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会导致脑梗(糖尿病会导致脑出血吗)

天天听健康 0
文章目录:

有糖尿病的人,发生脑梗塞的8个原因,看看你身上有没有?

脑梗塞是糖尿病常见且危害很大的并发症之一,它是可防可治的,但生活中不少人尤其是中青年人提早发生了脑梗塞,究其因主要有8个,看看是否存在于你身上吧!

原因之一:只测空腹血糖,很少或从不检测餐后2小时血糖

对有糖尿病的人来说,控制餐后血糖才是重中之重,因为人体全天三分之二的时间处于餐后状态,且更容易受到饮食的影响。临床统计显示:大约有一半以上的人会出现空腹血糖正常,但餐后血糖不达标的情况,而当餐后2小时血糖长期高于10.0mmol/L时,并发症的发生进程就将加速进行,所以有糖尿病的人日常检测血糖以测3次餐后小时血糖、测1次空腹血糖为宜。

原因之二:只看血糖的高低,忽略了血糖的波动

糖尿病所有并发症发生的病理基础都是血管的病变,在高血糖对血管的损伤中,血糖的波动远大于单纯的高血糖,因此日常检测空腹血糖与餐后2小时血糖时,要对二者做对比。当二者差值小于2.0mmol/L时,表明血糖控制稳定;超出此差值,提示血糖波动过大;当二者减值超过4.6mmol/L时,提示血糖控制不佳,需要尽快调整血糖控制方案,否则并发症将提前发生。

原因之三:只看血糖高低,忽视对血脂的管理

高血糖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它只是侵蚀了血管内皮使之发生破损,血液中的脂肪从这些破损入进入并沉积下来,经炎性反应形成粥状脂质物才真正使血管发生了粥样硬化。

因此有糖尿病的人严格控制血脂更为重要。且控制目标不能以正常人的标准来要求,比如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正常人不超过3.37mmol/L就可以,有糖尿病的人则要控制在2.6mmol/L以下。

原因之四:只重视控制血糖,没有管理好血压

高血糖以及血糖的波动会使血管内皮变得“脆弱”,此时稍受外力的作用就可能破损给脂肪进入沉积创造条件。而血压就是血管承受的主要外力,脆弱的血管内皮要求血压不能过高,对有糖尿病的人来说,控制的目标是至少小于130/80mmHg,否则血糖看似控制的还不错,如果血压高出这个水平,血管病变仍然会发生。

原因之五:为控制血糖,过度节食营养不足

血糖作为生理活动的能量物质,做到不过剩是应当的,但生理活动是由组织细胞完成的,本身也需要多种营养物质来维护正常功能。比如,胰岛细胞在合成分泌胰岛素时,离不了微量元素镁、锰等的参与,而这些微量元素主要存在于新鲜水果中。研究证实:糖尿病者中,每天吃200克新鲜水果比从不吃水果,并发症发生的风险至少有30%的下降。

原因之六:只管吃了多少,没有注意少吃盐

宁波诺丁汉大学的一项研究成果:与每天摄盐量小于6克相比,每天摄盐量超过8克时,空腹血糖升高可达2.3mmol/L,糖化血红蛋白会将会升高0.67%。原因在于高盐饮食更容易超重肥胖,加重胰岛素抵抗,使机体处于炎性状态中,促使沉积在血管壁中的脂肪发生炎性反应,加速动脉粥样及斑块的发生发展;2022《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给正常人的建议是每天不超过5克,对于有糖尿病的人应当比5克还要低才可以。

原因之七:从不做糖尿病并发症筛查

糖尿病是一种渐进性疾病,3-5年后即会进入并发症发生期,大多早期并发症及时发现并给予干预治疗是可以逆转的,这就需要定期筛查早发现,比如:眼底检查、尿微量白蛋白检查有助于发现早期微血管病变,颈动脉及心脏彩超可以及时筛查出大中血管病变等,糖尿病病程超过5年的人每年都应当做一次。

原因之八:偏听偏信偏方保健品

糖尿病一旦发生,胰岛功能会呈渐进性下降,超出自身代偿能力后,血糖将会居高不下,此时借助降糖药的帮助才是明智之举。但有些人非常排斥降糖药,却对多吃某些食物比如苦瓜、芹菜、粗粮、保健品等可以控制血糖深信不疑,延误了对高血糖的控制。要知道,当空腹血糖始终大于7.0mmol/L、餐后2血糖始终大于10.0mmol/L时,切不要一意孤行拒服降糖药。

【如果此文帮到了您,点个赞打个赏点击关注吧,方便今后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

患上糖尿病没察觉,六旬爹爹突发脑梗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郑晶晶 通讯员 李艳芳 彭夏丽)平时身体不错,能吃能睡,尤其是特别能喝水,近日,家住汉口的杨爹爹突发脑梗就医后,才知道自己竟患上了糖尿病。之所以得了脑梗,与糖尿病引起微循环病变,使脑部小血管发生硬化密切相关。

家住汉口的杨爹爹平时身体很好,能吃能喝,街坊领居都夸他“身体棒”。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杨爹爹平时很爱喝水,每天能用200毫升的水杯喝上十几杯水。他觉得多喝水能有效预防许多疾病,加上平时也没体重减轻等情况,他就没在意。上周六晚,杨爹爹在饭后拎着水杯出门遛弯,晚上回到家后跟老伴说感觉自己左小腿使不上力,人也有点疲乏犯困,老伴笑他“人老先老腿”,劝他年纪大了不能走太多的路。次日早上,二人一起出去买菜,老伴发现杨爹爹走路时脚步不太稳,她感觉不妙,赶紧带着爹爹来到武汉市第一医院就诊。经过检查,爹爹右侧脑部有新发梗死灶,急查血糖达到了21.3mmol/L,医生诊断其是因自身患糖尿病导致急性脑梗塞。在医院神经内科经积极治疗,目前杨爹爹已转危为安,顺利出院。不过,他对自己得了糖尿病这件事还是非常不解。

图为脑部CT检查结果,发亮处是脑梗部位

该院神经内科魏丹主任解释,杨爹爹平时喝水过多、多饮食等其实是糖尿病的典型表现,只不过因爹爹年轻时身体素质好,体重又没有明显下降,平时又从未体检,所以并不知道。而天长日久,糖尿病引起的微循环病变使脑部小血管发生硬化,再加上气温骤降,从而诱发了脑梗。

魏丹主任提醒,糖尿病发病初期多半没有心脑血管症状,但若不进行控制长期高血糖下来,血管壁的内皮表面长年累月受“糖毒性”伤害变得“坑坑洼洼”,会导致血液里的坏胆固醇极易穿过血管壁内膜的缝隙在血管壁上形成斑块。一旦脱落,容易造成患者出现脑卒中或心梗等。专家提醒市民,秋冬季特别是天气突变时,是急性脑梗塞的高发期,因此中老人定期体检非常必要,及早发现并有效控制糖尿病、高血压等是预防和治疗脑梗塞的关键。

每天喝十几杯水,老人突发脑梗才知是糖尿病作祟

长江日报融媒体1月5日讯 每天至少要喝十几杯水,直到突发脑梗才知道自己爱喝水竟是因为糖尿病。“以后一定按时吃药体检。”1月5日,经过治疗已无大碍的杨先生出院前再三向医生保证。

66岁的杨先生家住汉口,平时能吃能喝能睡,很少感冒发烧,街坊邻居们都夸他身体棒。从去年年初开始,杨先生变得特别爱喝水,每天要用200毫升的水杯喝上十几杯水,饭量也翻了一倍。“多喝水能稀释血液,改善微循环,预防心脑血管病。”每次儿女们劝他去医院做个体检,他总是以此为由挡了回去。

杨先生血管长期泡在高糖环境里,很容易长斑块发生粥样硬化。

去年12月29日突然降温,吃过晚饭的杨先生依旧拎着水杯出门散步去了。1个多小时后回到家,他跟老伴说左小腿使不上力,整个人又疲又困,早早就睡了。次日早上,老俩口一起上街买菜,老伴发现他走路一脚深一脚浅,身子一歪一歪的,赶紧陪他到武汉市第一医院。急查头部CT发现右脑有新发梗死灶,血糖高达21.3。急性脑梗塞!杨先生当即被收进神经内科住院治疗。

“我每天喝那么多水,怎么还会长血栓呢?”杨先生满是疑惑。神经内科主任魏丹告诉他,想喝水、饭量大增都是糖尿病的典型表现,只是体重没有明显下降,又从未体检,所以并未察觉。幸亏就医及时,没有酿成大祸。

他指出,糖尿病引起的急性脑梗主要表现为吐词不清晰、肢体乏力、走路不稳、认知障碍等,严重时可出现偏瘫、吞咽困难、痴呆,甚至危及生命。血管长期泡在高糖环境里,血管壁的内皮表面会变得坑坑洼洼,血液里的坏胆固醇极易穿过血管壁内膜缝隙,在血管壁上沉积形成斑块,导致脑梗或心梗。

魏丹提醒,门诊中超过八成的脑梗心梗患者是高血压、糖尿病等三高疾病所致,天气突变时尤为危险。定期体检非常必要,能及时发现并控制高危因素。(记者刘璇 通讯员李艳芳 彭夏丽)

【编辑:刘思】