第二版)[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3(06): 538-554.
[8]KDIGO 2023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THE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9]Nuha A, et al. Diabetes Care 1 January 2023; 46 (Supplement_1): S140–S157.
[10]中华预防医学会肾脏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中国慢性肾脏病早期评价与管理指南 [J] .中华内科杂志, 2023, 62(8):902-930.
补充声明: 本材料由阿斯利康提供,旨在满足您的医学信息需求,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不用于推广目的。
糖尿病出现尿蛋白,那尿毒症就不远了吗?这2种药有效护肾!
在我国超过三分之一成年人患有糖尿病,这已远超出世界平均的比例水平。所以糖尿病朋友一定要积极干预控制血糖,还要密切注意糖尿病导致的并发症。因此糖友非常关心自己的身体状况,尤其是肾脏和是否出现蛋白尿,认为一旦有蛋白尿出现那距离肾衰竭尿毒症就不远了,那事实真的如此吗?接下来药师就教给糖友如何改善蛋白尿,如何预防肾功能受损,帮助您消除担心顾虑平稳控糖,保持健康!
糖尿病会导致各种并发症,不但有心脑血管并发症,还有对肾脏的损伤,严重的出现糖尿病肾病,最后只能通过偷袭换肾维持生命。糖尿病对肾脏影响导致出现肾衰竭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原因是糖尿病高血糖破坏肾脏小血管健康从而导致硬化。同时高血糖能加大肾脏过滤压力,使肾脏抑制处在高负荷下,此时肾脏透过性会大大降低,导致肾功受到损伤。但大家也不要注意,糖尿病对肾脏的影响的前提是血糖得不到有效控制时,当血糖能够很好的控制在达标范围,出现肾脏并发症的风险会大大降低,甚至终身不会有严重的危险情况出现。所以建议糖友,积极的及早的认识到它的危害,这是减少糖尿病肾脏受损的重点和基础。
当检查有蛋白尿,确实是肾功能受到损伤的主要标志,此时要积极治疗糖尿病,改善蛋白尿这种情况,认为出现蛋白尿就是肾衰竭,无药可救了,事实真的如此吗?首先大家重视蛋白尿是正确的,但轻度蛋白尿只要积极干预治疗,会大大降低肾衰竭的风险。 糖尿病是缓慢影响肾脏,通常在早期阶段糖尿病影响肾脏,导致肾小球过滤压增大,过滤膜电荷发生变化,此时尿液中出现微量蛋白尿,但通过尿常规并不能检测,需要通过尿微量蛋白来检测,此时肾小球率顾虑并没下降,肾脏功能没有出现下降,属于早期糖尿病肾病,是预防糖尿病肾病的黄金时机。建议检查尿常规和尿微量白蛋白,当大于正常范围,一定提高警惕,否则就会影响肾脏,导致非选择性蛋白尿,那么此时肾功就出现损伤。
除此之外血肌酐,尿素氮等的数值也随之升高,这是糖尿病肾病就进入实质性的损损阶段,损伤往往是很难逆转,如还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就会发展终末期肾病。对于糖尿病肾病的风险控制,主要就是“早”,尽早发现微量蛋白尿,就能在肾小球滤过率还没有下降时,及时有效保护肾脏,积极的控制血糖,降低肾小球过滤压,改善蛋白尿,阻止延缓肾脏出现纤维化的速度,这是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关键和重点。
糖尿病患者要想预防和改善蛋白尿,最重要的就是要控制血糖水平,只要血糖降低达到标准,肾脏受到高血糖的影响就会减少,肾小球的高滤过率自然会下降,同时高血压也是损伤肾脏的重要因素,血压升高肾脏压力增大,因此控糖的同时也要控制好血压,此时可以选择这2类药物,它们能很好的降低肾脏滤过压力,改善蛋白尿。
1. SGLT-2抑制剂类药。
这类药可以降低和改善糖尿病蛋白尿,常用的有达格列净、恩格列净等。原理是能降低肾脏的肾糖阈,增加尿糖的排泄,从而日降低血糖水平。而且它们对微量尿白蛋白,以及轻中度肾功能损伤,都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在降低血糖的同时还可以保护肾脏,对肾小球率过滤下降不严重的人群都是很好的选择用药。对糖尿病合并尿微量白蛋白、肾功能轻中度受损,选择治疗方案时,都尽量选择包括此类药物,可以暂缓肾脏损伤,减少糖尿病肾病发展为尿毒症这样严重的情况。
2. 第二类是降压药物同时还有改善蛋白尿作用的药物,例如普利类和沙坦类药物。
因为它们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类药,能有效抑制血管紧张素系统舒张血管,下降肾脏小动脉及滤过率压力,减轻尿微量白蛋白和蛋白尿,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高血压合并尿蛋白,它们都是首选用药。对服用普利类出现干咳不耐受,可以选择沙坦类。但对于有双侧肾动脉狭窄、肾功能下降、血肌酐超过265的患者,不建议使用普利类和沙坦类药物。
其实对于糖尿病肾病的预防和调理治疗,主要原则就是能早不要晚,一旦治疗不及时发展大终末期,肾小球滤过率小于15时,上面介绍的2类药物也成为用药禁忌,而且很多药物也无法使用,此时才真是“离尿毒症不远了”!所以把血糖控制达标,尽早控制尿蛋白是非常重要的!
糖尿病尿里查出了蛋白该怎么办?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这种并发症前期没有什么症状,只在体检的时候发现尿里有蛋白,或者是微量白蛋白尿。这时候如果积极干预,就能把糖尿病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反之,如果糖尿病肾病已经来到了“半山腰”,再想让它返回山底,基本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了。
所以,干预糖尿病肾病的最佳阶段就是尿里刚查出有蛋白的时候。如果你是这样的情况,建议你做好下面四点:
一、控制盐和蛋白质
任何人都应该控制盐的摄入量,糖尿病肾病的人就更应该如此了。盐分过多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吃盐过多也会引起高血压,或使血压难以控制。血压升高对肾脏也是一种伤害。所以,糖尿病肾病的人盐的摄入量要严格控制在每天5克以内。
蛋白质是人体所必须,但摄入多了也会对肾脏造成负担。建议糖友们选择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肉及豆制品等。蛋白质每天的摄入量要根据糖尿病肾病的分期而定。
二、保证睡眠,注意休息
糖尿病人尿里查出蛋白时,要多注意休息,劳逸结合,工作不要太累。你身心疲惫,肾脏也会跟着受累。
感染等因素也会加重肾脏病变发展,所以规律休息,提升免疫力,避免感染就显得很重要了。
三、加强监测
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开始就必须加强监测,至少每半年要查一次尿常规、血肌酐,并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同时要加大对血糖、血压、血脂的监测频率,必须让这“三高”维持在正常水平,才能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四、好好用药
很多药物是通过肾脏代谢的,所以滥用药物就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建议糖尿病肾病3b期以后的患者,尽量选择胰岛素治疗,因为胰岛素对肾脏是没有什么影响的。不过需要注意监测血糖,并适当减少胰岛素的剂量,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医生总结:糖尿病肾病早期治疗效果最好,甚至还有可能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